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教學中傳統節日文化的滲透

2017-10-21 00:26薛正云
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 2017年10期
關鍵詞:傳統節日高中生民族

薛正云

傳統節日文化是我國一筆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是我國人的價值觀的重要體現,更是民族精神與文化的結晶。高中時期作為學生成長將我國的傳統節日文化滲透進高中政治教學,避免學生迷戀西方節日,而忽視本國的傳統文化。筆者旨在探討將傳統節日文化滲透入高中政治教學,發揮傳統節日文化的價值和教育意義,提高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認同和繼承。

一、了解傳統節日文化的政治教育功能

中國傳統節日豐富多彩,形式多樣,例如有舉國同慶的春節、祭奠祖先懷念親朋的清明節、家人團圓的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彰顯了我國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增強了華夏兒女的民族凝聚力。將我國傳統節日文化滲透到高中政治教學,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其利于高中學生繼承民族傳統文化,培育高中生的民族精神。我國傳統節日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經過幾千年的文化積淀凝聚而成,有著豐富的內涵和深遠的意義,更凝聚著我們民族的情感與思想。例如:除夕夜大家一起吃團圓飯一起守夜,體現了家庭的團結和睦和對來年幸福生活的憧憬;端午節劃龍舟及食粽紀念屈原,體現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七夕節,表達了國人對甜蜜愛情的期許與贊美。通過將傳統節日文化融入高中政治教學,我國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同時增強了高中生的民族自豪感。

其次,高中階段是學生尋求自身價值,樹立理想的重要時期。因此,教師應將傳統節日文化滲透于高中政治教學,改變單一枯燥的說教式教學,以快樂的活動體驗激發學生對高中政治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最后,通過傳統節日文化在政治教學中的滲透,使得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與家人團聚。同時,許多傳統節日以團聚、孝親敬老為主題,強化了學生與家長之間的聯系,為學生創設體驗家庭幸福生活的時間和機會。

二、實施傳統節日文化的政治教育方法

我國傳統節日文化內涵豐富,為更好的發揮傳統節日文化的政治教育功能。

首先,教師必須全面了解傳統節日文化的政治教育內涵和意義,只有全面清晰地了解才能將傳統節日文化順利的滲透到高中政治教學中。例如:清明節突出緬懷革命先烈的不屈不撓、不怕犧牲的偉大精神,引導學生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踏著烈士們的足跡奮勇向前的堅定決心。

其次,教師創新教學模式,將傳統節日文化融入高中政治教學,以輕松、生動的情境講授新的知識,充分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豐富高中生的頭腦,開拓學生的視野。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校園公開欄、報刊、掛圖等隱性課程對學生進行傳統節日文化熏陶。

三、優化傳統節日文化的政治教育策略

為使傳統節日文化更好、更快地滲透于高中政治教學,教師對政治教學策略進行如下優化。

首先,教師開展高中政治的“第二課堂”,即組織形式多樣的“民族傳統節日文化”主題活動。教師將傳統節日文化與校園文化活動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組織活動充實學生的高中生活,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例如:在端午節到來之際,教師組織學生舉辦賽龍舟活動,包粽子比賽等,通過這些活動祭奠愛國英雄屈原,緬懷中華民族高潔的情懷。教師將傳統節日文化滲透入高中政治教學的同時,又將其融入有意義的活動中,“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共同作用于學生,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和意義,利于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的繼承與發揚。

其次,當今社會信息化,教師應充分利用此優勢,建立弘揚傳統節日文化的教育平臺,利用微信、微博等媒體向學生傳播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教師也可利用網絡信息平臺,對民族傳統節日文化現象進行引導,并通過專門的安排和宣傳,向學生傳遞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進而潛移默化地影響高中生的行為和觀念。

我國傳統節日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價值。教師采取多種措施,將傳統節日文化滲透于高中政治教學,旨在培育高中生弘揚民族節日文化,傳承民族文化精神,樹立正確的理想與信念,使我國傳統節日文化在世界文化長河中熠熠生輝?!?/p>

(作者單位:江蘇石莊高級中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傳統節日高中生民族
《發明與創新》(高中生)征稿啦
我們的民族
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高中生應如何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
多元民族
高中生是否應該熬夜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