?

汕頭市商店標牌語言景觀研究

2017-10-11 12:22林小徑
現代語文(語言研究) 2017年9期
關鍵詞:用字

摘 要:語言景觀研究公共空間標牌上語言文字的呈現問題。本文運用語言景觀的研究方法,以汕頭市商店標牌為研究對象,從“語碼使用情況”“用字特點”“不規范現象”三方面調查了汕頭市的語言景觀。研究發現:1.汕頭市國際化程度不高,語言景觀呈現的多語現象不明顯,缺乏多樣性和創新性;2.繁體字使用頻率較高,商店名稱多使用傳統通名,缺乏創新和活力,語言景觀整體呈現出古樸的文化特征;3.汕頭市民眾正確使用語言文字的意識較強,語言景觀呈現出較為規整的面貌。

關鍵詞:語言景觀 商店標牌 多語現象 用字 語言規范

一、引言

語言景觀(linguistic landscape)研究是近年來社會語言學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最早由Landry&Bourhis(1997)在《語言景觀與民族語言活力:一項實證性研究》(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An empirical study)一文中提出,并界定“公共場所的路牌、廣告牌、街名、地名、商鋪招牌以及政府建筑標牌上的語言共同構成某一特定區域、地區或城市群的語言景觀”[1]。此后,語言景觀受到國外學者越來越多的關注,相關研究成果相繼問世,研究內容涉及多語言使用、語言政策實施、英語的傳播和擴散、多模態性等方面。2015年,荷蘭著名出版公司John Benjamin設立的語言景觀??癓inguistic Landscapes:An International Journal”標志著國外語言景觀的研究走向成熟。[2]

與之相比,國內語言景觀的研究才剛剛起步。雖然對公共空間標牌的研究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已開始,但多集中在翻譯及行業語特征方面,以“語言景觀”為題的文獻直到2009年才出現[3]。理論層面多是對國外研究成果的引介;實證性層面則是通過定量、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對某一地區的語言景觀進行調查分析,不過,目前國內實證性研究成果太少,是語言景觀研究中最薄弱的層面。

語言景觀研究一般將標牌分為兩類:一是官方標牌,又稱自上而下的標牌(top-down sings),如:政府機構標牌、交通指示牌、街名等;二是非官方標牌,又稱自下而上的標牌(bottom-up sings),如:商店標牌、海報、廣告牌等[4]。相比于官方標牌,非官方標牌所受限制較少,語言使用較為自由,形式多樣化,更能真實地反映一個社區的語言情況。而商店標牌相比于海報、廣告牌等臨時性標牌,信息更加穩定,數量上也更占優勢。因此,本文主要分析汕頭市非官方的、以商店標牌為代表的語言景觀。本次調研地點為汕頭市繁華街道長平路、中山路及旅游景點小公園商業區,共拍攝照片436張,收集標牌549個①,考察商店招牌中的語碼使用情況、用字特點、不規范現象,并探究其背后的社會政治文化因素。

二、商店標牌的語碼使用情況

語碼(code)是指語言或語言的任何一種變體[5],是不同于語言、方言、混合語、民族共同語等的中性術語。通過對所收集的語料進行分類統計發現,汕頭市商店標牌中的語碼主要有漢語、英語、韓語、日語四種,其中,漢語包括漢字和漢語拼音兩種形式。

本次調研共收集標牌549個,但因汕頭市小公園景區為20世紀30年代建設,后改建也多注重還原其民國風格,101個標牌中含有外語語碼的僅5個,為使數據更接近汕頭市實際情況,考察語碼使用時,只針對長平路、中山路448個商店標牌進行統計分析。

(一)語碼數量

依照標牌上出現的語碼數量,可將長平路、中山路的商店標牌分為三類:單語標牌、雙語標牌、多語標牌。具體數據如下表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汕頭市商店標牌中單語標牌數量最多,占75%,雙語次之,約占24.6%,多語標牌最少,僅占0.4%。在單語標牌中,漢語標牌約占98%,占絕對優勢。除英語外,外來語言只有日語和韓語,且出現頻率很低,可見日韓文化對汕頭的沖擊并不大。汕頭市雖然位于粵東沿海地區,但國際化程度不高,語言景觀呈現出的多語現象不明顯,缺乏多樣性和創新性。

