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旅融合”奏響“城鄉大合唱”

2017-11-27 21:48唐浚中
當代黨員 2017年22期
關鍵詞:文旅融合文旅古鎮

唐浚中

2017年10月16日,榮昌區萬靈鎮。

萬靈古鎮景區停車場門口,滿載游客的外地號牌汽車一輛輛駛來。

停車場保安謝貴友頻頻鉆出崗亭,熟練地將停車卡遞給游客。

在停車場當了四年保安,謝貴友對工作早已輕車熟路。

四年間,謝貴友驚喜地發現,景區停車場里??康能囕v越來越多,游客在景區逗留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就連他生活的大榮寨社區,也緊跟景區發展的腳步建起了公園。不管是萬靈場鎮還是萬靈鎮下轄的各個行政村,發展的腳步都在不斷加快……

想到這,謝貴友不由心里一振,抬頭朝不遠處的古鎮眺望——

定向“文旅融合”

——通過鑄就“文旅融合”這一產業引擎,讓分散的產業要素在統一規劃的產業大旗下優化聚集。

謝貴友的老家萬靈村(現大榮寨社區),就坐落于核心景區旁的群山間。

就在幾年前,古鎮景區尚未開發,謝貴友還是一個地道的農民。

遙想當年,謝貴友最深刻的印象是“苦”——彼時,萬靈鎮還是一個傳統農業鎮,場鎮零散布局了一些傳統商貿業,下轄各行政村都以傳統種養殖業為主,彼此之間缺乏統籌配合,城鎮和鄉村呈現出典型的封閉式運轉格局,造成了村鎮產業要素彼此割裂的“壁壘”,嚴重影響鎮村之間的協調發展。

對此,謝貴友深有體會——當年,村里農民和場鎮的唯一聯系,就只有趕場了。

每逢趕場天,謝貴友就會背著背篼到萬靈場鎮(現萬靈古鎮景區核心區)擺攤,用自己種的玉米換些生活用品。

穿過連接村子和場鎮的泥巴路,順著一道山坡拾級而上,就到了古鎮歷經滄桑的寨堡拱門前。

這道寨堡拱門是老祖宗們為抵御“白蓮教”襲擾而建,至今已矗立了三五百年。

穿過拱門,謝貴友踏上了光滑的石板路——古鎮的“商業街”到了。

穿梭在老街上,謝貴友會迅速選出一個最佳位置,放下背篼,開始擺攤。

對土生土長的謝貴友來說,古鎮上這片青瓦相疊、飛檐斗拱相交的明清建筑群所承載的,僅僅是幼年時老人口中古鎮曾經的輝煌,是和現在關系不大的“空龍門陣”。

清朝初年“湖廣填四川”之際,隨著東來的外來人口激增,地處川東交通鎖鑰的萬靈古鎮開始興盛。此后三百余年,萬靈憑借水路交通區位優勢,持續呈現商賈云集、百業振興的繁華局面。

近現代以來,隨著交通格局的改變和汽車、鐵路、航空等革命性交通方式的出現,古鎮不再作為川東水路交通節點,商隊逐漸淡出,古鎮的光芒由此黯淡。

今昔對比之間,謝貴友心里生出淡淡的遺憾。

但不久,謝貴友發現,古鎮上開始頻頻出現一些“看起來很有文化”的外地人。

彼時,謝貴友并不知道,這些外地人正是榮昌各級黨委、政府請來調研“文旅融合發展”的專家——面對產業要素彼此隔絕、鎮村發展彼此割裂的窘境,當地黨委、政府在專家調研基礎上,確定了以“打造文旅融合產業推動萬靈鎮村協調發展”的方略。

在這一方略導向下,一系列“組合拳”接連打出——成功申報重慶市歷史文化名鎮,成立萬靈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制訂古鎮保護規劃、全鎮旅游總體規劃、全鎮總體發展規劃等。

一場重振萬靈城鄉的協調發展之戰,就這樣吹響了集結號。

促進“血脈”相通

——重振和拓展硬件設施,通過提升標準化基礎硬件通聯程度,讓彼此割裂的城鎮和鄉村“血脈”相通。

2017年9月9日,中國鐵人三項聯賽在萬靈鎮舉行,吸引上萬游客涌入古鎮景區和附近的農家樂。

盯著潮涌的人海,謝貴友心里也泛起漣漪:“要不是當初在場鎮和各村統一了旅游產業規劃,怎么會有今天的盛況?”

時間回到2015年12月,萬靈村召開了一場村民大會。

“隨著古鎮建設全面啟動,我們這里就要拆遷了。黨委、政府提供了安置房,我們以后就要從農民變成城里人了?!睍r任村黨支部書記羅林彬宣布。

“你說啥子?古鎮那邊搞旅游,還能讓我們變成城里人?”謝貴友和村民們有些驚訝。

“沒了地,以后我們吃什么?”也有村民表示擔心。

“大家放心,黨委、政府已經制訂了一套完善的安置方案。以后你們可以到旅游公司上班,拿工資吃飯?!绷_林彬笑道。

通過各級干部反復宣傳政策,謝貴友和村民們的疑惑逐漸解開。

他們都在拆遷協議書上鄭重地按下了手印。

與此同時,當地通過整合相關資金,相繼啟動了古鎮青石板路面修復工程、宗祠和爾雅書院修復工程、自來水廠建設工程、天然氣管道鋪設工程等,實現了景區及周邊農村基礎設施的統一化和標準化。

