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會計監管問題的探討

2017-12-19 20:30王永軍周雯瑜韓明君李敏
科學與財富 2017年33期
關鍵詞:政府部門法律法規企業

王永軍+周雯瑜+韓明君+李敏

摘 要: 會計監管對企業的經濟運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發展尚不成熟的環境下,一旦會計監管出現缺失,企業就有可能走上違法經營的道路?;谶@樣的認識,文章從會計監管的理論出發,對當前我國會計監管法律法規的完善和政府部門會計監督的交叉與重疊等問題展開了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 會計監管;法律法規;企業;政府部門;交叉與重疊

一、會計監管的重要性

市場經濟的穩健發展,離不開會計行業的鼎力支持,沒有一個規范、嚴謹、理性、務實的會計行業做輔佐,市場經濟的運行定然會陷入混亂和無序之中,這不僅會影響到企業的經營效益,還會影響到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所以說,維護會計工作流程的健康有序,保證會計工作方法的公平公正,是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穩健發展的不二選擇。市場經濟環境是復雜多變的,這種變換有來自于競爭對手在法律允許范圍內采取的競爭策略和競爭手段上的調整,也有來自于不法分子投機鉆營,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因此,針對市場經濟環境的各種不確定性,建立一套健全的會計監管體系,發揮會計監管的職能作用,對于促進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是十分必要的。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迅速,商業活動也非?;钴S,企業間的經濟往來更加頻繁,這就把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推到了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前臺,因而作為財務工作核心內容的會計工作的重要性也被突顯了出來。會計行業的發展為企業培養了大批的優秀專業人才,為保證企業降本增效工作的落實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市場經濟畢竟是魚龍混雜的,雖然有眾多優秀的會計工作者在全力推進和維護會計行業的健康發展,但是仍然無法排除有魚目混珠者為了謀求不當利益在干擾和破壞會計行業的行規戒律。這些人游離于政策法規的框架內外,在破壞企業正常的經營行為的同時,也給企業的經濟效益造成了巨大的威脅。也正是由于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會計工作還存在著諸多的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并且如果不對這些問題加以及時的解決和厘清,任其發展下去,還會進一步影響到會計從業人員的社會形象和企業的社會信譽,甚至會進一步危害到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良性發展,所以,完善會計監管對于企業經濟發展和社會經濟穩定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無需贅述的。

二、當前會計監管存在的問題

會計職位是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或缺的,大的企業有自成體系的會計管理系統,小的企業也專職的會計工作人員,這些人員共同管理著企業內部重要的財務信息,支撐著企業經營利潤的獲取??梢?,會計職位的重要性也決定了會計監管的重要性。一旦企業的會計監督環節出現紕漏,輕則影響了企業工作的正常開展,重則還會給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是造成企業社會形象和社會信譽的損失。據此可知,會計監管是維系企業正常運營的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之一,企業對于會計監管存在的問題絕不能等閑視之。當下企業會計監管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會計監管理論上還沒有形成共識

關于企業會計監管的問題,雖然已經走過了百年的歷程,但多年來理論上仍然沒能形成統一的一致性意見,這也對會計監管作用的發揮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就目前情況來看,比較有代表性的意見有三種:一是干預論,該理論認為,“會計監管即是管理當局對會計工作的干預,根本目的是保證會計工作的正常進行”,該理論的核心在于,認為“會計監管即對會計工作的干預”;二是公證論,該理論認為,“會計監管的根本目的在于會計工作質量的保證”,該理論的核心在于,認為“會計監管是確保委托代理關系下代理方盡職盡責的主要途徑和形式”;三是博弈論,該理論認為,“會計監管可以看作是博弈過程,是市場的參與者對監管政策及其執行展開的談判”,該理論的核心在于,認為“現有的會計監管模式是其博弈后的利益均衡的結果”。這三種會計監管理論各有各的核心,各有各的側重點。鑒于企業參與市場活動的復雜性和逐利性,會計監管在企業中的規范執行還有待于學者們的繼續探討。

