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武集團:深度重組打造一流企業

2017-12-10 03:46史愛蘋
現代國企研究 2017年12期
關鍵詞:寶武寶鋼武鋼

文=史愛蘋

寶武集團:深度重組打造一流企業

文=史愛蘋

寶鋼和武鋼合并,恰逢其時。通過深度融合,實現“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成為其重組的根本目的,在國家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世界一流企業的當下,顯得尤為關鍵。

2017年上半年,寶武集團累計實現利潤86.6億元,經營性利潤繼續保持行業第一,這也是寶武聯合重組后的首份合并“成績單”,也為其打造世界一流企業邁進了一大步。

寶武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陳德榮公開表示,正在修編新一輪戰略規劃,寶武集團要成為全球鋼鐵業的引領者和一流的企業集團,除了鋼鐵主業外,要形成若干個千億級營收、百億級利潤和百億級營收、十億級利潤的企業。

2016年12月1日,寶鋼、武鋼聯合重組后成立的中國寶武集團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之前,就2016年而言,寶鋼的利潤水平位居全球第一,武鋼也順利走出虧損陰影扭虧為盈。所以,兩者的重組可謂強強聯合。那么,通過深度融合,實現“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成為其重組的根本目的,在國家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世界一流企業的當下,顯得尤為關鍵。

從實踐情況來看,近年來,中央企業的重組取得了階段性的效果:從方向上看,堅持服務國家戰略,更好地完成了央企所承擔的使命責任;從布局上看,堅決落實化解產能過剩等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從效果上看,優化了資源配置,促進了轉型升級,提高了效率和效益。比如寶鋼和武鋼重組之后,就可以從更廣的范圍,統籌考慮產能布局,大大地減少了重復建設和重復投資。

寶武集團認為重組后首先要實現超越自我的目標,而2017年上半年的成績單也確實“給力”:粗鋼產量較去年同期增加11.5%;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1%;利潤同比增加一倍。集團公司人事效率提升4.3%,人均噸鋼同比提升22%,人均營業收入、人均利潤分別增長74%、111%,寶武整合協同效應初見成效,穩居鋼鐵業國內第一的寶武集團正努力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一流企業需要“瘦身健體”

在寶武集團的成立大會上,有一點一再被重申:兩大集團重組成為鋼鐵業的巨無霸打造一流企業,要實現“瘦身健體”。無疑,寶武集團已成為國內最大,全球第二的鋼鐵企業,僅次于歐洲多國聯合建立的安塞樂米塔爾鋼鐵集團。從“瘦身健體”的表述中可以看出,這家客觀上形成的“巨無霸”,并不一味追求“規模最大”。相反,對寶武集團來說,面對價格上漲、利潤提升的“誘惑”,“去產能”、安置閑置人員成為當務之急,“提質增效”成為其重組的根本目的。

去產能在寶武集團的“瘦身健體”計劃中首當其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去產能仍是首要任務。寶武重組,不僅打造出了中國版的世界鋼鐵巨頭,同時也肩負了鋼鐵去產能的行業重任。寶武集團董事長馬國強曾公開表示,2016年,寶武集團全年共去產能997萬噸,之后又追加180萬噸。據悉,這997萬噸化解產能中,包括原寶鋼555萬噸、武鋼442萬噸,追加的180萬噸則為八一鋼鐵拜城鋼廠的產能。2017年,寶武集團計劃再去掉550萬噸的產能。

目前,根據國務院國資委批復的寶武集團合計化解過剩產能方案,化解任務總共為1542萬噸,約占寶武集團鋼鐵總產能的17%。寶鋼化解產能計劃總量從原來的920萬噸增加到1100萬噸,武鋼化解產能計劃總量為442萬噸。產能化解的同時,效益不好的企業也被處置。并且,2016年,寶武集團按照“一企一策”原則,全面啟動37戶僵尸企業及特困企業專項治理,2016年完成了4戶“僵尸企業”和15戶特困企業的處置工作任務。

其實,寶鋼和武鋼的重組不得不提到行業背景。近幾年,鋼鐵業不景氣,并且發展比較散亂,全國規模以上的鋼鐵企業大概在1500家以上,在無序的競爭過程當中,形成了鋼鐵過剩的局面。2016年2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中國要從2016年開始,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1.5億噸。為解決人員分流和安置難題,中央還專門安排了1000億元的專項獎補資金支持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因為這種種因素,不少鋼鐵企業選擇了減產。其中,有約 1/4 鋼鐵上市公司 2016 年的粗鋼產量計劃低于2015 年的實際產量;另有 1/4 鋼鐵上市公司的 2016 年粗鋼產量計劃與 2015 年的實際產量持平。此外,不少上市公司開始了轉型的嘗試,如注入非鋼資產(如首鋼股份)或試水鋼鐵電商(如寶鋼股份)等。在這種大背景下,作為國資委監管的大型鋼鐵央企,寶鋼和武鋼選擇了重組。

