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蟲的蔬菜最安全

2017-10-25 11:47鄭旭
民生周刊 2017年19期
關鍵詞:神農田園會員

鄭旭

四年來,“神農”人收獲的并不是創業神話,而是能為消費者守好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環節。

跪別一輩子沒有出過陜西黃土高原的父母、獨自登上開往南方列車的那一晚,李衛鵬說,除了做一個農民,他當時為自己畫下了若干幅可以“出人頭地”的草圖。然而7年求學征程之后,手握華南農業大學蔬菜學專業碩士文憑的他,與其他兩個志同道合的同齡人一起,決定以自己的方式做一回農民。

2013年夏天的一個清晨,距廣州市區約70公里的西和村,村干部帶著三個學生模樣的青年從村民“牛哥”家門口經過,直至中午他才打聽到,原來這幾個青年是到村里的田頭做土壤檢測的。

求學那些年,李衛鵬一方面掌握了各種蔬菜瓜果等農作物的培植要領和有機種植技術,另一方面也知曉了化肥、農藥、激素、抗生素、除草劑等人類智慧產物對人類自己的“反作用”。特別是這期間國內發生了多起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讓這位農學學子心如刀絞。

2013年初秋,三個青年再次回到西和村,租下村里的百余畝土地,同時還租下了幾間民房用作辦公、生活。

村民“牛哥”從這幾間民房經過,看見了門旁掛著一塊并不醒目的牌子,走近一看,上面寫著“神農田園”?!芭8纭毙α?,自言自語道:“‘神農?有多神?”

種菜也能出人頭地

在華南農業大學讀研的時候,李衛鵬經常會邀請幾個同學到城市的遠郊走走看看。他發現,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現在的人們越來越關注農副產品是否安全。

“廣東有一群特殊的雇主,他們生活在都市,卻到農村租地、雇當地村民種菜,提出的要求是不使用化學農藥和化肥。一開始雇主還能吃到農民按要求種出的蔬菜,可用不了一季,村民們就再也不愿種了,因為不施農藥和化肥的土地,菜品從種到收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其產量也不高,滿足不了雇主的食用量需求;也有人在自己的別墅后院開辟出一小塊土地來種菜,聽說為了除蟲,他們夜間打著手電筒、拿著筷子去找蟲,但這也只是一時樂趣而已,時間一長,又讓保姆去附近的超市買菜了?!?/p>

李衛鵬告訴《民生周刊》記者,畢業臨近之時,已經有好多同學開始研究如何自己創業了,當初“出人頭地”的草圖再次鋪展在他的腦海里。幾個夜晚之后,他覺得做農民去種地也沒什么不光彩的,關鍵是種什么,怎么種。

結合之前的調查,李衛鵬發現國外一種名為“CSA”(社區支持農業)的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引進國內后受到普遍青睞。具體而言,就是一種在農場及其所支持的社區之間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合作形式。會員成為農場的用戶,并且在農場整個的生長季節給予支持。用戶支付預訂款,而農場提供新鮮安全的當季農產品作為回報,由用戶親手采摘、收獲,抑或直接運送給預訂客戶及分配給銷售網點。

“這種模式實際上推行的是有機農作物生產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它把社區里的會員和當地的農場或者農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本地經濟、生態環境和人們之間的關系得到可持續性發展?!?/p>

李衛鵬說,剛一畢業,他就把創業目標鎖定為“打造一個有機農業‘伊甸園,種那種沒有化學農藥和化肥的農產品”,而后他又把自己想法講給了校友鄧小剛。

彼時的鄧小剛已經在國內某知名園藝公司得到了令人矚目的崗位,但聽到李衛鵬的想法后,兩個人一拍即合,決定共同去演繹屬于這個時代的新農人傳奇。

為了讓這個創業項目的班底更加堅實,鄧小剛又邀請了公司的同事唐友生。三個人商量之后,決定把這個項目命名為“神農田園”,并將其落地在擁有優質土壤、清澈水源和清新空氣的西和村。

手工拔草“嚇”跑農民雇員

事實上,被“神農田園”項目團隊租下的這百余畝土地,城康村村民已經多年沒有進行農業生產了,以至于上面的雜草與李衛鵬身高等高。為節省成本,三個青年每天都下到地里干活,堅持把控每個環節。從前期的割草、平地、修路、耕作到后來的育苗、栽種、堆有機肥等,全都親力親為。2013年10月,“神農田園”開始投入生產。

