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客教育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

2017-12-19 08:17呂鵬舉
科學與財富 2017年33期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創客教育創客

呂鵬舉

摘要:創客教育的概念產生于美國,隨后在世界各地風靡。我國的創客教育產生于2010年,現階段國內已有多所高校創立了自己的創客空問。創客的思想正悄無聲息地改變著國內的高等教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適應社會的另一種能力教育,在該項教育中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有著一定的要求。國內高校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小斷加強對在校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但其效果微乎其微。創客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這國內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小謀而合。試從創客、創客空問、創客教育的概念和創客教育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影響,探討了創客教育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

關鍵詞:創客;創客空問;創客教育;大學生創新創業

一、創客、創客空間和創客教育

創客一詞來自于英語的“Maker",它是指具有創新創造的人,目前更多的是指利用電子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技術來創造軟件和硬件的人。創客空間主要指能夠讓具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創造者聚集在一起的空間,它可以是廠房、實驗室、俱樂部等。世界第一個創客空間誕生于德國柏林,名叫混沌計算機俱樂部,簡稱CCC。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3D打印機的問世,更是大大促進了創客運動的發展。世界各國紛紛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創客運動。其中

美國的“車庫文化”對于其創客運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2014年6月17日首次創客嘉年華在美國白宮舉行。據統計,全球有超過1400個創客空間。我國的創客空間始于2009年。目前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分別是北京創客空間、上海新車間、深圳柴火。創客教育是在學校培養創客的一種教育,有人認為它是STEM教育的拓展。STEM教育是在20世紀80年所提出的,是指在原有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基礎上融入藝術學科。 創客空間是創客教育推行的保障,國外高校中比較著名的創客空間包括威斯康星州立大學的Garage創客空間、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開源硬件創客空間和斯坦福大學的創客實驗室等。在世界創客運動的推動下,中國高校也紛紛建立了自己的創客空間,如清華創客空間、西南交通大學創客空間、同濟大學創客空間和溫州大學創客空間等。高校創客空間的建立,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平臺和空間。

2我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2.1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

鄧小平同志曾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茖W技術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動力,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源泉。高校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搖籃,是推進社會發展的力量。從1999年高校本科教育擴招開始,我國每年的本科畢業生呈現逐年遞增趨勢,而每年畢業的本科生其就業率卻呈現逐年下降趨勢。招生人數的增加,就業率的下降,無疑對我國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育出更多能夠應付未來社會中國大學生,是各類高校在教育創新中擔負的首要任務,大力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建立高校創新體系的關鍵性環節和基礎性內容,能有效地支持和推動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對建設創新型國家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2.2國內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分析

早在1990年,我國就開展了基礎教育階段實施就業創業教育的項目研究。在我國的大學生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舉措,也是知識經濟時代對高等教育的要求,更是實現大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早2006年月國務院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中指出要動員全黨全社會力量,為設創新型國家而奮斗「0。隨即我國高校紛紛提出了一系列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和項目。從目前國內高校的教育來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仍處于摸索階段。很多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邊緣化教育,流于形式,學生中雖有較高熱情但缺乏實踐。據統計,我國每年大學生選擇創業的比例僅為5%,相比發達國家20%一30%的大學生創業比例還有很大差距。而就在這5%的創業中,創業成功的僅占3%}4}03創客教育對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影響

3.1為大學生的就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2015年地平線報告(高等教育版)》顯示,創客教育將在高等教育領域產生深刻變革,未來2-3年內,用于創客教育的創客空間將會在越來越多的高校中得到采用。f51創客教育這種基于興趣的教育,在學生中能夠具有較好的參與性,它打破了傳統教育的局限,為更多的技術愛好者提供了空間。

高校利用現有資源,可以把化學、生物、物理等實驗室改造成創客空間。在這些空間中,大學生們沒有專業限制,沒有年級限制,完全憑借自己的興趣和別出心裁的想法,去創造各種五花八門的事物。

3.2改變了大學生的學習方式

我國傳統的大學教育仍然延續著中小學校的教育教學方式,即填鴨式。部分課程的教學遠遠不能跟上信息社會變化的步伐,導致學生學習內容和社會發展的脫節,學生的學習千篇一律。尤其是理工類課程,學生缺少相應的社會實踐機會,致使學生進入社會難以勝任工作的需求。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學習方式單一,幾乎沒有什么創造和創新能力。創客教育為學生的創造性能力培養提供了便利。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被動接受式轉變為創造發現式。學生們在學校的創客空間里,展開自己的想象空間,把想象變成現實。在這個中間里,學生的學習不再會聽到批評聲和指責聲,更多的是鼓勵和贊揚的聲音。使學生學習充滿了動力。

3.3提高了大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未來社會是一個合作交流的社會。每個人都要學會如何和他人交流與合作。我國高校目前在讀的本科生全是90后。有關數據大致表明,在過去的一二十年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消極的心理特征,如心理問題、焦慮水平、抑郁水平等逐漸增多或增高。減少青少年尤其是大學生的心理不健康的有效途徑就是交流、訴說。在創客空間中,學生們相互合作,集思廣益,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3.4加強了高校與企業間的合作

高等學校主要就是為社會培養、輸送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的教育機構。高校所培養的人才必須要能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目前來看,國內的高等教育所培養的學生大多都生活在學校的象牙塔中,缺少社會經驗,很多大學生畢業后很難適應社會生活。作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學校提前投身社會,根據自身的特點進行職業和崗位的創造和培訓,盡早適應社會。創客教育就是依據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和特點,而開展的一種創新人才教育,學生們在創客空間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與相應的企業合作,創造出各種各樣的產品,這些產品不僅能夠為企業創造效益,也為在校的學生提供了就業的崗位。這樣一來,我們的大學生不再是一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書呆子。創客教育使得我們的大學生能夠走出校園,學以致用,把書本知識和具體實際結合,讓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創客空間中得以體現,這對于學校、學生和企業來講是一個三贏的局而,大家何樂而不為呢。

4結束語

創客教育和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是一致的。它們都能夠改變現有高等教育中的種種不足,讓學生們通過創新創造體會學習的快樂,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社會的發展需要創新,只有不斷地鼓勵學生進行發明創造,才能夠促進社會發展和人類的文明程度。

參考文獻:

[1]張玉敏.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教育時空,2009(4):155-156.

[2]曾祺,劉猛.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月.教育淪壇,2013(1):110,115.endprint

猜你喜歡
大學生創新創業創客教育創客
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優化探究
高校教師赴東航機務產學研踐習之思考
“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商業模式分析
教育技術學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淺談創客教育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實踐研究
創客教育中教師創新實踐教學的應對和改進
政府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角色缺失及重塑
金工實習教育對工科院校創客教育影響分析
讓路人都可以坐下來當創客
創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