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冠延長術在殘根樁冠修復中的應用分析

2017-12-12 01:43彭樹新遆云飛
中國醫療美容 2017年11期
關鍵詞:殘根牙冠患牙

劉 洋,彭樹新,遆云飛

(1.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河南 鄭州,450000;2.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口腔科,河南 鄭州,45000;3.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口腔整形外科,河南 鄭州,450000 )

牙冠延長術在殘根樁冠修復中的應用分析

劉 洋,彭樹新,遆云飛

(1.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河南 鄭州,450000;2.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口腔科,河南 鄭州,45000;3.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口腔整形外科,河南 鄭州,450000 )

目的 探討牙冠延長術在殘根樁冠修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患牙殘根樁冠修復的64例患者按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研究組(n=32)與對照組(n=32),研究組患者行牙冠延長術,對照組患者行牙齦切除術,比較兩組術后8周、1年的手術成功率及術后1年牙周袋深度(PD)、齦溝出血指數(SBI)。結果 研究組術后8周、1年時的手術成功率分別為100.00%、93.75%,均明顯高于對照組81.25%、75.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年時,研究組的PD、SBI均明顯低于術前與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牙冠延長術應用到殘根樁冠修復中療效確切,值得推廣。

牙冠延長術;殘根樁冠;美容修復

牙冠延長術為一種近幾年來在國際與國內均廣泛應用的牙周手術,臨床主要將其應用在殘根齦下斷端或者暴露外傷劈裂牙,或用于改善露齦微笑或過短牙冠等一系列不美觀現象,不僅療效確切,同時對患牙的保存率也較高[1-2]。為了探討牙冠延長術在殘根樁冠修復中的應用效果,本研究將在我院行患牙殘根樁冠修復的64例患者選為本次研究對象?,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患牙殘根樁冠修復的64例患者按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研究組(n=32)與對照組(n=32),研究組中男19例,女13例;年齡21-66歲,平均年齡(44.35±10.26)歲;患牙殘根類型:前牙18顆,前磨牙14顆;患牙殘根形成原因:外傷導致冠根斜折到齦下25例,齲壞殘根7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14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44.10±9.52)歲;患牙殘根類型:前牙17顆,前磨牙15顆;患牙殘根形成原因:外傷導致冠根斜折到齦下27例,齲壞殘根5例。術前所有患者均接受牙周基礎治療與根管治療,并由同一位牙科醫師進行口腔檢查,發現所有患者牙斷面與牙槽嵴之間距離均<0.3mm,同時排除有手術禁忌癥患者;合并全身系統性疾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患者;臨床資料缺失患者。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 法

研究組行牙冠延長術,具體步驟:先對患者進行局部消毒、鋪巾、局部浸潤麻醉,順著患牙牙齦緣作一個內斜切口,使切口所形成的齦緣外形呈扇貝狀,形成齦乳頭樣,翻瓣,將殘根斷面充分暴露,去除增生牙齦組織,將黏骨膜瓣翻開,用高速渦輪球鉆磨除適量牙槽骨,讓骨嵴降到牙斷緣根方3-4mm,即暴露3-4mm牙根,并保持根面平整,最后將齦瓣復位并作縫合處理,在創面上塞治劑。對照組患者行牙齦切除術,具體手術措施為:首先對患者進行局部消毒、鋪巾并實施局部浸潤麻醉,之后順著患牙牙齦緣作一個內斜切口,使切口所形成的齦緣外形呈現出扇貝狀,并形成齦乳頭樣,翻瓣,將殘根斷面充分暴露,止血并在創面上塞治劑。對所有患者開展口腔衛生護理知識的輔導工作,1周后拆線,在術后6周時對術牙實施樁核冠修復處理。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術后8周、1年的手術成功率及術前、術后1年PD、SBI。①術后8周、1年的手術成功率:術后6-8周未發生牙齦增生、殘根斷面良好并完全滿足修復樁冠要求的為成功;牙齦重新增生,且將斷面覆蓋,殘根不滿足樁冠要求,需要重新施行手術治療的為失敗。在樁核修復完成1年后,修復體未發生松脫,患牙未發生明顯松動,無牙周炎與牙齦炎等為成功;發生了牙周炎與牙齦炎或發生修復體松脫現象為失敗。牙周炎與牙齦炎的診斷按《牙周病學》[3]中相關診斷標準進行診斷。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軟件處理數據,PD、SBI等計量資料采用(x ± s)表示,以t檢驗;手術成功率等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術后8周、1年的手術成功率比較

研究組術后8周、1年的手術成功率分別為100.00%、93.75%,均明顯高于對照組81.25%、75.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術前、術后1年的PD、SBI比較

術后1年時,兩組PD、SBI均明顯低于術前,且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術后8周、1年的手術成功率比較n(%)

表2 兩組術前、術后1年的PD、SBI比較(x ± s)

