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童書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2017-12-21 20:21申琳
出版廣角 2017年23期
關鍵詞:書展童書走出去

【摘 要】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童書出版高速發展,中國已成為童書出版大國。但與世界童書出版強國相比,中國童書出版仍然面臨市場話語權不足、內容原創力不夠、出版“走出去”機制不完善等方面的問題。積極參加世界知名童書展、打造本土童書展、深度融合出版模式、加強對人才的培養是中國童書“走出去”的重要方法。未來,通過增強童書出版的大格局意識,實現由產品銷售向版權貿易轉變,中國童書“走出去”之路必將更加寬廣。

【關 鍵 詞】中國童書;“走出去”;引進來;深融合;重人才

【作者單位】申琳,吉林大學文學院。

【中圖分類號】G237 【文獻標識碼】A

一、中國童書“走出去”存在的問題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童書出版呈現高速發展態勢。據最新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5年,中國童書出版年均增長率達15%。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童書出版作為我國文化輸出的一項重要內容,得到了國家和社會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中國成為童書出版大國,中國童書出版成為世界童書出版領域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與世界童書出版強國相比,中國童書出版在出版物質量和出版管理機制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

一是市場話語權不足。近年來,我國兒童文學創作呈現繁榮的景象,越來越多的出版機構加入童書出版領域。童書出版成為繼教育圖書出版、社科圖書出版之后的第三大圖書出版版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全國580多家出版社中,有超過520家出版社出版童書,每年出版童書達4萬余種,出版總量居世界第一。在此背景下,中國童書“走出去”的步伐也進一步加快,一些知名兒童文學作家的優秀作品被國外出版機構認識和引進。如曹文軒的《草房子》、秦文君的《男生賈里女生賈梅》、楊紅櫻的《淘氣包馬小跳》等,已被國外多家出版機構引進出版,曹文軒更是在2016年斬獲國際安徒生獎,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童書出版的重大成就。然而,中國童書更多是以個別優秀作品的形式“走出去”,還未形成整體“走出去”之勢,國際市場份額偏小。此外,中國童書“走出去”的范圍大多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和日本、韓國等國家,歐美地區偏少,導致中國童書出版的世界影響力較弱。

二是內容原創力不夠。受童書市場需求的影響,每年中國童書的出版總量都在持續增長,但出版內容單一,同質化出版嚴重。很多出版社為求發行量的穩定,選擇選編出版中國古典名著文學作品,童書的創新性內容相對較少。由此導致中國童書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童書內容較多,而反映當代中國社會發展情況的精品童書相對匱乏,不利于對外展示中國文化,不能全面反映當下中國文化軟實力。同時,內容原創力的不足使得中國童書市場在引進國外作品時,容易產生重復引進、抬高版權成本的問題,提高了發行風險,不利于市場的健康發展。2016年,中國少兒圖書市場動銷品種為15.68萬種,但原創品種僅占六成,引進版權仍然占很大比重。

三是童書“走出去”機制不完善。由于中西文化的差異以及長期以來的文化不自信,即使在國家對童書“走出去”給予了很多政策支持和保障的前提下,很多出版機構也只是將“走出去”工作當作一項“政治任務”,沒有將“走出去”與童書出版產業的長遠發展相結合。因此,很多出版機構對童書出版的資金投入和人員投入偏少,對童書內容的制作也缺乏足夠的耐心。在國外,童書出版一般都需要很長時間,尤其是兒童圖畫書,要考慮到兒童的閱讀能力和審美能力,一本優秀的童書往往需要制作數年。但在中國童書出版業,有的出版社迫于指標考核的壓力,幾個月就能迅速出版一本書,急功近利成為中國童書出版的常態。由此導致國內童書市場整體水平偏低,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二、中國童書“走出去”的方式

童書出版不僅關乎當下兒童的健康成長,更與未來中國在世界文化體系中的發言權、展現中國文化軟實力息息相關。中國童書要想更好地“走出去”,讓世界認識、了解中國,不僅需要提升內容原創力,而且需要加強與世界童書出版的學習交流,以促進自身的快速成長。

1.“走出去”:積極參加海外童書展

要想縮短與世界童書出版的差距,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走出去”,與世界童書出版強國學習交流,拓寬我國童書出版人的眼界和思路。應積極參加海外童書展,特別是行業知名的童書展,直面海外讀者,介紹我國的童書出版。

