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江蘇省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的流行病學特征分析

2017-10-12 08:55吳高林宗雯琦甄世祺
中華災害救援醫學 2017年9期
關鍵詞:事件報告食源性江蘇省

吳高林,宗雯琦,甄世祺,戴 月

2013年江蘇省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的流行病學特征分析

吳高林,宗雯琦,甄世祺,戴 月

目的分析2013年江蘇省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的流行病學特征,為部署防控措施提供依據。方法通過江蘇省食源性疾病暴發報告系統收集2013年江蘇省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報告數據,并進行時間、地區、發生場所、致病因素、原因食品等方面的分析。結果2013年江蘇省共發生77起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發病940人,1人死亡。全年各月均有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發生,第3季度(7~9月)報告事件29起,占37.7%;報告數前3位地區是蘇州市、無錫市和南通市,分別占39.0%、18.2%和15.6%;單位食堂是發生的主要場所(39.0%);副溶血性弧菌是主要致病因素(28.6%);動物類食品是引發的主要原因(48.0%)。結論廣泛開展對食源性疾病暴發季節性高發和個人衛生措施的宣傳教育,作為食源性疾病暴發高發場所和易發因素,對單位食堂和動物類食品進行針對性監管,將是有效防控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發生的有力措施。

食源性疾病暴發;流行病學分析;食品安全

食源性疾病作為全球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僅在美國每年就有超過9400萬人發病,其中5.6萬人住院,1351人死亡[1]。該病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近年來,在我國食品安全整體大環境逐步好轉的情況下,食源性疾病也日益受到政府部門和專業技術機構的關注與重視。而食源性疾病暴發作為現階段我國食源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主要表現形式,僅2013年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就占全國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數的33.1%[2]。本研究對國家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系統收集的2013年江蘇省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報告情況進行分析,了解其流行病學特征,為制訂該類事件防控策略和干預措施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食源性疾病暴發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進入人體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3]。因攝入相同食物而出現2例及以上相似病例或出現1例及以上死亡病例的食源性事件定義為食源性疾病暴發[4]。

1.2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于2013年江蘇省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過“國家食源性疾病暴發報告系統”報告的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監測覆蓋了江蘇省13個設區市的所有縣級以上行政區域。

1.3 方法 對2013年江蘇省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的三間分布、發生場所、致病因素及原因食品等信息,采用首次報告和結案報告結合的形式進行監測匯報。

1.3 統計學處理 利用EXCEL軟件建立數據庫,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率表示,應用描述性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2 結 果

2.1 基本情況 2013年通過“國家食源性疾病暴發報告系統”,共計接報食源性疾病暴發(包括食物中毒)事件77起,涉及21 362人,940人發病,其中1人死亡(死因為誤食烏頭堿)。

2.2 時間分布 2013年全年每月均有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發生,具有明顯季節性高發特征。第3季度(7~9月)報告事件29起(37.7%),發病389人(41.4%)。其中8月份和11月份分別單月報告事件數和發病人數最多,見表1。

表1 2013年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發病時間分布

2.3 人群分布 2013年全年發病的940人中,16~60歲發病人數最多,其次為60歲以上和6~15歲,見圖1。

圖1 不同年齡組的發病人數占比情況

2.4 地區分布 蘇州、無錫和南通3市共56起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72.7%),共757人發?。?0.5%)。鹽城、揚州、泰州和宿遷4市全年無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見表2。

表2 2013年江蘇省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的地區分布

2.5 發生場所分布 2013年報告的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發生在單位食堂最多;其次賓館飯店和家庭,見表3。

表3 2013年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發生場所情況

2.6 致病因素 生物性致病因素導致事件最多;有毒動植物致病因素導致事件居第二位,見表4。

表4 2013年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致病因素情況

2.7 原因食品分布 已查明原因食品的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70起(占接報總數的91.0%),發病885人(占發病總人數94.1%);其中動、植物類原因食品分別為37起和19起(分別占接報總數48.0%和24.7%),發病553人和127人(分別占發病總人數58.8%和13.5%)。不明原因食品為7起(占接報總數9.1%),發病55人(占發病總人數5.9%),見表5。

表5 2013年江蘇省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的原因食品分布

3 討 論

根據陳君石的報告[5],僅僅在美國每年因食源性疾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3500億美元。而目前國際又公認食源性疾病的病例報告存在從病例到暴露人群的金字塔狀分布特點,擁有一套具有良好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食源性疾病暴發報告體系對開展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義[6]。

