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通脈散至陽穴貼敷治療胸痹的臨床觀察

2017-11-06 10:18戴海安
關鍵詞:通脈胸痹心電圖

吳 斌,耿 萍,戴海安

(昌吉州中醫醫院心內二科,新疆 昌吉 831100)

冠心通脈散至陽穴貼敷治療胸痹的臨床觀察

吳 斌,耿 萍,戴海安

(昌吉州中醫醫院心內二科,新疆 昌吉 831100)

目的 觀察冠心通脈散至陽穴貼敷治療胸痹的效果。方法 對照組(n=99)給予常規藥物治療,觀察組(n=99)在此基礎上給予冠心通脈散至陽穴貼敷,對比兩組的胸痹癥狀療效及心電圖改變情況。結果 觀察組胸痹癥狀臨床有效率87.88%高于對照組74.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心電圖改變有效率77.78%高于對照組50.5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冠心通脈散至陽穴貼敷治療胸痹療效顯著,可有效恢復患者心電圖改變,值得推廣。

冠心通脈散;至陽穴;胸痹

胸痹與現代醫學所指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ㄐ慕g痛、心肌梗死)等密切相關,患者臨床中以胸部悶痛、胸痛徹背及喘息不能臥等為主要表現。從中醫角度分析,胸痹主要病機為“陽微陰弦、心脈痹阻”,主要由寒邪內侵、飲食失調、情志失節、勞倦內傷及年邁體虛等所致。至陽穴位于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胸脅脹痛、黃疸及脊背強痛等[4]。本研究旨在探討冠心通脈散至陽穴貼敷治療胸痹患者的效果,為臨床干預治療提供科學理論依據,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胸痹患者19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99例,對照組99例。觀察組男46例,女53例;年齡51~83歲,平均(67.78±4.25)歲;病程1~19年,平均8.39±3.44年;臨床癥狀:胸痛92例,憋氣65例,心悸53例,胸悶38例。對照組男49例,女50例;年齡48~79歲,平均(66.81±4.42)歲;病程1~15年,平均(9.02±3.65)年;臨床癥狀:胸痛87例,憋氣66例,心悸48例,胸悶41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及臨床癥狀等一般資料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中醫診斷符合《中藥新藥治療胸痹(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西醫診斷符合《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診斷標準》;②心電圖示ST段及T波異常;③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其他疾病所致胸痛者;②心肌梗死及心衰者;③接受相關治療可能影響效應觀測指標者;④心、肝、腎等臟器功能異常者。

納入標準:(1)對患者實施經皮CAG確定患者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在50%以上;(2)對患者實施診斷,確定患者為穩定性心絞痛或者急性冠脈綜合征(ACS),并在此過程中排除ST段抬高患者、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或者非抬高心肌梗死患者;(3)確定患者具有冠狀動脈血運重建史或者心肌梗死病史,同時也包括患者曾經實施經皮血管重建以及冠狀動脈搭橋手術;(4)運動平板結果顯示為陽性。

排除標準:(1)在此過程中排除心肌炎,心包炎患者;(2)患者排除肺栓塞、肥厚性心肌病以及主動脈瘤等原因所致胸痛;(3)排除發熱體溫在37.5℃患者;排除白細胞在10×109/L以上或中性粒細胞在75%以上患者;(4)排除免疫病等具有炎性疾病患者;(5)排除具有腫瘤患者;(6)排除心、肝、腎功能衰竭等相關疾病患者。(7)排除患者的嚴重皮膚病患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冠心病基礎藥物治療,包括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片,一日一次;阿托伐他汀鈣片20 mg/片,一日一次口服。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冠心通脈散至陽穴貼敷。若心絞痛發作可予硝酸甘油片0.5 mg舌下含服,每5分鐘可重復1片。冠心通脈散主要成分為乳香、沒藥、丹參各15 g,羌活13 g,川芎、郁金各10 g,佛手9 g,肉桂、花椒各6 g,附子5 g,細辛3 g;所有中藥成分研磨混勻,每次取3 g加蜜調成膏狀貼敷,12 h/貼,7 d一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1)分析對兩組患者的胸痹癥狀治療效果,其中診斷顯示患者臨床癥狀均消失則為顯效;診斷顯示患者臨床癥狀有所緩解,同時患者的疼痛發作次數、持續時間以及程度有顯著減少,則為有效;臨床癥狀改善效果不明顯,甚至出現加重趨勢,則為無效。

