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朱瑞對炮兵建設的貢獻

2017-11-22 21:31李元峰
世紀橋 2017年10期
關鍵詞:炮兵貢獻

李元峰

【摘 要】朱瑞同志是我軍在解放戰爭中犧牲的最高將領。他一生致力于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作為司令員,他親自組建了東北人民炮兵,并為它的發展壯大嘔心瀝血,直至獻出寶貴的生命。在他的許多戰友的心上,在日益強大的中國人民炮兵的艱難創業史和光榮戰斗史上,以至在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史上,都將永遠銘刻著這個閃閃發光的名字——朱瑞。

【關鍵詞】朱瑞;炮兵;貢獻

【中圖分類號】D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0475(2017)010-0033-02

朱瑞,1905年生于江蘇省宿遷縣,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7年入蘇聯克拉辛炮兵學校學習,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中央參謀、中共長江局軍委參謀長兼秘書長、紅軍司令部一、二科科長、紅十五軍政委、紅五軍團政委、紅一軍團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北方局軍委書記、中共山東分局書記、延安炮兵學校代理校長、東北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員兼炮校校長等職。1948年10月1日在遼沈戰役中不幸犧牲。

本文僅就他對中國人民炮兵事業所做的貢獻做一簡單論述。

一、不計個人名利,甘當炮兵橋梁

1927年夏,朱瑞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成畢業。遵照組織決定,于1927年秋入莫斯科克拉辛炮兵學校學習。在炮校的兩年時間里,他刻苦攻讀,成了該校的高材生。1929年夏,在畢業考試中,筆試和實彈射擊皆名列第一,受到學校嘉獎。為他后來從事炮兵事業奠定了基礎。

畢業后奉命回國,從事軍事工作。1945年黨的七大閉幕后,中央決定讓朱瑞擔任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毛澤東和周恩來都找他談了話。但他主動申請深入基層工作,希望在我軍炮兵建設中起到一點橋梁作用。毛主席鼓勵他“放手做、做一個橋頭堡?!敝醒肴蚊烊饟窝影才诒鴮W校代理校長。從此,他抱著“終于斯、老于斯、死于斯”的堅定信念,投身于我軍的炮兵事業建設中。

他在代理校長期間,在條件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帶領全校師生堅持教學,訓練,培訓出第一批學員,為我軍炮兵培養了一批骨干力量。

二、分散搜集武器,創建東北炮兵

1945年,日本投降后,朱瑞奉命率延安炮校遷往東北,計劃以學校干部為基礎,接收日軍遺留裝備,組建一支新式炮兵。11月下旬,抵達沈陽,但因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先到的部隊,已接收了日軍遺留的部分武器裝備,所以炮校已無裝備可接收。

他雖兼任東北民主聯軍后方司令員,卻不在總部梅河口而在炮校駐地通化,他提出了“分散干部,搜集武器、發展部隊、建立家務”的16字方針。

他組織大家到各地搜集武器,帶領炮校人員漫山遍野地“撿洋落”。西起滿洲里,北至虎林、璦琿,東到綏芬河中蘇邊境的廣大區域,凡是日軍駐扎或活動過的地方,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到1946年5月,共搜集火炮700多門,彈藥50余萬發,坦克12輛,汽車23輛,還有大批的火炮零件和各種器材。依靠這些武器裝備,組建了6個乙種炮團、4個丙種炮團、6個炮兵營和22個獨立炮兵連,共80多個炮兵連。還組建了一個高炮大隊、2個坦克隊、一個修械所,使東北炮兵初具規模。

三、擔任領導職務,組建調整炮兵

新建的炮兵,編制不統一,裝備器材不配套,不利于統一領導,更不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為改變現狀,他建議成立炮兵調整處。1946年6月,調整處成立,他任處長。他先后起草了4個炮兵命令,使東北炮兵由分散發展,走向有組織有計劃地發展,逐步形成一個比較強大的兵種。

他先從思想上入手,在頒布的“炮兵第一號命令”中,要求各級指揮員和政工人員深刻領會毛澤東“沒有炮兵,便沒有勝利”的偉大建軍思想,提出炮兵應以“廣泛普遍的發展與適當的集中整編使用”為建設方針。在這一正確方針的指導下,11月份,5個基干炮兵團大體裝備就緒,其中一部于11月初參加了作戰。

