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陰陽五行、天人合一談《太極圖說》

2017-10-27 22:04朱高正
船山學刊 2017年5期
關鍵詞:天人合一陰陽太極

朱高正

摘要:

周敦頤的《太極圖說》提到“太極動而生陰”,其實太極是一個不曾靜止的圓圈,就像太極拳的纏絲功一樣,要先學會畫圈,先是右手護襠在下,象征陽氣進入閉藏;然后是一陽來復,右手順時針畫圈而護頭在上,象征陽氣生發已極,因而轉關生陰,陽氣轉入收斂,右手順時針畫圈到襠部,象征陽氣進入閉藏。下為陰(),上為陽(),這是太極生兩儀,如果以四象來說,下為老陰(),左為少陽(),上為老陽(),右為少陰(),也就是五行的水、木、火、金。然后以方位配時相,從而以二十四山配二十四節氣,而人就在天地之間,要效天法地,隨著陰陽二氣的屈伸、往來、消息、盈虛,而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從而體現天人合一。

關鍵詞:太極、陰陽、四象、天人合一、太極圖說

有人用1-2-5來解釋濂溪先生的《太極圖說》,也就是以太極(1)、陰陽(2)、五行(5)來取代《周易·系辭》的太極(1)、兩儀(2)、四象(4)。其實,朱熹晚年在《玉山講義》中就說:“大凡天之生物,各付一性。性非有物,只是一個道理之在我者耳。故性之所以為體,只是仁、義、禮、智、信五字,天下道理不出于此?!雹儆终f:“五者之中,所謂信者,是個真實無妄底道理,如、仁、義、禮、智,皆真實而無妄者也。故信字更不須說?!雹谌?、義、禮、智、信,其實就講仁、義、禮、智四德就可以了。如果只要講兩個,那講仁、義二字就可以了。而如果只要講一個,那就是仁。朱子說:“仁字是個生底意思,通貫周流于(仁、義、禮、智)四者之中?!雹畚逍杏^念里面,水、火、木、金分主北、南、東、西四方,而土則居天下之中,土為中位,分旺四時而為五行之主。就其基本上而言,信是實有其德,所以不必特別講信,只講仁、義、禮、智四德就可以了,因而不必刻意強調1-2-5與1-2-4的區別。

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特別提到“氣”,所謂“二氣交感,化生萬物”,這個“二氣”就是指陰陽與五行。他說“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這個“無極之真”指的就是無所不包的太極之“理”,“二五之精”指的就是“氣”,也就是陰陽(二)與五行(五)?!袄怼焙汀皻狻钡摹懊詈隙辈拍芑f物,才能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濂溪先生的《太極圖說》對《易傳》頗有發明,他破題的“無極而太極”就是明證。最近這幾年興起一股風,叫“先天易學”。所謂的“先天易學”,不僅排除了孔子所作的《易傳》,連文王、周公所作的卦、爻辭都排除了。如果把卦、爻辭都排除了,把《易傳》也排除了,那易學還剩下什么?只剩下那六十四種六畫卦,光面對六畫卦,你有多少聰明才智能講出些高明的東西?其實,講“先天易學”的第一人就是邵雍,但邵雍對《易傳》可是啃得滾瓜爛熟。所以“先天易學”不是一般人能夠隨便講的。有人問朱子,為什么二程從來不給學生講《太極圖說》?朱子的解釋,有人不贊成,但我個人是贊成的。他說,如果學生天賦不夠的話,給他們講這么高深的道理,反而養成他們浮夸不實的習性。周敦頤作《拙賦》,指出“巧者兇,拙者吉”,歌誦“天下拙,刑政徹,上安下順,風清弊絕”?!白尽本褪且獎諏?,不可以浮夸。平心而論,如果沒有孔子作《十翼》,《周易》能稱為“群經之首”嗎?在《周易》之前,不是有《連山易》《歸藏易》嗎?孔子推崇《周易》之后,《連山》《歸藏》就沒了。其實,《周易》的本義是什么,已經不重要,是由于孔子的解釋,自此才成為“群經之首”。同樣的道理,像《大學》本來是《禮記》中的一篇,平心而論,《大學》是荀子學派的產物,但是經過朱子重新章句集注之后,它又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力。朱子對《大學》的貢獻,就像孔子對《周易》的貢獻一樣。

