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波浪理論的粉色追蹤

2017-12-13 08:30劉麗嫻1沈麗暘1鄭嫣然1浙江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消費導刊 2017年19期
關鍵詞:明度粉色飽和度

劉麗嫻1.2. 沈麗暘1, 鄭嫣然1.1.浙江理工大學 國際教育學院;2.中國美術學院 設計藝術學院

基于波浪理論的粉色追蹤

劉麗嫻1.2. 沈麗暘1, 鄭嫣然1.1.浙江理工大學 國際教育學院;2.中國美術學院 設計藝術學院

色彩是服裝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影響著服裝的流行和發展,對服裝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針對色彩的流行預測以及發展規律的問題,基于經濟學中的波浪理論和HSB色彩模式對女裝中粉色的流行進行追蹤,探尋粉色在女裝中的發展軌跡和規律及特點。以女裝中的粉色為切入點,研究粉色在歷史中的發展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至今的變化進而研究近十年中粉色的演變過程。通過量化粉色的飽和度和明度的色彩信息發現粉色的流行符合波浪理論的發展規律而且受到當時社會背景的影響而波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規律,進而運用波浪理論對粉色飽和度和明度的發展曲線進行分析并對對粉色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預測和分析。

粉色 流行跟蹤 歷史與趨勢 波浪理論

服裝三要素包括色彩、款式、面料,其中色彩是最容易吸引消費者的要素,也是能夠影響消費者決定購買服裝的重要因素。目前已有不少關于色彩、流行色預測等方面的的研究,在流行色預測方面已具有相對成熟的理論。但對單個色彩的歷史以及流行追蹤的研究相對較少。本文通過粉色色彩的演變的追蹤,尋找色彩在服裝發展中的變化規律。

一、歷史中的粉色

(一)史中粉色

提到粉色,人們總是習慣用溫和、柔美、較嫩、年輕這樣富有女性化的形容詞去描述,而且在時裝中粉色使用比例明顯側重在女性服裝,在童裝和嬰幼兒產品中供女寶寶使用的粉色產品更是數不勝數。

然而,在古代的歐洲,粉色其實是男性的顏色,而象征純潔的藍色才是女性化的顏色。從古代歐洲描述基督教的繪畫中不難發現,耶穌小時候會裹著粉色的衣物,而圣母瑪利亞總是穿著圣潔的深藍色衣服。

18世紀的法國產生了洛可可藝術,其在服裝中的引領者是當時法國國王的情婦——蓬巴杜夫人。因為當時的法國宮廷就是時尚潮流的風向標,所以蓬巴杜夫人喜愛的粉藍、粉綠搭配迅速風靡全國及歐洲。在這個時期,教會收到了大量貴族們捐贈的粉色服裝,但當時的教會承認只有白色、紅色、黑色、紫色才是屬于教會的色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729年教會頒布了新規,粉色被納入禮拜中所使用的色彩。

19世紀,德國化學家發現了苯胺染料,這是一種價格便宜而且不易褪色的化學合成染料,因此迅速代替了傳統的天然染料。苯胺染料的大范圍普及使得服裝的色彩不再難得,鮮亮的高純度色彩也不再是富裕的貴族們所追求的潮流。

在封建社會時期,人們在選擇色彩時除了個人喜好外并無什么性別之分,只有高低貴賤的區別。中國封建時代的發展模式雖然不同于歐洲,但卻是同樣的把色彩作為身份地位的象征,比如每朝的皇帝都會用色彩規定官員們官服的等級。

(二)20世紀初的粉色

20世紀初期,英國步入了短暫的愛德華時期,服裝上一改維多利亞后期給人的陰沉、灰暗的感受,愛德華七世的亞歷山大皇后引領了一場充滿珠光寶氣的潮流,其中不乏散發著柔和光澤的粉色服裝。與此同時,保羅波瓦特開始活躍在服裝界,大膽創新的阿拉伯風格服裝顛覆了以往的女裝結構,在色彩上也為歐洲傳統的服裝搭配增添許多亮點。

在代表著20年代生活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茲比》中也曾著重描述講究穿著的蓋茲比的那件粉色襯衫與紙醉金迷的生活。30年代,才華橫溢的夏帕瑞麗鐘愛粉紅色,她的粉色服裝更被稱為“驚人的粉紅色”,給時尚界帶來驚鴻一瞥,至今為人稱道。

