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公共教育問題與政策轉型的若干研究

2017-12-05 07:20李嘉輝
東方教育 2017年19期
關鍵詞:問題策略

李嘉輝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我國教育也從精英教育轉向了大眾教育,社會各個階層對公共教育也加強了重視。為了能夠順應新時期我國公共教育的轉型趨勢,我們必須要能夠針對當今公共教育問題,提出公共教育政策轉型的方法,貫徹“終身教育”的理念,這樣才能夠讓我國公共教育得到進一步發展?;诖?,本文重點探究我國公共教育現存問題,進而提出公共教育的轉型研究。

關鍵詞:公共教育;問題;政策轉型;策略

引言

政府作為公共教育價值和資源分配的主體,政府所提出的公共教育體制轉型會直接影響到我國公共教育發展方向。當今我國政府正在朝向服務型政府發展改革,其中就包含著公共教育層面,將公共教育從傳統的民力教育轉向為民生教育。但是從當今我國公共教育發展情況分析,落實力度依然有待提高,這就需要政府相關部門能夠挖掘更多因素推動公共教育和政策轉型,對現有的公共教育體系和政策進行調整和改革,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公共教育事業發展,最終實現“終身教育”。

1、公共教育現存問題與現狀分析

當今我國正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重要時期,我國政府的工作重點就是推動當地經濟發展,通過政府幾十年的努力,終于得到了成效,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僅此次于美國。但適得其反,經濟快速發展也造成了很多問題,很多層面都出現了不平等問題,例如貧富差、教育落后等問題。公共教育作為義務教育的衍生品,但是從現如今我國義務教育層面分析,我國義務教育還處于改革的關鍵時期,很多學校依然采用了傳統教學模式,特別是我國的農村地區??梢?,在義務教育還未完善的條件下,我國公共教育勢必會存在很大的問題。

我國公共教育發展時間非常短,嚴格意義上來講沒有超過20年,公共教育體系不夠成熟,相關政策制度也存在著漏洞。雖然當今我國對公共教育非常重視,也提出了“終身學習”的理念,但是從社會群眾實際生活現狀看,并沒有改變群眾的生活習慣,也就是對絕大部分人民沒有產生影響,甚至很多中老年人不知道“公共教育”這一理念,這點我們不得不進行反思,是由于宣傳不到位、還是體制不成熟?筆者認為,二者皆有,而且不僅僅是兩個影響因素。這就需要我們針對公共教育問題和政策轉型等方面進行改革,突破現有的體系模式,對公共教育進行創新,突出“公共”的理念,這樣才能夠全面提高公共教育的影響程度,讓更多的人能夠實現再教育。

2、公共教育與政策轉型的有效渠道

2.1實施目的教育,轉變公共教育理念

對于公共教育來說,必須要能夠貫徹“公共”理念,也就是能夠以群眾為最終的開展目的,這就需要能夠轉變公共教育理念,以人民群眾最為最終的目的。這就需要根據民眾的要求,針對公共教育改革、擇校、德育時效性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切實能夠滿足群眾的公共利益,維護公共教育的“三公性”,發揮公共教育的內在價值。從民生的角度分析,公共教育和政策需要進一步得到完善,讓公共教育政策從研究、制定、執行、評估體系進行運作,這樣才能夠彰顯出教育政策責任感。公共教育政策保障功能作為公平教育的穩定器,可以全面提高群眾教育的依賴感和責任感,從而完善對弱勢群體的救濟渠道,讓公共教育和政策能夠真正的成為保護民主的屏障。

2.2依托于所有公民推動公共教育發展

價值取向變革需要以政策范式轉型作為基礎,要求能夠通過社會共同力量參與進行社會學習,這樣才能夠順應社會力量變遷的需求。從政府的職能角度分析。民力教育到民生教育方向的轉變,必須要能夠突出群眾的主體地位,也就是讓群眾“掌舵”。在公共教育發展和改革過程中,要求政府能夠引導群眾進行公共學習,把握整體的價值取向。對于公共教育政策來說,政府職能是由管制教育朝向服務駕教育方向發展,這就需要能夠充分發揮公共教育理念,調動基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加強公共教育宣傳工作。在公共教育部門良好運作情況下,必須要融入社會系統。公共教育和政策范式改革依然如此,既然政府權力是群眾賦予的,那么政府的權利就要為了公共事業發展,也就是為了群眾民生的事業??傊?,公共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提高人均素養,實現人們的再教育,這就必須要能夠讓公共教育以群眾為主體,讓社會群眾帶動公共教育的發展和改革,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力量,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推動我國公共教育發展進程。

2.3教育成果由所有公民共享

對于公共教育改革來說,必須要能夠注重公共教育的價值取向,保障公共教育的合理性和綠色性(綠色教育)。傳統的公共教育雖然提出了“公共”理念,但是并沒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忽視了公民共享教育成果的公平維度,因此公共教育的民生機制無法顯現。雖然“金色教育”在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起到了巨大的驅動力,彰顯了“金色教育”的戰略價值。但是單純的經濟式公共教育政策所帶來的弊端也非常明顯,也就是只能實現經濟增長,無法實現結果的公平共享性,這就無法達到民生的標準。更為重要的是,從公共教育本質層面分析,公共教育是社會中的第三部門,是一種非盈利組織,不是盈利性組織,也就是一種綠色的生命事業,以公益性、綠色性為準則,這樣才能夠實現公共共享,真正的讓公共教育事業和諧有序進行,彰顯出“綠色教育”的公共價值,這樣才能夠人人享受到公共教育的成果,推動我國公共事業健康發展。

2.4加強公共教育的宣傳工作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對于公共教育來說,想要進一步推廣公共教育相對比較困難。加強公共教育需要提高公共教育的普及率。據不完全統計調查顯示,我國城市人民能夠實現再教育的幾率不到5%,相比國際發達國家的60%以上,有著明顯差距,由此可見,我國公共教育發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實現公共教育的渠道有很多,例如開展社會公開教育活動、成人教育等,即使是公共圖書館和文化館的各項活動,也是一種公共教育形式,可見公共教育的多樣性?;诖?,為了能夠全面推動我國公共教育發展,我們必須要能夠加強公共教育宣傳工作,包括活動宣傳、政策宣傳等,這樣才能夠讓公共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充分利用新媒體的作用,通過線下和線上宣傳兩大渠道,在線下多開展一些社區文化活動,在線上構建網絡圖書館,保障宣傳制度能夠有效落實,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公共教育宣傳的作用,保障人們能夠認識公共教育、能夠主動參數公共教育當中,最終實現“終身學習”理念。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公共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為了能夠進一步實現公共教育改革和政策轉型,我們必須要針對公共教育發展現狀,對公共教育和政策轉型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讓公共教育能夠徹底的落實到人民群眾身上,實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從而實現公共教育和政策上的轉型。再者,為了提高公共教育的普及率,需要不斷加強宣傳工作,發揮社會組織的力量,這樣才能夠實現推動我國公共教育事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復興.公共教育權力的變遷與教育政策的有效性[J].教育研究,2003,02:10-14.

[2]鄭新蓉.我國公共教育制度與教育均衡化發展[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3,02:1-6.

[3]劉復興.論我國教育政策范式的轉變[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3:15-19.endprint

猜你喜歡
問題策略
我的手機在哪?
避開“問題”銀行股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高考數列復習策略之二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