一切看似有條不紊地進行,然而真正實施起來一點也不容易。李衛鵬向《民生周刊》記者回憶說,當時項目團隊從周邊村莊雇了10多個村民來田園工作,這些村民雖然都是干農活的好手,但均無一例外靠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和除草劑等化學品,來達到增加產量、減少勞動力的目的。

“他們不太理解我們所講的有機農業,對不使用任何除草劑的生產勞作要求感到不解,反問我們:除草劑才幾塊錢,現在誰還人工拔草?”李衛鵬至今還記得第一次安排工人手工拔草時的情景。當時甚至還有人為此“跑了路”,原因是“這樣種田太累了”。

此后,盡管“神農田園”遇到了招工難題,但還是有一些村民愿意跟著這幾個青年一起努力。種了40多年菜的“牛哥”便是其中之一。

由于有機種植之路并沒有動搖,經過不懈努力,第一季蔬菜出園后,其銷量讓項目團隊大吃一驚:利用有機肥料,遵循天然生態種植的蔬果質量和口感非常好,一些會員品嘗后贊不絕口,很快就被搶購一空,還紛紛介紹給身邊的親朋們品嘗。

笨法子滅蟻 巧法子治蟲

就在項目團隊初嘗創業“甜頭”之時,“神農田園”發生了嚴重的紅火蟻災害。有不少工人因怕被紅火蟻叮咬而辭工。

團隊認為,若要保障田園的農產品絕對安全,對付紅火蟻就不能使用農藥,那就意味著回歸到最傳統的農耕方式。

“聽起來很浪漫,但操作起來其實并不容易?!崩钚l鵬說,紅火蟻是外來入侵物種,在國內沒有天敵,要在不使用化學殺蟲劑的條件下,低成本且有效控制的可能性很低。

當時“牛哥”也打聽到當地農業部門有專門針對蟻患的免費藥,但項目團隊內部經過表決后,最終決定,為了信守當初對會員的承諾,堅決不使用化學藥劑治理蟻患。

“我們的承諾是所有農產品不使用化學合成農藥、獸藥;不使用化肥、化學合成飼料;不使用轉基因技術;不使用除草劑;不使用激素及抗生素。當地主產品種,不外購;當季主要品種,無反季;當時成熟品種,不催熟?!崩钚l鵬解釋說。

經過反復試驗,項目團隊終于發現生石灰和噴火槍滅蟻效果也很好?!爱敃r這個法子雖笨了些,但保證了土壤的無害化?!?/p>

除了笨法子滅蟻 ,“神農田園”還有很多巧妙的方式治蟲,例如:團隊利用趨光性,使用黃色粘板粘蟲,減少蟲子對蔬菜的危害;用輪作水稻的方式消滅土中的害蟲,收獲水稻后再種菜心等十字花科作物,可以減少跳甲等害蟲的發生……

一個會員保護半畝土地

李衛鵬告訴《民生周刊》記者,“神農田園”目前擁有400多名會員,大部分來自珠三角城市,還有少部分來自廣東省內其他城市。

“會員中大部分都是公務員、教師、律師、醫生和企業家等群體,他們在追求自家餐桌安全的同時,也有保護環境、恢復生態的公益愿意?!崩钚l鵬說。

為此團隊中無論是誰,但凡與會員交流時,都會主動傳播一種綠色消費理念,即安全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會注重對土壤和周圍環境的保護,若要提供一個家庭全食譜的農產品,需要半畝地以上?!耙簿褪钦f‘神農田園用半畝土地為一個會員提供農產品所需,一個會員就要在理念和行動上去保護半畝土地的生態平衡?!崩钚l鵬說。

有會員在一次會員日結束后的微信朋友圈這樣寫道,在“神農田園”,蚯蚓在土壤下面翻土,鳥在偷吃掉落的番茄,老鼠在晚上溜進雞舍,蛇在老鼠后面等著,青蛙在田埂鼓噪,甚至還能在草叢里發現淡定的長尾巴蜥蜴、菜葉上有青蟲在睡覺。

總結“神農田園”這4年,李衛鵬說,完整的生物鏈是土地的獎賞,有蟲的蔬菜也是最安全的,這就是這個項目帶給消費者的最大收獲。而“神農”人收獲的并不是創業神話,而是能為消費者守好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環節。

猜你喜歡
神農田園會員
會員之窗
會員之窗
會員之窗
會員之窗
為“田園CEO”成長添把火
神農嘗百草
田園樂趣多
田園美景
神農與神農得荼的傳說
田園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