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生育政策對生育行為的影響

2017-12-12 07:46張子安熊翠陳盼盼
科學與財富 2017年31期
關鍵詞:全面二孩

張子安+熊翠+陳盼盼

摘要:為全面了解我國生育政策對生育行為的影響,我們對生育政策不斷調整和完善的過程及其對生育行為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全面二孩"政策僅僅是我國生育政策調整的"中點";為促進人口均衡發展,我國未來的生育政策應向全面放開乃至鼓勵生育過渡。

關鍵詞:生育政策 生育行為 全面二孩 全面放開

一 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及其對生育行為的影響

建國以來,由于衛生工作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尤其是嬰兒死亡率逐漸降低,人口總數逐年增加。在當時的經濟背景下,節制生育這一理念在我國慢慢衍生,馬寅初的新人口論、社會學派的節制主義等開始出現,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國家領導層面的認可。中國人口太多,勞動力過剩,解決不了就業、穿衣吃飯、發展等問題,必須要控制人口增長這一理念得到廣泛的支持。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孩子"是當代政策的基調,最終,在1980年中央召開五次人口座談會議后確定下來。

在獨生子女政策實施期間,為促進政策的落實,有效控制人口的合理性增長,國家對自愿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發放《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獲得該證的夫妻可以領取獨生子女費,并給予他們相關的保障承諾。在該政策鼓勵下,人們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觀念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整個社會的生育觀念從"越窮越要生孩子,越拼命生孩子越窮"的死循環誤區中慢慢走出,相對理性的生育觀念逐步確立。

獨生子女政策的落實對城鎮的影響相對較為明顯,尤其是經濟發達的地區。政策的鼓勵和幫助以及生活的負擔使得人們更樂于只生一個孩子。傳統的"養兒防老"觀念雖然依舊存在人們的思想中,但在得到國家養老保障等一系列承諾后,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依據政策生育。獨生子女政策在城鎮得到快速地,有效地推行。

但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無法忽視的問題。在農村,尤其是偏遠地區,由于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以投入生產工作等原因,獨生子女政策的推行遭遇極大的阻礙,并且引發一系列事故。傳統的"重男輕女"、"多子多福"等觀念根植于老一輩人的內心,絕大部分農村父母認為,男子可以成長為家里的主要勞動力,幫助家庭擺脫貧困局面,并承擔傳宗接代這一重要責任,所以,盡管有國家政策引導,相當多的農村家庭仍是選擇多生孩子,尤其是多生男孩。甚至,有的家庭在首胎未能如愿生到男孩的情況下隱瞞情況,知法犯法,偷偷生育,瞞報,漏報,致使大量農村黑戶口的出現,使人口普查失去準確性,即使在遵從政策號召愿意只生一個孩子的家庭中,只想生男孩來延續所謂的香火成為"主流"想法,于是,出現各種產前檢查性別,因女引產等新的問題,層出不窮,極大地扭曲了獨生子女政策本身的意義。

總的來說,經過30多年的時間,計劃生育累積少生了4億多人,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人口增長的步伐得到有效控制,這不僅緩解了勞動力市場的就業壓力,也使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重大大增加。然而也帶來了新的問題。

二 "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及其對生育行為的影響

隨著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我國的人口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進入2010年代,極低生育率帶來的人口結構問題日益凸顯。2011年起勞動年齡人口逐年下降,2013年比2011年下降572萬人 。生育率持續降低,人口老齡化情況加劇,勞動力長期供給呈現短缺趨勢,男女出生比例失衡,這些狀況不僅對家庭的穩定造成了影響,也對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制約作用。隨著第一代代獨生子女進入生育高峰,國家對生育政策作出了完善和調整,實施"單獨二孩"政策。

2013年11月17日,中國人口學會在京召開"人口學界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座談會",專家學者就實施"單獨二孩"政策相關內容進行深入探討。中國人口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表示,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的研究曾經提出,未來一段時間總和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為宜,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經濟社會長期健康發展。"單獨二孩"政策的實施可以完善和調整目前的計劃生育政策,使生育率向1.8靠攏,生育政策的調整符合我國國情 。

