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知識社交平臺”上

2017-11-23 16:02詩坤耶雅億
女子世界 2017年11期
關鍵詞:老二育兒媽媽

詩坤+耶雅億

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顯示,我國知識分享市場已初具規模。大多數的都市女性都有微信打賞、付費訂閱、平臺咨詢、虛擬社區中問答、下載和社交的經歷。

不知不覺中,我們站在一個個“知識社交平臺”上。在這股“全民知識浪潮”中,我們要為什么樣的知識買單?我們如何成為具備眼界與能力的“弄潮兒”?讓自己成為住在“黃金屋”中的“顏如玉”?

第一部分 調查——從哪里得到最有用的知識?

小微:剛在婆家生孩子的那月,我極度抑郁。老公遠在北京,婆婆嫌我矯情,小城連個精神衛生中心都沒有。我在“知乎”上搜“產后抑郁”。一個網友說:“若一個男人做完開腹手術僅一周,投入一份24小時隨叫隨到、完全沒經驗的工作,稍微做不好就受到外人和親人的指責,還得不到任何收入與前途。你看他是否會抑郁?”讀完,我一下子釋然了!

問問:離婚前,我下載了法律類的問答APP,花幾十塊錢就得到在3分鐘內知名律師的回答。還有幾十條回復評論。說實話,比咨詢律師高效實惠多了!這種知識,直接惠及我的財產分割。

Jane:我青睞“分答”這種付費語音問答的軟件。只花一塊錢就可以“偷聽”知識大咖們的即興作答,嬉笑怒罵之間讓我獲益不少。

第二部分 故事——買知識?尋智慧?

付費的知識,買不來做人的智慧

(方毅 39歲 商業銀行管理人員)

我常在面試最后一關“閑聊”的環節,問一個性格測試的題目:“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買知識和租珠寶,你會選哪一個?”

面試的小吳堅定地說:“買知識!”

小吳出身貧寒,篤信“書中自有黃金屋”。入職后,她用許多錢來付費聽課學知識,加入提升銷售能力的社交平臺,只是業績一直不好。

一起面試的劉薇說:“買知識和租珠寶,我兩個都不選。我為什么不能自己掌握知識,然后賺錢買珠寶呢?”

我對珠寶頗具眼力,我一眼就看出劉薇的大牌鉆戒是定制款。果真,這位“白富美”入職后在關鍵時刻打幾個電話交流一通,就能拉來大客戶。

……

一天,我看到小吳與一位穿著很上檔次的女客戶在銀行門口交談。不一會兒,女客戶走來對我說:“小薇在不在???我想把一點閑錢用來買你們的投資產品?!?/p>

我問她們的關系,以及她是如何得知本銀行產品的。

女客戶說:“薇的爺爺是娘舅的老上司。早知道薇在這里,我們家人的閑錢不都要跟過來嘛……”

小吳端著一杯茶水走過來:“陳阿姨,這款產品是我介紹給您的。而且,我跟您聯系好多次了……”

女客戶翻翻白眼,瞟她一下,做了一個勢利的表態:“你們銀行,我只認識小薇!其余人我一概沒接觸過!”

我一邊致謝,一邊招呼員工帶她去辦手續。她一走,小吳就哭了:“這個客戶一直是我聯系的。有電話、短信可以作證?!?/p>

我將小吳一通安撫,心里為她鳴不平——此刻的劉薇,正跟帥哥男友在巴黎度假,業績就這么從天掉下!隨后,我向上司談起此事。上司建議:“你不妨試著跟劉薇溝通一下,看看她是否愿意將這單業務分給小吳一半。你再試著跟小吳溝通一下,看看她對劉薇被提拔的事兒,有什么看法?!?/p>

上司把這兩道題目借著我的手出給這兩位年輕人。好讓我親眼目睹二人的人品、膽識與胸懷。

劉薇度假一回來,我表揚她拉到一位大客戶。劉薇“哦”了一聲,一點都沒意料外的激動。

我說:“我想聽聽你對小吳的看法。她業績一直墊底,好像跟人的關系也處不好?!辈涣?,劉薇卻淡淡地說:“她挺好的,我聽肖阿姨說之前一直是小吳在聯系她,要不,你把業務額分她一半吧!”

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劉薇聳聳肩說:“你不是一直教育我們要團隊合作嗎?”

劉薇走后,我將小吳單獨叫到辦公室,問:“單位要考核提拔,我們部門業績最好的是劉薇。我想聽聽,你怎么看?”

小吳說:“她不尊重領導、遲到早退、沒有責任心……”

“好了,好了?!蔽掖驍嗔诵?,“你覺得她身上,就沒有任何值得你學習的東西嗎?”