同年10月,“第二號炮兵命令”,東總成立了炮兵司令部,朱瑞任司令員,邱創成任政治委員,匡裕民(兼參謀長)、賈陶任副司令員,劉澄瀛任政治部主任。炮司下轄炮一、炮二、炮三、炮四團,戰車大隊,高射炮大隊,迫擊炮教導大隊,炮兵學校及后勤等單位。

炮兵司令部的成立,標志著東北炮兵部隊已成為獨立的兵種。截止到1947年3月,南滿已擁有27個山炮連,北滿已達73個(其中包括3個戰車連及2個高炮連)山炮連,再加上南滿、北滿部隊的60個步迫炮連和步迫炮混合連,總計達160個炮兵連。至1947年底,各縱隊建立了野炮團(營),各師有山炮營(連),增強了各縱、師獨立作戰有能力,在敵我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能夠集中使用炮兵火力,達到戰役和戰斗中的相對優勢。到1948年遼沈戰役前,炮司直屬的已有5個野榴重炮團,1個重迫擊炮團,2個高射炮團,1個坦克團,1所炮校。各縱有野炮團(營),各師有山炮營(連),團有迫擊炮、步兵炮連。計有山炮、重迫擊炮以上各種火炮664門,步兵炮、迫擊炮、60炮近4 000門。這些成績的取得,與朱瑞胸懷全局、精心策劃是分開不的。

四、自力更生建廠,修復制造設備

炮兵建立以來,主要是通過收繳日偽武器裝備部隊。但這些武器大都殘缺不全,加上戰損,嚴重影響炮兵的戰斗力。他及時指出:“從長遠看,這不是炮兵發展的百年大計……自今以后,我認為鑄鋼、制藥以及一切制造炮彈的必要設備要盡快籌辦”。因此,他請了十幾名炮工,建立了一個火炮修械所。在他的領導下,1946年底,原來僅有幾臺舊機床、三間破房的火炮修械所擴建成有600多工人、幾十臺機床的炮兵修械廠。1947年9月,修械廠又擴大為炮工處,下設修炮廠、機械廠、炮彈廠及皮革廠,共有900多名干部和工人,幾十臺機床。這些廠先后復裝了10余萬發炮彈,修理火炮668門,還制作了大量的鞍具、挽具。這些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前方陣地,極大提高了部隊的戰斗力。

五、培養專業干部,充實炮兵隊伍endprint

朱瑞按照東北局“發動群眾,建設壯大部隊”的總方針,將毛澤東“從戰爭中學習戰爭”的教育思想具體化,創造性地提出了:“炮校擁兵二千五——變學校為部隊,部隊訓練新兵——拿部隊當學?!钡目谔?。把帶來的炮兵專業干部一分為二:少部留炮校培養新學員;大部被分派到各軍區和各部隊,迅速培訓了大批炮兵骨干,為建設發展東北人民炮兵準備了干部條件。到1946年7月,炮校完成了擴兵任務,在原有的炮兵旅的基礎上,充實了炮二團及戰車大隊,新組建了炮兵第三團。同年10月,朱瑞被任命為東北軍區炮兵司令員兼炮校校長。他親自為炮校制定了“學與用結合”的教學方針,從老師配備、招生對象、教學內容、器材設備,一直到黨務工作,他都親自過問。在他的直接領導下,東北軍區炮校至1948年遼沈戰役前,共培養炮兵干部2 000多名,不僅基本滿足了東北炮兵發展的需要,還為其他軍區輸送了幾百名干部。

