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高鐵出口的現狀、問題與對策

2017-12-12 07:40應嬿斐林燕吳柯磊
科學與財富 2017年31期
關鍵詞:高鐵出口

應嬿斐+林燕+吳柯磊

摘要:國際高鐵市場具有極高的發展潛力。作為中國的商業名片,高鐵出口是中國對外出口的重要內容之一。面對快速擴張的世界高鐵市場需求,我國以貨物貿易方式進行軌道交通設備出口的企業海外收入快速擴張,而將貨物、技術和服務貿易結合的高鐵項目出口風險大,市場競爭激烈、企業經驗欠缺等問題。論文對如何推進我國高鐵出口提出了應對措施,包括發揮外交的推動作用、加強高層統籌規劃、整合產業鏈、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等。

關鍵詞:高鐵;出口;對外工程承包

發改委消息顯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高鐵營運里程達到1.9萬公里,居世界第一,占世界高鐵營運里程的60%以上,中國高鐵形成了自己的技術優勢,成為世界交通運輸領域的領跑者。在世界市場上,中國的高鐵具有技術全面、成本相對低、運營經驗豐富、建設工期短、交易方式靈活多樣的優勢。作為中國的商業名片,推動高鐵出口將帶動國內實體經濟發展,促進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對自主創新和自主研發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1.世界高鐵出口需求旺盛

2013年底,全球約有14000公里高鐵進行了建設,另外還有16000公里尚處于考察準備階段中根據各國對高鐵發展的規劃,世界高鐵總里程將在2020年跨越5萬公里大關,這將帶來另外1.1萬億美元也就是7萬億元人民幣的高鐵直接投資,有高鐵建設規劃的國家遍布六大洲。

表1-2全球主要國家2010~2025年規劃中的高鐵發展里程統計

世界對高鐵建設的需求造就了中國高鐵的出口市場潛力,全球高鐵的快速興起對中國發展高鐵出口來說千載難逢,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我國正在制訂計劃,擬在2025年與17個國家的鐵路網實現連接,以實施歐亞、中亞、泛亞三大戰略區塊的互聯互通。

2.中國高鐵出口現狀

高鐵出口一般指國內相關企業單獨或以聯合體形式參與國外高鐵項目的招標,競標成功后簽訂合同,合同內容包含設備出口、工程承包或建設和運營整條鐵路。我國高鐵出口方式,可以分為貨物貿易,技術和服務貿易以及對外直接投資。目前,中國高鐵在實現了本地化生產的基礎上,可以滿足全球普遍接受的技術準入標準,正在成為世界高鐵出口市場上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無論出口配件、整車甚至全套工程,技術和施工成本都具有優勢。在國內市場需求不足、產能過剩的宏觀環境下,中國高鐵產業正在積極尋求海外市場,在自身出口快速發展的同時,帶動相關行業加速"出海"。

作為中國高鐵出口的重要內容,軌道交通裝備出口發展迅速,2001年至2014年,中國鐵路設備出口額年均增速24.7%,高于同期外貿增速18.2%?;趯ν夤こ坛邪奶攸c,國內的勞務、設備出口也將得到了很大提升。中國高鐵產業從出口單一的軌道交通設備走到對外承包高鐵項目已發展較為成熟,最終的高鐵運營尚未進行實踐。與中國建立高速鐵路合作關系的國家和地區超過50個。世界高鐵市場上,中國中車公司即占全球高鐵市場主要供應商市場份額的52% 。

3.中國高鐵出口面臨的問題

作為中國企業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條高速鐵路,伊安高鐵被看做中國高鐵出口的里程碑,然而這項工程單純從經濟利益角度而言,是盈是虧眾說紛紜。2015年墨西哥高鐵項目的無限期擱置則充分體現了世界市場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我國不少對外高鐵項目均一波三折,反應中國高鐵出口還面臨不少問題。

3.1形勢復雜,風險多樣

中國高鐵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亞非國家等政治相對不穩定的區域,這些區域國際關系復雜,國內經濟波動大,同時是各種國際勢力博弈和競爭的區域,使中國高鐵走出去面臨較大的政治風險;由于中國相關企業"走出去"時憑借的優勢往往是低價競標,承諾較短的建設工期,不少項目還是帶資承建,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在當前國際環境下還存在市場準入風險,國際高鐵市場并不完全開放,高鐵出口還須面對進口國各異的國內法律規章和市場準入障礙,包括安全、健康、公共利益,以及稅收歧視及人員資格限制等。