我們今天要談《太極圖說》《通書》。講句實話,如果沒有朱子推尊濂溪先生為道學的開山祖師,誰還講《太極圖說》,誰還讀《通書》呢?古往今來的大儒里,講太極頻率最高的,就是朱子,他認為一物一太極,無物不太極。所以,我們認為,“無極而太極”是濂溪先生很重要的一個貢獻。為什么?因為以前《周易·系辭》只提到“太極”,但沒有人把“無極”和“太極”聯系起來講。這就讓我們想到德國的一位哲學大師黑格爾。黑格爾邏輯學里面最早的兩個概念就是Nichts和Sein,Nichts用英文來講就是Nothing,Sein就是Being。Nichts就是空無,Sein就是存有、萬有。正命題是Nichts,引出逆命題Sein,兩者得出第一個綜合命題叫Werden,英文就是Becoming,就是變化。其實,《太極圖說》講的也就是變化?!盁o極而太極”,這個“無極”本身就是“太極”,用黑格爾的話說,毫無特定屬性的空無其實本身就是萬有,兩者是對立、統一的,把兩者統一起來,那就是變化。

“太極動而生陽”,這一句話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什么叫“太極動而生陽”?我們看,太極圖最上面的那個圓圈。什么叫“太極”?太極不就是個圓圈嘛。這可不是個靜態的圈,而是一個不曾靜止的圈。以太極拳為例,練太極拳的人,就是要先學會纏絲功,而纏絲功就是在畫圈。也就是以腰為軸,隨著重心在左右兩腳的轉移,帶動手來畫圈。先以右手順時針畫圈為例。下面要護襠(即下陰),上面要護頭(頭部為諸陽所會之處),因為襠部與頭部是人體的要害。襠部處在下面子位,而頭部則在上面午位。右手先護襠,然后順時針往上畫圈,到頭部已到頂,象征陽極生陰,自此轉關,順時針往下畫圈,象征陽氣收斂,到襠部,也就是子位,象征陽氣進入閉藏。陰極生陽,那就是一陽來復,又順時針往上畫圈,如此周而復始,這就是纏絲功的畫圈。

總之,就是陽氣的生發、轉關、收斂、閉藏。在這個子午線的左側,陽氣由下漸漸生發;右側,陽氣由上漸漸收斂,這就叫做“一陰一陽之謂道”④?!笆枪室子刑珮O,是生兩儀”⑤就從這里來。大家來看先天八卦圖:

先天八卦圖下面就是“坤”(

瘙 椺 ),“坤”就是陽氣進入閉藏的狀態,過了“坤”之后,一陽來復,就是“震”(

瘙 椻 )卦,“震”卦一陽,“離”(

瘙 楀 )卦二陽,“兌”(endprint

瘙 楃 )卦二陽,到了上面,“乾”(

瘙 椸 )卦三陽,轉關,一陰“巽”(

瘙 椼 )卦,再來,“坎”(

瘙 椾 )卦二陰,“艮”(

瘙 楁 )卦二陰,“坤”(

瘙 椺 )卦三陰。這是我們從先天八卦圖來看的卦象。如果從六十四卦大圓圖來看,那就更準了。大家來看,最下面就是“坤”(

瘙 棥 )卦,最上面是“乾”(

瘙 棤 )卦。一陽來復,下面坤卦的左側就是“復”(

瘙 椃 )卦開始了,走到最上邊是“乾”卦,然后右側是“姤”(

瘙 椝 )卦。萊布尼茨就用二進制來解釋六十四卦大圓圖,

以“0”代表陰爻,以“1”代表陽爻?!皬汀必?,用二進制的話講就是一后面五個零(100000),而第一個一象征2的五乘方,就是十進制的32。由下而上就是33、34、35……到乾卦的63;乾卦右側是姤卦,是零后面五個一(011111),就是十進制的24+23+22+21+20=31 ,由上而下就30、29、28…到坤卦的0。就是從正下方的坤卦向左一陽來復,陽氣不斷生發,到正上方的乾卦,陽極生陰,轉入收斂。所以《太極圖說》說“太極動而生陽”,一定要動,陽氣才能生發出來?!皠訕O而靜”,動到最后就不動了,“靜而生陰”,就是陽氣不斷收斂、收斂。這個叫“太極生兩儀”。那么什么叫“兩儀生四象”?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排成一個圓圈。

這個正下方的“子”相當于一年的冬至,一天的正子時是晚上12點;正上方的“午”相當于一年的夏至,相當于正午12點,卯和酉分別代表春分、秋分,相當于早晨6點和傍晚的6點。大家看看,一陽來復,陽氣雖然生發,但是,白晝依然比夜晚短;要過了春分之后,陽氣繼續生發,白晝就比夜晚長;過了夏至之后,陽氣雖然開始收斂,但是白晝還是比夜晚長;要過了秋分之后,白晝才比夜晚短。在卯酉線以上,就相當于每年的春分到秋分,白晝都比夜晚長;從酉到卯,也就是每年的秋分到隔年的春分,白晝都比夜晚短。這叫“兩儀生四象”。我們現在講陰陽、五行。什么是陰陽五行?其實,陰陽是《易傳》講的,五行是《尚書》講的。濂溪先生了不起的地方就在這里,《易傳》沒有講“五行”,是濂溪先生把陰陽和五行結合起來,把無極和太極結合起來。今天講傳承傳統文化,我講兩個命題:陰陽五行與天人合一。