通常來說,牙折裂至齦下或者齲壞造成的殘根至齦下時,臨床修復很難實施,往往會選擇拔除處理。然而,如果對殘根實施完善性根管治療,再用一些有效方法讓牙斷緣完全暴露,則殘根將可被保留與修復[3]。臨床在對殘根斷緣進行暴露處理時,很多學者推薦牽引法,也就是將兒童與青少年的患牙殘根牙緣進行牽引到齦上,但此操作耗費時間過長,還可能出現回縮現象[4]。臨床上很多醫學者以往常采取牙齦切除術進行有效暴露牙斷緣,但其中存在的問題為,在還沒有完全修復時,牙齦就已恢復到開始水平。有些醫師于術后第二天實施修復,而有些則立即使用電刀對牙齦進行切除之后并修復,但在修復后,牙齦通常會伴隨著紅腫癥狀,不僅給患者帶來嚴重的不適感,甚至還可能導致牙體修復失敗[5]。分析其主要原因為一般情況下單純對牙齦進行切除處理很難建立起正常的生物學寬度(BW),并且切除后所形成的修復體邊緣部位直接侵犯了BW。而應用牙冠延長術對殘根齦下斷緣進行暴露處理,更符合修復要求,讓牙齦更加健康與穩定。

牙冠延長術的手術原理主要基于牙齦的BW,BW指的是牙槽嵴頂和牙齦溝底間的恒定距離[6]。天然牙齦溝深度大概為0.79mm,結合上皮寬度大概為0.97mm,牙槽嵴上層結締組織大概為1.07mm,一

3 討 論

般臨床測定此BW大概為2.04mm,其建立和穩定為確保牙周組織健康發育的關鍵所在[7]。單純性牙齦切除術只切除了覆蓋在牙根斷面上層的增生牙齦,但無法恢復BW中骨嵴頂上層結締組織與結合上皮附著部位,導致樁冠修復之后冠緣線部位嚴重侵襲了BW范圍,機體以骨吸收形式重建。這很大可能會造成慢性炎癥長時間存在,引發牙齦退縮與亞洲附著點缺失,從而致使牙槽骨吸收。此外,冠緣在齦緣附近,可對齦緣產生嚴重的刺激性,導致牙齦發炎并紅腫,直接影響口腔美觀效果。牙冠延長術可在不損傷到BW的基礎上對牙周組織實施重建,并保證健康,所以聯合應用根向復位瓣和骨切除術,可有效改善骨、軟組織與修復體邊緣的關系,進而形成一種讓臨床醫師與患者方便維護的環境[8]。值得指出的是,牙槽骨嵴頂冠方應至少留有3mm左右間距,(1mm:結締組織附著點;1mm:結合上皮占據點;1mm:再形成齦溝)。此外,在行牙冠延長術時要考慮諸多因素造成的影響,其中比較關鍵的為冠根比、鄰牙高度、牙根長度及牙根穩定性等;術中要時刻注意與鄰牙間的對稱與協調;讓根部牙本質暴露太多很可能會造成根面齲的發生。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術后8周、1年時的手術成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術后1年時,研究組的PD、SBI均明顯低于術前與對照組。提示將牙冠延長術應用到殘根樁冠修復中療效確切,值得推廣。

[1]岳曉雁,羅曉晉,李冰,等.樁冠在齊齦殘根修復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6,16(9):1307-1308.

[2]周偉.牙冠延長術聯合樁冠修復保留后牙殘根殘冠的療效分析[J].口腔醫學,2013,33(4):248-250.

[3]曹采方.牙周病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1,225-228.

[4]任艷萍,黃青,李歆,等.冠延長術在外傷前牙齦下殘根樁冠修復中的應用[J].口腔醫學,2013,33(3):210-211.

[5]何立輝,高尚,高貝,等.三維有限元法分析分裂樁冠與分裂樁核冠修復下頜第一磨牙殘根的應力分布特點[J].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9(1):113-116,后插2,封3.

[6]陳克.改良牙冠延長術與正畸牽引加牙冠延長術治療上前牙齦下牙體缺損的療效比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12):1294-1295.

[7]季旭東,岳陽麗,張麗靜,等.前牙不同程度牙體缺損行牙冠延長術的療效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12):1314-1315.

[8]黃擎,唐慧,劉瑜,等.牙冠延長術聯合玻璃纖維樁修復前牙殘根殘冠的臨床療效研究[J].安徽醫藥,2013,17(9):1512-1513.

Application of surgical crown lengthening in restoration of residual root post crown

LIU Yang,PENG Shu-xin,TI Yun-fei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zhou,Henan Province,4500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urgical crown lengthening in restoration of residual root post crown. Methods 64 patients with restoration of residual root post crow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n=32) and control group (n=32) by surgical methods. Research group was given surgical crown lengthening, whil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ingivectomy. The operative successful rate after surgery for 8weeks and one year,probing depth (PD) and 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 after surgery for one year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operative successful rate after surgery for 8weeks and one year in research group were 100.00% and 93.75%, which were higher than 81.25% and 75.00% in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surgery for one year, the PD and SBI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 fi cantly lower than the preoperative and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surgical crown lengthening in restoration of residual root post crown is e ff ective,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surgical crown lengthening; residual root post crown; aesthetic restoration

10.19593/j.issn.2095-0721.2017.11.019

猜你喜歡
殘根牙冠患牙
用椅旁樹脂嵌體/高嵌體在對第二磨牙遠中齦下缺損進行修復中的應用效果
微創牙挺拔牙術后臨床效果研究
牙周炎對口腔種植修復效果的影響
磨牙牙隱裂的臨床治療效果和保留價值分析
意向性牙再植在重度牙周炎待拔患牙保留中的應用
牙冠延長術保存殘根的臨床療效觀察
43個萌出前牙冠內吸收發病情況調查及對策
玻璃纖維樁在前牙殘根殘冠修復中的臨床應用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