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青年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2017-10-21 01:11王薔薔
西江文藝 2017年19期
關鍵詞:青年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新形勢

王薔薔

【摘要】:在新形勢下,青年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全球化迅猛發展,世界文化之間的差異性日漸縮小,傳統的民族意識受到影響?;ヂ摼W日益發展,各類思潮互相撞擊,青年學生更易受到負面思想的腐蝕。同時,傳統文化衰落,傳統的愛國主義精神同當下的青年愛國主義教育結合還不夠充分。筆者對于當下青年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幾點對策。

【關鍵詞】:新形勢;青年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一個國家要想發展壯大,離不開對青年人的愛國主義教育。青年學生是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重要力量,對青年學生實施愛國主義教育,不僅是青年人身心發展的需要,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愛國主義教育能夠提升青年人的思想層次和道德品質,更好地激發青年人的才能和志氣,用更飽滿的激情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同時,愛國主義還是一股強大的精神紐帶,將眾多的中華兒女聯結起來,共同致力于民族夢想的實現。在新形勢下,青年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幾點對策。

一、新形勢下青年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面臨的挑戰

1.全球化的迅猛發展

全球化的迅猛發展是當前社會形勢與經濟形勢的一大特征,中國作為世界上的重要經濟體,也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受益良多。然而,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削弱了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意識。[1]經濟全球化加速了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球化,當代許多青年學生民族意識淡薄,對于愛國主義教育的現實意義理解不深。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方文化正向趨同化的方向發展,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差異性正日益模糊,加之長期以來國際形勢以和平與發展為主調,很多青年失去了憂患意識,看不到國家利益的訴求。

2.互聯網的文化沖擊

伴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各種形態的文化思潮涌入我國,使得我國的主體文化受到沖擊?;ヂ摼W的興起進一步加強了這種文化上的沖擊?;ヂ摼W方便人民獲得信息,豐富了我國人民的文化生活,是我國當今經濟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不斷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創造新的增長點。但是在互聯網上也充斥著大量負面信息,容易對我國青年學生的思想造成腐蝕,對愛國主義教育形成阻礙。[2]在互聯網負面文化的沖擊下,青年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都可能會受到影響。

3.傳統文化的衰落

我國具有豐富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資源,這理當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一部分,但是目前我國愛國主義教育并沒有充分地利用這種資源。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并非是一帆風順的,而是經受了無數的風險和考驗,依靠深厚的愛國主義傳統才得以延續至今并日益發展壯大。由于時代的快速發展變化,現今青年學生的精神世界同我國傳統文化存在著很大的割裂,體驗不到中華民族的傳統愛國主義精神。除了傳統的愛國主義情感之外,我國還具有優秀的藝術與科學文化,在歷史上創造了瑰麗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青年人精神世界同這些文化的割裂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民族意識的喪失,自然不利于愛國主義教育的發展。

二、新形勢下青年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需要的對策

1. 正確引導青年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青年人的重要思維方式?!扒嗄晔钦麄€社會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他們最肯學習,最少保守思想?!盵3]正確地運用批判性思維,有助于形成正確的觀念,加深對于事物的認知。青年人朝氣蓬勃,天然地向往積極正面的文化,但是在當前的文化沖擊下,部分青年學生形成了負面的思維觀念,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科學的批判性思維觀念引起的。因此,在新形勢下加強對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首先就要加強對于青年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引導。

2.樹立全球和民族雙重意識

在當今世界,無論是國家的興旺還是個人的發展,都需要有全球意識,與此同時,民族意識也不可或缺。只有牢牢地在頭腦中建立起民族意識,發展才有了根基,國家與個人的利益訴求才能夠達成。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是青年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要想加大民族意識在全社會的影響力,就要先從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入手。其次,可以在校園舉辦宣講會、座談會,讓學生了解當前我國面臨的國際形勢,了解我國的戰略利益??梢越柚鷮W生社團開展愛國主義演講比賽、詩歌朗誦等活動,借助學生社團的群眾根基提升愛國主義教育的效果。[4]再次,也應當積極運用新聞電視、公益廣告等宣傳手段,通過大眾傳媒的手段向青年人普及民族意識。

3.積極利用新媒體宣傳陣地

當前,互聯網對于青年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我國的文化形態具有深遠的影響。新媒體具備前所未有的信息技術優勢,各種文化和觀念都能以此為通道產生更大的影響力。愛國主義教育也應當積極利用新媒體宣傳陣地,在加速積極信息傳播、宣傳愛國主義理念的同時,也拉近同青年人的心理距離。學校應當充分利用微博和微信等新媒體,積極拓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方式。當前青年人在網絡上接觸各種各樣的觀念和信息,很多信息不易辨別,青年人稍有不慎就會受到不良影響。[5]在這種情況下,要想發揮愛國主義教育的效果,就必須采取積極主動的態度,加強宣傳力度,增加網絡上有助于愛國主義教育的信息,讓青年人的思想得到更多的正向引導。通過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傳統愛國教育借助新興的技術渠道,將對渴求知識和思想的青年學生產生全新的吸引力。要讓愛國主義教育體現出知識性、時代性和思想性,成為青年人吸收先進思想文化的可靠渠道。

4.充分同傳統文化教育結合

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國人民創造出了無數優秀的文化,它們是世界杰出文明的一部分。無論是在文學藝術上還是在科學發明上,我國都涌現了大量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應當是我國青年學生引以為豪的。但是受到商業文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影響,當前我國許多青年學生未能充分認識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歷史總是同當代相關的,傳統文化并不是過去時,青年人吸收傳統文化將有助于培養其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品格。在校內,可以開設傳統文化選修課,讓青年人充分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民族感情。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在用傳統文化提升大學校園的文化內涵的同時,也增強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熱愛,提升民族自豪感。在思政教育的領域內,要突出我國傳統的愛國主義精神,讓學生理解愛國主義并不僅僅是當時當代的需求,而是我國幾千年來一以貫之的偉大文化傳統。

三、結語

青年愛國主義教育是一個歷久彌新的主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面臨著不同的挑戰。在新形勢下要加強青年愛國主義教育,要先辨明其面對的問題,以對形勢的科學認識為指導,采取積極有效的方式,對青年形成思想上的正確引導,更好地促進我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民族夢想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徐剛.新形勢下青年愛國主義教育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 江蘇開放大學學報,2016(4) :80-83

[2] 趙善全,周娜.青年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史志學刊, 2014 (1) :177-179

[3]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66

[4] 李軍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視域下的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6):159

[5] 宇文利.當代青年愛國主義教育中批判性思維的正向引導[J].思想教育研究,2017(8):59

猜你喜歡
青年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新形勢
論社會實踐對農業類院校青年學生的素質提升的作用
長征精神對于構建當代青年學生精神家園的啟示
以“四進四信”教育引領校園文化研究
淺談如何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論五四時期青年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探索歷程
淺談化學教學中德育思想的滲透
新形勢下“管理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新形勢下班集體建設創新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