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住建筑設計節能問題研究

2017-12-12 22:39李海銘
科學與財富 2017年31期
關鍵詞:結構設計建筑設計建筑

李海銘

摘 要:建筑節能是可持續發展概念的具體體現,也是世界性的建筑設計大潮流,同時也是建筑科學技術的一個新的增長點。設計、建造使用節能建筑有利于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在眾多建筑類型中,居住建筑由于數量相對較大,同時又是供人們晝夜連續使用,對室內熱環境和空氣質量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對居住建筑的節能研究尤為重要。

關鍵詞:建筑設計;措施

適用、安全、經濟、美觀、便于施工是進行建筑設計的原則。這五個方面各有所重,又互為矛盾,一個優秀的建筑結構設計往往是這五個方面的最佳結合。但由于設計人員只注意到適用、安全、經濟、美觀,而忽略了便于施工。有時設計人員為圖方便,用偏于安全的簡化方法計算,雖然既省事又保證安全,卻增加了造價。因此,既具有藝術感,又可持續發展的建筑設計尤為重要。

一、居民在建筑方面的節能設計研究

1.1建筑節能的意義。關于建筑的節能對于我國的意義重大。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建筑的規模越來越大,在不同的程度上獲得了巨大的發展,所以需要不斷提高居民的節能意識。目前我國城市居民的耗能量比較大,但是我國在很多領域已經面臨不同方面的能源危機。因此,節能在我國的城市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需要不斷推進。

1.2推進節能的重要內容。建筑節能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涉及到很多的內容,需要從不同的方面入手進行推進。在用電方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用電量越來越大,空調,電腦和彩電等家用電器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城市用電。居民在電的使用上在很多方面都缺少節約意識。在煤炭的使用方面,北方地區隨著經濟的發展對于煤炭的消耗也U來越多。我國雖然是資源大國,資源豐富,但是人口基數大,需要在自愿的消耗方面不斷提高節能減排的意識。

二、目前建筑設計存在的問題

現實我國建筑設計整體環境中,在重“量”而輕“質”社會整體氛圍里,建筑行業的鏈條因為未能及時調整適應建筑市場發展的步伐,存在著許多日益突出的問題。例如,現行建筑設計從業主對設計任務書的擬定、設計機構設計工作的進行到建設主管部門(規劃部門、城建部門等)的專業評判、審核以及建筑投產使用后的評價似乎缺少一種各方都認可且具有各方都通行易懂的標準。具體如下:

2.1 設計結構不科學

設計師對結構設計沒有進行科學劃分,常會把底層設計為大空間,很少設置抗震墻。而上部砌體抗震墻多數與底部的框架梁、抗震墻難以對齊,使得結構體系分配不科學。而有的設計中抗震分類、場地類別沒有正確運用,給結構設計工作造成阻礙。在材料結構設計中,對于混凝土構件常常在性能指標上達不到標準,材料質量很差;對荷載取值未能根據標準設計,出現漏算錯算;少數結構設計與施工標準的合同未能達到一致,結構強度比計算低出很多,安全性能不達標。

2.2 設計質量不夠高

受職業道德水平的影響,很多設計人員在圖紙制作時“偷工減料”,結構設計過于草率,施工圖中必須具備的系統圖、大樣圖、相關剖視圖沒有全部到位;對必須用圖紙反映的內容只標注“見圖集”、“由設備廠家確定”等,施工圖設計在言語表達上不清晰,對具體的施工設計不夠細致,難以對工程進行描述;而很多真實的設計依據、安全等級、耐火等級、設計參數、工程類別等問題未能交代清楚。

2.3 缺乏建筑設計評價體制

對于建筑設計,國外都有一套相應的評價標準,如英國,由國家相關部門建立專門的機構(CABE),由此機構內不同專業特長的專家組成立不同類型建筑設計的專門小組(Design panel),在一種標準化評價的流程內,按照菜單式的方法(10 條標準)來評價項目設計質量。雖然我國這樣的機制、專業部門尚未健全,也無設計及評價的各類標準,更重要的是由于地域差異,管理部門的多重性體制,短時間內建立健全的這樣一套科學體制有一定的困難,但是至少可以做到借鑒 CABE 的各類建筑設計評價標準,來指導建筑師進行建筑設計與自我評價。

