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的中小企業管理模式分析

2017-10-28 08:12徐美山
企業文化·中旬刊 2017年10期
關鍵詞:應用價值管理模式中小企業

徐美山

摘要:本文結合多年工經驗,對企業生命周期理論進行概述,以及對中小企業管理模式應用,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構建了企業生命周期理論對中小企業管理模型,對不同時期的中小企業管理提出了相應的管理模式,僅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生命周期概述;應用價值;中小企業;管理模式

一、企業生命周期理論概述

企業生命周期就是產業發展與增長的動態軌跡,貫穿企業的生產、成長、成熟、衰退、死亡的全過程。世界上的每件事都有生命周期,不管生命是否存在,當然企業也不例外。企業的發展跟企業生命周期有著很深的聯系,它能阻礙企業的高效發展。

企業生命周期就是對不同時期發展的企業進行一個總結,其本質是企業發展的動態過程,在企業的統計分析前提下,使該理論具有普遍適用性。企業的生命周期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

(一)創業期

在中小企業創業初期,因為企業資源少經營規模也比較小,加上自身在經營管理以及生產技術方面的不成熟,導致企業的整體實力薄弱。企業初期所有的信息來源和企業計劃都只能依靠管理者,而企業初期員工是不能分析出有效的信息以及問題的反饋。而且在創業初期由于規模較小就會產生資金緊缺問題,加之管理者的管理方式方法還比較陳舊,一旦時間過長,就會導致企業未來的發展。

(二)成長期

在經歷了創業期后企業會有一定的資源以及資金積累,通常情況下這個時期的中小企業都會發展的比較快;資源以及人員增加,規模也逐漸擴大,企業管理能力也有了很高的提升,為了能滿足成長期的企業發展,我們要做更多的改變來不斷完善。在這期間也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財務問題,企業的目標不明確以及項目的盲目投資;其次是人員崗位問題,如何能有效的做好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是非常關鍵的;再者是業務發展問題,如何能做好企業未來發展的規劃;這些都能阻礙企業的高效發展。

(三)成熟期

中小企業到達這個階段的管理能力已是非常的成熟穩定,公司的各個規章制度也已逐步完善,各項資源和業務也在逐步的增加。為了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此時,我們應該開始建立企業文化,樹立企業文化觀念,增加員工行為的管理和規范。完善企業管理模式后,企業文化的建設必須通過各種形式,為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并提高員工的凝聚力為目標,不斷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為企業長期發展提供人類基礎保障。

(四)成熟后期

在這個時期大部分企業會選擇放慢速度,更有甚者會出現衰退現象。主要是因為企業的內部管理模式已是疲勞的狀態,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影響了企業發展,因此,企業這時需要產品創新,管理系統優化和轉型升級的企業形式的方式實現企業的創新,以加強企業環境為目的,樹立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以提高其市場競爭力,立足市場。

二、對中小企業管理的應用價值

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的目的是試圖為處于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企業,找到能夠與其特點相適應、并能不斷促進發展延續的特定組織結構形式,使得企業可以從內部管理方面找到一個相對較優的模式來保持企業的發展能力,在每個生命周期階段內充分發揮特色優勢,進而延長企業的生命周期,幫助企業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小企業的數量也是越來越多,大部份的中小企業都存在著管理的不規范問題,這些問題都影響了企業的發展。然而企業生命周期理論,是有利于中小企業穩定發展的,它將從企業生產以及市場管理方面進行調整,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其發展更加融合新時期特點,使企業能夠得到更大、更好、更穩定的發展。

三、對中小企業管理的模型建立

企業發展的有效性管理模式,是取決于企業的內外部環境,對于中小企業來講外部環境的因素是無法控制的,只能針對內部環境做不斷的調整與深入的改善,能更好的與外部環境相融合,使企業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所以,企業內部的完善是中小企業管理的重點要素,根據多年工作經驗,對中小企業管理模式構建的一個模型(如圖1)

一般來說,企業的發展都是要經歷一個從“起始期”“成長期”“成熟期”“成熟期后期”的生命周期。根據以上模型可以看出,中小企業也不例外。大多中小企業起始期并沒有比較健全的企業制度,采用的是家族式管理,確實能夠起到高效益的發展;成長期是將企業規模擴大并提高生產技術,完善企業的體制,將企業結構管理做得更細致,也是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企業進入成熟期要增加企業的獨特文化,采用文化導向管理,文化導入能增加企業內部人員的團結力,培養員工的積極性,能使員工的思想與企業發展相結合,能高效的提高企業管理;企業進入成熟后期時,要加大人才管理以及改變創新管理,因為在后期大部份中小企業都會出現管理的疏忽,因此,要對產品、產業、技術、經營等進行創新,管理模式要采用創新導向管理。值得做的是,中小企業的生命周期階段可以是循環的,如果在后期,企業順利完成流程再造的創新是成功的,就可以進入下一個生命周期,永無止境。

四、中小企業管理模式創新方法

(一)創業期(家族式管理模式)

中小企業在創業初期,經濟實力比較薄弱,此生產、經營條件簡陋,規模較小,創業者往往有一定的專業技能,企業文化和企業的聯合創始人的規章制度幾乎是零,在生命周期階段,家族管理模式是企業最合適的管理模式,中央集權的組織結構,這種管理模式根據建立了垂直系統,動力機制,在企業的創業階段是最有效的企業管理模式。家庭管理模式是指企業內部的經營決策權,全部集中在企業創造者或是少數的管理者手中,在公司里的每個事項都必須要經過他們。

