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探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兒童視野

2017-10-23 22:28李勇
速讀·下旬 2017年10期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李勇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的對象是兒童,教學內容是兒童的語文,但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多是從知識出發設計教學,至于所教內容兒童是否真正需要、每個兒童的需要又有何差異,則很少考慮,這是由于沒有把兒童放在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應有的核心地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著“兒童本位”意識缺席、“偽兒童化”泛濫成災等問題。要真正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必須進行有效分析與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兒童視野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必須要有兒童視野,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兒童的需要,能夠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開展教學活動,幫助兒童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思想,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結合兒童實際來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

1小學語文的教學現狀

1.1“兒童本位”意識缺席

當前的語文教學,教師設計教學多是從基礎知識出發,拿到一篇課文,先想可以教什么,再看怎樣教方便,最后才可能會想到兒童是不是能接受。至于所教的內容兒童是否真正需要、每個兒童的需要又有何差異,教師則很少考慮,甚至根本就沒有考慮。換句話說,兒童充其量只是教師設計教學并實施教學的依據之一,語文教學并沒有從兒童的身心特點和需要出發,把兒童放在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的核心地位。

1.2“偽兒童化”泛濫成災

所謂“偽兒童化”,就是看似尊重兒童,虛假兒童化、表面兒童化,從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發展兒童的學習能力出發,實則是讓兒童扮演群眾演員,配合教師順利推進課堂教學,在教師大“秀”課堂教學的技巧的同時,學生所得無幾。

2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視野的開拓

2.1以課本為基礎,參透教材內容

開拓兒童視野要從小學語文教材的研究分析出發,畢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是以語文課本為教學內容。教材的內容其實很少,怎么樣將有限的內容變成無限的知識,是教師教學中要全面探索的。一堂語文課程結束并不等于沒有知識可學了,孔子的名言溫故而知新,可見,課本里蘊藏的知識是無窮無盡的。比如,在講坐井觀天這個語文故事的時候,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的童心,從兒童的視野角度出發,不要將備課中的課文的寓意去框住學生的思維。如果小青蛙跳出了井口,它又會是怎樣的一番心里活動呢?鼓勵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會發現得到的答案是多種多樣的,也是出乎意料的,這就是兒童的思維。而這樣做的前提就是一定要以課本為基礎,在課文中去挖掘體現生活本真的地方,去尋找孩子的興趣點。

2.2利用游戲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

針對小學生的好動的特點,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要考慮到這一點,上課不能一板一眼,要適當的制造一些興奮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免他們上課走神,失去學習語文的動力。那么,進行游戲教學是一種適合小學語文教學的方式。不要覺得上課玩游戲是在浪費師生的時間,其實能夠將語文知識滲透在游戲過程中,讓學生學習領會,這也不失為一種成功的教學。比如,在小學一年級時會學習語文拼音,還有簡單的漢字。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為了鞏固學習,加深學生的記憶,如果帶著學生一遍一遍的朗讀拼寫可能達到的效果也不盡如意,畢竟每一個學生學習的狀況教師也不能全部了解。為了讓學習更加具有趣味性,可以舉報開火車的小游戲,教師可以順時針或是逆時針順序讓學生朗讀拼音。學生們對于這種方式會很興奮,也會時刻保持注意力,練習幾次之后,可以分組開火車,看看哪列火車先到站。同樣的學習漢字的時候也可以用這種方式。

2.3充分尊重兒童,給予自由空間

小學時期相對于整個學生時期來講算是比較輕松的學習時期,教師不要將學習的氣氛搞得太過低沉,可以鼓勵學生自由學習,充分給予他們自由的空間。在不受束縛的空間里才有助于學生發揮出自己的能力,培養他們的語文思維。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參與進來,對語文課文有什么自己的理解都可以大膽的表達出來。小學生的想象能力強大,總是會迸發出與眾不同的想法,幫助學生打開學習思路。教師也要懂得保護這種難得的不同想法,鼓勵學生多去思考,多去觀察,多去發問。比如在講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古詩時,短短的幾行字卻飽含了深深的友情和不舍之情。教師要用兒童的思維和角度去解釋教學,給他們制造一些離別的場景分析,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和感受,讓學生自由發言,也說一說自己對離別的看法。通過學生表達出自己與朋友和親人離別時的感情,讓大家再去回到這首詩中,去理解作者的情感,這樣就簡單多了。

2.4適當拓展課外兒童文學閱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除了要充分利用語文課本之外,為了增加兒童視野,教師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課外的兒童文學讀物。這不僅可以作為語文教學的一種補充,還可以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檢,增加學習的興趣,開拓學生思維,對小學生的寫作也有很大的幫助。比如,教師可以將安徒生童話故事帶給學生,讓他們在課下時間去閱讀,這些兒童讀物可以幫助學生喜歡上文學,進而喜歡學習語文。在語文課上教師可以專設一堂分享課,讓學生分享自己讀到的好文章,然后發表自己對文章的認識和思考,也讓其他的學生可以多學習到自己沒有學到的知識,不斷的開拓學生的視野,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

3結束語

小學語文的施教對象是兒童,施教內容是兒童的語文,小學語文教師要有“兒童的情懷”,清楚兒童語文學習的真正需求,能用兒童喜聞樂見的方式,憑借兒童熱愛的語言文字,幫助兒童獲得自身成長所必需的語文素養。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只有“用兒童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看到兒童眼中的世界,才能走進兒童心中的世界。

參考文獻:

[1]林金微.構建兒童視野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8):125.

[2]李吉銀.小學語文教學要有兒童視野[J].中國教育學刊,2011,(09):60-62.

[3]孫建國.論兒童文學視野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價值取向[J].教育導刊,2009,(11):57-59.

猜你喜歡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