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處突”應急機制研究

2017-10-25 05:25楊山林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7年34期
關鍵詞:處突研究

摘 要: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較以往得到明顯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也不斷上升,人們不再只是關注自己的衣食住行,而是對我國的國家安全發展更為關注。其中,在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的地球村的構建下,國家安全更是國家發展的重點內容,突發事件作為影響各國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不僅對國民生活水平有重要作用,而且對我國的發展具有直接的影響作用。因此,突發事件的應急措施以及解決的有效措施是推進我國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國家發展的有效保障,是目前各國在發展中必須注重的問題。

關鍵詞:處突應急 應急機制 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多極化發展逐漸得到發展,地球村的有效構建也在穩步發展,但是地球村的構建在推動各國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加強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的同時,也給敵對勢力、分裂勢力提供了溝通交流的機會,使得各國之間的分裂分子活動越來越頻繁,并且突發事件的爆發具有難以預見性、難以控制線以及破壞性極大,對人們生活水平乃至生命健康都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我國作為人口大國,面臨的威脅更大。此外,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給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帶來機遇得同時也帶來了挑戰。例如,境內外分裂勢力的國際化、武裝化發展,給分裂分子制造暴亂恐怖活動突發事件提供了機會,嚴重危及國家安全?,F階段我國在應急處突機制方面雖然取得了有效的發展,但是仍然還存一些不足,不利于應急處突事件的高效解決,對國家主權問題存在威脅。筆者就處突應急機制發展的相關措施作淺顯的分析,希望對于相關的部門有一定積極作用,能夠為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安全發展作貢獻。

一、應急處突事件特點分析

1.處突應急事件具有挑戰性

我國在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以及出境旅游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在這些方面發生的突發事件也在逐年上升,并且這些突發事件的發生多半伴隨著極大的挑戰性,這些方面突發事件的挑戰性主要表現在一下三個方面:(1)處突應急高度敏感。這是因為,國家的強大必然會使得國家在發展中需要面對一些國家的敵對,此外,由于各民族宗教信仰的不同,所追求的利益也會不同,這些都會給應急事件增加威脅性。因此,在發生此類突發事件時,一些敵對勢力往往會對我國的自保行為說成是不合法的行為,企圖將輿論的矛頭直指我國,對我國的合法的軍事行為提出質疑以削弱我國的綜合國力。(2)暴力犯罪分子頑強抵抗。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傳統的政治工作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這是因為,往往在突發事件當中,恐怖暴力犯罪分子都會有頑強抵抗的心理,常常會將自己與被害人置于同歸于盡的境地,這種心理的存在對傳統工作中的政策攻心以及心理瓦解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傳統的心理工作具有極大的挑戰性。(3)危害性大,危及生命。在突發事件的應急解決措施中國,雖然解決措施在實施中不像作戰任務那樣對生命就有危險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應急事件處理對生命仍然具有威脅性。例如,在突發的暴力事件中,暴力恐怖分子通常以故意傷害或者故意剝奪他人生命作為自己活動的目標,因此對應急處突人員的生命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1]

2.處突應急事件具有突發性

相對于其他事件來說,突發事件具有突發性,這是因為,突發性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所危及的范圍、以哪一種形式出現等都具有難以預見的作用,自然很難加以控制,因此,突發事件一旦發生,定會給國家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在國家發展進步。例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由于事件的發生具有突發性,以至于造成極大的損失,給我國造成重創。此外,對于暴力突發事件而言,由于行為對于犯罪分子來說具有臨時起意性以及蓄謀犯案性等多種可能,因此在平常的工作中很難預見暴力事件的發生,對于突發的暴力事件也難以及時控制,甚至有的犯罪集團目的在于制造混亂,威脅國家政權,這些都足以說明,應急處突事件在發生時具有突發性,難以預見、難以有效控制。[2]

3.應急處突任務在執行時具有多變性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恐怖活動作為影響各國發展的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成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目前,突發事件的多發性以及對國家發展的極大威脅性使得突發事件與恐怖活動并列,成為各國發展的重要注重問題。與恐怖活動所相似的是,突發事件在發生時具有不可預見性,犯罪分子在制造突發事件時可能由于心情的變化或者是情緒的變化都會使得事件朝著另一個方向發展,最重要的是如果犯罪分子在實施的過程中對事件具有極強的認識,且犯罪行為的目的在于制造傷害,那么犯罪行為人必然會盡力擴大自己的傷害范圍,這些情況的存在使得應急處突工作具有多變性,應急處突人員在解決存在的問題時必須做到對環境要熟悉,對犯罪心理要有一定的了解,要有極強的作戰素質,能夠控制事件的發展方向,及時解決問題。[3]

