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準化患者在護理健康評估教學中的應用

2017-12-12 09:04彭瓊輝
考試周刊 2017年19期
關鍵詞:健康評估護理

彭瓊輝

摘 要:目的評價標準化患者在高等職業教育護理健康評估教學中的作用。 方法對標準化患者進行培訓,考核通過后被用于問診教學。在教學之后,對學生進行問診考核,通過讓學生填寫問卷調查來評價教學效果。 結果與對照組相比,兩組護生的健康評估評分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在病歷書寫成績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標準化患者應用于教學,效果更好,但標準化患者培訓、評估和應用有待標準化和改進。

關鍵詞:標準化患者;護理;健康評估

標準化患者(SP)也稱模擬病人,是從事非臨床醫療工作的正常人或輕度疾病患者。 他們在經過訓練之后,可以準確地表現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和/或病史,為醫學生和初級醫師的培訓和考核提供素材。標準化患者除了被問診外,還對醫學生和初級醫師具有評估和指導功能。

一、 對象

選擇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135高職護理專業2個班共122名同學,比較健康評估期末考試成績及病歷書寫成績;選擇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135高職護理專業9個班483同學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

二、 方法

1. SP的培訓及考核

選擇10名學生進行標準化患者培訓。 納入標準:自愿參加培訓,具有良好的表現技能、溝通能力和學習能力。 SP培訓和評估方法由研究人員在早期查閱文獻的基礎上開發和實施。

(1) 教學病例及問診模本編寫

培訓前教師準備好教學評估案例和面試腳本。病例來自臨床,涉及健康評估課程需要關注的癥狀和體征。共選擇10種常見疾?。灾夤苎?、肺炎、急性闌尾炎、肝硬化、消化性潰瘍、冠心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白血病和腰椎間盤突出癥)。 面試腳本詳細描述了患者的背景信息、情緒和臨床特點等。

(2) 培訓時間與形式

要求每名準SP模擬1種疾病,培訓集中在學生的業余時間,每周2小時,為期5周。 在培訓前1周成立SP興趣討論小組,解釋SP學生參與教學任務的作用,并發出案例和腳本,要求他們熟悉內容,如有不懂及時提出。培訓主要采用角色互換形式,2名學生1組,配對練習,分別扮演病人、護士進行問診訓練,由其他學生參與SP訓練評價,教師進行小結。

每次培訓后有問題的同學可以在討論組中發貼,進行討論。訓練分三個階段:①患者角色訓練:準SP可準確展示其病例特點、心理狀態,并可熟練配合護士問診。 ②護士角色訓練:要求準SP熟悉問診技巧和要點。③教師角色訓練:與老師集體準備課程內容,熟悉教學目標,總結問診技巧和內容等。

(3) SP的考核

在訓練結束后,采用交換的形式對SP進行評估??己朔譃閮刹糠郑孩倩颊呓巧涸u估SP在問診中的準確性,是否可以表現患者的信息,包括預期需要的癥狀、情緒等,采用自行設計的評分表對其評分。在評分表中有8個評分項目,每項5分,共40分,總分≥34分為合格。8個項目包括配合問診的積極性、靈活性,對病例的熟悉程度,準確、完整、自然地表達病例信息,癥狀和體征逼真、病人心理狀況逼真。②護士角色評估:考核學生是否熟練掌握問診技巧和要點,在此評估階段讓學生重新配對,評估案例和培訓案例也不同。使用自制問卷評分得分,總分為60分,≥36分為考核通過,然后才可以參加SP問診教學。

2. 教學的實施

問診教學共3個學時,將學生分為10組,每組一個SP。 每組5個學生分別對SP進行問診,各組病例各有不同。在問診之前由SP學生強調問診技巧,問診中SP盡可能恢復病例狀態,不做提示,問診后SP給學生點評。 每個學生練習兩輪(兩輪問診SP不同病例),練習過程中,老師對每個小組進行巡視和解決問題。 2輪后由SP和老師再次總結,提出問題,強調重點和難點。

