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認識閱讀題

2017-10-23 22:20丁許孟
速讀·下旬 2017年10期
關鍵詞:細節文章情感

丁許孟

閱讀題在語文考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很多學生語文成績平平,與閱讀題這個“攔路虎”有很大的關系。

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們都很喜歡閱讀??墒?,為什么“閱讀”遇上“題”的時候,就成了孩子們的負擔了呢?這是因為孩子們沒有真正了解閱讀題。他們與閱讀題站在對立的角度,把閱讀題當作“問題”“麻煩”,總想盡早解決,盡快擺脫。因此,重新認識閱讀題、為閱讀題洗刷冤屈就很有必要了。

其實,閱讀題是學生閱讀時的好幫手,它有三大技能:①引導學生發現并感受美;②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③引導學生理解生活并影響他們為人處世的方式。

一、引導學生發現并感受美

閱讀可以愉悅身心,是一種極好的精神享受。通過閱讀,突破自己的小天地,為自己打開了解世界的另一扇窗,讓自己的內心更加豐富、更加充實。但對學生來說,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加關注故事情節,而不會去留意故事當中的細節,更不會去分析作者想表達的深層情感。

去發現和感受他們在了解故事情節時所忽略的細節。例如,“分析詞語或句子的含義”、“賞析詞語或句子”這類題目,篩選出文章中寫得準確、生動、得體的詞語或句子,讓學生仔細去感受和體會,喚醒和培養學生更豐富的感受力。

以小學為例,這一階段的閱讀以記敘文閱讀為主,其中父愛母愛居多。(這主要是因為小學階段孩子們感受到的情感最多的就是父愛母愛)。這類文章有助于引導孩子們更加深刻地感受這種最直接的情感。通過閱讀別人的故事,平常生活中沒有留意的情感,在閱讀的過程中被喚醒了;平常不能理解的父母的行為,在閱讀的過程中理解了這行為背后最動人的情感。但是,單純地閱讀故事,這種情感的共鳴只是短暫的、淺層的、模糊的。需要有人幫助孩子強化、明晰這種情感,把它明確地表達出來。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能學習作者是如何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的。

二、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

閱讀題的題目設置是在引導學生一步步準確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幫助學生整理思路。

以“賞析文中的關鍵句子”這類題為例,它從一個簡單的句子著手,引導學生去全方位理解文章。

例如,《一雙腳上的修養》一文中,有一句描寫送水工的話:“這時,那扇門又被悄悄推開了,一個男人伸頭朝里面看來看去,但又把頭縮了回去?!庇幸坏李}目是請學生賞析這句話。首先,這句話是由幾個連續的動作組成的:“悄悄推開”“伸頭”“看來看去”“縮”。從人物描寫的角度我們可以看出,這是對送水工的動作描寫。既然是動作描寫,寫出了什么內容呢?寫出了送水工小心翼翼的樣子。送水工為什么如此小心翼翼呢?因為他怕影響圖書館的學習氛圍,同時又擔心踩臟地板、給清潔工帶來不便。從這個小細節中我們能夠看出送水工的修養。作者抓住這一細節,一方面是為后文送水工戴腳套的細節做鋪墊,另一方面是對送水工的敬佩和贊美。一道小小的題目,引導學生從寫作手法、人物形象、文章結構和主旨多方面分析,逐層表達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為了避免學生在答題時無話可說,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總結一些答題套路。原本是給學生一些提示和思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明晰自己的閱讀感受。但很多學生以為從此有了萬能鑰匙,看到題也不結合文章,直接堆砌答題套路,以為總能蒙對。

三、引導學生理解生活并影響他們為人處世的方式

閱讀題其實就是引導孩子學會精讀,學會理解他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理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己的關系,從而更好地面對世界,更好地生活。

學生不會做閱讀題很多時候是因為不理解,他們不知道人物的某個行為背后蘊含了怎樣的情感。

例如,《你在傘里嗎》這篇閱讀中,下雨天,一位在大城市打拼,生活拮據的母親騎自行車載女兒回家。女兒坐在后座上,為了不讓媽媽淋濕,把傘都撐在媽媽頭頂,自己淋濕了。文章最后寫道,母親的淚水和著雨水,從臉上流淌下來。有一道題要求寫出對“母親的淚水和著雨水,從臉上流淌下來”的理解。很多孩子能夠寫出被女兒感動了。但是很難理解到母親的淚水中包含著對生活艱辛的無奈、對沒能給女兒更好的生活的愧疚。他們畢竟還是孩子,還無法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理解生活。

閱讀題的題型設置就是在引導學生去思考、理解他們平時沒有留意的事情。通過分析這些細節,他們的情感世界在拓寬,對生活的理解更加深刻。他們會站在不同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體會不同人的心境,即使不能感同身受,也能對別人保持最基本的理解和尊重。

在幫助孩子理解生活這方面,父母其實是最好的老師。父母總覺得能幫助孩子學習的只有老師,卻忘記了自己就是最好的老師,最起碼在做閱讀題這一點上毋庸置疑。

舉個例子,老師問孩子,媽媽每天早上堅持早起給你做早飯,從不間斷,你覺得媽媽怎么樣?孩子說,我媽媽不會做飯,我都是買早餐吃。老師問,爸爸讓你多穿點衣服再出去玩雪,你不聽,結果感冒了。爸爸嘴上說你活該,但又默默地出去給你買藥,你覺得爸爸怎么樣?孩子說,我爸爸經常出差,總不在家,沒給我買過藥。孩子沒有感受過,內心沒有觸動,讓他如何說得出呢?他永遠作為一個旁觀者,去看別人的故事,那種情感的流動總是隔著書本通過文字傳達給他,情感的溫度到他心里時早已冷卻。所以,父母要多花些時間陪伴孩子,多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最真摯的情感,也才能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問題,更加善解人意,內心也會變得更加柔軟,更加豐富。

這也是我們讀書的最根本的目的,學語文并不只是為了會做幾道閱讀題,能得多么高的分數。著名學者呂叔湘說過,“讀書是為了引起并滿足人們對生活更敏銳的感受”。歲月流逝,一切都成為回憶的時候,這些獨特的感受將成為孩子們最大的財富。

除了這三大技能,閱讀題還很“仁慈”,它無意于為難學生,它把“引導”的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它常常在題干中暗示學生思考的方向。只有仔細審題,認真思考的學生,才能發現暗藏其中的奧秘。

總之,不要把閱讀題當作一種負擔,就把它當作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引導學生思考、感受不同的故事,同時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善解人意,學會換位思考,體會不同人的不同處境??朔诵睦碚系K,再避免一些閱讀誤區,就可以順利做好閱讀題了。

猜你喜歡
細節文章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以細節取勝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情感
細致入微的描寫讓文章熠熠生輝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留心細節處處美——《收集東·收集西》
放屁文章
小處著眼,寫大文章
細節取勝
情感移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