設計改變生活,建立一套標準化的設計及評價準則對社會生活影響巨大。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建立這樣一套標準變得更為緊迫,因為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低碳經濟新發展模式的需求,使得我們更應小心謹慎的面對建設項目。

三、居住建筑節能設計中有關技術的探討

3.1關于小區總平面的環境設計。經驗表明,建筑單體的居住舒適度和建筑的環境有很大的關系。位于城市中心區的居住小區由于周圍樓房林立,加之中心區的地價高,開發商為了保證必要的利潤,小區內建筑的密度也大,因而徐州市中心區的幾個居住小區,與城市邊緣區的幾個居住小區比較,夏季不僅室外氣溫要高(1 ℃~2 ℃)而且無風悶熱。

3.2大進深的住宅有利于節能節地。目前的住宅設計,為了采光的需要大都進深較小,通常在 10m 左右。炎夏季度受太陽的輻射熱影響較大,室內溫度很快就上升到接近室外溫度,在夏熱冬冷地區空調的使用率逐年上升?,F行建筑設計節能標準中規定了建筑體形系數的最大限值,其目的也是為了減小陽光的輻射量。而減小體形系數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適當加大房屋的進深。加大房屋的進深還有利于節省建筑的用地,中國是人多地少的國家,節約土地資源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因此希望我們的建筑師能向傳統民居學習,多設計一些現代的大進深的住宅。

3.3合理設計住宅的朝向。在小區建設中,住宅往往可以選擇適合當地的最好的朝向,一般是南偏東。這既有利于夏季主導風(東南風)的進入,也有利于防止太陽的西曬,減小陽光的輻射熱。但是在中國的中小城市,在道路兩旁的建筑物,當道路為南北向時,臨街的房屋則成為了東西向。次要道路兩旁的建筑物通常只能一層、二層為商業建筑,以上各層通常都是住宅,西向的住宅整個下午都被太陽炙烤,因而對建筑節能十分不利,我們應重視和解決這一問題。

3.4建筑的綠化。多種一些樹冠面積大的喬木是十分有利的。但目前很多開發商為了省錢房前種的喬木來遮陽光只有小酒杯粗,十年、二十年都難以長成。建議喬木應首選速成的樹,樹冠面積的樹種,最好是移植已生長多年的高大的喬木。有條件時要盡量保留原有的樹木。除了室外綠化以外,建議要重視建筑屋頂面和墻面的綠化。特別是東西山墻可以種攀緣植物。

結言

總之,居住建筑作為現代建筑中數量較大,同時相對舒適度要求又較高的類型之一,在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的同時,需要在空間中筑起一個人工環境,并努力做到室內環境的舒適和穩定的同時,要盡量減少能耗代價。在居住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應正視室外環境對室內環境的影響,通過規劃組織,空間、功能布置以及局部構造處理等技術手段達到對氣候的尊重。利用氣候條件的有利因素,調整環境對建筑的影響程度,以營造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更舒適、更有效的空間環境。

參考文獻:

[1]李方良,楊勇.和諧社會中建筑與自然環境的關系[J].中外建筑,2007(5)

[2]羅德啟.健康人居環境的營造[J].建筑學報,2004,4

[3]楊楚屏,謝浩.促進“人、建筑、環境”的和諧統一[J].低溫建筑技術,2003,(2)

[4]鐘曉青.“綠色建筑”體系若干理論問題探討[J].建筑學報,1996,2endprint

猜你喜歡
結構設計建筑設計建筑
高層建筑連體結構設計
《北方建筑》征稿簡則
結構設計優化在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
關于建筑的非專業遐思
建筑的“芯”
綠色建筑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思考
建筑設計的困惑
建筑設計中節能建筑設計的分析
BIM結構設計應用
某排水虹吸井結構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