3. 教學效果評價

(1) 問診考核

學生對SP進行問診,考核學生的SP與教學時的SP有所不同,所以學生不存在練習問診的情況。學生使用教師自我設計的問卷進行評分。

(2) 問卷調查

由專職教師根據預先查閱的文獻,集體討論,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共13個條目,并附加對SP和教師的意見欄?,F場發放和回收問卷?;厥章?00%。

三、 結果

1. 兩組健康評估期末考試成績及病歷書寫成績比較

2組護生健康評估考試成績無統計學差異(P>0.05),但病歷書寫成績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 學生對SP的評價

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學生對采用“標準化病人”運用于教學持歡迎態度,運用SP教學后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健康史的采集能力有所提高。見表2。

四、 討論

1. 有助于學生掌握問診知識和技能

健康評估課程有較強的實踐性,其中掌握的技能必須結合實踐。在傳統教學中常通過角色扮演培訓的形式對臨床見習生或護理學生進行教學,但是大多數職業院校無教學醫院,使得學生沒有機會與患者接觸。由于傳統角色扮演中的學生參與性不高,而且學生多,教師少,嚴重影響對學生的訓練效果。在本研究中,利用SP進行問診教學,教學效果調查發現,SP教學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因為SP可以盡可能還原臨床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SP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問診技能,SP教學方法可以加強相關理論知識的記憶,學生在問診考試中,平均成績有所提高。這是因為SP除了擔當患者的角色,還充當指導者角色,分組指導學生,增加了學生練習的機會和參與度,提高了實訓效果。

2. 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問診教學的目標不僅僅需要學生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而且要求學生利用這些技能詢問患者,與患者交流,這需要老師提高學生的人文社科方面能力。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傳統的教學遠遠不夠。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SP教學法可以提高對患者的心理狀態的認識,提高護生的溝通能力、心理素質和自信心,幫助護生培養臨床應對能力。研究顯示SP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意識、心理素質和溝通能力。其原因可能是通過SP培訓,經過評估后可以更真實、自然地表現相應的癥狀、體征和精神狀態,最大程度地模擬臨床情況,幫助學生在問診實踐和評估過程中進入護士角色,從而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3. 研究中的問題及對策

本研究采用SP參與問診考核,反映學生學習的不足,有助于促進教學改革??己税l現學生缺乏非語言交流能力,人文意識不強,反應差,心理素質差。 大多數學生反映SP參與教學時間太少,沒有足夠的練習。 建議未來的教學應繼續強調人文關懷,增加SP參與教學的教學時間,并增加SP培訓和培訓案例的數量,方便學生針對不同癥狀、不同情緒病人進行模擬練習。對 SP培訓和評估、實施和教學評價需要進一步完善和補充。具體方案如:①編寫SP培訓與考核手冊,包括SP培訓計劃和評估標準。根據手冊對SP培訓和評估,規范,統一和標準化SP。 ②教學實施中加強對學生和SP的管理,編寫教師版和學生版SP教學方案。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和SP職責。③教學效果評價,調查問卷應進一步修改完善,以檢查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SP在我國的應用和研究已經顯示了具有獨特的優越性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在護理教學中使用SP,可使護生的臨床應變能力、動手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和職業素養得到全面提升,而且有利于護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及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有必要對此教學模式深入思考,以推動臨床護理教學發展。

參考文獻:

[1]袁慧.近20年我國SP應用的現狀、困境及原因分析[J].山西中醫,2016,32(2):60-62

.

[2]胡三蓮,何丹,周玲等.標準化病人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3,1(9):58-59.

[3]李紅.學生標準化病人護理教學研究進展[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1):44-45.endprint

猜你喜歡
健康評估護理
舒適護理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急腹癥的急診觀察與護理
轉型背景下健康評估核心課程教學改革與思考
建立長期護理險迫在眉睫
中醫護理實習帶教的思考
中醫護理在社區護理中的應用
中西醫結合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護理干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