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思考

2017-12-09 23:16楊易芬
考試周刊 2017年13期
關鍵詞:德育教育現狀小學語文

楊易芬

摘 要: 小學語文學科思想性強的特點,決定了德育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有效地結合教學內容,滲透德育教育,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本文中,筆者結合當前小學語文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以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為基礎,探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途徑。

關鍵詞: 小學語文;德育教育;現狀;對策

德育教育是素質教育背景之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語文學科承載著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責任和使命,這一點是基于語文學科本身思想性極強的特點。從語文學科的性質我們可以看出:語文學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以及思想性的特點,而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也明確要求: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語文學科必須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這就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教材的內容,重視思想道德教育的滲透,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學生語文綜合修養的提升。以下,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闡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現狀以及對策。

一、 當前小學語文德育教育的現狀

雖然德育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的責任和使命,而且語文學科也是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但是,就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德育教學的現狀卻往往不那么樂觀。主要問題如下:

(一) 教師對德育教育重要性認識不足

應試教育理念影響之下,教師的教學往往都是以考試為目標。誠然,從內驅力的角度而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內驅力,往往源于當前的考核評價制度。如果教育主管部門以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效果好壞的標準,那就難免會使教師在教學中,以考試成績為基本目標進行教學。因此,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考試成績依然是衡量教師教學效果好壞的重要指標,所以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大有一種“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氣勢,一心只關心學生的考試,而對于考試之外的教學,則往往是充耳不聞。這就使得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基本處于缺位的狀態,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 德育教育效率低下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教材的內容,有機滲透德育教育。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不知何為德育教育,不知如何實施德育教育。從而使得教師的語文教學往往都是停留在所謂的識字、組詞造句上,教師沒有將德育教育提升到一個高度,從而使得德育教育低效率低下,難以發揮實質性的教學效果,也難以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

基于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大背景之下,德育教育儼然已經成為當前教師課堂教學中的責任。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結合語文學科思想性強的特點,滲透德育教育,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那么,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德育教育具有哪些有效的對策呢?

(一) 轉變思想觀念,強化語文學科與思想道德建設的統一性

語文學科具有較強的思想性,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由語文學科的性質所決定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要徹底轉變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重視德育教育,強化語文學科與思想道德建設的統一性。語文教師應當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智商和情商同樣重要。而一個人要想在未來的生活中立于不敗之地,需要的就是高尚的道德品質,而國民道德水平的高低,關系到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關注語文學科的工具性,還要重視思想性,強化語文學科的思想道德教育,促進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 結合教學內容,滲透德育教育

其實,在小學語文的教材中,有很多關于德育教育的文章。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需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提煉,強化德育教育,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語文教師應當緊密結合教學的內容,挖掘教材中關于德育教學的知識和內容,巧妙地將德育教育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 強化愛國主義教育,樹立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是每一個中華民族應當具有的民族使命感。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承載著祖國未來發展的希望,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可以體現在讓學生熱愛祖國的文字,熱愛祖國的歷史,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這種愛國主義教育,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讓小學生從小就懂得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小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弘揚和發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

(四) 結合生活案例,滲透德育教育

對于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而言,教師不能將德育教育停留在理論教育的階段,而應當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案例,滲透德育教育。這種結合生活案例進行的德育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將理論的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的備課環節,應當結合教學的內容,結合當前最新的有關道德方面的案例,讓學生在聽案例講解的過程中,悟出真理,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學科思想性強的特點,決定了德育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有效地結合教學內容,滲透德育教育,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本文中,筆者結合當前小學語文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以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為基礎,探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途徑。

參考文獻:

[1] 鄭曉偉.小學語文推進素質教育構想——強化思想品德滲透的意識[J].小學語文教學,2000,(11).

[2] 尤玉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的方法[J].教育評論,2000,(02).

猜你喜歡
德育教育現狀小學語文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