本研究中,在時間分布上,2013年江蘇省食源性暴發事件報告存在明顯的第3季度高發,事件報告數和發病人數均位居前列。第3季度正值我省年平均氣溫最高的時期,與以往報告本省及周邊省市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的季節性特征基本一致[7,8]。值得關注的是,2013年10-11月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接報數依舊較高(占全年的29.9%)。經查閱氣象資料發現2013年夏季(6~8月)本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明顯偏高,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可能是造成全省食源性疾病暴發發病高峰延長的原因之一。

地區分布上,蘇州、無錫和南通3市的食源性暴發事件報告數和發病人數均超過全省全年總體的70%。一方面作為我省經濟較發達地區,此3市人員密集且流動快,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比較容易發生;另一方面,得益于所在地食源性疾病監測技術機構工作責任心強,敏感性和及時性要求較高,造成部分地市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報告較為集中。2013年全省仍有4個地市全年無任何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報告。食源性疾病的漏報是公認的世界性問題[9,10],據估計,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漏報率分別超過90%和95%[5]。因此在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逐步顯現威力的大環境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強化了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監測和報告工作,提高臨床接診醫師的診斷和主動報告意識,及時預警控制食源性疾病的擴散[11]。

發生場所分布上,2013年,江蘇省接報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主要發生在單位食堂、賓館飯店和家庭,發生在此三類場所的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數占比91.0%,發病人數占全部94.1%,與本省各地既往相關文獻[12-14]等報告一致。但我省發生在單位食堂和賓館飯店的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比例要明顯高于全國[2]。出現此特征的原因一方面可能在于江蘇省總體經濟發展較好,居民在外就餐比例較高,容易出現集體聚餐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另一方面說明對企業食堂和賓館飯店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存在諸多問題亟待加強[1]。

2013年全年接報的致病因素明確的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中,生物性致病因素占事件報告總數的55.8%,發病人數占總數的66.1%,其次是化學性因素和有毒動植物,原因不明占比最少;生物性因素中又以細菌性因素占絕大多數(占全部生物性因素事件報告總數的97.7%,發病人數占總數的98.5%),細菌性因素中副溶血性弧菌、蠟樣芽胞桿菌和沙門氏菌分列事件報告數的前3位。致病因素特征與江蘇省既往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致病因素構成特點相仿[8],但與全國的整體情況有所不同[2]。江蘇作為擁有較長海岸線的東部沿海省份,副溶血性弧菌歷年來一直是我省食源性疾病最主要致病因素[15-17],且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生食海水產品的機會增加,各類食堂、餐飲加工從業人員衛生習慣不良,可能是造成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中副溶血性弧菌占比突出的重要原因。

2013年江蘇省食源性疾病暴發報告事件中查明原因的共有70起,其中動物類食品引起的最多(占事件報告總數的48.0%,發病占總人數的58.8%),主要是水產品和肉與肉制品;其次則是各類植物類食品(占事件報告總數的24.7%,發病占總人數的13.5%)。因此在我省狠抓水產品和肉與肉制品的衛生監督管理,是有效防控相關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的重點措施。

作為被動監測的主要形式,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的報告數據雖然具有明顯的局限性,僅是食源性疾病暴露人數的金字塔尖[18-20]。但通過對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報告數據的分析,能夠初步了解、發現本地區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流行特點和重點高危食品,從而為制訂深入全面防控食源性疾病暴發的有力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1]Scallan E, Hoekstra R M, Anqulo F J, et al.Foodborne illness acquired in the United States-major pathogens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J]. Emerg Infect Dis, 2011,17(1): 7-15. DOI: 10.3201/eid1701.P11101.

[2]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2013年全國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情況的通報〔2014〕15號[S]. 國衛辦應急發, 北京: 2014.

[3]中國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S]. 北京: 2015-10-01.

[4]中國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管理規定[S]. 北京: 2010-01-25.

[5]陳君石. 食品安全——中國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J].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03, 24(8): 649-650. DOI:10.3760/j.issn:0254-6450.2003.08.001.

[6]景欽降, 毛新武, 何消儀, 等. 2006-2008 年廣州市食源性疾病暴發監測分析[J]. 中國食品衛生雜志, 2010,22(2): 160-164.

[7]戴 月. 江蘇省1992-2001食物中毒發生情況分析[J]. 江蘇預防醫學, 2002, 13(4): 39-41. DOI: 10.3969/j.issn.1006-9070.2002.04.025.

[8]吳光健, 褚遵華, 王連森, 等. 2013年山東省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 2014, 5(9): 2921-2926.

[9]龐 路, 張 哲, 徐 進. 2006-2010 我國食源性疾病暴發簡介[J]. 中國食品衛生雜志, 2011, 23(6): 560-563.

