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招投標中的串標問題研究

2017-11-15 16:38朱辛夷
商場現代化 2017年20期
關鍵詞:招投標

朱辛夷

摘 要:在企業的運行過程中,招投標環節作為一種針對資源進行的再分配方式,其運行的主旨即通過公正的方法保證市場經濟的良性運轉與有效競爭,進而幫助招標企業獲取性價比最高的優質服務??紤]到招投標過程中人為因素的作用,現實生活中,招投標領域存在著諸多可茲改進的問題,其中招標方的內定中標、投標方的串通行為以及借殼投標等是比較明顯的問題表征。針對上述違法行徑的結構治理,已經有多篇文章予以研討分析,本文著重對串標行為的遏制進行研究,通過對經濟生活中串標行為的成因進行研判,提出一些應對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招投標;串標;結構治理

招投標最先在英國產生,后依循當代市場經濟的發展而逐步完善成熟,并被越來越多的市場經濟體引進、運用。早在1861年,美國就要求超過規定限額的聯邦政府及州政府的采購項目,必須采取公開招標的形式。中國自上世紀改革開放以降,引進采用了招投標制度,并使其伴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而逐漸完善、成熟。1999年8月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對于經濟環節中的各市場主體在招投標領域的行為,做出了明確的規范指引。雖然在招投標領域已經制定有相關法律法規,但囿于我們國家市場經濟的不完善,相關招投標制度的建構、落實、執行等都存在諸多問題,使得一些企業為攫取更大利潤而冒險鉆漏洞,串標的情況屢次爆出,最終造成工程建設的質量層次不齊,對各領域的建設造成了重大的損失。

一、串標的界定

串標并非嚴格意義上的招投標法律術語,其界定參照《招投標法》之規定“投標人不得相互串通投標報價,不得排擠其他投標人的公平競爭,損害招標人或者其他投標人的合法權益”。故于《招投標法》并無串標的準確界定,一般而言,將之理解為“串通投標”的簡稱無不可,進而我們可以給出界定為:串標指的是招標人與投標人串通,或者投標人相互之間串通,通過排擠其他投標人的方式達到目的。

二、串標的成因

串標行為是招投標過程中的一種較為獨特的違法行為,因其市場屬性,故成因無法離開利益二字。

1.追求經濟利益

招標方作為招投標環節的主導力量,天然掌握優勢信息與權力資源。而作為服務者的招標代理機構,掌握話語權少,更多的服從招標企業的中標預期利益需求。投標方的目的就是為了經濟利益而中標,往往在日常的投標環節采用掛靠等方式,避免因其資質問題所產生的困境,或者在明知其競爭力不足的情況下,采用賄賂等違法行為進行競爭,故而問題頻出。評標專家因參與時間少,且經常出現人員不足、過少等問題導致某人多次參與評標,礙于人際關系等緣故,經常出現睜一眼閉一眼的事情,側面也會順應招標單位的意向選定其中意的投標單位。

2.程序欠缺規范

招標方因在整個招投標環節的主導地位,其可通過設定標準等方式私下主導招標環節的正常進行,在相關文件的規定上,會出現因人設事的局面,相關的規定、辦法、標準只針對某一個單獨的競標單位,這種有利于內定中標企業的做法,在招標環節中頻出。同時評標專家的主觀性影響過大,囿于相關的規范性要求數量不多,評標環節出現的不負責任的亂評標現象多發,追責機制不完備,無法從制度層面敦促相關專家認真履職、依法評標。

3.串標隱蔽性強

串標行為本身就是見不得陽光的,隱蔽是其重要特質,故而難以被發覺。在實際招投標過程中,串標總是發生在多家單位之間,聯盟的隱蔽性、私密性強,通過彼此之間的秘密協議達成一致。如果是招標方同投標單位之間的聯盟,則更難見天日,無法被及時發現、糾正、處罰。串標行為多發生在口頭上,領導的要求里,個別實例中,無法在文字上找尋其串標的蹤跡,故而對于相關部門的調查取證增加了非常大的難度。

三、串標的危害

1.破壞市場運行

串標行為對于市場的有序運行,有著巨大的破壞效應,其產生于市場的不完善,同時反作用于市場競爭,對市場經濟的發展產生了莫大的危害。不僅損害了相關的公共利益,造成相關公共資產的損失,同時也造成市場不正常競爭,破壞市場正常秩序,更是對相關企業的損害,壓縮其生存空間。

2.損害參與人權益

招投標環節中,相關參與人的合法權益因招投標而有所關聯,故串標行為的發生,必定會給包括業主以及其他投標人以權益損害。相關灰色收入雖然可能由明面上的串標企業付出,但最終會落實在投標報價當中,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低價競標的惡性循環,高昂的投標費用,最終是由公共利益來買單。串標也會給其他投標人帶來相關預期利益的損失,給市場造成惡劣的影響。