但是戰爭的影響隨即橫掃全球,整個40年代都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下。男人們不得不上戰場保家衛國,女人們也無心對鏡妝扮,紛紛換上藍色、灰色的工裝進入工廠工作。美國塑造出了身穿藍工裝、頭戴大絲巾的“鉚釘女工蘿茜”的形象(如圖1)來鼓勵女性進入工廠工作,而且當時的《Vogue》雜志也曾將這種形象搬上封面。這是當時女性的生活常態,即便有心裝扮的女人也會因為政府嚴苛的物資配給條例而不得不選擇更加節約、實用的服裝。

(三)二戰后的粉色

1.風靡一時

但是戰爭結束后,大部分的女工都更想回歸家庭婦女的身份,回歸原來的那種男主外、女主內的生活模式。

圖1 鉚釘女工蘿茜Fig.1 Rosie the riveter

圖2 瑪米·艾森豪威爾身著粉色Fig.2 Mamie Eisenhower

女性們極力想擺脫“鉚釘女工蘿茜”的形象,回歸到屬于家庭的身份,因此粉色這種柔和較弱的顏色便成為了流行。當時的美國第一夫人瑪米·艾森豪威爾(Mamie Eisenhower)身穿一身鑲滿水鉆的粉色禮服出席艾森豪威爾的就職典禮(如圖2);好萊塢的電影中也塑造出不少迷人的粉紅女郎,導演們用激烈瘋狂的電影語言反應出當時女性對新生活的渴望。1957年,奧黛麗·赫本飾演的《甜姐兒》中的時尚女編輯高喊要把藍色的工裝逐出衣櫥、把黑色的喪服統統燒掉還強調女性就該喜歡粉色?,旣惿彙袈对凇都澥繍勖廊恕分酗椦莸姆奂t女郎嫵媚可愛,身著艷麗的粉色小禮服穿梭在成群的紳士中間。

在戰后的一段時間內,粉色的商品數量因此暴增而且被很快的消費掉,市場上不止有粉色的服裝、家居用品、廚具,道奇汽車還推出了針對女性的粉色汽車,甚至還出現了粉色的衛生棉。這股以女性為主的粉色浪潮潛移默化的給粉色貼上了性別的標簽。

2.消失與回歸

根據Jo B.Paoletti的研究,20世紀70年代,受到女權運動的影響還有中性風格服裝的流行,粉色曾在時尚中銷聲匿跡。這時期的美國商場幾乎看不到粉色的相關產品,那時期的女人們更青睞藍色。但在1985年左右,粉色回歸市場,作為一種常規的服裝色彩與其他顏色一起出現在商場的貨架上。

千禧年后,信息技術極速發展,時尚的傳播速度又快范圍又廣,粉色風潮繼續席卷全球。粉色的形象一直與甜美、可愛、柔軟、夢幻、少女感等元素掛鉤。敏感的商家察覺到粉色的商業潛力,在網絡媒體的作用下消費者們對粉色也越來越瘋狂,粉色的包裝、粉色建筑、粉色的食物、粉色的餐廳、粉色的妝容,都能夠吸引大批消費者的注意力。

2017年初,美國《紐約雜志》把幾乎要淹沒一切的粉色統稱為了“千禧粉”,將它視為屬于千禧一代的獨特色彩,并評價“這是一個俗氣而真誠、摩登又懷舊的顏色”(如圖3)。 根據潘通色卡中的粉色,“千禧粉” 不似二戰后風靡的那些艷麗的粉紅色,大體上保持在一個具有一定低飽和度但是又很亮眼的色彩上。

圖3 潘通色卡“千禧粉”Fig.3 Millennial pink in pantone

二、粉色的十年跟蹤

(一)研究設想

從服裝企業廣泛使用的英國預測機構WGSN發布的流行趨勢報告中提取出從2009年春夏季(Spring/Summer)到2019年春夏季(Spring/Summer)共21個季度的粉色色彩信息(如圖4),按照年份順和季度排列后可以清晰的看出近十年粉色的演變過程,利用經濟學中的波浪理論分析近十年粉色的流行發展軌跡,提出以下設想:

(1)粉色的演變路徑是否符合波浪理論的波浪形態;

(2)依據波浪理論能否判定出粉色的流行循環周期;

(3)根據粉色的演變趨勢能否對未來粉色的發展趨勢做出判斷;