"單獨二孩"政策實施之后,中國出生人口形勢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變化。據中國人口學會主辦的中國人口形勢分析與展望研討會上公布的人口數據反映2014年中國的出生人口約為1687萬,較2013年多了47萬人。但是,根據國家衛計委的統計,截止到2015年5月底,全國1100多萬單獨夫妻僅有145萬申請再生育。數據表明單獨二孩的申請遠低于預期水平,育齡人群生育意愿較低,單獨二孩申請遇冷的現象也反映出"單獨二孩"政策并沒有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的生育行為 。

"單獨二孩"生育政策的出臺并沒有引發大規模人口出生的熱潮,也沒有使長期積壓的生育勢能得到爆發。"單獨二孩"生育政策的遇冷主要在于人們生育觀念的轉變。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社會生產制度和生產方式發生了巨大轉變,對勞動力的要求從要求數量變成要求質量,家庭的教育變得更加注重孩子的素質。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撫育孩子的成本大大增加,人們更多的會選擇優生優育的生育方式。"男女平等"也是現代生育觀念的被人們逐漸接受的體現,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使得人們不再僅僅依靠子女養老,所以更多的家庭不會因為傳統生育觀念而產生追求生育子女的數量和偏好子女性別的行為 。通過文獻閱讀和調查研究,筆者發現"單獨二孩"政策的遇冷更多的是與生育意愿的降低有關,生育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生育行為。生育成本的不斷加大和女性生育存在的一些社會制約問題都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生育政策對生育行為的影響應建立在加強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和完善各項相關配套制度的基礎上 。二孩的出生意味著家庭需要更多的教育支出,這就要求政府加大投入比重,給孩子提供更加優質完善的教育環境。同時,由于生育的夫妻雙方大多都是上班人群,不論是男方還是女方,健全的產假制度是必要的。女性就業的保障也需要制定相關的配套政策,為的是不讓女性的權益在生育二孩期間的受到損害。"單獨二孩"政策的實施效果不如預期設想的有效,意味著完善生育政策是一個長期逐步的過程。endprint

三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及其對生育行為的影響

2015年12月27日下午,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將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5年出生人口總數約為1655萬人,比2014年減少32萬人,出生人口總數的下降表明"單獨二孩"政策已經遇冷,"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是大勢所趨,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國家衛計委發布的《2016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表明,去年生育率和新生嬰兒數都有明顯提升,二孩及以上新生兒占出生人口比重超過45%?,F階段的"全面二孩政策"具有重大的進步意義,同時對育齡人群的生育行為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由涉及14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問卷調查結果來看,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大約有45%的育齡人群有生育二孩的意愿,而實際生育行為為18%。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育齡人群中有二孩生育意愿并愿意將其轉化為實際生育行為的只有36.90%。人們不愿意生育二孩的原因主要來源于時間成本,經濟壓力,家庭壓力和社會保障社會福利不完善等。除上述客觀因素外,也存在認為一個孩子剛剛好的主觀因素。但是,總體上來看,雖然現代生育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但是客觀因素對人們的生育行為影響占了很大的比重,生育政策不是制約育齡人群生育行為的決定性因素。特別是在二孩生育保障方面,人們更希望能夠出臺一些政策,例如:延長產假、哺乳假,提供相應的生育孕產檢查和指導以及健全幼托事業等。時間成本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特別是對于大部分的上班族來說,健全幼托事業有利于緩解時間不足的壓力,是非常重要的舉措。根據調查數據顯示, 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到2028年前后人口總和達到峰值14.54億,之后便持續下降,實施"全面二孩"政策30年的人口增長勢能也會不斷減弱。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全面二孩"政策的效果就會減小,新生兒數量會大幅下降,生育率進一步降低,所以"全面二孩"只是生育政策調整的"中點",而非"終點"。

中國未來的生育政策應從完善相應的配套政策,最大限度地提高"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效度過渡到取消生育限制,提倡生育自由。同時,應充分利用二孩政策帶來的人口紅利發展經濟,形成良性循環。