(二)優勢語碼

Scollon&Scollon(2003)提出的語碼取向(code preference)理論認為,雙語或多語標牌上的語言可通過文字的排列順序、所占空間大小及色調明亮度來體現其優先關系,以此反映它們在特定語言社區的社會地位[6]。汕頭市商店標牌中文字色調明亮度差別不大,因此分析其優勢語碼時,本文首先比較文字所占空間大小,再根據文字的排列順序進行判斷。一般來說,對于從左向右書寫的語言,上下排列時,標牌上方是優勢語碼,左右排列時,標牌左側是優勢語碼。長平路、中山路雙語和多語標牌共112個,統計結果如下:

統計數據顯示,112個雙語和多語標牌中,漢語為優勢語碼的占67%,英語占31.2%,韓語、日語各占0.9%,這說明漢語作為母語,在汕頭市語言景觀中占據主導地位。外來語言中,英語作為國際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相比于其他語言占絕對優勢,一方面是因為英語作為全球化語言的地位,另一方面與中國的英語教育政策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英語作為商店標牌中最常見的外來語碼,多數是對標牌中漢語的部分意譯或音譯,并不提供完整的信息。如圖2、圖3所示,便利店標牌中的英文“SHUANGKE ADVANTAGE SHOP”和“OVERSEAS VISITORS”是有區別的,前者提供完整的信息,具有標示商業身份和經營商品的功能,即使面對只懂英語的人也能達到其交際目的,而后者很大程度上并不提供信息,英語只起到象征作用。究其原因,一是汕頭市對外交流不頻繁,外籍旅客較少,英語在標牌中的信息功能作用范圍有限;二是英語作為強勢語言,在全球的傳播和擴散使其具有國際、潮流、現代等象征功能,店主為了使店鋪標牌呈現出國際高端的即視感,便會在標牌中使用英語,以提高店鋪檔次或美化標牌。endprint

三、商店標牌的用字特點

(一)用字的簡與繁

自1956年國務院公布《漢字簡化方案》起,我國大陸一直推行的識字方法是以簡體字為正體,繁體字為舊體,小學生只學簡體,中學以上的學生可根據需要學習繁體[7]。2001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又限定了繁體字的使用場合?;谶@樣的政策,繁體字在各領域的用字方面逐漸被簡體字替代,如北京、西安、武漢三個地區繁體字標牌的比例僅為1.3%、2.1%、3.5%,南方城市所占比例稍高,上海、深圳、上饒分別為15.2%、18.2%、12.1%[8][9]。與之相比,汕頭市繁體字標牌比例較高,僅長平路、中山路就達到22%,代表民國風貌的小公園景區高達48%。詳細數據見表2、表3。

一般來說,商店招牌使用簡體字更符合大多數人的認知習慣,且汕頭市民眾對繁體字的認知程度并不高,在隨訪的40位店員中,有17位(約43%)都不知其標牌中為何使用繁體字,甚至不知所用漢字為繁體,可見汕頭市繁體字的高頻使用與市民對繁體字的認知程度無直接關系。根據其余23位店員的解釋,標牌中使用繁體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1.老字號店名的傳承。一些店名如“馬明仁膏藥鋪”“戲布袋中藥湯”皆為簡體字方案公布之前就已產生,現任店主為了體現其歷史悠久,都會繼續沿用繁體字標牌,且這類標牌中不會出現簡繁混用的現象。

2.商店標牌用字需與所處環境相協調。小公園景區為民國時建設的商業街,之后修整也多注重還原其民國時期風格,因此一些新開的店鋪,如“小公園刀剪百貨部”“新藝攝影”等標牌也會選用繁體字,以求與所處環境相協調。

3.繁體字更為美觀。漢民族是融合了多個民族形成的統一體,對和諧的追求體現在文化的各個方面,而勻稱、均衡的布局不管在建筑、服飾還是繪畫書法方面都能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10]。按照均衡勻稱的審美標準,繁體字相對于簡體字更符合漢族人民的審美,如“東方眼鏡”“華興銀飾”,從整體來看比“東方眼鏡”“華興銀飾”更為和諧美觀。

4.港澳臺同胞及海外華僑慣用繁體字。汕頭緊靠香港澳門臺灣,瀕臨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又有“華僑之鄉”的美稱,因此,相對其他城市與港澳臺同胞和華僑來往更為密切,店家考慮到其用字習慣,便會在標牌中采用繁體字,以求更好地推銷其商品。