在世界童書出版展中,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際性兒童圖書博覽會,每年4月份在意大利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博洛尼亞舉行,為期4天。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是版權貿易型書展,每年吸引來自全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出版商、版權代理人、作家、兒童插圖畫家、書商、發行商、圖書館館員、印刷商前來參展。參展的童書作品豐富多樣,包括兒童繪本、嬰幼兒啟蒙教育圖書、科普教育圖書、童話故事圖書和漫畫等。隨著圖書出版業的發展,書展還出現了有聲書、觸摸書、游戲書等產品,以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同時,書展每年還會評選出“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最佳童書獎”(Bologna Ragazzi Award),獲獎圖書代表了世界童書出版行業的高標準和未來發展的趨勢。

由于歷史原因,長期以來,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一直為西方國家所主導,但隨著近年中國童書出版的快速發展和童書市場的不斷壯大,中國童書在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上的影響力也日益擴大。2013年,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首次獨立組團參展,實現57項版權輸出;2014年起,我國每年組織數十家童書出版機構組團參加書展,共計達成版權輸出數百項;2015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吳青獲選為2016年國際安徒生獎評委,是國際安徒生獎設立以來首位中國評委,也是當屆評委中唯一一位來自亞洲的評委;2017年,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組委會宣布,中國將以主賓國身份亮相2018年第55屆書展。如今,在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上有更多中國童書出版人活躍的身影。中國童書出版人有了更多的機會與業界優秀的出版人面對面交流,掌握世界童書出版發展的方向,同時也讓世界更加直觀地認識和了解中國童書出版,提升中國在世界童書出版中的話語權,從而使中國童書出版“走出去”的步伐更加堅定有力。endprint

2.引進來:全力辦好本土童書展

要想趕超世界童書出版的先進水平,除了參加國際童書展,還需要增強對本國文化的自信,創辦符合中國文化特色的童書展,以此吸引更多海外優秀童書出版商來參展,從而不斷擴大中國童書出版在世界的影響力,努力形成“一東一西”新的世界童書展格局。

2013年,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支持下,首屆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在上海舉辦。書展主要開展0—16歲少兒出版物內容的版權交易、作家推介、閱讀推廣,旨在構建圖書、期刊、影音、娛樂及教育服務等少兒產品產業鏈,打造出版、印刷和發行的綜合性平臺。首屆上海國際童書展吸引了200余家出版機構參展與4000余名專業觀眾觀展。2014年,為擴大書展的影響力,一方面,上海國際童書展把原先的“陳伯吹兒童文學獎”更名為“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授獎范圍也從中國優秀作家擴展至國際優秀作家;另一方面,擴大書展規模,展廳面積增加了7000多平方米,有23個國家和地區的262家出版機構,以及34個國家和地區的26000余名觀眾參加展會,其中專業觀眾8200余人。從第三屆開始,上海國際童書展又增設了更多的專業會議,開展金風車國際青年插畫家比賽、設立“上海國際兒童文學作家節”、進行“金風車俱樂部”商務配對等,進一步提升書展的世界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上海國際童書展的成功舉辦,展現了中國童書出版的成熟壯大。中國童書出版以其開放的姿態、快速發展的態勢,以及不斷壯大的市場,贏得了海外同行的尊重與認可,加強了與世界童書出版的交流,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

3.深融合:不斷豐富童書出版模式

中國童書要想穩步“走出去”,成功開拓海外市場,就必須充分了解海外童書出版市場的發展情況。與海外出版機構融合發展,取長補短,是了解海外市場的一個重要途徑。

從近年中國童書出版在海外成功發行的典型案例來看,融合發展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設立海外機構。通過收購、建立分社、資本參股等方式,與海外出版機構成立合作機構。依托海外出版機構對當地市場的熟悉程度,以及當地編輯人才的語言優勢進行出版,可以避免因文化差異導致“水土不服”現象的發生。如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以合資的方式,在黎巴嫩設立境外出版企業。通過發揮當地出版資源優勢,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以最少的成本進入當地童書出版市場,進而以點帶面,擴大影響力,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在“十二五”期間,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共輸出版權813項,2種圖書榮獲國際兒童讀物聯盟榮譽獎,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二是預約式出版。根據海外童書出版機構的需求,定制特定的出版內容。在這種合作模式下,一般海外童書出版機構都會在定制前開展廣泛的市場調研,出版后的童書基本都能保持不錯的銷售業績。定制內容往往側重于中國傳統古典文學內容,以展示中國文化特點為主。三是共同策劃出版。如果說預約式出版是被動的“走出去”,那么共同策劃出版則是主動的“走出去”。如海豚出版社與美國OCDF公司合作出版的“感知中國文化——互動學習叢書”,就是海豚出版社在調研判定“中國文化熱”將成為海外圖書出版熱點的基礎上,主動與海外出版機構共同策劃出版的。該系列叢書立足中國文化特色,融入國外孩子熟悉的教學情境,很快得到了市場的肯定,在推廣活動中經常被讀者一搶而空。

