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建“一一二三”工作機制全力維護藏區和諧穩定

2017-10-23 10:52李瑜
速讀·下旬 2017年10期
關鍵詞:社會管理藏區創新

李瑜

摘 要:松潘縣山巴鄉正處于加快推進經濟建設的關鍵時期,該鄉黨委、政府積極行動大膽創新,認真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和做法,結合自身工作職能和地域特點積極探索社會管理創新工作方法??h委政法委對該鄉社會管理服務工作的基本情況進行深入調研,認真總結經驗做法、查找和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就該鄉做好今后的社會管理服務工作做了有益的探索,提出指導性意見。

關鍵詞:藏區;山巴鄉;創新;社會管理

當前,松潘縣山巴鄉正處于加快推進經濟建設的關鍵時期,該鄉黨委、政府積極行動大膽創新,認真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和做法,結合自身工作職能和地域特點積極探索社會管理創新工作方法。按照“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共同參與”的原則,縣委政法委對該鄉社會管理服務工作的基本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認真總結經驗做法、查找和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就該鄉做好今后的社會管理服務工作做了有益的探索,提出指導性意見。

一、基本情況

山巴鄉位于松潘縣北部,地處川九路黃金旅游干線。轄5個行政村,居住著藏、漢、回388戶,2439人,2012年農民人均收入7289元,九寨黃龍機場建在境內。近年來,鄉黨委、政府發展綜治兩手抓的工作思路成效明顯,一方面依托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良好的區位優勢,經濟得以全面快速發展。建設發展起如上磨精品藏寨旅游酒店、山巴賽馬場、“雪寶頂”蔬菜種植、薰衣草基地等一批重點經濟發展項目。另一方面社會治安狀況明顯改善,近年來,全鄉未發生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及重大矛盾糾紛。形成了良好社會局面。先后被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單位和“反分裂綜治工作”先進集體。

二、主要做法

為著力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各種突出問題,該鄉加速推進社會管理創新,近年來以構建穩定和諧鄉村為支點,努力建設形成社會管理“一一二三”工作機制(一防:深入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一化:全力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兩轉:轉變干部職工工作作風、轉變綜治工作方式方法;三抓:抓群眾工作、抓寺廟管理、抓特殊人群管理),探索出一套藏區創新社會管理的工作方法,進一步夯實和諧、穩定、發展的基礎。

(一)以“一防”強化綜治工作預警

近年來,該鄉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大約主要分為四個類型:對社會重大活動評估,如“舉辦賽馬會”、“舉辦慶?!汗澔顒印?;對宗教佛事活動評估,如開展“木郎節”等大型佛事活動;對在建重大工程項目建設評估;對社會重大不穩定因素評估。

山巴鄉深入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維護穩定預警,以防范疏導為方向,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涉穩問題的發生。一是定期召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專題研判會,研判可能引發的社會穩定風險并落實具體工作措施,努力從源頭上預防涉穩重大問題的發生。二是暢通信訪渠道,完善黨政領導干部大接訪、大下訪長效機制。每周一由科級領導接待來訪群眾,每周四組織干部下訪,做好群眾工作,及時排查化解矛盾。三是確立“風險評估先行、防范化解聯動、建設與調解同步、發展與穩定統籌”的總體思路,始終堅持“關口前移、重心下移、預防為主、標本兼治”的基本原則,將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納入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了一批矛盾糾紛。四是在對各類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實施中,均采取了“三及時一調解”(及時發現隱患、排查矛盾、掌握動態和源頭化解的方法)和“三到戶一消除”活動(開展法律宣傳、回訪、服務到戶和消除重大矛盾糾紛),實現重大事項、重大項目與社會穩定工作統籌推進。

(二)以“一化”奠定綜治工作基石

一是以化解矛盾為抓手,全面推進綜治工作。建立起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和信訪疏導調解相銜接的“大調解”體系,形成橫到邊,縱到底的縣、鄉、村三級聯動調解網絡;成立由鄉黨委書記為主任,綜治副書記及各副職領導為成員的矛盾糾紛大調解協調中心;全面推進綜治綜治體系、矛盾糾紛調解網絡體系、綜治綜治工作體制體系、法制宣傳機制體系、綜治綜治考核體系等五大網絡體系建設,構建形成一個調解中心平臺依托五個村調委會聯系各相關部門協作共建的良好工作局面。2017年共成功化解各類矛盾糾結、民事案件62起。