六、總結作戰以經驗,制定戰術原則

朱瑞作為一名高級指揮員,非常注重作戰經驗的總結。每戰之后都要展開“戰評”及“想辦法”運動,從而使得炮兵部隊的技術、戰術水平,仗仗都有提高。

1947年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斗結束后,為總結一年來炮兵建軍與作戰的經驗教訓,在雙城召開了第一次炮兵會議。會上,他總結了一年來炮兵建設和作戰的經驗教訓,把炮兵戰術問題提到一個很高的高度。他說:“東北炮兵建設已完成的一切工作,就其現狀是有成績的。但就整個發展過程說,我們才僅僅做了十分之一的工作(雖然這是有決定意義的十分之一的工作),還有十分之九的工作尚待進行,這便是炮兵戰術問題?!标P于炮兵戰術的原則,他指出:“我們必須創造中國的、人民的炮兵自己的一套既適合于消滅敵人保存自己的炮兵戰術,又不違背作為炮兵古今作戰的一般法則?!碧岢觯阂浴翱臁薄皽省薄懊汀睘闇蕜t;軍事上以提高技術為主,政治教育以整頓紀律為主。 5月22日,他親率東野炮兵主力南下,配合六縱發起的拉(法)吉(林)戰役。先是在老爺嶺山下殲滅了國民黨第三十八師第一一三團,隨后渡過松花江,攻取華甸。6月中、下旬,又參加了第一次四平攻堅戰,共計集中使用了47門野榴炮。這是繼德惠攻堅后的又一次大規模城垣突破作戰。通過這次作戰,東野炮兵部隊初步掌握了步炮協同戰術。1947年夏季攻勢后,東野炮兵基本走上了正規。

1948年4月,炮兵司令部在哈爾濱召開第二次炮兵會議,會議總結了一年來的作戰,研究了步炮協同與炮兵使用等問題,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炮兵戰術。極大地提高了炮兵的戰術水平,在解放戰爭和后來的抗美援朝戰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許多戰術收到了解放后編寫的《炮兵條令》中。

七、親臨前線指揮,血灑遼沈大地

1948年9月12日,東北人民解放軍發起遼沈戰役。攻占錦州是奪取遼沈戰役勝利的關鍵。而攻克義縣縣城,又是奪取錦州的關鍵之戰。10月1日,上百門大口徑火炮,按預定計劃,成功打開了義縣城垣突破口,有力地支援步兵突入城內。為及時了解實戰情況,總結突破城垣的經驗,他親率部分炮兵指揮人員,不顧危險奔向突破口,不幸觸雷犧牲,時年43歲。

朱瑞犧牲后,中共中央于10月3日發出唁電:“朱瑞同志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炮兵建設中功勛卓著,今日犧牲,實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之巨大損失。中央特致深切悼念,望轉告全軍,繼續為革命戰爭的徹底勝利而奮斗,以紀念朱瑞同志永垂不朽?!敝醒胲娢鷾蕦|北人民解放軍炮兵學校命名為“朱瑞炮兵學?!?。10月9日在哈爾濱舉行了盛大的葬禮和公祭儀式,《東北日報》發表了伍修權寫的悼念文章,“也許再過十幾年,幾十年,有些人特別是年輕的后代們,會對朱瑞這個光輝的名字感到陌生,但是,在我的心上,在他的許多戰友的心上,在日益強大的中國人民炮兵的艱難創業史和光榮戰斗史上,以至在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史上,都將永遠銘刻著這個閃閃發光的名字——朱瑞?!?/p>

他的英雄業績將與山河同在,與日月同暉。

參考資料:

[1]解放軍將領傳(第一集)[M].解放軍出版社,1984.

[2]第四野戰軍戰史編寫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 軍戰史[M].解放軍出版社,1998.

[3]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遼 沈戰役紀念館建館委員會,《遼沈決戰》編審小組. 遼沈決戰[M].人民出版社,1988.

[4]梁延倫,宋祥門.遼沈戰役史[M].遼寧人民出版社, 1992.

[責任編輯:秦 超]endprint

猜你喜歡
炮兵貢獻
推進炮兵部隊政治工作向標準化發展轉型
炮兵作戰指揮訓練手段與訓練質量相關性分析
捐書之爭
關于炮兵專業新兵“一站式”訓練的思考
炮兵測地訓練評估系統的研究與應用
淺談力學的學習意義
淺談女性主義翻譯觀
5月CPI上漲,煙民有“貢獻”
模糊專家理論在炮兵指揮控制系統中的運用
幽默“三十六計”(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