什么叫天人合一?舉個簡單例子。我們看一下醫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翻開第一頁,就是二十四山(方位)配二十四節氣(時相)圖:為什

為什么?我們人,就在天、地之間,二十四節氣就代表天文,二十四山代表地理,人處在天、地之間,就要能夠跟天、地相契合,這樣才叫天人合一。打個比方,比如有些人每天固定早上六點鐘起床,我告訴大家,那是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而更多的人沒有固定的時間起床,我告訴你,那是更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健康的生活習慣應該是這樣,要根據天地陰陽的消長來調整作息時間。像冬至這個節氣,一定要睡到七點半才起床。為什么?《黃帝內經》講得很清楚:春夏,陽氣在生發,你一定要夜臥早起,晚上可以晚一點睡覺,但是早上要早起;到了秋天,陽氣開始收斂,你就要早臥早起;到了冬天,陽氣進入閉藏,你就要“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到了太陽出來了,你才起床。所以,冬至的時候,你要七點半以后才起床?,F在是夏至,夏至是陽氣最暢旺的時候,你要早上四點以前就起床。你要按照這樣調整作息時間,才叫天人合一。漢朝大儒董仲舒說,春天,朝服要穿青色的,秋天要穿白色的,冬天要穿黑色的,夏天要穿紅色的。這個不是亂講,是提醒自己:春天,只能獎賞,不能處罰別人,處罰只能是在“秋后算賬”,這才符合天道的運行規律。春天,周敦頤先生不除窗前草⑥,像過大年,你怎么可以處罰小孩???那不行的。秋天收成之后,該處罰的都處罰了,該處決的都處決了。大規模的發兵打仗,你不能春天或夏天發兵打仗,這就亂了農時,肯定會造成饑荒,這不合天地之道?!疤烊撕弦弧本褪侵v這個。

這里主要集中在《太極圖說》。周敦頤應該是第一位用儒家的經典,用《中庸》《文言傳》《系辭傳》《說卦傳》來解釋太極圖。太極圖本來是道教里面道士修真練氣用的一個圖,經過周敦頤引用《中庸》《易傳》把它重新加以解釋后,就變成了儒家的經典。朱熹編的《近思錄》一共622條,周敦頤只占了11條,比率很低,不到2%。但這11條,每一條都是重中之重,含金量是最高的,尤其是朱子把《太極圖說》放到首卷第一條。朱子推尊他為道學的開山祖師,最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他寫了《太極圖說》,這是很了不起的;其二,他在30歲的時候收了二程當徒弟。上個世紀的國學大師錢穆(賓四),他收學生有一個眾所皆知的規矩,要跟他寫碩士或博士題目論文,其他不用講,《太極圖說》這249個字,先背出來。背不出來,講都不要講;背得出來,那就好講啦,你要寫什么題目,大家就可以討論。所以說,錢穆對《太極圖說》評價很高,這與朱子把它放到《近思錄》第一條是密不可分的。伊川年輕游太學的時候,寫的那篇《顏子所好何學論》⑦,里面的思路就源自《太極圖說》。

《太極圖說》可以分成四段。第一段“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边@是一個大的框架。

第二段,開始講怎么化生萬物的問題,這叫做宇宙論或生成論。

第三段,最重要,對二程影響最大?!拔ㄈ艘驳闷湫愣铎`。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笔聦嵣?,人“得其秀而最靈”,不就是“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那里面最好的材質都聚集到人身上。人是五行之秀、萬物之靈,但是,就像朱子后來講的一樣,圣人不能沒有人心,而愚、不肖不能沒有道心。在這里面,“形既生矣”,人就有了這個臭皮囊,用現在哲學人類學的話講,就是人的Koeperlichkeit或Leiblichkeit,也就是說肉體性的存在。有了這個軀體,你就要占有空間,有了這個軀體,你就要吃東西、就要繁衍后代,有很多麻煩事情出來。如果人沒有軀體,就像天使或上帝一樣,只有靈,沒有軀體,那么這些都不是問題。所以說,“形既生矣”,形體已經有了,“神發知矣”,這才重要。人啊,你得到上天給你的“理”啊,“性”啊。前面那個“形既生矣”有各種的欲望、需求,那就是人欲,“神發知矣”就是人得到天地的精華,所以就有“天理”在人性里。程顥說:“吾學雖有所受,天理二字卻是自家體貼出來”⑧。其實《禮記》中就已提到“天理”,指出“好惡無節于內,知誘于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⑨。要不是濂溪先生的諄諄教誨,二程大概也不會體貼出“天理”來。在這里,“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我們的七情六欲,受到外在的誘惑、內心欲望的困擾,全都出來了。endprint

