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小麥全程控旺防凍優化栽培技術探析

2017-11-12 16:26依米尼古麗·馬那甫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9期
關鍵詞:旺長凍害冬小麥

依米尼古麗·馬那甫

摘 要:調查發現,我國新疆地區小麥減產,小麥質量下降現象不斷發生,究其原因,是控旺和防凍優化栽培技術的缺失,解決小麥旺長和凍害問題已經是當務之急,解決這個問題,本文通過探究小麥旺長凍害的原因來制定科學的全程控旺防凍技術措施。

關鍵詞:冬小麥;旺長;凍害;應對策略

小麥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主要農作物之一,其生長周期較長,對水量和溫度的要求都較高,但近年來冬小麥的產量一直不高,筆者經過調查發現,造成小麥難以高產的原因主要為兩點:由于氣候原因,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小麥發生旺長和凍害現象,這不僅使得小麥減產,小麥質量下降;還對小麥后期管理、麥田再種其他農作物有消極影響,因此,解決小麥旺長和凍害問題已經是當務之急,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我們調查分析各地區的小麥旺長和凍害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研究出一套完整科學的優化栽培技術。

一、小麥生長過旺和發生凍害的原因

筆者針對小麥旺長和凍害的現象進行了長時間的觀察和記錄,發現小麥的旺長和凍害是多方面的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經過歸納總結,現得出三個方面的主要原因:品種方面的原因、氣候方面的原因、栽種培育技術方面的原因。下面從這三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1.品種原因。品種因素是關系小麥生長質量的內在因素,也是關鍵因素。一般的,優質麥種培育出來的麥子漲勢更好,在抗自然災害能力上也比一般質量的麥種強。然而在實際栽種過程中,許多農民經常忽略品種的選擇,如果從上一年的小麥中挑選留下的種子質量一般,人們也會選擇繼續播種,這樣很有可能會造成下一年的小麥在品種上就落了劣勢。

目前,我國常用的冬性小麥有諸如“良星99”、“良星66”、“石新633”、“農大399”等品種。另外在山東,河南等地人們也會選擇種植半冬性小麥,半冬性的小麥的優質品種更多,如中麥895、周麥26號、、周麥32號、魯邁502、濟麥22、山農20、鄭麥7698等。在播種時應當盡量選擇品種優質的麥種,以便從根源上減輕小麥旺長和凍害的現象。

2.氣候原因。氣候因素是影響冬小麥生長的主要外在因素,北方冬小麥在播種后要經歷一。個漫長的冬季,在入冬之前,小麥的生長對氣溫和降水量的要求都非常高,但是也不宜溫度過高,降水過多。如果,在入冬前,溫度過高,容易使小麥出現積溫過多現象;北方冬季雨雪少,氣溫經常處于零度以下,加上初春寒潮侵襲,這些不可控的氣候因素都容易造成小麥凍害,影響冬小麥的產量和質量。

3.栽種技術因素。小麥的栽種方法不合理會直接導致造成小麥出現旺長和凍害,以下列舉幾種常見的栽種不當現象。

(1)旱期播種。由于天氣無法準確預測,如果在九月下旬時,一旦出現大范圍的降水,很多人就會搶先播種,播種之后降水將減少,而提前十幾二十天播下的種子在這段時間內一直處于積溫狀態,這就容易造成局部小麥旺長的現象,同時,這些提前播種的小麥還面臨著春季霜凍的風險。

(2)播種量偏大,灌溉不到位。目前,小麥的單位面積播種量普遍偏大,有數量統計,在2006年到2008年期間,我國某地區的平均每畝播種量分別為9.4kg、11.3kg和9.5kg,而在此之前的三年平均播種量為8.4kg。承載了過量小麥的耕地需要更多的水分來保證小麥的正常生長,而秋冬季節,北方降水減少,農民受技術和地形約束,無法保證充足的灌溉量,這為小麥的健康生長買下來隱患。

(3)施肥不合理,病蟲危害嚴重?;适遣ト鲆⒁鈺r間和比例,如化肥中氮、磷、鉀的比例不調是現存的一個普遍現象,尤其是氮肥的使用,用量過多,播撒時間太早都容易造成小麥生長過旺,冬季抗凍性能反而會降低。另外,病蟲也是威脅小麥生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根腐病、紋枯病、紅蜘蛛以及蚜蟲等,如果這些危害不能及時處理的話,小麥產量可想而知必然會下降。

