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椒蚜蟲的防治措施

2017-11-01 10:33桑朗夏姆
世界家苑 2017年11期
關鍵詞:蚜蟲花椒防治技術

桑朗夏姆

摘 要:花椒(Zan thoxy lum bungeanum Max im),蕓香科花椒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3 m ~ 7 m,是我國一種重要的食品調味原料和油料樹種,有極高的經濟實用價值。蚜蟲是為害花椒的重要害蟲,以若蟲、成蟲為害椒樹的嫩枝、嫩葉、幼花、幼果。近幾年,由于暖冬的出現及疏于防治,花椒蚜蟲為害逐年加重。據預測,2009年花椒蚜蟲將中等偏重發生,椒樹被害后生長發育不良,致使落花落果,降低產量。嚴重時,感染煤污病,影響葉片光合作用,降低椒樹坐果率或果實不飽滿,一般減產20%~30%,嚴重的可減產50%,嚴重影響經濟收益。為此,本文對其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進行了研究分析。

關鍵詞:花椒;蚜蟲;防治技術

氣象、天敵、施肥及地勢等因素對蚜蟲發生的數量有較大的影響。在氣象因素中對椒蚜的發生期、發生量及遷飛、擴散等行為影響最大的是溫、濕度及降水。椒蚜消長的季節性共同特征是,春秋兩季多發,夏季發生少。形成這一消長型的重要因子,與溫度有密切關系。早春氣溫不高,椒蚜量增長緩慢,至春末夏初,氣溫逐漸升高,椒蚜量大增,形成春季為害高峰;夏季溫度過高,蟲口急劇下降;進入秋季氣溫漸降,椒蚜量又再度迅速回升,形成秋季為害高峰;晚秋氣溫漸漸降低,椒蚜量又急速下降。椒蚜的遷飛與溫度也有密切關系,在日均溫度達11 ℃以上時開始遷飛擴散,最適遷飛的旬平均溫度為15 ℃~26 ℃。降水主要通過沖刷作用和提高相對濕度來影響椒蚜的發生數量。一般降水對椒蚜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使種群數量下降。大雨、暴雨不僅可沖刷大量椒蚜,而且可推遲椒蚜的遷飛和擴散,而干旱少雨則利于椒蚜的發生和繁殖。微風有利于椒蚜的遷飛擴散,但風速過大又成為限制因素。

椒樹開始發芽時,在花椒蚜蟲發生的8個村莊椒樹地內選有代表性的樣樹30株,每樣樹選8條樣枝,每樣枝選8片樣葉,一塊標準地共調查1 920片樣葉,每天觀察記載葉片蚜蟲發生數量。同時觀察氣溫、地溫、椒樹的生長發育情況。掌握蚜蟲和椒樹的生長發育關系,確定第一次防治最佳時期,了解防后蚜蟲的發生趨勢,制定再次防治措施?;ń费料x繁殖快,為害重,且多種藥劑均能起到殺傷作用。

1、危害情況

1.1 孵化時間早,繁殖能力強

蚜蟲的卵在花椒芽體或樹皮裂縫中越冬,當春季日均氣溫穩定在6℃以上時,椒芽開始萌動,10℃左右萌芽抽梢?;ń访妊亢?,越冬卵孵化,無翅胎生雌蚜出生,危害嫩梢。之后。產生有翅胎生雌蚜,遷飛各處危害?;ń费料x繁殖能力很強,早春氣溫較低時10多天一代,天氣溫暖時4~5d一代,一生可繁殖小蚜60~80頭。

1.2 危害范圍廣,面積大

這些年來,該鎮花椒產地時有蚜蟲發生,但僅僅是局部或個別椒園受害較重。但今年出乎預料,出現了大面積危害。

1.3 危害程度重,落果嚴重

今年蚜蟲對花椒樹的危害不僅成了全局性問題,而且成了災難性問題。抽樣調查,芽、葉、嫩枝受害率達86.3%,葉片卷曲成團率達73.6%,落蕾率達62.4%。因蚜蟲是以成、若蟲群集葉背面及嫩梢上刺吸汁液,不僅使葉片卷曲成團,而且嚴重影響了花椒樹的生長發育和光合作用及開花坐果。

