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脫貧攻堅戰成全球“金礦”(關注十九大)

2017-10-23 05:48李志偉王迪元貞丁玎陳青青
環球時報 2017-10-23
關鍵詞:隴南金礦環球時報

本報駐南非、西班牙、印度、美國特派特約記者 李志偉 王迪 元貞 丁玎 本報記者 陳青青

“脫貧攻堅戰”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多次提及的關鍵詞,從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到“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做到脫真貧、真脫貧”,再到“鼓勵引導人才向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基層一線流動”。十九大前后,國際社會盛贊中國的脫貧成就,認為是人類歷史的“驚人之舉”,很多國家既在借鑒中國的成功經驗,也在關注中國的“后續戰役”?!董h球時報》記者近日在甘肅部分貧困地區采訪時,既看到新的扶貧方式改變著當地貧困人口的生活,也感受到“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的重要。

“人類歷史最大的社會變革”

中國脫貧進展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肯定。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10月19日的報道,講述了中國過去5年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的成果,以及扶貧方式的轉變。文章援引研究中國脫貧工作的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研究員薩拉·羅杰斯的話說,官員會得到具體的減貧目標,“如果達不到,就會有點麻煩”。西班牙《國家報》認為:“過去35年有多少中國人成功脫貧,應是最常被引用的數據。事實上,沒有任何其他國家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驚人的減貧成績?!蹦鞲纭敦斀泴W人》報道稱:“中國改革開放至今,7億多人脫貧,中國經驗告訴我們,并非完全由政府全權負責到底,更多的是政府給予優惠條件和政策,鼓勵個人發揮主觀能動性來改善生活?!?/p>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12日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行秋季年會開幕新聞發布會上說,全球極端貧困人口比重從上世紀90年代的近40%降至目前的10%左右,其中絕大部分貢獻來自中國,這是人類扶貧開發史上的重要篇章。阿根廷新聞網INFOBAE8月刊文稱,中國脫貧成就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社會變革,是令人驚嘆的創舉。文章說,中國的經驗值得“自然資源豐富、人口稀少但仍有1/3人口處于貧困線以下的阿根廷”研究和學習,如政府制定詳盡、可行、期限明確的規劃;政局穩定,社會共識高;有針對性地發展試驗區;大力發展教育等。

古巴共產黨中央機關報《格拉瑪報》8月專門報道中國人口大省四川的脫貧經驗,并提到“除政府出力外,私營企業在減貧中也起重要作用,是消除貧困的主要力量之一,超過2800家企業與全省貧困村配合創造就業機會,為創業提供幫助和咨詢”。

國際輿論也注意到中國脫貧攻堅戰還有很多實際挑戰,除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外,還有一些個體的極度貧困現象。10月15日路透社一篇報道的采訪對象是一位在北京拾荒的59歲河南老人,患有精神疾病的老伴和孫女依賴她每月1500元賣廢品的收入生活。報道稱,這位老人的狀況凸顯政府在2020年前全面解決極度貧困問題上所面臨的艱巨任務,但中國正為此加大減貧力度。

“脫貧效率值得歐盟學習”

世界銀行前經濟學家、肯尼亞著名學者姆旺吉·瓦吉拉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最激動人心的成就發生在過去5年,其中包括持續不懈的脫貧攻堅戰。非洲人急切地渴望學習中國如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并進行再分配,避免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他還表示:“中國的人均GDP到2020年預期將達到1萬美元左右,中國如何在短短數年就實現這一跨越,有效地減少了貧困?這是非洲許多人想知道的答案,因為非洲必須在這個世紀復制中國的成功?!泵锴笏箍偫碣Z格納特非常認同中國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認為這與毛里求斯減貧工作理念相同——需要提高貧困家庭的自力更生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著作《擺脫貧困》英文版、法文版發行到非洲國家后,福建寧德的減貧經驗也為非洲發展帶來許多啟示。讀過該書的烏干達《新視野報》總編卡伊加今年6月撰文稱,《擺脫貧困》一書是“所有領導人的金礦”,寧德當時所面臨的發展挑戰,與現在所有貧窮國家面臨的挑戰是相似的,攻堅戰需要從思想上開始,領導者要有必勝的信念。思想轉變后,要像寧德地區一樣,考慮到自身地處偏遠、缺乏水利設施等特點,逐步實現“弱鳥先飛”。文章稱,烏干達盧韋羅地區正是結合了當地自然條件,采用小塑料瓶進行澆灌的方式,提高了農業產出??ㄒ良痈嬖V《環球時報》記者,“現在寧德已從漁村變成工業化城市,寧德當初脫貧的經驗顯示,在合適的時間進行正確的干預,就可以打贏發展的戰役,選取時間點至關重要。許多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問題都可以從《擺脫貧困》一書中找到答案?!?/p>

