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分農事

2017-12-09 05:18
今日農業 2017年6期
關鍵詞:辛硫磷秋分藥害

秋分農事

本刊的技術版面一直受到讀者朋友們的青睞,經常會有農民朋友打電話到編輯部,咨詢一些各方面的技術問題,也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小編在此把平時農民朋友提及到的問題進行歸納分類,帶著問題走訪專業人士,并請專家予以解答,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小編也將對農民朋友感興趣的二十四節氣的農事熱點,通過專業權威機構的發布,給大家予以解答!

秋分,即秋季此日晝夜平分,多在9月23日前后,山西省多數年份汛期基本結束,北部和中部高寒山區無霜期將結束,進入秋收、秋耕、秋種大忙季葵花子。飼草青貯,畜禽增膘、復壯季節到來。

農諺

秋分放大田

秋分無生田,不熟也得割。

麥無二旺,冬旺春不旺。

種遲苗弱,三關(越冬、返青、發育)難過。

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

麥種泥窩窩,來年吃饃饃。

收收收,忙過頭,收了大秋搶雜秋。

早割豆,午摘花,攤開布袋收芝麻。

一年辛勤在于秋,糧不入屋不算秋。

秋分糜子寒露谷,熟與不熟全要割。

小豬長骨,中豬長肉,大豬長膘。

母豬好,好一窩,公豬好,好一坡。

秋雨如刀刮,瘦牛不瘦馬。

牲口要養好,身子常刷掃,舒筋又活血,不怕冷和燥。

同樣草,同樣料,不同養法不同膘。

農事

及時收貯大秋作物,避免風雨天氣造成霉變、掉粒及野生動物破壞,防止豐產不豐收。

及時搞好秸桿還田或青貯、黃貯,保證農作物秸桿及水熱資源的充分、有效利用。

南部水地復播區要加緊騰茬整地,為冬小麥播種留足時間。中部麥區和南部麥區丘陵旱地開始大面積播種。近年來由于氣候變暖,一般要求冬小麥播種酌情推遲一周左右,但不同年份的氣溫、墑情等不同,以保證冬前理想的苗情為準。冬小麥、冬油菜一般先種陰坡地,后種向陽地;先種山,后種川;先種旱地,后種水地,先種黏土地,后種砂土地。

蘋果中晚品種等秋果豐收。晚熟品種管理要抓好果實脫袋、摘葉轉果、鋪反光膜、病蟲防治、秋施基肥等。晚熟蘋果先脫外袋,3~5天后脫內袋,避開高溫、多雨天氣。

越冬黃瓜嫁接育苗,嫁接期為9月20日~10月15日前后。溫室越冬茬番茄、辣椒、茄子可以繼續育苗,苗齡40~45天,于10月中旬5~6片葉時定植。大蔥育苗,秋播大白菜定苗、補苗。

奶牛:氣候適宜,要抓緊時機增加采食量,增強抗病力。加大查情力度,做好配種工。作斷奶犢牛開始集中免疫。牛場及時清理糞垢,以免造成積水,引起奶牛蹄病。加強草料庫存管理,避免麻雀偷食飼料。

肉牛:青貯玉米是肉牛的最好飼料之一,適時收割是調制優質青貯料的基礎,乳熟末期的玉米秸桿做青貯飼料的原料最好。要集中人力、物力,盡快在短時間內封窖。

蛋雞:關注天氣預報,注意夜間保暖,避免雞群因溫差應激和著涼而引發呼吸道疾病。

蜜蜂:老蜂逐漸退化死,群勢繼續下降,要幽王斷子,避免新出房的越冬蜂哺育幼蟲。幽王后第五天全面檢查一次。干旱、高溫條件眄,高粱易產生甘露蜜,蜜蜂采集后易中毒。防治爬蜂病。

高粱

山西省呂梁市興縣農民朋友問:地下害蟲的危害特點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答:蠐螬又名蛭蟲,是金龜子的幼蟲。大部分兩年一代,以成蟲或幼蟲在土中越冬。過冬成蟲于5月末6月初開始爬出地面活動,并潛伏在豆科等作物根系土壤中產卵。因此,豆茬地種高粱時,往往受在地下過冬的蠐螬幼蟲危害,在高粱幼苗時把根咬斷,致使小苗枯死。

螻蛄又名拉拉蛄,山西省大部分地區以非洲螻蛄為主,危害高粱幼苗,被螻蛄咬斷根或串過的地方使土、根分離,小苗枯死。

金針蟲又名黃泥蟲,成蟲叫叩頭蟲。我省局部地區發生較多的是細胸金針蟲,溝金針蟲次之。主要危害高粱種子和幼苗。

防治方法:消滅地下害蟲的關鍵時間是在播種期。①雜糧種衣劑——紅衣服(10%克百威、10%福美雙)包衣。②辛硫磷拌種、悶種:用50%辛硫磷乳劑0.5千克,加水12千克,每千克稀釋藥液可拌10千克種子;種子拌藥后,堆在一起悶種3~4小時,晾干后播種。③辛硫磷制毒谷:用50%辛硫磷乳劑1千克加75千克煮半熟的谷子或谷秕子,拌勻后堆起悶5個小時,晾干,在播種時施入。④施3%的呋喃丹或5%的甲拌磷制成的顆粒劑,播種時施下。⑤可采用黑光燈等燈光,誘殺螻蛄。