(二)命名用字情況及其反映的文化特征

商店名稱的構成一般分為四個部分:地名、屬名、業名、通名。地名表示商店所處位置,屬名為商店字號,業名表示商店經營范圍或行業特征,通名是商業單位的通用稱呼[8]。如“汕頭南洋電器商行”中,“汕頭”為地名,“南洋”為屬名,“電器”為業名,“商行”為通名。

商店名稱的四個組成成分中,地名比較統一,為商店名稱中不可自由選擇的成分;屬名最為開放,使用頻率較高的字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人們的心理;業名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字能凸顯交易最為頻繁的商品種類;而通名則能體現這一地區的語言活力。因此,考察商店命名的用字頻率時本文只對屬名、業名、通名進行統計分析。根據Rost字頻統計分析軟件得到的數據,屬名、業名、通名各成分中用字頻率最高的三個字分別如下:

屬名成分:金、華、大?!敖稹庇小柏敻?、尊貴、持久”的寓意,“華”含“美麗而有光彩、繁盛”等意義,“大”表“在體積、數量、強度等方面超過一般或比較對象”[11],這些字在標牌中的大量使用反映了人們求富、求穩、求吉、求勝的心態。

業名成分:茶、品、藥②。在潮汕地區,茶是必不可少的飲品,向來有“寧可三日無米,不可一日無茶”的說法,標牌中“茶”的高頻現象正體現了茶在汕頭民眾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地位,代表著獨特的茶文化?!八帯钡母哳l使用也體現了汕頭民眾注重養生的生活態度。而“品”與“茶、藥”不同,“品”的高頻使用是因其可作為語素出現在“食品、用品、制品”等詞中,因此不能代表特定的交易商品。

通名成分:店、行、部?!暗?、行、部”都是中國本土的傳統通名,且“行”在使用過程中逐漸被其他通名代替,因此,相較于頻率最高的“店”,“行”更具有古樸的色彩。汕頭166個通名中“行”出現32次,約占19.28%,遠大于其它地區,如北京、上海等地4.4%[8];揚州5.6%[12]。除“店、行、部”之外,汕頭市商店名稱的通名還有傳統通名“鋪、樓、館、園、社、所、坊”等,現代通名“商場、中心”以及外來通名“吧”等,但后兩者所占比例很小。因此,商店名稱中通名成分的現代化氣息不濃、多樣性不足,折射出汕頭市語言生活缺乏創新和活力,同時,傳統通名和繁體字的大量使用使汕頭市語言景觀整體呈現出一種較為古樸的文化特征。

四、商店標牌語言使用的不規范現象

根據收集的語料,汕頭市商店標牌的不規范現象主要存在于拼寫和用字兩方面。

(一)拼音拼寫不規范

本次調研共收集含拼音的標牌15個,拼寫錯誤的有1個,即圖5中“天星”的拼寫,“TIANXIN”應為“TIANXING”。潮汕方言屬閩南方言,汕頭一帶鼻音韻尾只有一個[?]尾[13],因此對于汕頭民眾來說,容易混淆漢語拼音中的前后鼻音。

(二)用字不規范

2004年7月1日實施的《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明確規定:“除法律、法規和規章另有規定外,社會公共用字不得使用下列漢字:已簡化的繁體字;已淘汰的異體字和舊字形;已廢止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中的簡化字?!鄙穷^市用字不規范現象主要集中在繁體字、異體字、錯別字上。

1.濫用繁體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一章第十七條規定,招牌用字只有手書字才可選用繁體,其他情況均應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如前文所述,汕頭市印刷體商店標牌中使用繁體字的比例很高,且存在簡繁混用的現象,多數店員不知為何使用繁體字,更不知濫用繁體字屬不規范用字??梢娚穷^市對公共空間語言文字規范使用的宣傳并不到位,但同時商店注冊名和實際標牌名之間存在差異的現象也說明了國家制定的政策和民眾的選擇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如圖4商店的注冊名為“聯興珠寶”,標牌中卻為“聨興珠寶”。endprint

2.使用異體字③

本次調研共有7個商店標牌使用異體字,出現頻率不高,且多存在于含繁體字的標牌中。如圖6~9中“聨興珠寶”的“聨”,“仙菓櫞”的“菓”,“小豬班納”的“豬”,“汕頭市升平區工業企業發展縂公司”的“縂”。

