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西年俗的調查與研究

2017-11-25 07:40劉政釗
長江叢刊 2017年4期
關鍵詞:年俗粵西陽江

楊 丹 劉政釗

粵西年俗的調查與研究

楊 丹 劉政釗

作為表達粵西人民情感的方式之一,粵西年俗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吸引著廣大民眾參與其中?!膀尮砑{?!?、“敬神祭祖”,一代又一代粵西民眾通過各種年俗活動向大家表達著他們質樸的感情和美好的心愿。調查與研究粵西年俗,對于研究粵西地區的民俗文化、深入進行區域文化建設,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

粵西 年俗 傳統文化

粵西是廣東省西部地區的簡稱,從地域上劃分,粵西主要是指湛江、茂名、陽江、云浮四個地級城市及其附屬區域。年俗,是指人們在過年前后的這段時間里,以各種方式來期盼來年好運道的風俗和習慣?;浳髂晁?,是粵西地區民眾經過數代人的積累傳播、繼承發揚,從而形成的一種特別的表達民眾美好訴求和心愿的傳統文化方式,體現了粵西地區本土居民的傳統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研究粵西年俗,有助于我們進一步研究了解粵西民眾的價值取向和思維習慣,對于結合粵西地方實際情況進行經濟文化和政治文明建設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粵西年俗的發展概況

目前,粵西主要有粵、閩、客三大族群,方言主要有涯話、黎話(雷州話)和海話,分屬客家語系和閩南語系?;浳鞯貐^的年俗習慣因為族群和語系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風格。

(一)年例習俗

年例習俗作為粵西地區主要的年俗習慣之一,自宋代就已有文字記載,至明朝時興盛開來,最早起源于立春祭祀儀式。年例習俗主要盛行于茂名地區,湛江吳川、陽江陽西等地區也有做年例的習慣。在粵西人眼里,年例大過年。過年可以不回老家,但年例是一定要回家的。做年例時,每家每戶廣納親朋,好酒好菜招待;親朋好友空手而來,乘興而歸。來的人數多,代表主家人丁興旺;人多熱鬧,預示今年會紅紅火火。

(二)飄色習俗

吳川飄色始于清代,是吳川民間藝術“三絕”之一,堪稱南國民間藝術的一株絢麗的奇葩。所謂飄色,是由若干人推著一座色板,色板上裝飾著固定姿勢的各種人物。人物只靠著一根看不見的色梗支撐著,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飄然欲飛。2007年,“吳川飄色”被批準入選廣東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春節期間,各村“游神賽會”,大家紛紛走到街上觀看“飄色”演出,感受傳統民間文化帶給我們的震撼,別有一番滋味。

(三)炮會習俗

明末清初,粵西地區開始流行一種搶花炮的習俗,又稱炮會。炮會的儀式內容豐富,由奏樂、祭祖、舞獅、燃炮、放炮、搶彩頭等項目組成。炮內存有“彩頭”。炮響之后,彩頭沖天而起,搶到彩頭的人可獲得主家奉上的獎品或獎金。同時,搶到彩頭的人也預示著今年會大吉大利,所以說,搶的是彩頭,圖的是吉慶。

(四)吃“蒲圓子”和炊鵝習俗

陽江地區的民眾有過年吃“蒲圓子”的習俗。蒲圓子是一種海鮮咸湯圓,“蒲”陽江話浮,意思為“發”,過年吃“蒲圓子”意為團圓、發達。此外,陽江地區還有春節炊鵝的習慣?!按丁笔顷柦猎?即是蒸的意思。陽江有超過500年的養鵝歷史,特產黃鬃鵝是我國五大名鵝之一。陽江民眾春節“全民炊鵝”,家家吃鵝。在年節期間廣東地區普遍全民吃雞鴨的現象之下,陽江吃鵝,確實是獨具特色。

二、保護和發展粵西年俗的意義

(1)粵西年俗體現了中國傳統的道家、儒家思想?;浳髂晁字械挠紊?、祭天活動表現了民宗對于自然的崇敬,體現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年俗中表現出的重視家族與血脈傳承的觀念又很好的詮釋了儒家的人倫思想。

(2)重視和保護粵西年俗,有助于保護和發展中國傳統民間文化。木偶戲、舞麒麟、飄色、......一系列民間藝術以粵西年俗為載體呈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充分見識到了粵西民間藝術的瑰麗風采。

(3)重視發展粵西年俗,有助于增強民族認同感。在西方節日越來越受關注、本土民族節日日益淡化的今天,重視年俗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不僅可以保護本土民族文化不被外來文化侵占、取代,在傳統文化的保護過程中,更能增加我們的民族認同感,從而增強民族凝聚力。

三、粵西年俗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策略

作為粵西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之一的粵西年俗,其發展對于保護和開發粵西文化有著不可忽略的積極意義,但其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不容忽視。例如,在做年例時攀比之風盛行,鋪張浪費現象嚴重。很多人為了面子,在做年例時不顧自己的真實情況,一味追求場面,大擺筵席,往往“辛辛苦苦一整年,一次年例都玩完”。又例如,有些地區流行誰家去年生了男孩,年后炮會上要放“新丁炮”,在某種程度上宣揚了“重男輕女”的思想。此外,粵西年俗往往離不開放炮和聚集民眾,在消防和交通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因此,為了引導粵西年俗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發展,真正成為一種優秀的民族文化,就必須深入挖掘其內在的文化價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首先,必須肯定粵西年俗存在的積極意義,并正確對待其發展過程中的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進。其次,政府加強引導,通過擴大宣傳、個別教育等方式,加深民眾對于粵西年俗的認識。最后,建立健全粵西地區的基層文化機構,完善粵西地區的群眾文化網絡,給粵西民俗文化搭建一個有效發展的舞臺。

四、小結

年俗,作為一種最能反映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應該成為民眾印在骨子里的一種文化認同,而不是流于表面,盲目追求一種形式。發揚粵西年俗文化,讓粵西民俗文化在新時期能繼續發揮它積極的用,是每一個粵西人民的責任?!叭∑渚A,去其糟粕”,在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路上,我們仍然任重而道遠。

(作者單位:廣東文理職業學院,廣東省攀登計劃專項論文)

猜你喜歡
年俗粵西陽江
蘇南年俗亦動人
加州鱸在粵西掀起養殖潮!看上上生物如何引領行業轉型升級
陽江十八子集團有限公司
新突破!105天出塘14支/斤金剛蝦!恒興欲在粵西對蝦養殖賽道中掀起新浪潮
以生魚料撬動市場!湛江珊瑚在粵西淡水料市場要發力了
粵西地區非遺展示空間“活態化”設計策略
陽江開放大學
陽江核電工程建設期間安全管理
創優陽江 追求卓越
依托年俗學數學 構建德育一體化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