最后一段,“圣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在這里可以看出,周敦頤最強調“中正仁義而主靜”。周敦頤在他那個時代,你說他沒受到佛、道的影響是不可能的。周敦頤有,朱熹早年也一樣有。但是,到最后,他們畢竟都回到儒家這個大家庭?!爸姓?,中跟正,《易經》就講“中正”這兩個字?!叭柿x”,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爸黛o”,未發之中,這個靜是最重要的。只有靜,才能無欲。在《易經》里面,“靜”和“止”是有關系的,在《易傳》里面,只要提到光明一定和艮卦有關系,因為艮不動如山,靜止不動,只有沉靜下來,定下來,才能澄心定氣生光明。所以說,最后一段應該是最重要的。在這里,周敦頤引用《文言傳》對“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中這個“大人”的解釋,認為圣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兇”,把這些全部放進來,這是“天人合一”在倫理道德上的具體顯現。最后他說:“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兇?!本赢吘惯€不是圣人,但勤于修持,好讓自己也達到這樣的境界——讓大道片刻也離不開自己。我們人努力修持以后可以達到君子,但要做到圣人,那就要做到非常的精致,使大道片刻都不離身,所以說到最后,他用《易傳》來稱贊《易經》。

為什么朱夫子要把《太極圖說》放在《近思錄》卷首第一條?在他看來,《太極圖說》為新儒學提供了形而上學與本體論的基礎,這個很重要。因為講到最后,不能僅停留在孔子、孟子講的那些為人處事的層次,而要直探宇宙的本源。所以,周敦頤留下《太極圖說》與《通書》,含金量非常高?!短珮O圖說》只有249字,而《通書》也不到三千字?!锻〞分饕窃陉U述《太極圖說》的道理,盡管文字相當古奧,不好讀,但是因為是原創的,所以都是別人沒想過,沒聽過的,你提出來,這包括重要的概念或者理路,和別人肯定不一樣。朱夫子把周敦頤稱為道學的開山祖師爺,可謂獨具慧眼。在我看來,濂溪先生是一個非常敦厚的醇儒。在他那個時代,儒學不斷被邊緣化,他認為,如果按照原來的儒學那樣,孔子不語怪力亂神,罕言性、命、天道,那儒學就注定要被邊緣化了。因為有感于此,所以他把中國古代重要的儒家經典和佛、道結合起來。像“無極”,就是從老子那里借過來的,但是,并不是從老子那里借個概念過來,就變成了道家。就像孟子講“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⑩,你不能說孟子就是兵家。孟子講的這些話,放在兵家里水平也不差,但不能因此就說孟子就是兵家。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能夠把儒家經典里面過去不太被重視的部分,像《中庸》《易傳》《大學》,突顯出它們的重要性,還把這個佛、道兩家合理的部分融合、吸收進來,完成這個工作的人,就是朱夫子。在我來看,沒有周敦頤開疆辟土,沒有二程后面的努力,朱夫子就沒有那個地基來營造他那座輝煌的理學大廈。但如果沒有朱夫子這個集大成者,后人大概也不會留意曾經出現過濂溪、二程。

我們紀念濂溪先生一千周歲的誕辰,應該多多考慮:我們應努力做些什么?怎么能夠在這塊土地上培養出原創性或獨創型的思想家,超過二程、超過朱夫子?再講一下,明道是有原創性的,但是,他五十四歲就死了,明道很多東西是靠他弟弟伊川來系統化、精致化、準確化,而朱子則是繼承濂溪、二程的一個集大成者。我們可以這樣講,從朱子集大成后,儒學不僅在中國這塊土地上重新獲得了主導地位,而且影響遍及朝鮮、越南、日本,可以說成為東亞文明圈傳統文化的主流。西方殖民帝國主義還沒來之前,這個地區的傳統文化,其實就是朱子學。而濂溪先生的思想,正就是在朱子學里面領軍主唱的基調。

【 注 釋 】

①②③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第七十四,朱杰人主編:《朱子全書》第20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587頁。

④⑤《周易·系辭上》。

⑥程顥、程頤:《河南程氏遺書》卷三,《二程集》,王孝魚點校,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60頁。

⑦朱熹、呂祖謙:《近思錄》卷二,斯彥莉譯注,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30頁。

⑧程顥、程頤:《河南程氏外書》卷十二,《二程集》,王孝魚點校,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424頁。

⑨《禮記·樂記》。

⑩《孟子·公孫丑下》。

(編校:烏媛)endprint

猜你喜歡
天人合一陰陽太極
陰陽合同(雙語加油站)
法于陰陽
陰陽泛函
練太極100%安全嗎?
道家思想對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太極馬扎(三)
太極達摩伏虎棍與太極達摩杖對練(一)
淺論守陰陽在養生中的重要作用
太極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