[10]陳 艷, 郭云昌, 王竹天,等. 2006年中國食源性疾病暴發的監測資料分析[J]. 衛生研究, 2010, v.39(3):72-75.

[11]王立貴, 張 霞, 諸辰一, 等. 食源性疾病監測網絡現狀與展望[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 2012, 26(1): 89-90.DOI: 10.3969/j.issn.1009-2595.2012.01.031.

[12]劉 萍, 高敏國, 周偉杰, 等. 無錫市2011-2014年食物中毒流行病學分析[J]. 江蘇預防醫學, 2015, 26(6):101-102. DOI: 10.13668/j.issn.1006-9070.2015.06.045.

[13]張乾宇, 金建華, 周偉華, 等. 2012-2013年蘇州市某區食源性急性胃腸炎監測分析[J]. 江蘇預防醫學,2015, 26(3): 83-84. DOI: 10.13668/j.issn.1006-9070.2015.03.033.

[14]張乾宇, 金建華, 佟偉軍. 2012年蘇州市姑蘇區社區人群食源性急性胃腸炎監測分析[J].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4, 28(3): 55-56. DOI: 10.3969/j.issn.1001-568X.2013.03.0023.

[15]陳坤才, 余 超, 李迎月, 等. 水產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監測結果比較分析[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3, 4(2): 509-514.

[16]吳 青, 韓海紅, 余東敏,等. 北京市水產品污染與感染病例中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型的比較研究[J]. 中國食品衛生雜志, 2015, 27(4): 363-367. DOI:10.13590/j.cjfh.2015.04.004.

[17]Jones T F, Scallan E, Angulo F J, et al. FoodNet: overview of a decade of achievement [J]. Foodborne Pathog Dis,2007, 4(1): 60-66.

[18]冉 陸, 余華麗, 王子軍,等. 世界衛生組織全球沙門菌監測網2006—2010年規劃簡介[J]. 疾病監測, 2007, 22(2):143-144.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07.02.028.

[19]Bahk G J, Kim Y S, Park M S. Use of internet search queries to enhance surveillance of foodborne illness [J].Emerg Infect Dis, 2015, 21(11): 1906-1912. DOI:10.3201/eid2111.141834.

[20]Gautier A, Grieco A J. Food and drink in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europe: an overview of the past decade(2001-2012) [J]. Food & History, 2012, 10(2):73-88.

(2017-07-27收稿 2017-08-23修回)

(本文編輯 宋宮儒)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odborne disease outbreaks in Jiangsu province in 2013

WU Gaolin, ZONG Wenqi, ZHEN Shiqi, and DAI Yue.
Institute of Food Safety and Assessment,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9, China

ObjectiveThis study objective was to analys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odborne disease outbreaks in Jiangsu province in 2013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deployment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MethodsThe data of foodborne disease outbreaks in Jiangsu province in 2013 were collected retrospectively via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foodborne disease outbreaks, and occurrence time, occurrence region, occurrence place, pathogenic factor, and type of food that caused the disease were analyzed.ResultsA total of 77 cases of foodborne disease outbreaks occurred in Jiangsu province in 2013, affecting 940 patients and resulting 1 fatality. Foodborne disease outbreaks occurred in every month throughout the year, with 29 (37.7%) occurring in the third quarter(July to September); Suzhou, Wuxi and Nantong were the top three cities that reported outbreaks and respectively accounted for 39.0%,18.2% and 15.6% of incidences; the most common site of foodborne disease outbreaks was canteens (39.0%); the main pathogenic factor was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28.6%); the primary source of foodborne disease outbreaks was animal-based food (48.0%).ConclusionsCarrying out education on seasonal occurrence of foodborne disease outbreaks, personal hygiene and monitoring and contributing factors,such as canteens and animal products ar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foodborne disease outbreaks.

foodborne disease outbreaks;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food safety

R155

Corresponding author: ZHEN Shiqi, E-mail: cdczsq@163.com

10.13919/j.issn.2095-6274.2017.09.002

210009 南京,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與評價所

甄世祺,E-mail: cdczsq@163.com

猜你喜歡
事件報告食源性江蘇省
秋冬季高發食源性疾病的危害與預防
江蘇省常州市第一中學
基于醫院醫療器械故障信息的不良事件報告研究
湘西州三甲醫院護士不良事件報告認知與態度的調查研究
食源性寄生蟲病流行趨勢與控制策略
論食品安全與食源性疾病的控制
夏季食品安全頭號殺手——食源性疾病
遵義市匯川區2019年心腦血管事件報告發生情況的描述性分析
江蘇省南就市鼓樓區第一中心小學
抽絲剝繭 層層遞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