二是統籌推進制度創新,建立調解長效機制。該鄉按照“預防為主、教育疏導、依法處理、防止激化”的原則,牢固樹立“抓早、抓小、抓苗頭、抓源頭”的理念,嚴格落實拉網排查制度、調處報告制度、調處包案制度、安全分析評估制度、領導責任制度、首問責任制度、雙向承諾制度、責任查究制度等八項工作機制,綜合運用行政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民警聯調等四種調解手段,健全矛盾糾紛“大調處”聯調聯動工作機制,把化解矛盾的重心前移到“源頭防范”上來;依托“綜治綜治中心”,整合調解工作力量,形成鄉黨委統一指揮,綜治委牽頭各部門共同參與的整體聯動工作格局,將矛盾糾紛統一受理、集中梳理、歸口管理、依法處理、限期辦理。一般糾紛隨報隨調,疑難糾紛由包片領導、包村干部及相關部門包案,做到人人都是“調解員”,有效預防和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矛盾糾紛大調解體系建設得到進一步完善。

(三)以“兩轉”拓寬綜治工作路子

1.切實轉變干部職工工作作風

一是明確提出“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穩定,兩手都要硬”的工作理念,堅持將綜治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重視、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形成“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部門聯動、社會協同、群眾參與”的大綜治工作格局。二是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主要領導和包村干部堅持每周定期深入村組,排查不穩定因素,了解社情民意,形成制度化、常態化的干部下訪機制。堅持政府開門接訪,干部輪崗接訪,領導主動包案的信訪接訪制度。三是牢固樹立“以民為本、服務為重”的工作理念,構建全天候暢通服務渠道,讓群眾話有地方講、理有地方說、氣有地方出、冤有地方申,反映的問題有地方解決。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和熱點問題,著力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2.切實轉變綜治工作方式方法

一是轉變以前文檔管理“散、亂、差”局面,全面提高綜治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工作水平,完善相關會議、研究決定、分析研判及工作會商、化解穩控矛盾糾紛、防范處置突發事件等工作資料。二是做到“三及時”,及時發布重要信息,及時一事一報重要情報對策建議,及時上報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情況。三是形成“五個一”,每周一次社會穩定形勢研判;每周一次綜治工作動態梳理匯總;每周一次不穩定因素排查;每周一次重點人員查管控轉通報;每季度一次綜治工作專項督查。

(四)以“三抓”推進社會管理創新

1.抓群眾工作

在社會管理創新中始終把民生問題放在首位,這是推進此項工作能夠取得成績的根本原因。一是根據民風民俗、地理位置等現實條件落實3項得力措施:把未就業的9+3學生安排到上磨精品藏寨酒店及境內的其他企業就業;發揮高原反季節蔬菜品質高,純天然,綠色無公害等優勢,運用蔬菜基地育苗大力發展起反季節蔬菜種植產業;利用高海拔區位優勢,發展起藏綿羊及牦牛養殖產業。二是鄉黨委、政府結合“領導掛點、部門包村、干部幫戶”活動,主動聯系縣委政法委,積極開展“走訪送溫暖”等活動,深入各村組戶走訪,聽取群眾意見,實地分析現狀,制定幫扶措施,落實幫扶對象和幫扶項目。三是健全合理訴求表達機制,引導群眾自覺以合法理性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通過行政復議、訴訟、仲裁、調解等渠道解決矛盾糾紛,增強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培育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2.抓寺廟管理

一是本著民族宗教工作無小事的理念,按照“依法治寺、以戒管僧”的藏傳佛教寺廟管理工作要求。正確把握寺廟管理工作在社會綜合治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探索和掌握宗教規律,不斷提高寺廟管理工作水平。二是積極與山巴鄉寺廟民主管理委員會銜接商討制定寺廟管理各項制度,建立起“黨委領導、政府負責、寺管所依法管理、寺廟民主管理委員會具體負責”的工作機制。三是推進寺廟和僧人的公共管理服務。將藏傳佛教寺院的基礎設施建設納入社會公共建設體系中,進行統一規劃與實施,搞好水、電、路等基礎建設;將達到條件的僧人納入低保、五保、新型合作醫療等農村社會事業建設的范圍,使廣大僧人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享受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進而增強對黨和政府的向心力。四是密切同藏傳佛教僧眾的關系。充分尊重僧人、群眾宗教信仰自由,不把政治要求、政治信條強加給宗教人士。充分發揮藏傳佛教在該鄉信教群眾中的正面影響,幫助黨委、政府宣傳黨的政策,傳播正面信息,做好群眾工作。