馬國強表示,企業聯合重組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去產能的必由之路。寶武集團自身也有很多重復建設,制造了很多同質化的產能。通過兼并重組,才能更好地解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特別是解決去產能問題。上海作為全國調整早、轉型早的經濟中心城市,理應走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前沿,率先通過科技創新和深化改革,推動市場資源向代表擁有競爭力、適合消費升級的產業部門集聚。

除了去產能,寶武集團還做了另一項“瘦身健體”業務,即人員分流,在前期分流安置1.4萬人的基礎上,武鋼2016年安排去產能涉及員工安置1萬人左右。武鋼啟動人員安置工作的時候,曾經算過一筆賬,武鋼共有8萬人,現在鋼鐵的產能大概只需要3萬人。其余的5萬人,若都能出去找一份工作,哪怕一個月只掙3000元,一年將近4萬元,5萬人就能收入20億元,相當于為武鋼創造了20億利潤。這部分人盡管從國企產業工人變為社會服務人員,但他們“武鋼正式職工”的身份不變,有生活費,有五險一金,最后回武鋼退休。

據悉,寶武集團共有員工22.8萬在冊員工,在崗員工大概只有17萬人。在2015年、2016年的上一輪改革過程中,已經有5萬人得到安置,即算是集團員工,要在集團退休,但是已經不在集團工作。并且,從人均1000噸鋼產量等指標來看,(寶武集團)6000萬噸的產能,意味著直接從事鋼鐵生產的有6萬人。按照一般管理,不直接從事鋼鐵生產的輔助業務人員為3萬余人。未來,寶武集團會有10萬人直接或者間接從事鋼鐵生產。2016年,寶鋼開設“產城結合”“產融結合”“產網結合”等各種培訓班,結合企業的創業園區,創造寶鋼的新事業,幫助員工順利轉型。

戰略引領爭創世界一流企業

寶鋼和武鋼此次重組是業內首個集團重組與上市公司合并同步推進的央企聯合重組,以至于在實現了上市公司的重組后,被稱為刮起了一陣“中國神鋼”風。

先是集團層面的重組,兩家大型央企合二為一組建成一所巨無霸。在寶武集團成立大會上,肖亞慶說,一要始終堅持戰略引領,爭創世界一流企業;二要做強做優做精主業,加速提升核心競爭能力;三要深入推進整合融合,努力實現資源配置更優、運行效率更高、盈利能力更強;四要持續深化改革,充分激發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五要加強黨的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梢?,五點要求句句寄予厚望。

重組后成立的中國寶武集團,資產總額約為7300億元,營業收入達3300億元,高端產能占總產能的2/3。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試點企業,寶武集團提出逐漸向管資本轉型,打造鋼鐵領域世界級的技術創新、產業投資和資本運營平臺。在發展戰略上聚焦鋼鐵主業做精做強做優,實現鋼鐵主業一業特強、相關產業協同發展的新模式。

完成集團層面的重組一個半月后,上市企業的重組也落下帷幕。2017年2月14日,武鋼股份整體并入寶鋼股份變身“寶武鋼鐵”,A股迎來了一家超級巨無霸,也被業內稱為“中國神鋼”。根據合并方案,寶鋼股份向武鋼股份全體換股股東發行股票,換股吸收合并武鋼股份。其中,寶鋼股份的換股價格確定為4.6元/股,武鋼股份的換股價格確定為2.58元/股。由此,武鋼股份和寶鋼股份的換股比例為1∶0.56,即每1股武鋼股份的股份可以換取0.56股寶鋼股份的股份。2月27日,復牌首日,公司開盤漲幅一度超9%,數次沖擊漲停,股價最高7.47元,離漲停價7.48元僅一分之差。截至收盤報7.31元/股,漲7.5%,寶鋼股份總市值突破1600億元,超過行業市值排名第二的包鋼股份和第三的河鋼股份總市值之和。

由此可見,在集團重組和上市公司重組兩個層面,寶武集團都實現了1+1>2的雙贏局面。然而,這僅僅是開端,深度融合后的效果還待日后體現,比如經營的協同效應,能否通過并購重組實現生產經營效率的提高,從整體上改善兩家企業的經營能力;再比如,從管理協同效應上,很明顯,原寶鋼和武鋼的管理效率是不同的,寶鋼會優于武鋼,那么,并購重組后武鋼會因優秀的管理資源注入而得以提高。

寶武集團提出,將在化解產能過剩、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節能環保、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力爭成為“全球鋼鐵業引領者”,積極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作者為萬方中天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

猜你喜歡
寶武寶鋼武鋼
淺談工業廠房改造設計——以寶武集團某項目為例
《寶鋼技術》征稿簡介
中國高管培訓發展聯盟先進企業大學巡展中共中國寶武黨校中國寶武管理研修院
寶武50億鋁基新材料及精深加工項目落地三門峽
一座城的獨家記憶
寶鋼競爭戰略分析
“不銹寶鋼”主題展空間氛圍的探索
武鋼今昔
風暴中的武鋼“雪上加霜”
從寶鋼“八零后”看企業的青工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