小吳低著頭,嘟囔一句:“會投胎,如果也算的話?!?/p>

兩個人的表現,太讓我意外了。如果說有傲慢與偏見存在的話,我或許戴著有色眼鏡在看劉薇——只看到她的鋒芒畢露,卻沒看到她的善良;只看到她的高調不羈,卻沒看到她的大氣。我也濫用同情心在看待小吳——沒看出來,她最大的問題,不是貧窮與低微,而是這兩者所帶來的狹隘與固執。

我跟小吳談了幾次,鏈接一些智者的文章和音頻給她。然而,這些“知識”對她而言,都只是裝潢門面的談資。這讓我聯想到一篇熱文的標題《一個人的固執里,藏著低水平的認知》。

小吳離開公司的那天,拿到劉薇分享給她的提成。

當她連“謝謝”也不說,從部門氣忿忿地離去時,不少人替劉薇抱不平。這時候,我才意識到劉薇其實人緣很好,很講義氣,絕大多數同事都打心眼兒里喜歡她。

在茶水間,我問劉薇:“你覺得冤不冤?”

劉薇笑了,用她那沒心沒肺的大嗓門說:“冤啥???!她一直在買頭腦的知識,卻從來不改變自己的心?!?/p>

點評: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有限,就越敏感自尊,拒絕反省傾聽、拒絕學習他人。這樣的人不但需要碎片化的學習,更需要自省于偏執和狹隘的世界觀。否則,即使購買再多知識、擁有再多資訊,也難以轉換為真正的智慧。

用“火眼金睛”看育兒平臺

(周聰聰 33歲 全職媽媽)

生老二后,我訂閱關注起一些“網紅媽媽”。人家“既能照顧幾個娃又會賺錢養家還能貌美如花”的生活方式很吸引人。我越在一地雞毛的生活中邋里邋遢,就越羨慕她們“會保養、愛生活、舍得給自己花錢”,對她們推薦的美容用品頗多青睞。我深感“一孕傻三年”,覺得人家“養一堆孩子還能讀學位”的經歷太勵志,不斷買她們推薦的書籍!我購買付費收聽的育兒課程,還加入會員年費制的虛擬媽媽社區。

由于付費,我每次發問都能得到專業人士的及時指教。過去老大動不動跑醫院,老二頭疼腦熱則學著中醫的方法來推拿和調理,效果不錯;育兒平臺線下的活動讓我學到不少東西,孩子也交到玩伴兒。每次課程或活動,都會有一位“網紅媽媽”為導師。她們推崇自然養育和民主氛圍,看重培養孩子們的興趣,用自己的經歷勸告大家——每個孩子學說話、閱讀、數數、發展社交都有自己的進度與方式,最好的陪伴方式是給孩子閱讀而非填鴨。

在網紅媽媽的影響下,我把孩子的玩具精簡,經常帶去野外宿營,允許她們在大自然中自由探索、搞得滿身泥漿。我學習網紅媽媽充滿幽默感和好奇心的交流方式,比如:當孩子堆沙子時,不籠統地說“你真棒”,而是真誠地問“你堆的是什么呢”;當孩子蹦跳著說要去月球時,不嘲笑她,而是說:“好啊,到月球之后別忘記回家噢?!?/p>

有段時間,我家老二做事情非常磨蹭。我訂閱的公眾號推送一篇點擊率極高的文章——《媽媽越懶,孩子越優秀》。借鑒其育兒理念,我學習放手,調整心態,盡量對老二采取不催促、不干預的態度。無奈,老二越來越慢吞吞,睡覺磨磨蹭蹭,穿衣三心二意,吃個飯都要個把小時。

在一個計劃度假的早晨,老二按著自己的節奏在洗漱。我丈夫在一旁看得火起來,對著老二一通吼,又問我說:“她馬上要去幼兒園了,洗個臉要20分鐘,今后怎會不遲到?”

我告訴他說:“網紅媽媽認為孩子磨蹭是因為母親太勤勞、包辦太多,家長越是打岔孩子,孩子內在情緒就越混亂?!?/p>

看著老二一邊刷牙一邊在鏡子上涂泡泡,丈夫嘆息說:“如果你繼續使懶,估計咱們今天出不了門!”

……

探討并思考后,我以“動機論”和“可行性”這兩大標準,對自己的付費資訊和平臺進行刪選。

“動機論”是思考作者發文、發視頻的最終目的。很多文章是抒發一些育兒過程中的苦悶與焦慮。比如《道理知道這么多,為什么還是靠吼來降娃?》、《生二胎之后,我的生活質量下降了》等,跟著這類文章共鳴一把,也就作罷,不能沉溺于悲觀消極的情緒中,很多只是為了娛樂,比如《坑孩子的搞怪照片》、《如何讓孩子抓狂》等。作者的動機既是不嚴肅,我就權當笑料,不能當真。

最有毒的雞湯屬于那類《你可能不知不覺中毀了孩子》、《媽媽如何扼殺了天才》、《這些致命的錯誤,你可能一直在犯》、《孩子得了某某疾病,都是因為這個細節》等。作者為推銷文末的產品或收費講座,故意夸大孩子的問題,枚舉具體生動的例子。我曾經對這些文章毫不猶豫地對號入座,越看越焦慮糾結,甚至失去自信?,F在,我看看題目便很快跳過。

“可行性”是一切都要聯系生活的實際。仔細想來:網紅媽媽光彩照人的形象,真是靠她所推銷的某種化妝品嗎?帶著娃還能攻讀博士學位、賺得堆金積玉的網紅媽,真是靠一套時間管理的課程嗎?……事實上,她們瀟灑帶娃的背后都有厚實的家底、能干的家屬、后援的保姆團隊。咱們平民老百姓,只能學習其精神,不能照搬其生活??!若是總以這么高的標準衡量自己,那不是給日子添堵嗎?