(4)根據量化后的信息能否發現近十年粉色流行的特點及原因。

圖4 2009年到2019年粉色演變Fig.4 Pink evolution from 2009 to 2019

(二)研究理論

1.波浪理論

波浪理論是美國經濟學家拉爾夫?納爾遜?艾略特針對證券市場提出的一種分析理論,認為市場走勢不斷重復一種模式,一個完整循環周期由5個上升的推動浪(如圖5中1、2、3、4、5)和3個下降的調整浪組成(如圖5中a、b、c),1、3、5三個波浪中,第3浪不可以是最短的一個波浪,調整浪通常以三個浪的形態運行。一個完整循環周期也可以是一個更高級的循環周期中的一個小浪。在循環周期中會出現延伸浪,假如三個推動浪中的任何一個浪成為延伸浪,其余兩個波浪的運行時間及幅度會趨一致。

2.HSB色彩模式

HSB色彩模式(如圖6),也稱作HSV色彩模式是基于人眼的一種顏色模式,其對色彩的表示方法符合人們日常中對色彩的描述習慣。其中H代表色相(Hue),根據0~360°的標準色環表示色彩數值;S代表飽和度(Saturation),用從0%(低)到100%(高)的百分比來度量;B或V代表明度(Brightness/Value),從0%(暗)到100%(亮)的百分比來度量。

圖5 波浪理論示意圖Fig.5 Sketch of wave theory

圖6 HSB色彩體系示意圖Fig.6 Sketch of HSB color system

(三)研究過程

本文根據HSB色彩系統對圖6中進行色彩量化分析,因為粉色的色相值變化不大,所以分別對飽和度和明度進行分析。利用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提取每個色彩的飽和度值和明度值,以年份及春夏、秋冬季度順序為單位(2009Spring/Summer記為1、2009Autumn/Winter記為2)建立散點圖并繪制變化曲線圖。將飽和度和明度的變化曲線圖與波浪理論的變化規律進行比對并分析未來粉色發展趨勢走向及特點。

波浪理論是根據已有信息針對未來趨勢預測的一種分析方法,注重波浪的態勢。但不管在證券還是其他方面,在實際中難以出現與理論上完全一致的波浪循環周期,因此運用波浪理論分析時需要對實際曲線先進行主觀判斷,判斷目前處于調整浪還是推動浪時期進而對未來的發展進行預測。

(四)研究結論

1.基于波浪理論的粉色演變路徑分析

根據HSB色彩系統得到粉色的飽和度和明度變化曲線圖(如圖7、圖8)都呈現波浪狀的發展態勢,符合波浪理論的曲線規律,其中飽和度的曲線變化尤為明顯。

從飽和度看(如圖7),在這十年半里粉色分別在2011秋冬和2017春夏達到了峰值,色彩十分鮮艷。從2009年春夏到2014年秋冬的曲線類似波浪理論中一個完整的循環浪,2009年春夏到2011春夏是一段起起伏伏的推動浪,在2011秋冬到達最高峰值后回落進入調整浪時期這期間粉色從低飽和的淺色慢慢變成幾近桃紅的粉色后又逐漸的變成低飽和的粉色;很快從2015春夏開始新一輪的循環,粉色在調整浪的推動中變的鮮艷并在2017春夏達到最高潮,呈現出十分艷麗的色彩,然后慢慢回落進入調整浪,粉色的飽和度也漸漸降低。

圖7 飽和度變化曲線Fig.7 Evolution curves of saturation

圖8 明度變化曲線Fig.8 Evolution curves of brightness

因為粉色本來就是一種明度較高的色彩,粉色的變化曲線不如飽和度明顯(如圖8),其數值上在HSB色彩系統中基本集中在70%-90%之間。亮度值的曲線不具備一個完整的循環浪的特征,從2009春夏開始到2012秋冬整體呈現下降的調整浪狀態,隨后進入一個推動浪時期,明度值主要集中在80%到90%之間。根據波浪理論的發展規律將來會有一個明度升高的趨勢。

根據波浪理論可以認定粉色會在這幾年的“千禧粉”熱潮后開始進入調整階段,粉色會向飽和度偏低、明度變高的態勢發展。但是波浪理論是一個偏主觀的分析方法,難以判斷每個浪之間的具體時間間隔,只能判斷出大致上的發展趨勢,無法預測出具體信息。