二、全程控旺防凍優化栽培的措施

1.選擇優良品種??箖瞿芰姷膬炠|品種應當是人們的第一選擇,但由于我國地域遼闊,每個地區的氣候條件不一樣,所以,在品種的選擇上也應因地制宜,結合本地區具體情況進行選擇,山東地區應選擇“濟麥”、“煙農”、“濰麥”等品種。

2.適量播種,精量播種。農民在播種時應提高精播技術,適當減少播量,少播精播,提高每一棵基本苗的健康程度,提高小麥的抗凍逆溫能力。另外,播種時,應當選取恰當的時機,不宜太早;單位面積內應該播種多大量的基礎苗應該視小麥的品種、具體播期和水熱條件而定,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3.調節施肥量,定期鋤草除蟲。在播種前,對耕地的底肥應當足量,可以選擇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提高土地肥沃度。播種后,要注意控制氮肥的播撒量,平衡三種基本化肥原料的供給,可以采取分層施肥的措施來保證小麥能充分吸收養分,增強小麥的抗凍害的能力。治理病蟲危害方面,需要從播種前和播種后兩個階段進行,播種前,可以選擇在種子里拌入少量殺蟲藥物(如立克秀、種衣劑)進行播種,此舉可以有效防止小麥在幼苗時期發生病蟲危害。播種后,應時刻注意觀察麥子的生長情況,定期除草減少養分流失,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和預測工作,采取各種措施科學地綜合治理病蟲危害。

4.合理澆水。小麥的生長期對水量的需求比較嚴格,幾個關鍵的生長期,都應做好灌溉工作,冬季雨雪少,入冬前,應澆好冬水;小麥開始拔節時也應注意補充根底含水量,保證水分充足,進入生長旺期,可采取噴灑的方法補給水分。另外還應注意,旺長的麥田需減少灌水量,冬前水應適量少澆或不澆,以便控制旺長小麥的生長速度。

三、結語

新疆冬麥區根據墑情苗情做好田間分類管理,力爭培育壯苗,并做好防凍工作,確保冬小麥安全越冬。苗情偏弱的地區注意根據天氣情況合理施肥,促進苗情升級;部分冬前旺長麥區注意采取施有機肥、覆蓋等措施,積極防御凍害發生;過濕地區要注意及時劃鋤通氣散墑,促進根系生長,防止濕漬害。幼苗保護:用新高脂膜噴施在麥苗表面,防止病菌侵染,提高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保護麥苗茁壯成長。結合地面噴施(600-800倍液)噴霧土壤表面,可保墑防水份蒸發、防曬抗旱、保溫防凍、防土壤板結,隔離病蟲源并窒息式消滅。澆水補灌,促進苗足。小麥出苗的適宜土壤濕度為田間持水量的70%-80%。對于播前沒有澆水造墑、表墑很差、難以保證出苗的麥田應盡早澆蒙頭水,通過補噴新高脂膜霧劑,加強保墑步驟,以促進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確?;久缌?。查苗補種,促進苗全。小麥出苗期間要及時查苗,對缺苗斷壟的地方,用同一品種的種子用新高脂膜浸泡后及早補種;或在小麥3-4葉期,移密補稀。移栽時覆土深度要掌握“上不壓心,下不露白”。補苗后踏實澆水,并適當補肥,促早發趕齊早期幼苗。及時冬灌,保苗越冬。對秸稈還田、旋耕播種、土壤懸空不實和缺墑的麥田必須進行冬灌,以踏實土壤,促進小麥盤根和大蘗發育,保苗安全越冬。冬灌的時間一般在日平均氣溫 3℃ 左右時進行,在封凍前完成,一般每畝澆水量為40立方,禁止大水漫灌,澆后及時劃鋤松土。

參考文獻:

[1]小麥防凍技術措施[J]. 張倩. 中國農業信息. 2013(23).

[2]中藥材防凍技術[J]. 王紅麗,馬雁. 種業導刊. 2010(07).endprint

猜你喜歡
旺長凍害冬小麥
棉花:多雨易旺長 加強化學調控
果樹旺長別高興 趕緊做這事
如何有效控制西葫蘆旺長
麥田旺長勿慌科學化控幫忙
甘肅冬小麥田
新栽綠化苗木越冬防護措施探索
低溫凍害對浙中地區枇杷生產的影響及防護對策探討
梨樹凍害原因及預防措施
冬小麥和春小麥
冬小麥——新冬18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