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山溪性河道生態修復理念及其治理技術

2017-12-12 08:16羅丹
科學與財富 2017年31期
關鍵詞:治理技術生態修復

羅丹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與城市規劃建設理念的轉變,對于山溪性河道的修復治療,不僅需要滿足人口較為集中區域的泄洪要求,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美觀性或城市功能特征,具有相對較高的要求標準,本文以浙江某山溪性河道的生態修復為例,對其修復理念與技術方法進行研究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浙江山溪性河道;生態修復;治理技術

在過去的河道修復與治理中,單純的考慮其安全性影響,片面進行河道行洪能力修復治理,對于河道周圍生態環境所產生影響比較突出,而且在整體上的美觀性效果也比較差。隨著社會經濟建設與人們生態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在現代的河道治理與修復中,越來越重視其生態功能的修復治理,在滿足河道行洪能力基礎上,更加重視其美觀性與生態化建設[1]。下文將以浙江某山溪性河道生態修復工程為例,對其修復理念與技術方法進行研究分析,以推進山溪性河道生態修復的發展提升。

1、浙江山溪性河道生態修復工程情況介紹

本文所分析的山溪性河道工程位于浙江的南部,位于山地區域,最高海拔在1000m以上,河道水流流向為西轉西北,河流流域面積大約為184km2,長度約為35km,統計顯示,該河道連續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484mm,平均徑流總量達到2億立方米。

該河道主要修復工程河段的流域面積約為20平方千米,河流長度約為10公里,河流段坡降幅度為55%,工程河段上游以農田為主,下游為集鎮區域。

2、山溪性河道修復前主要問題分析

2.1 山溪性河道修復工程現狀

上述山溪性河道進行修復前已經設置有擋墻護岸,為確保汛期河道的泄洪能力將河道寬度由開始的15m擴大為28m左右,此外,將河岸的高程由開始的約133m降低到128m。其中,在河道兩岸設置的護岸擋墻結構為埋石砼結構,并且采用羅馬柱作為防護,同時對河道中的原擋墻護腳使用混凝土進行了一定的加固處理。此外,該河道岸腳還埋設有一處污水管道,管道外包為混凝土。如下圖1所示,分別為該河道工程的現狀斷面結構圖。

圖1 河道現狀斷面圖

除上述情況下,該工程河道中還有三座跨河橋梁,其中一座為公路橋,橋面高度約為133m,另一座為休閑、觀賞橋廊,為仿古型橋梁,還有一座兩跨結構的村級橋,中間使用樁承臺進行支撐,為河岸兩邊居民來往提供便利。此外,在該河道的右岸有一條混凝土道路,是該地區某單位辦公及機動車輛行駛主要道路,左岸有一條寬度在3m左右的較窄道路,主要用于人行以及非機動車輛通行。

2.2 需要進行修復的問題

由于該河道屬于較為典型的山溪小河流,具有突出的暴漲暴落、枯水期斷流特征,導致河道河床在枯水期斷流情況下出現裸露,不僅對河道生態環境造成影響,而且美觀性效果也不好,因此,必須要進行河道枯水期斷流情況改善。其次,河道暴漲暴落與枯水期斷流情況,導致河道淤積問題比較嚴重,最高淤積深度已經達到1米左右,既對河道行洪能力造成影響,同時也河道原有生態結構造成破壞影響。最后,當前河道中用于休閑觀賞以及具有生態功能建筑、植被比較少,對河道生態恢復也不利,需要進行相應的改善和修復,以進行更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作用創造。

3、山溪性河道工程的生態修復理念

為滿足生態發展與河道行洪等功能需求,修復治理需要從防洪安全與河道水利生態環境改善兩個方面進行,在提高河道行洪能力的同時,實現其生態景觀效果的提升,滿足河道居民的休閑、娛樂等需求,達到人與自然、與環境相統一的目標[2]。

對于河道防洪能力的修復提升,需要從河道上游設置大壩進行攔渣處理,避免河道淤積發生,同時還需要對河道工程當前的淤積情況進行清理疏通,對河道淤積問題進行改善控制,從而使河道的行洪能力得到改善和提升。其次,對于河道生態環境以及娛樂休閑設施的改善修復,需要從修建景觀堰壩、種植生態植被、設置休閑娛樂平臺等方面實現,在確保該河道生態水質環境同時,又可起到一定的觀賞、休閑、娛樂功能。

4、山溪性河道生態修復的具體措施

根據以上山溪性河道生態修復理念和思路,在進行該山溪性河道工程生態修復中,需要實現的工程結構主要包括攔渣大壩和三個河道景觀,其中,三個河道景觀分別包括生態觀賞景觀、運動休閑景觀和娛樂休閑景觀區。如下圖2所示,即為該山溪性河道生態修復工程結構。

圖2 山溪性河道生態修復工程結構

在該生態修復工程中,攔渣大壩的修建主要是為了清理河道爛渣,在避免河道淤積發生的同時,還能夠有效控制河道枯水期斷流情況。而三處生態景觀修建中,生態觀賞區主要是為了修復河道當前的生態問題[3],同時實現河道整體生態觀賞價值,為河道區域創造較好的生態環境;運動休閑區景觀的修建主要用于河道居民親水、玩水,為河道兩岸居民提供休閑娛樂;其中,親水休閑區的建設也是為例滿足河道居民的休閑需求。

需要注意是,攔渣大壩的設置,選址應傾向于河道水流相對較緩區域,能夠有效提高攔渣的效果,而在親水休閑以及生態觀賞、運動休閑三大景觀區設置修復時,在保留河道工程原有休閑景觀基礎上,沿現有的河道岸線進行親水平臺以及水生植物、墻頂花槽的設置種植,同時在河道的左右兩岸設置有親水平臺。此外,在進行河道淤積情況清理改善時,應注意避免對河道現有橋梁建筑的基礎造成影響,河道清淤要確保滿足河道當前水流量情況下的過水能力,避免清淤不徹底對河道居民安全產生威脅。

5、結語

總之,山溪性河道工程由于其特殊性環境條件,在修復治理中多以防洪修復為主,對其生態功能的改善提升比較少,對河道的生態以及河道周圍社會經濟的長期發展十分不利。本文在分析山溪性河道現狀基礎上,進行防洪修復同時,注重河道生態功能修復,效果相對理想,可供參考。

參考文獻:

[1]胡普銀.集鎮區域山溪性河道生態修復措施[J].江西水利科技,2017, 43(03):198-204.

[2]王悅.城市山溪性河流水利景觀設計研究[J].中國園藝文摘,2017,33(02):141-142.

[3]邵靚,王鶴.對現狀水利工程中河道景觀生態建設的探討[J].山西建筑,2017,43(01):212-214.endprint

猜你喜歡
治理技術生態修復
遼河生態廊道景觀恢復之路
景觀都市主義思想下的“廢棄景觀”修復研究
濱水駁岸景觀生態修復及空間藝術設計策略
土壤重金屬污染特點及治理策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