國際水資源協會前主席、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客座教授畢斯瓦18日在《愛爾蘭觀察報》撰文稱,中國最適合領導全球減貧。

除了經驗,中國的投資也在幫助很多國家減貧。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余淼杰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研究數據顯示,中國對一個非洲國家的投資每增加10%,該國的就業率就會增長0.5%,貧困發生率就會降低1%到3%。

人口大國印度也對中國減貧十分關注,并將印中進行對比?!队《葧r報》去年12月1日曾以“中國人均GDP達8000美元,70%貧困人口脫貧”為題做過報道。新德里電視臺也專門播放過《聯合國:中國在全球減貧中起到中心作用》的節目。據印度“今日商務網”報道,印度生活在國際貧困線以下的人口占世界第一,2013年約有30%的印度人口每日生活費不足1.9美元?!董h球時報》記者年初到孟買達拉維貧民窟采訪,在這個“亞洲最大貧民窟”里,看到的是狹窄的街道、懸在空中雜亂無章的電線,聞到的是刺鼻的臭水溝味和垃圾味。貧民窟內擠著上百萬人,似乎看不到什么當地政府的減貧整體規劃。

貧困問題不僅困擾著發展中國家,也困擾著歐美國家。歐洲議會歐中友好小組秘書長蓋琳從2006年開始,一直關注中國西藏的發展。2014年6月,蓋琳和歐洲公共外交人士訪問團走訪西藏林芝八一鎮小康示范村唐地村時了解到,當地得到廣東省對口援助,這種模式給處于經濟危機中的歐洲很多啟發。他們隨機走訪的兩家農戶,一家是果農,種植的西瓜和西紅柿絕對原生態,另一家是搞建筑的,家里蓋起4層小樓。最讓他感嘆的是林芝市實現全市WiFi覆蓋,而歐盟一些發達城市至今還做不到這一點。

2016年8月,6位議員和蓋琳組成的歐洲議會歐中友好小組代表團再次來西藏考察,了解了達東村貧困戶脫貧的情況,到村民家品嘗牦牛肉和酥油茶。蓋琳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歐洲同樣面臨脫貧問題,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41.3%的保加利亞人、37.4%的羅馬尼亞人和35.7%的希臘人受到貧困威脅。就整個歐盟來說,27%的兒童生活在貧困中,這樣的情況甚至發生在法國、德國、英國。相比之下,中國的脫貧效率值得歐盟學習。

在隴南感受脫貧“深度攻堅”

甘肅省隴南市仍有部分深度貧困地區,山高溝深,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加上過去信息封閉,導致很多物產無法給當地帶來更大的經濟附加值,造成一定程度的“富裕的貧困”?!董h球時報》10月初到隴南采訪時發現,電商扶貧、產業扶貧等方式已經形成了組合拳,更重要的是人們的觀念已發生改變。

安吳珍是隴南康縣望關鎮上最年輕的村支書,在上海打工幾年后回到家鄉。2014年,隴南當地開電商培訓班,安吳珍開始學習如何開網店?,F在她已經習慣每日清晨進山、日暮歸來的日子,背著背簍,去深山中收集野生的蜂蜜。不僅安吳珍的網店生意漸漸好起來,村子里40多戶貧困戶中,也有半數以上都參與到蜜蜂的養殖中。除蜂蜜外,她還從農戶手中收購核桃和花椒等產品,放到網店銷售。