家庭管理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清晰的指揮系統,公司創始人要求員工絕對服從,在企業領導內部各方面建立自己的形象,以確保各項管理工作的順利運作。企業創造者往往具有一定的創業技能,分析市場趨勢,抓住機會,具備有效的管理技能、專業技能和執行力;然而在企業管理制度上,并沒有明確以及規范規章制度,由員工之間的簡單合同維持,橫向接觸較少,主管和員工之間以口頭交流為主,信息快捷準確。企業創造者的經驗是企業的管理體系,由企業所有者決定。當企業的經營管理出現各種新問題時,員工應不斷向業主報告,并對其作出回應,企業沒有標準的操作程序。這種企業管理模式是一種有效的模式,我國企業在世界上最開始使用這種管理模式的時候,許多發達國家的中小民營企業已經被廣泛使用。尤其在香港和臺灣,這種模式顯示出勃勃生機。endprint

(二)成長期(標準化管理模式)

在經過了創業期的發展,很快就進入了成長期,但是在這個時期資金問題會是一個麻煩,資金的短缺影響了中小企業的發展,如果想繼續發展,就必須打開融資渠道,借助社會資本;中小企業繼續發展的趨勢必須要更專業化。因此,最適合中小企業管理的模式無疑是標準化的管理。標準化管理模式就是員工在觀念、思維、知識、技能、態度、心理上都必須符合公司企業文化,而對于工作狀態以及制度也必須要標準化和規范化。

標準化管理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在企業制度方面,它有著規范的經營管理制,以及相對完善的制度體系,企業和各項都是具備著標準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并完全處于法治的狀態。企業的組織結構采用了更多的分布式結構,由于專業實踐管理的引入,各級管理者在組織中擁有更多決策權,在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實現無障礙合作,建立跨部門團隊;在戰略管理方面,企業制定清晰、長期的戰略規劃、靈活的戰略管理和調整能力,具有較強的戰略執行能力。

(三)成熟期(文化導向的管理模式)

經過長時間的增長,中小企業進入成熟期;在這個時期,企業文化滲透在各個方面,以及企業組織在各級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和行動習慣上,中小企業若想有很長遠的發展,就必須注重文化建設,從而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以文化為導向的管理模式,是指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最重要的工作,要樹立文化力量的意識,以促進經濟增長,以深厚的企業文化理念,加強企業內部管理。

文化導向的管理模式的主要特點是:要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凝聚力,推動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這樣企業才能有一個良好的精神面貌,才具備一個好的企業文化標準,從而能加快企業的發展;從實際情況來講,結合企業本身的特點,開展各種形式的企業文化活動;其一可以培養企業員工的積極性也有利于員工的身心健康,還可以提高企業員工文化水平,其二,可以加強企業的凝聚力,有助于企業的氛圍。中小企業要加大企業文化建設科學合理的實施管理模式的文化導向,促進經濟增長的文化力量驅動作用,將進一步增強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四)成熟期后期(創新為主的管理模式)

企業走完一個生命周期需要經歷企業的創業期、成長期、成熟期,經過這些時期后市場將處于一個飽各的狀態。如若想有更大的發展,就必須要重新規劃,必須解決企業發展和惰性之間的矛盾,擺脫死亡的命運,提高各種管理的內部細節元素是沒用的,他們只能是個配角,因此,企業管理者應該有一個應急的視角,必須走創新之路,才能獲得新的活力。創新主要指的是管理模式,“創新”是核心的企業管理,通過理念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引導企業發展、組織變革、文化演變,實現企業的第二次創業。

創新為主的管理模式的主要特點是:盡管企業的所有規章制度都得到了改進,但舊的觀念傳統意識將阻礙企業的發展;然后而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必須要有創新的理念,構建創新型創新文化,重視創新人才,促進個人和企業發展的文化氛圍。企業面臨著重大變革的探索創新、戰略管理、模式和經營戰略,或者繼續采取專業化的核心競爭戰略,增加和發展原有產品的新功能繼續競爭,或者退出夕陽產業,尋找新的發展領域;組織結構也需要適時的改變,企業可以建立一個矩陣組織結構,以增強組織的靈活性,通過優化產品組合,加強信息的橫向傳播,加強技術研究,技術突破;還可以建立更靈活的網絡組織,實現運營規模和組織規模的分離,通過網絡整合外部資源,實現企業的再發展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生命周期理在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等方面占據重要位置。因此,企業管理者的規范化必須建立現代管理理念,理解和把握其理論內涵和本質,與企業各階段的發展相結合,制定相應的管理模式,規范企業各方面的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喜紅.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的中小企業管理模式研究[J].西部皮革,2016,38(04):126.

[2]楊學涓.企業生命周期理論視角下中小企業管理模式探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5(21):118-119.

[3]鄭錦程.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的中小企業管理模式探討[J].商,2015(23):32-33.

(作者單位: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endprint

猜你喜歡
應用價值管理模式中小企業
淺談高校圖書館隨書光盤的編目與管理作用
工程應用型本科機械專業學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