總之,育兒平臺應該是錦上添花的存在,若是某種知識和活動,把我和順的日子搞得浮皮潦草,我一定手起刀落,絕不心軟。

點評:“動機論”和“可行性”這兩大標準,可以幫助媽媽們擁有火眼金睛,進行甄別——育兒知識平臺的產品重點應該落在:發現知識、知識增值、知識輸出,讓用戶媽媽們更加強大和睿智,絕非以傳播焦慮感的方式來吸金。

“知識貸款”與“知識進項”

(孫蕓 38歲 雜志編輯)

學霸老公有個習慣,每天早晨吃好早飯、收拾妥當后先下樓去車里。獨自等在車里的片刻鐘,是他聽廣播、看報紙、思考一天工作的好機會。

買智能手機后,老公聽起廣播APP里的電子書或音頻。漸漸地,他付費來購買一些心儀的課程和演講。這些知識,不但惠及老公的工作與理財,而且讓他跟年輕的客戶們交流時更有共同語言。

漸漸地,老公在知識付費上花的錢越來越多:問咖、值乎、分答、知乎Live面市、“李翔商業內參”、喜馬拉雅FM“好好說話”……市場上幾乎每月都有知識付費產品走紅,而老公一定會買單!

我好納悶:老公是鳳凰男,給自己買雙鞋子都猶豫好久,怎么買起看不見摸不著的知識產品時,那么慷慨?

看著自己的支付寶里疊加的賬單,老公也頗為吃驚:“買的時候不覺得貴,積少成多可有點心疼??!”

我打趣說:“你這投入,快趕得上兒子學鋼琴的費用了!知識充電無可厚非,能不能找點兒不要錢的辦法!”

沒幾天功夫,老公就否決我的提議。

他花費最多的是訂閱付費咨詢和付費下載資料。工作中,他試著去尋找一些免費的資料,卻發現內容魚龍混雜,遠不如軟件平臺上“高手們”的收費回答。

老公說:“時代在變。這筆知識開銷,跟房貸車貸一樣,是無論如何也省不了的!”

……

一天,老公對一個網友對他專業領域的提問,寫了一個詳盡系統的答案。幾小時后,新浪科技的編輯就找他授權轉載,還得了一筆稿費。這個答案在網絡轉載后的瀏覽量超過了200萬。

接下來,老公收到很多邀請合作的私信,開始寫知乎的專欄。真沒想到,竟有人給他打賞。有5毛的,有幾十元的,積少成多下來,差不多抵消他每個月的“知識貸”。

作為一名傳統的紙媒工作者,我做夢也想不到老公這種理科男,竟然可以賺到“稿費”,而且擁有自己的粉絲群!

老公得意地說:“你分享干貨,就會有人看,有人贊,然后默默地就被引爆了。購買知識、咀嚼知識、傳播知識,一點都不會吃虧。知識就像肌肉,會變得越來越強壯。如果你藏著掖著,你不會發光發熱,沒有人欣賞你,自己的能力和知識也得不到鞏固?!?/p>

點評:網絡的普及下,原創的、干貨的、具有個人情懷的知識,自然被眾多人所青睞并購買。只要你有一技之長,幫助人解決問題,都可以取得收益。

第三部分 熱詞——知識平臺的走向

多維:在知識生產者與接受者之間,會出現更多“偷聽者”、“圍觀者”,學習知識將成多方參與的公共事件。

精致:知識變得越來越簡短精悍,幫助人們利用碎片化時間將知識變現。

盈利:知識內容生產者靠內容本身就能實現盈利,越來越多的人愿為知識買單。

圈層:每人的朋友圈都是在知識、價值觀層面跟你類似的人。每個人在5-8個的圈層里,進行知識的有效傳播與吸收。

第四部分 思考——將知識升華為智慧

大風起兮云飛揚,咱們不知不覺中來到一個傳播變革、資訊更新、知識革命的時代。無論在哪一個時代,姐妹們的頭腦與心靈都晝夜不息地處于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故此,智慧的女人凡事會觀察反思,從不斷調適中摸索出最適合自己與家人互動的求知方式。這種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知識,才是真正的智慧。懷揣著對生活的熱愛,又不缺乏通透的靈氣,才能達到“轟然洞開,天地清明”的境界。

猜你喜歡
老二育兒媽媽
借錢
鄭老二
老二為什么比老大精
鳥媽媽
我的媽媽是個寶
不會看鐘的媽媽
媽媽去哪兒了
育兒神器
育兒Q&A
育兒Q&A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