3.2市場競爭激烈

受資金、技術、規模的限制,高鐵國際市場是一個非常集中的寡頭壟斷市場,準入門檻高,主要參與者多為世界頂級的跨國公司,如日本三菱、法國阿爾斯通、加拿大龐巴迪和德國西門子等。這些公司所在的國家高鐵發展歷史較長,運營經驗更豐富,技術競爭力也較強。日本是世界上最早發展高速鐵路的國家,新干線擁有世界上最為成熟的商業運行經驗和高安全標準,運行 50 年從未出現過大事故。法國則是歐洲最早擁有高鐵的國家,其TGV高鐵以高速度著稱。德國在ICE 高速鐵路技術方面有較高的聲譽。出口區域方面,在中國高鐵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主要市場主要是東南亞、非洲及以中亞,在這些區域,中日之間的競爭尤為激烈。

3.3企業經驗不足

作為高速動車市場的新進強力競爭者,中國高鐵企業向世界出口包括零部件、高速動車和高速鐵路工程在內的所有高鐵相關產品和服務,然而中國高鐵出口還處于發展初期,經驗不足,人才欠缺。受發展時間限制,目前中國高鐵企業只在極少數海外國家建立了高鐵維修服務中心。中國承擔一些海外建設項目,如安伊高鐵二期、沙特的麥加朝覲鐵路等,經濟效益低,反映出中國高鐵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欠缺經驗。我國企業在跨國合作開發和技術輸出的合同簽署時,對合同陷阱和缺陷的處理經驗不足。墨西哥高鐵項目中,中國企業表現出對國際市場的工程招標程序和監督管理制度不夠熟悉。中國高鐵企業對于國際合同法、當地國家的法律也缺少足夠的了解。

3.4對核心技術和標準的掌控能力欠缺

中國高鐵技術是在吸收日本、德國、法國的高鐵原創技術基礎上經過消化、吸收和創新而形成,并在關鍵技術和核心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形成了一批有價值的專利,但這些專利主要在國內申請,在國外基本沒有專利部署。同時,我國高鐵發展的時間短,國內雖然取得相當高的發展成績,但是國內的高鐵標準體系在國際市場上的認可度并不高,產業標準的國際化工作落后,我國目前在海外也還沒有一條完全按照中國標準建設的高鐵。而德國、法國發展高鐵的歷史較久,在高鐵技術領域地位占優,他們的標準在國際高鐵市場特別是在歐洲市場有影響力。在發達國家標準地位占優的國際環境中,中國高鐵技術在海外市場的認證進度比較漫長,妨礙了中國高鐵出口,部分項目里中國高鐵缺乏標準認證而無法參與投標。endprint

4.推進我中國高鐵出口的對策建議

在當今全球高鐵產業大發展的進程中,世界正逐漸認識到發展高鐵對各方面的帶動作用,因此對高速鐵路的市場前景預期樂觀。中國作為世界高鐵俱樂部的一員,先前滿足國內需求推廣高鐵的豐富經歷讓修建、運營高鐵本身成為了"朝陽產業",如何持續推進出口是中國高鐵深化"走出去"戰略的首要問題。

4.1發揮國家外交的推動作用

中國高鐵項目出口涉及我國經濟、政治、外交、國防等多方面,高鐵項目出口所體現的不僅僅是某些企業的競爭力,更關乎中國制造業水平提升和國家形象展示。從我國中泰高鐵項目流產、墨西哥高鐵項目中標失效等情況反映出,高鐵是極具政治敏感性和公眾關注度的高技術、高投入的項目,大多有著非常濃厚的政府背景,推進高鐵出口,需加強政府外交層面的斡旋,取得相關國家政府部門的認同和信任,推進國家間合作機制的形成,這需要政府部門加強國際合作與外交洽談,也需耍具體協調機構深入參與,強化溝通,共同保障高鐵項目出口的順利推進。樹立中國跨境高鐵可打造經濟貿易與文化交流通路的理念,重點加大對高鐵合作國的援助和文化溝通,實現中國高鐵走向世界的目標。

4.2加強對高鐵出口的統籌規劃

高鐵產品的出口與我國一向擅長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完全不同,需要政府制定積極的政策,加快由單個產品出口向項目整體出口進化,設立專門機構對中國高鐵的全球布局進行規劃指導。中國高鐵"走出去"涉及面廣,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部門的協作和統籌協調,從國家層面來說,要做好高鐵"走出去"的頂層設計,組建超越部門的高鐵出口產業發展機構,統籌規劃中國高鐵出口的戰略布局和實施步驟,研究高鐵出口的模式和時機,協調政府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充分激活市場,利用產業集群、行業集合的優勢減少不良競爭,統籌協調、減少內耗,實行統一的對外出口戰略。

