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簇

2017-12-21 08:41
商業文化 2017年34期

智簇

馬躍

企業數字化轉型最大挑戰是管理變革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事業部中國區負責人馬躍,在11月11日閉幕的第19屆上海國際工業博覽會上表示,企業去做數字化轉型,不是去買新設備、新軟件這么簡單。更大的挑戰是,當企業的生產、供應鏈管理、安全等部門都數字化之后,放在同一個平臺上進行管理,必將對企業的管理結構和層級都帶來影響。這實質上是企業管理上的一場變革。

鐘蓉薩

發展FOF投資 服務養老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協會副會長鐘蓉薩在“2017資產配置高峰論壇”上表示,資產配置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也要不斷地去評估其策略是否達到效果,如果養老目標基金和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金政策的出臺,將來管理養老金的專業能力會越來越強,能夠有更好的能力去為老百姓服務。

羅伯特·席勒

市場中不能只有被動投資者

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席勒在采訪中對近年興起的被動投資策略表示質疑。席勒稱,以指數基金為主的被動投資模式出現后,投資者可以不再研究公司的商業運作,僅依靠于電腦模型去投資。席勒表示美國金融市場的繁盛依靠的是投資者對企業運作本身觀察思考,“搭便車”式投資只會對市場不利。

李小加

擬對互聯互通A股賬戶做基礎實名安排

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全球各地市場結構都會向透明化方向發展,但每個市場都要根據本身的特點、性質和歷史習慣逐步實現,希望互聯互通能夠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縮小內地與香港兩個市場間存在的差異。

羅斯高

攜程親子園事件應成為反思中國早教市場契機

在斯坦福大學國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教授羅斯高看來,長遠看,由市場和社會辦幼兒教育才是出路。問題是如何保障質量。我個人認為,應該靠市場力量再加上有效的政府監管和支持。市場的最大力量就是競爭,低質量、口碑差的機構和幼兒教師會被市場所淘汰,因為家長會選擇質量高、可靠的機構。

特里謝

面對全球回暖 各國央行仍需聯手避險

11月15日,三十國集團主席、歐洲中央銀行前行長讓·克洛德·特里 謝(Jean-Claude Trichet) 在 第八屆財新峰會上作主旨演講時稱,當前全球金融環境仍充滿挑戰,市場對經濟回暖不應沾沾自喜。他還指出,各國央行應加強溝通與協作,推動對金融風險和貨幣政策概念的融合,以更好地規避風險,應對未來危機的再次發生。

胡舒立

未來一個時期 不同利益集團沖突可能越發激烈

財新傳媒創辦人、總編輯胡舒立在“第八屆財新峰會”開幕式致辭稱未來的改革注定不會一帆風順。在未來一個時期,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沖突可能越發激烈,一些過去隱藏的矛盾次第顯現,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等不同領域的改革難題盤根錯節,任何環節處理不當,均會阻礙總體進展,甚至可能讓改革止步。

陳玉宇

未來中美貿易合作更主要是由市場來選擇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陳玉宇在中美經貿合作問題上認為,中美貿易的合作更主要是由市場來選擇、由市場來說話,因此,中美兩國的政府應該在貿易自由化、投資的便利化、合作的全方位上,不斷地實事求是在符合本國條件下一步一步推動,即不能夠幻想,一下子就取消所有的障礙。

譚雅玲

人民幣貶值是做空 升值是套利 我們都受損是真的

面對這一輪人民幣升值,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擔憂其中的隱患甚至會掩埋未來經濟風險。畢竟從傳統貨幣經濟學原理看,貨幣升值后的經濟壓力在所難免。安全的核心要素是自己的需要,尤其是自己的主見主張發揮是安全的基礎與根本。

劉元春

想要穩投資必須著眼中長期改革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在接受采訪中表示過去全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實際上是隨著民營GDP的回落而回落的,但隨著經濟企穩和收入再分配力度的加大以及社會福利和民生建設的力度提升,我們的可支配收入會有企穩的過程。

解振華

全國碳市場先不搞期貨 不征碳稅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謝振華11月14日在波恩氣候大會上表示,中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目前已進入審批程序,正在準備啟動。全國碳市場啟動初期將進行現貨交易,不進行期貨交易,待市場成熟后在研究是否加入期貨交易。在國際合作方便,將僅限于完善、交流、相互促進。

胡濱

中國需沙盒監管來應對類ICO金融創新風險

對于ICO金融創新風險等問題,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胡濱表示,所謂的沙盒監管,主要是指監管部門在其金融創新中心設立的旨在為金融機構創新提供一個安全空間的一整套監管機制。在金融機構設立創新中心,推進整個金融業的創新,特別是金融科技的創新。

本刊部分圖片源于網絡,請作者與編輯部聯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