(二)會計監管的法律法規還有待于健全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法規的健全是維系會計監管發揮作用的保障。當前經濟社會中之所以還有一些游離于法律邊緣、打所謂“法律擦邊球”的會計行為的存在,這與法律的不健全、不充分是有著很大的關系的。按照我國當前應用的會計監管的法律體系來看,是以《會計法》為主要內容的,其他一些法律法規只能作為《會計法》的補充內容。這些年來我國經濟領域發展迅猛,會計監管的法律體系相比于經濟的發展速度而言就顯得頗為滯后了,對于市場環境下產生的諸多“新生事物”,當前的《會計法》還沒有對此予以明確的司法解釋,所以說補充、完善、健全原來的《會計法》理應盡早列入議程。由于會計監管有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不健全,也導致了當前現行的法律法規條款執行起來的困難,這就使得一些追求更大利益的企業及其管理者,會對國家有關會計法律法規規定的視若無睹,甚至在功利的驅使下,授意下屬會計人員辦理違法違規的會計事項,如操縱利潤、做假賬、虛構財務報表等等,不但妨礙了會計監管的本職工作職責,還容易誘發會計工作人員走上犯罪的道路。盡管在《會計法》中有明文規定,“對損害國家以及社會公眾利益的會計人員,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但是在利益的誘惑下,不乏有鋌而走險者。這一方面暴露了當前企業違法收益高于違法風險的現實情況,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當前《會計法》中的一些規定在具體的執行中尚缺乏一定的可行性。

(三)政府監督存在交叉與重疊

政府部門對會計監督的交叉與重疊,分散了企業的精力,增加了企業的內耗,影響了企業會計監管時效的發揮。在我國的現行體制下,會計監督的力度受政府職能部門的影響比較大,因為政府是權力的執行機關,在社會政治、經濟、公共服務等領域具有專屬的職能作用,如果政府部門對會計監督的作用不予重視,對會計監督的職能分配不當,那么企業的會計監管體系就會出現漏洞和缺失,不法分子、或者是缺乏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就會有可乘之機,舞弊作假的行為就會潛滋暗長。政府會計監督工作的失職,削弱了企業會計監管的功效。當前我國政府職能部門對企業會計的監督還沒有明確細致的分工,以會計事務所為例,一個地方的會計事務所除了要監督某些單位的會計工作情況外,很多情況下還要兼管當地的財政、稅務、工商、審計等部門的工作,而當地的財政、稅務、工商、審計等部門的工作又會對企業的會計監督產生直接影響,這種“一所多頭”的監督模式把對企業的會計監督放置在了一個交叉與重疊的網絡之下,不僅政府職能部門間容易產生推諉與卸責,對企業的會計監督成了職能部門腳下的皮球,被踢來踢去,而反過來企業也會因為來自于上頭的多頭監督而疲于應付,喪失了自身會計監管的主動權和時效性。所以,多部門共同管理,重復管理的局面必須盡早厘清,只有消除了交叉與重疊,明確了部門責權關系,政府會計監督的作用才能顯現出來。

綜上,會計監管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和政府監督存在的交叉與重疊,使企業會計監管的效用被弱化了,違法成本低而收益卻高,也助長了一些企業及其管理者的僥幸心理,所以,要有效的解決會計監管存在的問題,學術界仍需加大理論研討力度,盡早形成共識。

參考文獻

[1]陳亮.我國會計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09(07).

[2]朱翠玲.論會計監督的作用與強化會計監督的思考[J].企業研究:理論版,2012,(4):46-46.

[3]章希.淺析如何加強對金融機構的內部會計監管[J].商,2013(24).endprint

猜你喜歡
政府部門法律法規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7月起將施行新的法律法規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法律法規與民生新聞
海外房屋出租市場法律法規
最新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文件提要
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第二批清理規范省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的決定
淺談在政府部門推行績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