在隴南深山的村莊,安吳珍不是唯一一個從大城市回鄉創業的“八零后”“九零后”。隴南禮縣是蘋果的集中種植區。在“十一”假期期間,禮縣舉辦“蘋果節”,并且通過線上推廣模式和電商平臺合作。比如,在阿里巴巴的天貓“聚劃算”平臺上,禮縣蘋果吸引了眾多買家。進入禮縣境內,家家戶戶門口都放著成堆貨袋,裝滿了蘋果,正等待著貨車將它們運往全國各地。當地年輕的電商平臺創業者康維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現在幾乎是家家戶戶都賣蘋果,家家戶戶都在學著開網店?!?/p>

在外地當兵5年后,27歲的康維起決定回到家鄉,在縣政府的鼓勵下,他開始參加網店培訓。從一個月只賣出一單到一整年賣出價值幾百萬元的蘋果,康維起感受到村里人對“網店”這一新事物的看法已經改變,他介紹說:“2014年時沒人愿意做,2015年是大家搶著做,2016年微商就多了?!?/p>

在當地商務局以及扶貧部門的官員看來,電商帶來的不僅是新的商業模式,還打開了人們的眼界和思路。據隴南市扶貧開發辦公室統計,目前,隴南共有網店10700多家,微店7800多家。電商扶貧對貧困群眾的人均年收入貢獻額達到650元。另外,近幾年有超過1.8萬像安吳珍和康維起這樣的返鄉青年創業者,給家鄉帶來新活力。

除電商扶貧外,產業扶貧也是甘肅深度貧困地區的主要扶貧政策。如遇到一些年景玉米的價格處于低位,一些貧困地區的農民種上一年地,但收獲的玉米卻賣不出好價錢,就有可能直接導致他們生活處于或跌到貧困線以下。在近幾年深度扶貧的過程中,一些農村在完成部分土地流轉后,通過招商引資和地方政府幫扶等方式引入新產業,或者以新的資本培育已有產業。這樣,當玉米價錢不好時,合作社還可以改種別的農作物,進行多種經營。一些村干部認為,產業扶貧是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和改善農民生活的重要措施。在脫貧的同時,如何實現“不返貧”才是重點。

中國經濟網脫貧攻堅研究中心主任林鄂平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十九大報告中談到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主要原因是扶貧工作得到高度重視,中央頂層設計完善,形成我國扶貧史上最嚴格的問責、監督和考核制度。過去5年,扶貧工作也是動用了最多的政策、有最大的投入和最廣的動員。

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的康樂縣上灣鄉馬巴村,四周環山,是全省貧困片區之一。當地村干部回憶,以前這個村特別窮,路不通,危房多。2013年底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130戶,貧困發生率42%。如今,路修好了,危房改造也基本完成。村子里時而能看見穿著環衛工制服的村民清掃路面,修剪雜草。馬巴村村支書蘇育民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過去3年,馬巴村共用1100萬元的扶貧款項,除改善村子的基礎設施建設外,更重要的工作放在引入樹莓和樹苗種植的產業,以及給村民買牛買羊,發展養殖業。

住在村口的黃師傅今年67歲,院子大門還是扶貧工作開展前用土坯壘的,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村里說這個“古董”可以保留,做個紀念。黃師傅一家四口人主要靠兒子在外打工的收入維持,至今尚未脫貧,但今年以來,他利用精準扶貧政策中的政府貼息貸款買了牛,重新翻修了房子和牛棚,也加入到村里種植樹莓的隊伍當中。

在不少村鎮干部眼中,扶貧工作在過去的5年里,更加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扶貧款項能落實,貧困戶建檔立卡這項精準扶貧中的基礎工作也做得更加公平和嚴格。除種植樹苗和樹莓,一些村鎮還引入因地制宜的產業,如核桃加工、橄欖種植等,政府先幫扶龍頭企業,再由龍頭企業帶動農戶、帶動當地的產業發展。由于剩下的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自然條件惡劣的山區,因此,在取得扶貧成績的同時,甘肅和全國其他扶貧攻堅的主戰場一樣,接下來都面臨著“深度攻堅”的決戰?!?/p>

猜你喜歡
隴南金礦環球時報
氣球上的五星期(九) 光束與金礦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high school
A Study on Improv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Oral Ability
甘肅隴南市青聯推動青年創業活動
蒙面偷襲
上帝給你比例尺
訂《環球時報》 看2010年的世界
訂《環球時報》 看2010年的世界
訂《環球時報》 看2010年的世界
本報五一期間休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