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粳品種對比試驗

2017-12-09 23:08王燕輝杜德誠鐘林生
安徽農學通報 2017年22期
關鍵詞:興國縣

王燕輝+杜德誠+鐘林生

摘 要:該研究對不同晚粳品種在興國縣的種植表現進行了對比試驗,以期篩選適應本地生態條件種植的高產粳稻品種,為全面普及和推廣“秈改粳”工作做好基礎工作。結果表明,甬優858、春優84和春優284等品種綜合表現較優。

關鍵詞:晚粳;品種對比;興國縣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22-0051-02

為了配合江西省主推技術“秈改粳”的普及和推廣工作,尋找適應興國縣栽培條件的晚粳稻品種,筆者于2017年在興國縣埠頭鄉開展了晚粳品種對比試驗,現就試驗小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品種 按照江西省廳統一布置,選用生育期相近的10個晚粳品種。即:春優84、WJ89、花優14、甬優2640、粳W328、小葉遲熟、甬優538、春優284、長江25、甬優4550,另外以對照品種為五優308,共11個品種。

1.2 試驗地點 興國縣埠頭鄉垓上村,離縣城3km,土壤肥力中等,海拔350m,10~20℃天氣持續220d左右,活動積溫4500~5400℃,全年日照時數1800~2100h。

1.3 試驗時間和農戶 2017年6月27日至10月28日,農戶:鐘水源。

1.4 試驗設計 在面積為0.13hm2同一田塊,四周預留1m保護行和0.4m走道,將上述11個品種均勻排列,并設重復1次,共22個小區,每小區面積0.003hm2.施肥水平:每hm2施純N240kg,P2O5105kg,K2O165kg。其中P全部作基肥,N、K肥按5∶2∶2∶1方式施用,即50%作基肥;20%作分蘗肥,栽后5~7d施;20%作穗分化肥,曬田復水時施用;10%作粒肥,在抽穗前施用。其他管理措施與習慣方法一致。

1.5 試驗過程 6月27日統一播種,用種量26.25kg/hm2,7月20日移栽,7月27日施分蘗肥,8月26日施穗肥,9月3日施粒肥,9月4日打藥一次,9月3—9日始穗,9月7—10日齊穗,10月20日收割。

2 結果與分析

2.1 干物質分析對比

2.1.1 莖 對照為49.164g,比對照重的有:春優84、春優284、小葉遲熟、甬優2640,其余均比對照輕,反映出壯稈強源的效果(表1)。

2.1.2 葉 對照為9.762g,除粳W328,長江25外均比對照重,說明粳稻品種的功能葉確實比秈稻強,且更挺直,利于光合作用(表1)。

2.1.3 穗 對照為95.902g,比對照重的有:春優84、春優284、甬優538、甬優2640,其余都比對照低(表1),說明光合產物轉移和積累的重要性。

2.2 產量構成

2.2.1 有效穗 對照331.5萬/hm2最高,說明秈稻的分蘗力比粳稻更強,因此生產中粳稻應確保足夠播種量(表1)。

2.2.2 總粒數 對照為147.7粒/穗,比對照多的有春優84、春優284、甬優538、甬優4550、甬優2640,其他比對照少,說明粳稻普遍屬于大穗型品種(表1)。

2.2.3 結實率 由于2017年天氣持續高溫,久旱未雨,所有粳稻的兩段灌漿特性不明顯,結實率均比對照(上接51頁)略低(表1)。

2.2.4 實割產量 春優84、春優284、甬優538均比對照高,突破10500kg/hm2,其他品種均比對照低,同時成熟期目測粳稻青枝蠟稈、劍葉挺直,無三蟲兩病發生,特別稻曲病發生為0(表1)。

3 結論

通過不同晚粳品種的干物質和產量構成結果比較,可知興國縣平原鄉鎮在“秈改粳”技術推廣上,可大力宣傳和推薦甬優538、春優84和春優284為代表的粳稻品種進行種植。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猜你喜歡
興國縣
弟弟會爬啦
金融精準扶貧路徑探究
賞花海
興國縣精準扶貧中金融支持路徑探究
淺談興國縣加強體教結合促進青少年體育發展之建議
飛播馬尾松林土壤有機碳空間分布及其影響因子
興國縣著力打造水保生態體驗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