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農民朋友問:黏蟲危害特點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答:黏蟲又名夜盜蟲,每年5月至6月初前后孵化成幼蟲,吃高粱葉片,5~6齡進入暴食期。防治要在幼蟲3齡以前,才能收效顯著。防治方法:用50%辛硫磷乳劑,667平方米用50~100克;或用20%速滅殺丁乳油,667平方米用20~30克;或用25%敵殺死乳油,667平方米用20~25克;還可用滅蟲靈膠懸劑,667平方米用23~25克。

山西省忻州市寧武縣農民朋友問:高粱如何確定適宜的種植方式?

答:隨著種植密度的加大,種植方式也在改變。各地最主要的方法是:“縮壟增行”,改大壟為小壟,行距由原來的60厘米以上,縮小到50厘米或40厘米以下;其目的是縮小行距,擴大株距,使植株間不擁擠,使個體分布更加均勻,有利于植株對水肥及光能的 吸收利用,單株生長發育好,群體產量就更高。如公頃留苗15萬株,行距60厘米時,株距只有11.1厘米,而把行距改小到30厘 米,株距就放大到22厘米。

另外“寬窄行”(又稱大小壟)種植,大壟 60厘米,小壟30厘米間隔種植;還有大壟雙行種植,80厘米壟距種植兩行,或者70厘米壟距之間種植兩行。到底采用哪種方式,必須與使用的農機具和管理方式相配套,便于田間作業??傊?,有了耐密型雜交種必須要有密植的栽培方法,才能獲得最高的產量。

麥子

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農民朋友問:麥田發生除草劑藥害后怎么辦?

答:采用除草劑除草時,因為用藥量過大,或打藥時噴霧不均勻、噴幅重疊,導致局部藥量過多,或除草劑使用期不當,或除草劑混用不當,導致除草劑藥害。藥害癥狀主要表現在根、莖、葉等形態的變化。癥狀輕者,表現為受害處失綠,出現壞死斑點,局部干枯,葉莖輕微皺縮彎曲,根系發育不良等;危害期較短,經過10~15天植株能基本恢復正常,一般不影響產量。癥狀重者,表現為植株嚴重畸形,如莖葉卷曲、畸形,麥葉呈馬鞭狀或蔥葉狀,不能抽穗,生長點壞死,導致植株停滯生長,嚴重矮化、黃化并逐漸干枯,麥粒不灌漿,麥芒橫炸,對產量影響較大。如果除草劑使用不慎,發生藥害,應及時采取措施補救。首先要及時噴施作物生長調節劑、葉面肥加1%尿素和0.2%磷酸二氫鉀溶液;或解毒藥物如赤霉素,0.067公頃用藥2克兌水50千克,在上午露水干后或傍晚噴灑麥苗,可刺激麥苗生長,減輕藥害。其次,對發生藥害的麥田應結合澆水,增施尿素等速效肥料,促進小麥根系發育和再生,恢復受害小麥的生理機能,以減輕藥害損失。

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農民朋友問:高產麥田如何預防倒伏?

答:小麥倒伏的類型分根倒與莖倒,通常以莖倒為常見。根倒是根系入土淺或土壤過于緊密產生龜裂折斷根系,造成根部倒伏;莖倒是由于莖基部組織柔弱,第一、二節間過長,重心偏高,頭重腳輕引起倒伏。倒伏的原因比較復雜,但多因栽培管理不當,品種抗倒性差所致。因此,預防小麥倒伏首先須選用抗倒品種,合理密植,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其次是提高整地、播種質量,促根下扎;第三是在栽培管理上對有旺長趨勢的麥苗采取冬前中耕,增施鉀肥,氮素追肥時間后移,石磙鎮壓或3葉1心至4葉l心期噴施多效唑等措施,對控制旺長預防倒伏都有顯著效果。

猜你喜歡
辛硫磷秋分藥害
白露 秋分
國內辛硫磷的應用研究進展
家蠶中腸內對辛硫磷耐受性細菌的篩選與鑒定*
新穎手性酰胺類的合成、殺蟲活性和藥害研究
作物遭受藥害的補救措施
如何辨別肥害和藥害
二十四節氣之白露·秋分
一株有機磷農藥降解菌的篩選
秋分
氧化鈣對土壤中辛硫磷的去除效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