二、應急處突機制發展的相關措施

1.做好處突應急物資儲備

在突發事件后,最先要解決的就是受災民眾的基本生活,對受害群眾實施緊急救助,因此最缺的就是生活物資用品,但是在真的突發事件發生時,應急物資卻很難及時送達,以至于災民的基本生活難以得到保障,緊急救助也很難實施,以至于應急處突在發展中僅僅是處于表層階段,這種不良現狀的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國家應急處突的整體深入發展,這種現狀的存在也對應急處突機制中應急物資的儲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立健全物資的儲備站,以防止突發事件后居民的生活用品難以得到保障。例如,在地震后,應急物資的儲備可以及時送達災區,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為救援營造更多的機會,這種做法也可以在最大限度內減小災害給人們帶來的生命以及財產的損失。由于省、市、縣之間的發展存在差異性,要求省、市以及縣在設置應急物資儲備站時,要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根據人口密度,將應急物資儲備站合作布局,在工程實施中要確切做好救災應急物資的采購、驗收、管理、調撥以及配給工作,對于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不斷完善配給設備,保證儲備應急物資的有效性。[4]endprint

2.提高處突應急預測預報有效性

相對于其他突發事件來說,自然災害突發的情況較多,且通常情況下多發于地震帶,由于以往科學技術的發展還有所不足以至于對自然災害的探測還存在很大的缺陷,以至于很難預見災害發生的時間以及地點,但是,在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突發事件有效防止對國家有關突發事件研究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有關部門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對災害發生的預見可能性,減小國家生命財產損失。例如,有關部門可以通過運用各種方法、儀器和設備對各個地區突發的自然事件進行蹲點觀測,在觀測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總結經驗,通過多種渠道收集與自然災害發生的相關數據以及有用的信息,做到對各類自然災害突發事件在爆發以前的各種特征以及異常的變化有準確的認識,再由專家組對這些觀測得到的數據以及情況進行科學的分析、評估,如果評估結果顯示達到一定的發生風險,有關部門就應該向部隊或者是社會群眾發布相應的預報,做到防患于未然,盡力減小損失,保證國家經濟強有力發展。[5]

3.處突應急機制中保障綜合通訊

突發事件對于基礎設施來說具有極強的破壞性,尤其是通訊設施,但是在突發事件中,只有通過通訊事件,外部才能及時了解內部的情況,及時制定相關的措施,通訊設施的重要性對各地區的通訊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需要公共通訊營運部門要保證信息傳遞的可行性,主要包括有線、無線通訊設施,多媒體網絡通訊,比如INTENET、INTRANET以及部門的局域網、互聯系統等等。除此之外,突發事件應急處突中通訊的保障還需建立專用的應急救災通信體系,在突發事件發生時確保能及時地與外界實現信息的溝通交流。例如,通訊設施的保障機制的完善可以通過給相關部門配備需要的GSM、PCS、GPS等通訊設施,以至于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可以通過各類通信手段把災區的受災情況和救援情況以及其他的所需要的準確信息及時傳遞給指揮決策系統,為救援工作提供依據。[6]

結語

綜上所述,應急處突不僅對國家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國際上也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是各國在發展中所必須注意的問題。本文就目前本國應急處突事件的基本特征以及應急處突事件發展的可行性措施作簡要報告,希望對我國的應急處突機制的發展能起到積極作用,能夠推動我國的全面深入、強化發展。[7]

參考文獻

[1]盧有學,吳永輝.極端主義犯罪辨析—基礎理論與立法剖析[J],2015,02:3.

[2]王雪梅.恐怖主義犯罪發展特點分析[J].環球法律評論,2013,01:2-3.

[3]楊一澤,趙宏瑞,劉天慧.中國反恐法治及國際比較研究[J].知與行,2016,02:4.

[4]張紅.當代中國反恐怖主義行政執法體制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16,03:4.

[5]張煥金.關于國際恐怖主義問題的國內研究現狀[J].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2,04:2.

[6]王志祥,劉婷.網絡恐怖主義犯罪及其法律規制[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6,05:1.

[7]張紹彥.恐怖主義本原辨析—基于事實的本體性認識[J].現代法學,2013,05:3-4.

作者簡介

楊山林,女,(1972.11-),漢,河南信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公共安全危機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歡
處突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對構建一體化警衛應急處突指揮體系的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基于模糊AHP的武警分隊處突效能評估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危機管理能力在武警部隊執勤處突任務中的作用研究
完善武警后勤應急保障體制的構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