3.抓特殊人群管理

進一步完善和創新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務管理,扎實做好農業轉型人口相關工作,落實對貧困人員、刑釋解教人員、出境回流人員等特殊人群的教育、幫扶和管控措施。一是創新流動人口管理辦法。針對該鄉近年來外出務工和經商人群不斷增多,為更好的聯系和服務外出群眾,設立外出人員聯系服務點,選拔出駐成都地區外出務工、經商聯絡員,作為連接鄉黨委、政府與外出人員的紐帶。并在成都武侯祠設立流動黨員管理站,以讓外出黨員定期過上組織生活,切實做到與組織不脫鉤,與社會不脫節;完善外來人員和暫住證管理制度,定期對外來人員聚集的出租房屋、旅店等場所進行清理、清查,對外來學經人員、游僧、乞討人員進行全面清理造冊,落實寺廟、用工單位和房屋出租人的責任,大力推進以房管人、以業管人、分片管人的模式,對乞討人員、不具備有效證明的外來學經人員,特別是可能造成現實危害的外來人員,采取果斷措施堅決遣返。二是加強扶貧幫困工作。以“兩項制度”試點銜接工作為突破口,健全完善困難群眾社會救助體系,落實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同時建立健全幫扶工作機制,切實加大特殊群體的幫扶力度,開展困難群眾“一對一”幫扶,并積極聯系協調境內企業,為困難群眾爭取救助金和就業機會。今年已按任務分解幫扶困難群眾24人,困難黨員1人。三是加強對“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的關愛、管理、保護和服務工作。建立健全聯系卡制度,定期定時走訪,為他們提供生活服務、精神服務和健康服務,加大公益性供給力度,確?!傲羰貎和苯】党砷L,“空巢老人”夕陽勝朝暉,全面打造鄉村人文和諧新環境。

三、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思路

山巴鄉積極開展社會管理創新,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全力破解社會管理難題,社會建設更全面,公共服務更到位,社會管理更完善,社會關系更和諧,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需要更多主體參與

在當地鄉黨委、政府強力主導社會管理創新的同時,政府包攬了過多的社會組織的職能,使得社會力量沒有在社會管理創新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如何有效實現社會整合,加強農村基層自治組織建設,切實發揮基層自治組織和各類社會中介組織的社會服務功能,積極推進和諧新農村建設,促進形成社會服務網絡化,確立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的民生社會管理發展新機制,是進行社會管理創新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二)方法要更加多樣化

從山巴鄉目前的情況看,當前的社會管理創新方法上還是政府負責,全力推動,通過行政手段開展工作,方法相對單一,實施進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現了“行政手段不好用,法律手段不會用、教育手段不頂用”的問題。

如何選擇合適的推進方法,是當前社會管理創新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在社會管理方式與方法創新要逐步實現由單一行政手段向法律、政策、經濟、行政、教育等綜合手段轉變,由強制手段逐漸向啟發指導手段轉變。

(三)范圍要進一步拓展

在山巴鄉的社會管理創新探索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社會管理的內容和范圍不夠確定。范圍局限在做好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寺廟管理、民生發展、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幾項內容上,不夠開闊。

科學全面的社會管理體系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從我國現階段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出發,逐步建立起一套政府調控機制同社會協調機制互聯、政府行政功能同社會自治功能互補、政府管理力量同社會調節力量互動的社會管理網絡,形成對全社會進行有效覆蓋和全面管理的完整體系。要強化政府社會服務管理功能,建立健全社會預警體系和應急救援、社會動員機制,有效解決各類社會矛盾和不安定因素,切實提高應對與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同時,要積極鼓勵和支持社會福利、社會救助和優撫保障等各類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的服務事業發展,逐步建立和完善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的社會管理體系,積極營造促進社會和諧的環境和氛圍。

猜你喜歡
社會管理藏區創新
多康藏區藏族源流考釋
打造人民調解升級版 維護藏區和諧穩定
行政法治視野中的社會管理創新
社會管理創新過程中基層政府責任建設問題探討
藏區包蟲病防治缺長效機制
馬克思的管理思想對加強中國社會管理的啟示
論藏區社會控制與賠命價習慣法的治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