當然,隨著數字出版的日益成熟,中國童書“走出去”的合作模式將更加豐富,中國出版與世界出版的聯系也更加密切。截至2016年,國內出版機構在海外已設立400多家各類分支機構,與70多個國家的500多家出版機構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年出口量保持在2000萬冊以上,版權輸出規模最高接近9500種。這些成績為中國童書“走出去”注入了更多活力。

4.重人才: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

中國童書“走出去”,需要一支具有國際化出版意識和出版水平的專業隊伍。童書出版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因此,需要有內容制作者、出版發行者和交流翻譯者等復合型人才。只有在這些人才的共同努力下,搭建與海外童書出版市場溝通的橋梁,中國童書才能更加順利地“走出去”。

建設專業化的隊伍,最重要的是人才培養和人才儲備。一是要擴大行業影響力,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童書出版領域,積極儲備人才。與其他類型圖書的出版相比,童書出版受意識形態、價值觀的影響最小,最容易與世界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因此,童書出版的從業人員有很大的機會走出國門,站在世界出版的舞臺,這對個人的發展更加有利。二是要加強培訓教育。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優質理論資源和行業精英豐富實操經驗的優勢,為現有的童書出版從業人員制訂培訓計劃,有目的、有方向地培養,提升其專業技能。三是要加強與海外人才的學習交流。一方面,通過參加各類童書展、專業研討會的形式,與海外童書出版業精英面對面交流;另一方面,通過合作出書的方式加強業務實操交流,既可以邀請海外專業人員,也可以推介我國優秀人才,雙方共同策劃出版,在出版的實際操作中揚長避短,提升專業技能。比如,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羽毛》,就是中國童書出版領域國際化操作的一次成功嘗試,不僅收獲了不俗的業績,同時也提升了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的出版水平。

三、未來中國童書“走出去”的趨勢

中國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而且有世界排名第二的經濟總量作為支撐,中國出版業完全有“走出去”的強大信心和深厚實力。中國童書出版作為其中的重要一環,更應肩負起中國出版“走出去”的重要職責,著眼世界,勇于擔當。

一是增強中國童書“走出去”的大格局意識。一直以來,我們面對西方都表現得不自信,這種不自信表現在科技、文化等方面,童書出版也不例外。隨著中國的不斷強大,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在世界的影響力不斷增強,我們應該對自身的文化、出版充滿自信。因此,在童書出版領域,我們也應以更加開放的姿態,以世界大格局的胸懷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在這其中,光靠幾家知名的出版社是不夠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支持和努力。比如,在國家層面,設立世界性的童書出版類獎項,對優秀的童書出版機構給予獎勵,吸引世界各國優秀的童書出版商參與,增強我國童書出版的社會影響力;在社會層面,廣泛開展閱讀活動,推薦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培養兒童良好的閱讀習慣,積極培育童書市場。

二是實現童書的產品銷售向版權貿易轉變。從目前世界童書出版的發展來看,版權貿易已成為童書出版“走出去”的主要形式。童書產品是一次性銷售,而版權貿易則是一項長期銷售。通過版權的授權,不僅可以擴大童書品牌的影響力,有利于出版機構的長遠發展,而且可以此開發相關的周邊產品,延長產品的銷售鏈條,增加銷售收入。因此,版權貿易將是未來中國童書“走出去”的大勢所趨。要實現從產品銷售向版權貿易的轉變,一方面,要完善版權保護的相關法律制度,增強全民的版權保護意識,維護版權人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本土童書品牌建設的支持力度,積極向海外出版市場推介和宣傳,著力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知名童書品牌。

參考文獻

[1]海飛. 中國童書出版新變化[J]. 編輯之友,2015(9).

[2]眉睫. 中國童書走出去的可能性與必要性——以海豚出版社《中國兒童文學走向世界精品書系》為例[J]. 出版廣角,2013(10).

[3]王坤寧,李婧璇. 中國出版走出去 打動自己才能打動世界[N].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7-07-17.endprint

猜你喜歡
書展童書走出去
二手童書交換會
“空場”書展
AR童書熱的冷思考
英文原版童書推薦(0~2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