4.3合理選擇目標市場

隨著世界興建高鐵浪潮的興起,國際高鐵規劃超過五萬公里,遍布世界六大洲。全球在建高鐵主要集中于歐洲和亞洲,而我國高鐵出口的傳統市場是包括東南亞和非洲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東南亞許多國家已有的基本鐵路,但卻不適應當地發展的強勁需求,高鐵的最新技術的出口將幫助當地鐵路交通一步到位,是較為理想的市場。非洲大部分地區當前經濟發展程度較低,沒有足夠的支付能力,通過以"資源換高鐵"的靈活交易方式可以解決支付問題,非洲市場也極為廣闊。我國高鐵未來應繼續保持在發展中國家的優勢地位,牢牢抓住現有合作伙伴,再在此基礎之上開發其他潛在市場。同時,歐洲不少發達國家具備大規模建設高鐵的實力和需求基礎。在世界經濟緩慢復蘇及老舊技術設施更新升級大背景下,這些發達國家的高鐵建設潮越來越近,發達國家市場仍有較大潛力,這一市場也要有足夠的重視。

4.4整合產業鏈資源

高速鐵路是現代髙新技術、尖端工藝和創新理念的廣泛融合,從基礎的產品出口到項目整體出口和運營,涉及到土木工程、裝備制造、信息技術、冶金、電力等相關行業,包括勘察設計、工程施工、設備生產與供應、安裝調試、運營服務、投融資、技術服務各個環節。從產業層面來說,如此復雜的系統運作,如果被動地等待行業內部秩序的逐漸形成,很可能錯失先機,政府、行業協會、龍頭企業應主動牽頭,成立協調組織,整合產業資源,減少行業內部的惡性競爭,組建基于整個產業鏈的出口聯合體,形成對外出口的合力。

4.5強化高鐵技術創新,推進技術標準出口

我國高鐵出口,知識產權是被垢病的關鍵點。中國作為高速鐵路技術的"后來者",是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歷經消化吸收后的再創新,基于此,我國應加強高鐵產業的技術投入,攻克高鐵技術的核心技術難關,開發性能更優、更被認可的新技術、新工芝和新產品,注意保護高鐵技術的知識產權,推動高鐵技術知識產業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創建有效合理的知識產權制度。并通過國際項目合作推廣我國的最新技術。在技術創新的基礎上,輔以高鐵技術標準的出口策略,完善高鐵產業的技術標準,積極參與產業標準國際化工作,在開發、設計和產品標準應用中起引領作用,提高高鐵技術標準的國際認可度。

參考文獻

[1]趙慶國.高速鐵路產業發展政策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3:27-44.

[2]許盛剛.高速鐵路競爭力的模型描述及應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大學,2015:49-50.

[3]何必勝,宋瑞,何世偉,馬輝.世界高速鐵路市場競爭方式及趨勢分析[J].綜合運輸.2011(05):74-76.

[4]杜欣.我國高速鐵路運營概況與未來需求展望[J].中國鐵路.2011(01):31-39

[5]王勇,李姍姍."高鐵時代"喜與憂[J].中國經濟周刊.2010(11):48-49.

[6]張超,譚克虎.法國政府對高速鐵路支持政策研究及啟示[J].鐵道經濟研究.2014(04):36-42.

[7]程也.中國率先進入"陸地飛行"時代--鐵道部總工程師解讀"中國高鐵"[J].社會觀 aa察.2011(01):40-42.

[8]金星宇.高鐵將成"一帶一路"戰略助推器[J].地球,2015,02:50-51.

作者簡介:

林燕:女,生于1970年,四川德陽人,浙江師范大學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產業經濟學、制度經濟學。

應嬿斐,女,生于199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管理學院環境發展與教育學院;

通訊作者:林燕,女,生于1970年,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教授,博士,浙江師范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產業經濟學、制度經濟學; 吳柯磊,男,生于1994年,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會計系

數據來源:http://www.uic.org/

數據來源:SCI Verkehr http://www.sci.de/endprint

猜你喜歡
高鐵出口
高鐵時代
上半年我國農產品出口3031億元,同比增長21.7%
中秋節:62萬人坐著高鐵游云南
小蟲找出口
高鐵會飛嗎
一只鷹,卡在春天的出口
人地百米建高鐵
給情緒找個出口
米彎彎的夢里有什么
第一次坐高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