3.書寫錯別字

汕頭市商店標牌中出現錯別字的情況很少,本次收集的540個含漢字的標牌中僅有1個出現錯別字,且為異體字,即圖10標牌中的“綢時裝”的“”字多了一點。相比于其他城市錯別字比例,如濟南3.47%、成都2.2%、烏魯木齊2.5%、惠州20%[14][15][16][17],汕頭市語言景觀呈現較為規整的面貌,反映出汕頭民眾較強的使用規范漢字的意識。

五、結語

語言景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一地區的文化特征、現代發展以及民眾的語言意識、生活狀況。本文運用語言景觀的研究方法,以汕頭市商店標牌為研究對象,從語碼使用、用字特點、不規范現象三方面調查了汕頭市的語言景觀??傮w來說,汕頭市國際化程度不高,語言景觀呈現出的多語現象并不明顯,且英語在外來語言中占絕對優勢,但多數商店標牌中的英語不具有標示商業身份和經營商品的功能,只起象征作用;用字方面,商店標牌中繁體字使用頻率較高,且商店名稱多使用傳統通名,缺乏創新和活力,語言景觀整體呈現出古樸的文化特征;在語言規范使用方面,標牌中的錯誤用例很少,語言景觀呈現出較為規整的面貌,反映了汕頭市民眾較強的正確使用語言文字的意識。

(本文為“汕頭大學研究生課外學術科技研究項目”研究成果。寫作和修改過程中承蒙鄧小琴老師提出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在此深致謝忱!文中謬誤概由筆者負責。)

注釋:

①商店標牌中信息較雜,不僅有商店名稱,還常有聯系電話、地

址、網址等信息,為更有效地進行統計分析,本文將研究對象限定為標牌中的商店名稱,即一個商店名稱為一個分析單元。

②本次所調研的549個商店中,經營最多的商品種類是服飾,但其

商店名稱多由屬名直接構成,因此字頻統計不能凸顯其地位。

③異體字的判斷,依據1955年12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中國

文字改革委員會公布的《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

參考文獻:

[1]Landry,R.&R.Bourhis.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an empirical study:an empirical study[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1):23-49.

[2]李麗生.國外語言景觀研究評述及其啟示[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

院學報,2015,(4):1-7.

[3]章柏成.國內語言景觀研究的進展與前瞻[J].當代外語研究,

2015,(12):14-18.

[4]尚國文,趙守輝.語言景觀的分析緯度與理論構建[J].外國語

(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4,(6):81-88.

[5]大辭海編輯委員會.大辭海(語言學卷)[M].上海:上海辭書出

版社,2003:169.

[6]Scolon,R.&S.Scolon.Discourses in Place:Language in

the Material World [M].London:Routledge,2003.

[7]周有光.《漢字簡化方案》的推行結果[J].語文建設,1989,

(5):11-13.

[8]鄭夢娟.當代商業店名的社會語言學分析[J].語言文字應用,

2006,(3):11-19.

[9]邱瑩.上饒市語言景觀調查研究[J].語言文字應用,2016,

(3):40-49.

[10]陳松岑,謝俊英.北京市城區公共場合繁體字出現原因分析

[J].語言文字應用,1996,(2):95-100.

[1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6

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12]殷俊.揚州店名的社會語言學考察[D].揚州:揚州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9.

[13]袁家驊.漢語方言概要[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

262.

[14]陳偉.濟南市市容標牌用字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碩士

學位論文,2013.

[15]王韜.成都市公共場所用字狀況調查[J].同行,2016,(12):

309-311.

[16]李文娟.烏魯木齊市主要街道標牌使用不規范漢字情況調查

[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17]張青松,陳淑櫞等.惠州市惠城區社會用字調查[J].惠州學院

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25-29.

(林小徑 廣東汕頭 汕頭大學文學院 515063)endprint

猜你喜歡
用字
“叫花子”規范字形的探討
從淮安方言看《醒世姻緣傳》里的一些字詞
杜甫律詩用字考
運用字理教學,提高識字教學的實效
淺談岑詩與禪宗的關系
感恩的層次
新版《新華詞典》收字分類指瑕
談書法作品的完整性與用字的準確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