3.降低工程質量

由于串標所引發的低成本投入,往往相關主體會忽視長遠利益,不重視內部管理,無法及時保質的完成相關工程建設,甚至于偷工減料等等。個別企業在中標后,偷工減料、層層轉包,工程質量更難以權衡。還有的工程建設中,忽視監管,一些隱蔽設施無法得到及時、有效、充分的監督檢查,鋼筋的粗細、尺寸的大小、水泥砂漿的標碼等等,降低了成本,降低了質量,發生了事故,追究了責任,損害,是留給社會的痛楚。

4.容易滋生腐敗

招投標領域最容易滋生腐敗,串標行為的非法性,決定了其自身就跟腐敗一體兩面、相應而生。招標方的法定職責是依法完成招標工作,而非利用職權獲取非法利益。但現狀是對招標方的監管,無論從機制框架,還是從懲罰規定等,都無法做到充分有效。絕對權力滋生絕對腐敗。而另外一方的投標企業,發揮市場趨利的法則,發揮多種不正當方式方法,目的就是在投標企業眾多的環節中脫穎而出,必然損害多方利益,破壞市場秩序。兩者結合必然應發腐敗滋長、公共受損、市場亂象。

四、串標的治理

1.加強綜合監督,建立省級管理架構

“多龍治水”是當下我國在很多領域面臨問題的一個重要共性,在招投標環節,多部門監管的格局也早而有之,這也是從制度上造成時下監管乏力、無力的原因所在。建議加強綜合監督,組建相應的綜合管理架構,專門成立省一級的招投標監督管理委員會,由其負責本省范圍內的企事業單位招投標事項。endprint

2.加強有效治理,提升從業人員能力

著力提升招投標環節從業人員能力水平,通過對其進行相關理論知識教育和技能水平培訓,基礎知識的鞏固、相關流程的熟悉、職責權限的明確,規則目的的研判,道德情操的教育,提升從業人員的知識水平和精神層次。最為關鍵的是對向相應懲處機制的教育,讓他們明晰處罰的依據、力度、范圍,只有內心產生恐懼、敬畏,才能促使他們更好的在招投標環節中依法行使、合法而為。

3.提升處罰力度,增加串標預期成本

目前我國對于招投標環節中的串標行為的處罰,力度是輕的,范圍是小的,數額是低的。上千萬的涉案額度,罰款僅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更不必提及主觀性因素更多的情節研判。故,必須提升處罰的金融額度,量化不同情節所面對的具體處罰數額,加大處罰力度,只有讓相關單位切身體會到處罰的嚴厲,才能起到減少串標行為發生的可能。

4.注重源頭控制,完善招標法律法規

通過對招標人設置相應的激勵機制,才能從招投標環節的出發點對串標問題進行一定的控制。激勵的設置,可以有效的減免招標人的不積極履職行為。正因為招標人在整個招投標環節中無法享受相應的獎勵保障,才促使他們涉險違規操作,才產生了如串通投標等屢禁不止的現象。如對每一次招標環節的招標方進行相應的物質獎勵,或者考勤晉升測評,則可從源頭對之后產生的一系列問題進行防控。我國目前對招標方面的法律法規,雖然數量不少,但依舊不夠完善,無法因應時下的社會現狀,相關內容也急需得到法律的認可與規定。必須增加專門針對招標代理機構的法律法規,增強專門性、針對性;必須在串標行為的立法方面進行準備、考察,進一步完善相應的法律制度。

5.注重信息對等,完善招標方式方法

必須建立相應的招標信譽考核機制,讓各方在此機制中明細參與者的信譽、資歷等情形,為進一步加強監管提供物質準備。同時該機制還可以有效的實現資源共享,進一步解決因為相關環節信息不對等所產生的弊病,對于治理串標有積極意義。進一步擴大電子招投標的應用范圍,在全國進一步推廣,使得招投標不會因地域以及相關上下級關系等緣故而受到私下的干預影響,也對遏制部門保護主義、抑制壟斷有重要作用;電子招投標同時也為更好的加強監管、防控風險提供依循路徑,保證招投標環節進一步公開、完善、公正。

參考文獻:

[1]秦慧芳,李文革.國有企業招投標中存在問題及相關對策的分析.價值工程,2010.29(15).

[2]伍良艷.淺議博弈論在政府采購工程招標投標中的應用.貴州:貴州大學,2006.

[3]項震,陳正光.串標的原因及其對策研究.現代商貿工業,2009(15).endprint

猜你喜歡
招投標
關于商品采購過程中的問題分析
建設工程招投標常見問題及解決策略分析
企業招投標中的競爭情報保障
我國建筑工程項目招投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基于DEA—GA—BP的建設工程評標方法研究
建設項目準備階段的審計要點探析
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的全過程管理探究
淺析我國工程項目中招投標的特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