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書房持有一種情緒穩定的偏見

2017-12-05 21:20
讀讀書 2017年3期
關鍵詞:語詞陳云文學獎

1987年生于上海。復旦大學哲學學士、文學碩士。臺灣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生。上海作家協會簽約作家。入圍上海文學藝術獎之上海青年文藝家培養計劃。作品榮獲2010年時報文學獎散文組評審獎、2011年香港青年文學獎小說高級組冠軍。2013年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組首獎、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組評審獎、臺北文學獎散文首獎。2014年紫金“人民文學之星”散文大獎。著有長篇小說《你所不知道的夜晚》、《夢醒》 。中短篇集:《哀眠》、《舊時迷宮》、《時光,請等一等》、《青春禁忌游戲》、《試驗》、《因為夢見你離開》,以及散文集:《都是遺風在醉人》、《悵然年華》、《我自己的陌生人》 等。

陳云昭:最近手頭在讀什么書?

張怡微:都是些備課的書,我這學期剛開始上課,有些手忙腳亂,幾乎沒有依照愛好看書的時間了。剛看完的和寫作教學有關的書,有王安憶的《小說與我》、《小說家的第十四堂課》、托馬斯·福斯特的《如何閱讀一本小說》、鄭明娳的《現代散文理論墊腳石》等等。

陳云昭:教創意寫作的老師好像都很注重學生的閱讀,你會對你學生的閱讀提出什么樣的要求?

張怡微:按照每周的課綱,會安排閱讀課。我希望它們能概括基本的故事,無論是戲劇、小說還是散文、論文,概括是基本的能力。不是想當然誰都可以有,還是要多練習。課堂上我試過讓她們講《長生殿》、《桃花扇》、《雷雨》,如果這節課講得不好,就準備一下下節課重新講。

陳云昭:會給他們開出什么樣的書單?張怡微:我沒有書單,是每節課講到的書,他們有興趣看就去看一下,沒有興趣也不勉強。本科生的課程我會列一些具體的書名,讓他們在精讀《長恨歌》的時候,看看博伊姆的《懷舊的未來》,在看《棋王》的時候看看納博科夫的《防守》之類的。碩士班主要靠多寫。

陳云昭:作為一個寫作者進入閱讀的視角跟純粹作為一個讀者閱讀的視角會有什么不同?

張怡微:都是歷史的后見之明。我并不是按照我現在自己設計的這個教程來學習寫作的。這只是一個回溯、試驗。比方談如何處理時間,我找了畢贛的《路邊野餐》,我自己做了8000多字的筆記,細數電影中出現的時間符號,比如手表,比如李泰祥的歌、伍佰的歌……這些歌都有創作時間,所以電影中的敘述時間肯定晚于這些物質符號。我想告訴他們,同齡的藝術家怎么植入這種符號在自己的作品里。但如果我是讀者、觀眾,我完全不關心這些事。

陳云昭:你比較欣賞哪一類的讀物?你好像提到過你喜歡韋爾蒂和威廉·特雷弗,能具體說說喜歡這兩位作品的哪個特質嗎?

張怡微:每個階段都不一樣。我在本科生和碩士生的課上都安排了閱讀特雷弗的《友誼》,一方面是和王安憶的散文《今夜星光燦爛》對照男性和女性看待女性友誼的方式,一方面是展現男性處理友誼和女性處理友誼的看法,這里面當然有觀念先行的部分,有偏見,但也有如何看待“情”的問題,這些都會成為預設的創作立場,即使未必在創作內容上體現出來。

陳云昭:會特別關注一些女性作家的作品嗎?

張怡微:不會。我的專業是明清小說,女作家很少。當代作家,上課以前,都是當閑書看。女性作家看過不少,但都不是特意去看。

陳云昭:有特別不喜歡的某些成名作家嗎?

張怡微:不對口味的很多很多??床贿M的更多。

陳云昭:你說你的寫作素材中有很多是來自閱讀。

你在創作中會怎么處理這些“二手經驗”?

張怡微:閱讀沒有限制,如果不是做研究,完全可以參考大量文化研究、社會科學研究的初步成果,來看待所謂日常生活中的經驗。馮夢龍怎么處理商業和人情的關系,《金瓶梅》怎么處理錢的問題,《紅樓夢》怎么處理“禮”的問題,不是說怎么處理“二手經驗”,而是說,如果沒有工具,就只看到故事而已,肯定是不夠的。

陳云昭:有人說過你的作品太過“女性視角”了嗎?你怎么看寫作過程中的“性別意識”?

張怡微:我的確對男性視角沒有興趣。有無數男作家可以做。我覺得寫作過程中的“性別意識”本身是優劣同體,和選擇第一人稱會遭遇的限制和便利沒有什么本質的差別。

陳云昭:你作品的書名似乎都很“美”,你起書名好像都很用力。這是一個市場意識,還是純粹的一個文學的考慮?

張怡微:用力是你的觀感。我都是隨便找的題目。當然你可以不相信,覺得我苦心孤詣去找一個題目,為了迎合市場。事實上我沒有時間和精力。我事情太多了。非常繁重。

陳云昭:在你看來一個成熟小說要具備哪些特質?

張怡微:持有一種情緒穩定的偏見。

陳云昭:你提到過你對漢語本身的興趣。這個興趣主要在哪些方面?

張怡微:一方面是方言的啟迪,另一方面是語言作為物質形態的變遷?,F代詩是比較小的支脈,能引發人對于語詞本身的想象力,或者語詞本身就可以成為故事。語詞成為意象很不稀奇,實際上有些語詞本身就是有虛構潛能的。這是一個新的世界,有興趣的人會樂此不疲,沒興趣的人覺得這沒有意義。我們的漢語在不同的地域、經歷過不同的歷史變遷,是很復雜也很多層次的。譬如馬華文學中的漢語,不是官方語言,不能考公務員也不能考大學,是閑置的、沒有功利性的語言,拿來做小說,和我們這種當流通幣一般使用漢語的人,還是不一樣的。

陳云昭:前幾天我看了一個電影《杰出公民》: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回到闊別40年的故鄉的故事;在故鄉的一個講座中,一個人向這位作家提問:你為什么不寫美好的故事?這個作家放棄回答這個問題;這樣的情況似乎很多嚴肅作家、電影導演、詩人都碰到過;你怎么看這個問題?為什么大眾不能容忍一個創作者的絕對自由?

張怡微:我不知道。我覺得我沒有能力駕馭真正的不幸,所以我寫的故事都挺美好的。

陳云昭:給我們雜志的讀者推薦幾本書吧。

張怡微:高友工《唐詩三論:詩歌的結構主義批評》;袁哲生《寂寞的游戲》;宮本輝《泥河》。endprint

猜你喜歡
語詞陳云文學獎
發光的語詞(三則)
你是那樣美 唐心語詞
文學獎與文學史秩序建構(評論)
第二屆方志敏文學獎征稿啟事
基于大數據分析與審計的關系研究
My plan for new term
一首詩開始的時候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陳云令人起敬的“脾氣”
文學獎的“權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