四 中國未來生育政策預測

(1)國家發展層面:全面放開勢在必行。

首先,有利于改變國家目前持續多年的低生育狀況,對于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其次,全面放開政策有利于增加勞動力供給,降低人口撫養比。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緩解社會矛盾 。

(2)生育意愿分析

在傳統觀念下,生小孩尤其是生男孩是一些家庭的頭等大事。在計劃生育時代,很多家庭尤其是農村家庭寧可冒著巨額罰款的風險也要超生。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放開,很多家庭開始了有了多生的意愿,然而由于經濟水平和撫養難度的限制,實際的生育行為和生育意愿有較大的出入。

(3)個人發展

全面放開政策有利于改變兒童的家庭成長環境。獨生子女的成長環境較為孤單,身邊缺少同齡人的陪伴,加上電子產品的普及,他們更不愿意在現實生活中與人交往,長期以往將在性格方面產生難以改變的缺陷。全面放開政策有利于改變獨生子女的單調的成長環境,使他們更好的成長。

五 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計劃生育政策作為一項實行了三十多年的基本國策,在控制人口過快增長,保證國家經濟的增長和環境、資源的充足,維持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方面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大量的中青年勞動力人口,較低的少兒撫養費用,給中國帶來了三十多年的人口紅利時期。但是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的成年,這一政策將不再適應中國的人口現狀。獨生子女政策的強制措施導致只剩一個的生育行為,同時固化了人們的生育觀念。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導致社會問題出現,為改變育齡人群的生育行為,中央出臺了新的生育政策,從"雙獨二孩"到"單獨二孩"再到"全面二孩",放開程度逐漸增大,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一部分人的生育行為。但是總體來說,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數量管控微尺度的生育政策對人們生育行為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經濟水平才是重要因素。所以,再實施計劃生育政策已沒有太大意義,考慮到中國目前的低生育率以及人口結構形式,中國生育政策應向全面放開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毅平. 全面兩孩生育政策對女性的影響及其對策[J/OL]. 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6,(03):27-30.

[2]陳衛,靳永愛. 中國婦女生育意愿與生育行為的差異及其影響因素[J]. 人口學刊,2011,(02):3-13.

[3]劉煜. "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的演變--基于多源流分析框架的政策分析[J]. 學理論,2016,(08):96-97.

[4]劉雨珊. "單獨二孩"政策遇冷的原因分析[J]. 商,2015,(22):100.

[5]楊舸. "全面二孩"后的人口預期與政策展望[J]. 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6(04):25-33.

[6]王仁瑞."單獨二孩"政策實施效果及深層原因分析[J]. 現代經濟信息,2015,(18):84.

[7]翁淑茹."單獨二孩"政策的實施效果、存在問題、原因及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6.

作者簡介:

張子安(1997年-8月),男,漢族,江蘇泰州人,南京工業大學建筑學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

熊翠(1996-1月),女,漢族,江蘇鎮江人,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陳盼盼(1993年-3月),女,漢族,江蘇宿遷人,南京工業大學法學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國家衛生計生委網站http://www.nhfpc.gov.cn

中國社會科學網http://www.cssn.cn/zx/shwx/shhnew/201502/t20150210_1512704.shtml

王仁瑞."單獨二孩"政策實施效果及深層原因分析[J]. 現代經濟信息,2015,(18):84.

翁淑茹."單獨二孩"政策的實施效果、存在問題、原因及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6.

2016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基于LESLIE模型看人口政策改革》 2017.9.30

https://wenku.baidu.com/view/f7a295c91eb91a37f0115c80.html?from=search

王毅平. 全面兩孩生育政策對女性的影響及其對策[J/OL]. 山東女子學院報,2016,(03):27-30.

本文為2017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成果(項目編號 :201710291059Z)endprint

猜你喜歡
全面二孩
“全面二孩”: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如何應對
二孩時代,人口生態重建的理性思考
淺析“全面二孩”政策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基于有限理性理論對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分析
“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性生育權的保障
淺析人口紅利與全面二孩
“全面二孩”還缺點什么
“全面二孩”時代:更應關注兒童福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