(2)分析對兩組患者的心電圖改變情況。其中如果患者心電圖結果顯示恢復正常、ST段顯著恢復正常,則為顯效;患者的ST段回升>0.05 mV,同時明確顯示導聯倒置T波明顯變淺,或者從之前的平坦變成直立,對患者房室或室內傳導阻滯起到明顯改善效果,則為有效;患者的ST段下降>0.05 mV,平坦T波倒置,房室或室內傳導阻滯及異位心律出現??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的統計學軟件SPSS 18.0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胸痹癥狀療效

觀察組患者的胸痹癥狀改善效果有效率達到87.88%,對照組患者為74.75%,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胸痹癥狀療效 [n(%)]

2.2 心電圖改變情況

觀察組心電圖改變有效率77.78%高于對照組50.5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心電圖改變情況 [n(%)]

3 討 論

胸痹在年老體弱者多見,主要病機為年老體弱、本虛標實、陰陽氣血虛虧,患者臨床主要出現寒邪、痰濁及血瘀等臨床發病機制,從而進而導致出現痹阻胸陽、阻滯心脈問題,進一步導致患者出現胸悶、心悸等癥狀[1]。

臨床中應標本兼治,冠心通脈散至陽穴貼敷治療有效,其皮膚吸收治療機理已在臨床中得到廣泛證實,可達到閉塞其氣、通經貫絡、提而出之、攻而散之之功效[2]。乳香、沒藥、丹參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用于胸痹心痛,癥瘕腹痛,風濕痹痛等;羌活、細辛、花椒屬辛溫解表藥,散表寒,祛風止痛,利關節;川芎、郁金行氣開郁,法風燥濕,活血止痛,用于胸脅刺痛,風濕痹痛等;佛手理氣疏肝;肉桂的臨床功效主要為散寒止痛,溫經通脈;附子的臨床功效則為回陽救逆、散寒止痛[3]。諸藥合用,共奏補心氣、養心血、溫通心絡、活血止痛之功效;通過經絡傳導,使藥直達病灶。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胸痹癥狀有效率、心電圖改變有效率和對照組患者相比,明顯偏高,提示冠心通脈散屬天然藥物支架,促進人體心臟冠脈的自身修復,可有效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功能性冠狀動脈循環的血液淤血,恢復缺血性心肌血液供應,進而使患者臨床癥狀消失,心電圖恢復正常[4]。綜上所述,冠心通脈散至陽穴貼敷治療胸痹療效顯著,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方式,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1] 胡婷婷,孫曉琳.淺談胸痹患者的中醫護理體會[J].遼寧中醫雜志,2013,435(8):1698-1699.

[2] 汪海燕,劉春甫.老年胸痹患者氣質類型與中醫證型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4,46(6):702-704.

[3] 陳 黎,龐 敏.從郁論治老年胸痹[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4,28(12):95-96.

[4] 孔 瑩,周 猜,曾白玉,等.淺談至陽穴治療胸痹[J].針灸臨床雜志,2013,29(6):58.

R259

B

ISSN.2095-6681.2017.23.161.02

本文編輯:吳宏艷

猜你喜歡
通脈胸痹心電圖
胸痹合劑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研究
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的應用
心電圖機檢定方法分析及簡化
《思考心電圖之176》
《思考心電圖之174》
立普妥聯合降脂通脈湯對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的療效評估
炙甘草湯加制水蛭治療胸痹心痛作用機制、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十未通脈湯的應用
補氣養血通脈飲輔助治療中重度癌性疼痛療效觀察
胸痹氣虛證療效評價量表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