2016年4月的一天,謝貴友一家五口起了個大早。

他們決定在搬家前拍一張全家福。

相機快門定格下了謝貴友一家命運改變的瞬間——通過在旅游公司當保安,謝貴友有了社會保險,拿上了固定工資;愛人當起了全職太太,在家里照看外孫;女兒、女婿則在重慶主城有了穩定的工作。

“周邊村民都喝上了安全的飲用水,有的還用上了天然氣。大家還能去市政公園散步?!敝x貴友發現,他們的命運和這座古鎮的聯系原來如此緊密。

厚植文化底蘊

——不斷深挖和凝聚“文旅融合”比較優勢,不斷做大做強產業這個協調發展的基本面,讓協調發展成果惠及城鎮和鄉村,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如今,每當有游客提到“爾雅書院”這個地名,謝貴友總會如數家珍地介紹一通。

謝貴友之所以如此熟悉爾雅書院,是因為這個地方正是古鎮景區打造的核心景點之一。

從2016年5月開始,在停車場值班的謝貴友發現,不少外地游客進入景區后,都會直奔一個叫做“爾雅書院”的古宅。

清朝時期,被贊譽為“天下清官”的喻茂堅告老還鄉,回到了老家萬靈古鎮。在鄉鄰資助下,喻茂堅創辦了榮昌爾雅書院,“以詩書課后生”,將自己的為人為學理念代代相傳,對后世子孫和當地百姓產生了深遠影響。endprint

彼時,榮昌區委、區政府通過挖掘喻茂堅的典型事跡,深挖地方廉政文化底蘊,被中央紀委網站“中國傳統中的家規”第40期選為學習推薦案例。

在這樣的“營銷”之下,爾雅書院聲名鵲起,引得各地游客紛至沓來。

對于市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曹興德來說,萬靈鎮對文化核心競爭力的打造,同樣改變了他的生活。

通過文化挖掘打造,萬靈鎮殺年豬的習俗成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著名“殺豬匠”曹興德就此登上了景區表演舞臺。

和“殺年豬”一樣,當地還陸續挖掘出河燈節、蠶絲拳等市、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4項,培養出文化傳承人26人。利用推進傳統家規家訓、抗日英雄故事、蠶絲拳進校園,開展“文明禮儀進萬家”等活動,不斷豐富景區旅游資源,同時也實現了鎮域內社會風氣的正向引導和提高。

激發“雙贏”互動

——依托景區這一核心產業平臺,有效吸引配套項目在城鎮及附近農村開花結果,以產業輻射的引力凝聚協調發展的動力。

2017年10月的一天上午,謝貴友結束當班,踏上了回家的路。

順著民國風情街往上走,謝貴友路過一家名叫“張二姐豆花飯”的餐館。

他跟餐館老板張受芬打了個招呼。

和謝貴友一樣,張受芬一家的生活,也因為景區而改變。

景區開發伊始,家住萬靈鎮尚書村的張受芬用外出務工攢下的積蓄,在萬靈古鎮核心區外盤下了一間門面。

隨著萬靈古鎮旅游業態逐漸完善,來此旅游的游客越來越多,張受芬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2017年國慶節期間,張受芬的餐館日接待食客500余人次,食客們常為了一桌飯菜而排起長隊。

而在距離萬靈古鎮9公里外的玉鼎生態園,老板夏波同樣因為萬靈古鎮的發展而獲益。

萬靈鎮黨委、政府決定以旅游帶動全鎮協調發展的消息傳出后,在榮昌城區做生意的夏波決定依附古鎮旅游產業,在周邊發展觀光休閑產業。

如今,在占地面積達180余畝的玉鼎生態園里,觀光采摘、垂釣、烤全羊等農家樂項目應有盡有。生態園不僅豐富了古鎮旅游項目,還讓李龍菊等住在周圍的村民們享受到了“紅利”。

通過向生態園流轉3畝土地,在生態園打工、向生態園出售農副產品等增收渠道,李龍菊年收入達到上萬元。

“自從萬靈古鎮旅游發展起來,我的收入也越來越高了?!?李龍菊高興地說。

【學習感悟】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這對我們農村來說實在是振奮人心。希望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以城市帶動農村,實現城鄉協調發展,讓農民過上更好的日子。

——璧山區丁家鎮村民 何榮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這是鞏固和穩定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基礎,是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的具體描述,是留住農民、吸引城市要素積極參與鄉村振興的前提,也是農業農村農民緊密聯系、城鄉融合發展的條件和基礎。

——重慶工商大學教授 駱東奇

我們要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結合實際抓好牡丹經濟,太平鎮將依托太平牡丹園、楠竹山森林公園、封門古道等資源,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區位優勢,舉全鎮之力、集全鎮之智,全力打造“花開富貴、天下太平”,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太平,使牡丹經濟成為振興鄉村、實現鎮村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

——墊江縣太平鎮黨委書記 鞠彬endprint

猜你喜歡
文旅融合文旅古鎮
乘風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從無到無限大
安東:東方的幽靜文旅之鄉
古鎮之旅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產業發展
文旅照明的興起
古鎮——鎮遠古鎮
同里古鎮
千年古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