2、原因分析

2.1 干旱時間長,有利于花椒蚜蟲大發生

從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10日,芮城縣雨雪稀少,累計降水39.7mm,比上年減少27.4mm,而且風多風大,土壤失墑非常嚴重。盡管2月1―2日降了1次小雨,但降水量僅為2,2mm,滲入土層也只有不到2cm深,以下仍為干土層?;ń费料x發生與溫濕度關系最為密切,它喜適溫、干旱,以溫度19~22℃、相對濕度60%以下時最適宜其發生與繁殖;溫度超過25℃、相對濕度在75%以上時,對其生存與繁殖不利,數量會顯著減少。因今年花椒樹生育前期遇到嚴重干旱,4月至5月10日平均氣溫20.8℃、相對濕度21.2%,為花椒蚜蟲危害的大發生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氣候條件。

2.2 天敵少,花椒蚜蟲泛濫成災

花椒蚜蟲的主要天敵有七星瓢蟲和食蚜蠅等。在調查中發現,今年的情況是多數花椒園里找不到七星瓢蟲和食蚜蠅。在蚜蟲初發期蟲口密度小可以生物防治的情況下,出現了天敵少的局面,使椒蚜繁殖基數增多,因而泛濫成災,大肆危害。

3、花椒蚜蟲為害逐年加重的原因

3.1于大量使用了殺蟲劑使草蛉、食蚜瓢蟲、食蚜蠅、寄生蜂等花椒蚜蟲的天敵數量急劇減少,同時花椒蚜蟲的抗藥性也逐漸增加。

3.2 近幾年來冬季氣溫普遍偏高,出現暖冬現象,花椒蚜蟲越冬卵的成活率提高,蟲量驟增。6~7月份氣溫、雨量、相對濕度,也有利于花椒蚜蟲的繁殖。

3.3 園間管理重視不夠,防治不及時。

4、防治建議

4.1 推廣生物防治技術

據調查,以某村種植花椒0.7hm2,樹齡8年生,品種為大紅袍為例,今年椒園基本上未遭受蚜蟲危害。其經驗是:種植花椒時采取窄株距(2 m),寬行距(4 m),行間種小麥,由于小麥上有數萬頭的七星瓢蟲,當花椒樹上出現蚜蟲時,七星瓢蟲早已上樹食蚜蟲,使蚜蟲的危害難以成災,危害株率僅占到3.7 %,樹相整齊,葉片鮮綠,花果累累。因此,應大力推廣生物防治技術。一是對有條件的地方,在椒園中間種小麥,既可增收糧食,又可為七星瓢蟲創造生存條件,這樣可消滅和控制蚜蟲對花椒樹的危害。二是對花椒園密度大、不能間作小麥的,可從其他地方捕捉七星瓢蟲的幼蟲和成蟲,向椒樹投放,瓢蚜比為1 ∶200;或在椒樹上噴灑蜜露或蔗糖液引誘瓢蟲,利用它消滅蚜蟲。三是在椒園附近栽植一定數量的能在各個生長季節開花的經濟樹木或作物,招引食蚜蠅等天敵成蟲,使其在椒園安家治蚜。

4.2推廣無公害防治技術

一是應用橘子皮水浸液防治椒蚜。配方:30 個橘子皮兌水0.5 kg,裝在瓦罐中密封浸泡24 h,將浸液噴灑到椒樹上消滅椒蚜。因橘皮中含有致死昆蟲的物質,對人、畜無害,是一種高效、廣譜型的無公害殺蟲農藥。二是應用洗衣粉治蚜蟲。配方:0.5 kg 洗衣粉兌水400kg,噴葉片背面、嫩枝端等,經24~48 h 后,蚜蟲死亡。蚜蟲危害嚴重時,3 d 噴1 次,連噴3次,殺蟲率可達95 %~100 %。噴洗衣粉后可在蚜蟲體表形成一層膠質薄膜,封閉氣孔,使之窒息而死。另外,冬前涂干,萌芽前噴5 °Be 石硫合劑,生長季節中耕除草等都可消滅越冬蟲卵。

4.3化學防治要及時

搞好預測預報,一般在榆錢變黃、柳絮飄揚、洋槐開花、夏至草開花結籽時,正是椒蚜發生危害期,可及時選用25 %吡蟲啉乳劑2 000倍液、50 %滅蚜凈乳劑4 000 倍液等進行防治。

(作者單位:丹巴縣環境保護和林業局)

猜你喜歡
蚜蟲花椒防治技術
蚜蟲婆婆
出生就懷孕的蚜蟲
出生就懷孕的蚜蟲
出生十天就當“外婆”的蚜蟲
花椒鋪就致富路
花椒用得好醫生不用找
如何識別假花椒?
煤礦煤與瓦斯突出防治技術分析
臨夏花椒飄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