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好人體七個“生陽點”

2017-12-06 15:51周先文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7年12期
關鍵詞:神門百會穴涌泉穴

周先文

“陽氣”是人體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中醫認為,人體陰陽平衡,身體才能健康。陽氣能溫煦臟腑器官、四肢百骸,維持人體各器官組織的功能,幫助人體抵御外邪侵犯,延緩衰老,益壽延年。一旦人體“陽氣不足”,臟腑得不到溫煦,功能失調,就會導致一系列“陽虛癥狀”,如頭暈、怕冷、小便多、腹瀉、下肢浮腫等,還會導致人的免疫力下降。這時,必須及時補充陽氣,否則,還會導致支氣管炎、心絞痛、慢性腎炎、慢性胃炎、風濕性關節炎等多種疾病,導致多病早衰,甚至縮短人的壽命。

說到補充陽氣,很多老年人知道要常曬太陽,要吃些補陽的食物,但很少有人知道人體本身就有7個“生陽點”,刺激這7個“生陽點”,猶如給人體加油,就能源源不斷地產生陽氣,防病治病。

1.百會生“頭陽”

人的頭陽虧虛時,表現有頭痛、眩暈、精神不振、多夢易醒等癥狀。按揉能產生陽氣、醒頭目。

方法:百會穴位于頭頂正中,為督脈要穴,刺激此穴,能打通陽經,充盈腦中陽氣。端坐在椅子上,用右手的指腹順時針方向揉百會穴。每次10分鐘,一日2次??臻e時也可用一只手輕拍百會穴100下,對生陽也有好處。

2.中府穴生“肺陽”

肺陽不足常表現為呼吸不暢,胸悶氣短,咯痰清稀,易感冒等癥狀。治療應振奮肺中陽氣,可點按中府穴。

方法:中府穴(兩手叉腰,找到鎖骨外側端下緣的三角窩中心,然后垂直向下一肋骨即是)為肺經首穴。刺激此穴能有效補充肺中陽氣。用一側食指點按另一側中府穴,以有微熱感和酸痛感為佳。每次點按5分鐘,之后換另一只手點按另一側的中府穴,每天上下午各點按一次。

3.神門穴生“心陽”

心陽不足常表現為心悸怔忡,咳喘心悶,形寒肢冷,失眠多夢,伴有納呆少食,中下肢水腫等癥狀。治療應振奮心陽,可刺激神門穴。

方法:神門穴位于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刺激此穴能交會心肌氣血,振奮心臟的陽氣。用一側的大拇指掐另一側的神門穴,每次3~5分鐘,之后用相同方法掐另一側神門穴,每日1~2次。

4.中脘穴生“胃陽”

胃陽不足表現為胃脘冷痛,時發時止,喜溫喜按,伴有泛吐清水,或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口淡不渴等癥狀。治療應溫胃補陽,可按中脘穴。

方法:中脘穴位于肚臍與胸骨連線下端的中點,刺激此穴能補充胃中陽氣,促進胃動力,改善消化功能。四指并攏,用指腹以順時針方向點揉該穴。每次5~6分鐘,每日2次,要在飯后1個小時后點揉。

5.足三里穴生“脾氣”

脾陽不足常表現為面色萎黃、頭暈、唇淡、食少、不消化、腹瀉、四肢不溫、倦怠等癥狀。治療應溫補脾陽,可灸足三里穴。

方法:足三里穴在小腿外側,外膝眼下3寸(四橫指),揉按足三里穴可溫補脾陽,增強體力,延年益壽。點燃艾條一端,懸掛在足三里穴的上邊約3公分處,每次10分鐘,然后反側身,灸另一側的足三里穴,每日1次。

6.涌泉穴生“腎陽”

腎陽虧虛表現為腰膝酸軟,畏寒肢冷,尤以下肢為甚,伴有五更瀉、浮腫、尿急、夜尿頻多等癥狀。治療應補腎溫陽,可點按涌泉穴。

方法:涌泉穴位于腳底心,第二、三腳趾的趾縫紋頭端與腳底連線的前三分之一的凹陷處。刺激此穴,能激發腎經氣血,補充腎中陽氣。先用一側大拇指點按另一側的涌泉穴。每次3分鐘,之后換另一只腳操作。每晚洗腳時做一次。

7.至陽穴生“背陽”

人的背部陽氣不足時,常有背部涼風感,肌肉僵硬等癥狀。刺激至陽穴可增強背部陽氣。

方法:至陽穴位于背部中央,肩胛骨連線的中點,刺激至陽穴有振奮陽氣,疏通經絡的功效??捎明晗慊⒐歉嗷蛳促N膏,剪成1公分×1公分的方塊,貼敷在至陽穴,12個小時后取掉。每日1次,連用6天后,停用一天,在冬天持續用1~3個月,效果最好。

此法最好從中秋開始用,堅持到第二年春初,對老年人防病健康大有幫助。

猜你喜歡
神門百會穴涌泉穴
養心安神常按神門穴
“一鍵”助睡眠
夏季心火旺捏捏神門穴
常按涌泉穴等于補腎
藥敷涌泉穴
治病毒性感冒
神門穴:保養心系統的命定要穴
一穴解決“路怒癥”
針灸穴位保健——百會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