2.近十年粉色追蹤的特點及原因分析

從粉色的色彩與其飽和度和亮度的數值來看,近十年中粉色基本以低飽和度、高亮度的色彩形式出現,與上文潘通色卡的“千禧粉”一致。這類粉色相比二戰時的粉色,少了一絲成熟妖嬈,顯得更加的舒緩、柔和。而且幾乎每一季都會出現一類飽和度、亮度居中的粉色,可見那是近年服裝中經常使用的粉色色彩。

從服裝色彩心理及搭配的角度而言,亞洲人的黃皮膚并不適合所有的顏色。而這種灰粉色并不挑膚色,反而能襯托出穿著者的好氣色,因此更能夠被現代的消費者們接受,也更容易被企業選中設計成商品。而且灰粉的色彩更具青春感,同時也符合現代人追求輕松、享樂的消費趨勢。

從時尚傳播模式的角度看來,這十年中時尚傳播的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網絡及社交媒體的出現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同時也加速了流行的傳播。在這個供遠遠大于需求的時代,商家單單依據流行售賣產品是不夠的,往往需要抓住消費者的心理推動流行?,F代消費者在購物時注重體驗和情感共鳴,柔和的灰粉色往往能夠有效的刺激女性心中對甜美、可愛感的心理感應,因此激發購買欲,帶動此類粉色色彩的流行。

三、結論

毋庸置疑,無論什么時期的流行色彩的流行無不跟技術、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密切相關。通過對歷史中的粉色、二戰后粉色的發展趨勢還有近十年的粉色跟蹤及分析,可以明顯發現粉色的發展是一個波動的過程,整個發展過程符合經濟學中艾略特提出的波浪理論曲線,在起起伏伏的推動浪發展到鼎盛之后會有個低潮,然后進入一段調整期后再次開始新的循環成為流行。從色彩心理及搭配還有傳播的角度看來近十年粉色的流行是現代消費趨勢的體現,掌握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對于流行預測至關重要。不過文中波浪理論的分析方法相對主觀,注重事物發展的波浪態勢,參與的數據資料越多,分析結果越準確;但主觀預測具有一定的未知性,若要得到更加具體的分析結果還需要用信息技術進行數字化的具體分析。

[1]愛娃·海勒.色彩的性格[M].第1版.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146-169.

[2]顧雯.基于波浪理論與預測學方法的國際男裝流行色趨勢預測研究[D].上海:東華大學, 2012:66-96.

[3]崔唯, 張瑋, 戴燕.1996-2005年InterColor春夏色案分析[J].國際紡織品流行趨勢, 2007(3): 27-29.

[4]戴燕.1996-2005 年國際流行色女裝定案與國內女裝色彩的分析與研究[D].北京: 北京服裝學院,2006.

[5]李熠, 吳志明.服裝流行色的色彩意向灰色預測[J].紡織學報,2009, 30(4):94-100.

[6]Jo B.Paoletti.Pink and Blue: Telling the Boys from the Girls in America.[J].The Journal of American Culture, 2012,35(3), 280–282.

[7]R.N.艾略特.艾略特波浪理論[M].第1版.上海: 立信會計出版社,2016: 3-48

[8]張旭蘭.經濟因素對服裝流行色趨勢影響的證實研究[D].北京:北京服裝學院, 2016:66-96

[9]周琴.用回歸分析法預測服裝流行色 [D].無錫:江南大學,2005:20-20

[10]常麗霞.服裝流行色的量化與預測研究 [D].無錫:江南大學,2013:6-35

劉麗嫻,女,博士學歷,副教授職稱,中國美術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工作人員,研究方向:設計方法論。

(2016QN027)工匠精神——美術工藝史的土山灣.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關計劃項目;(2016M601990)美術工藝的土山灣模式.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時尚絲綢產業調研與品牌文化創意產品研發);浙江省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計劃項目資助(2017R406026);浙江省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計劃項目資助(2017R406010)。

猜你喜歡
明度粉色飽和度
粉調幽然
糖臬之吻
粉色木耳你見過嗎?
基于Coloro色彩體系不同色深公式的顏色深度研究
如何讓學生在設計中有效認識和使用色相環
淺談中學生對色彩的認識與表現
印刷顏色的明度預測評價
嘿!粉色男孩
制作一個泥土飽和度測試儀
巧用有機物的不飽和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