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書章節體與條目體的比較研究

2017-12-22 07:58金雄波
上海地方志 2017年1期
關鍵詞:子目修志篇目

金雄波

志書章節體與條目體的比較研究

金雄波

對志書章節體與條目體的比較研究表明,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為完成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全國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2015—2020年)》提出的規劃任務,可采用條目體修志方式,既可較好地解決第二輪修志所存在的問題,又可保持我國地方志書特有的傳統結構形式,在繼承條目體的長處的基礎上,力求創新發展。在對條目體的4部志書進行對比分析后又認為,志書條目體的編修應充分發揮條目體的長處,并將章節體的長處融合于志書中,章節體與條目體的結合體不是簡單的結合,而應注重志書采用條目體“述”體的應用和合理設置條目體志書的條目。

章節體;條目體;比較研究;第二輪修志

前日,李培林說:到2020年全面完成第二輪修志規劃任務的硬性要求①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的通知》(國辦 發〔2015〕64號),2015年8月25日?!兑巹澗V要》提出“到2020年,全面完成第二輪地方志書規劃任務,省、市、縣三級地方志書全部出版”。和總體進度還相對滯后。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10月,全國第二輪省級志書規劃2529部,出版455部,完成率為17.99%;地市級志書規劃388部,出版177部,完成率為45.62%;縣級志書規劃2950部,出版1580部,完成率為53.56%。完成《全國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確定的任務時間還有四年,四年時間一晃即過,各地需要全面把握第二輪修志的完成進度,分析影響進度的主要問題并進而解決問題,真正做到以問題為導向,指引工作方向;以問題為導向,倒逼工作落實。②李培林:《以創新促發展,確保完成二輪修志目標》,《中國方志發展報告(2015)》出版座談會暨《中國方志發展報告(2016)》編纂啟動會上的講話,2016年8月31日。在對第二輪修志的規劃任務的督促、檢查中發現,有的地方進度滯后,居然還在為采用何種修志方式而舉棋不定、為設置的綱目而無休止的討論、為難以收集全面系統的資料而停滯不前等。這就需要重新考慮,選擇的修志方式是否最適合第二輪修志是關鍵。為此,對志書章節體與條目體的比較研究,通過比較研究后認為,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為完成《規劃綱要》提出的規劃任務,可以采用條目體修志方式,既可較好地解決第二輪修志所存在的問題,又可保持我國地方志書特有的傳統結構形式,在繼承條目體的優點和長處的基礎上,力求創新發展。

一、志書章節體、條目體結構形式的比較

章節體,是以橫排門類,設置章、節記述史實而得名,以節、目為主要記述單元。章節體系洋為中用。19世紀末,西方教科書傳入中國后,其層次清晰、邏輯嚴密的結構形式逐漸被吸收應用于地方志書編修,并在中國修志界流行起來。至民國時期,采用章節體編修地方志書盛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章節體成為新編地方志書中普遍采用的結構形式(圖一所示)。

圖一 志書章節中篇體式框架結構

條目體,是志書編纂的一種傳統的結構形式。自宋代開始,條目體已廣泛應用于地方志書編纂,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條目體,即以人、事、物為目,一人、一事、一物作為一個條目記述資料的結構形式,具有靈活性、獨立性的特點。條目體的篇目體例,分門別類,按類橫排,以條目為基本記述單元。條目體已在新編地方志書中進行嘗試,并有發展趨勢。2004年,《全國第二輪修志工作及志書篇目匯編》①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編:《全國第二輪修志工作及志書篇目匯編》,方志出版社2004年。中收錄的46個縣級以上的志書篇目,其中采用章節體的地方志書有37個(占80.43%)、條目體的9個(占19.57%)(圖二所示)。

圖二 志書條目體框架結構

志書章節體與條目體的最大相同點都是地方志書,所以兩者的體例、編纂原則和記述資料等方面的質量要求相同,最大的不同點是篇目結構形式不同、記述單元層次不同、設置篇目難易程度不同,但都具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

(一)志書章節體與條目體的異同

1.志書章節體與條目體的質量要求相同。志書章節體與條目體都是地方志書,所以執行的都是同一個《地方志書質量規定》①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印發:《地方志書質量規定》,2008年9月16日。,所以,除記述反映本行政區域內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歷史與現狀以及執行相同的行文規范外,志書章節體與條目體的質量要求,主要還有以下幾個方面:(1)堅持志體。①橫排門類,縱述史實,述而不論。②體裁用得當,一般應包含述、記、志、圖、照、表、錄、注、索引,以志為主;根據內容層次的不同,合理設置“述”,概述事物發展全貌和特點等。③篇目設置,符合“事以類聚”、“類為一志”的基本要求,合乎科學分類與現實社會分工(現行管理體制)的實際,突出時代特點和地方特色。(2)編纂原則。①內容完整,橫不缺要項,縱不斷主線。②越境不書。交代背景、反映與本行政區域外的橫向對比、聯系等,不視為越境而書。③續修志書處理好與前志的銜接,注意對前志的拾遺補缺、訂訛正誤。④生不列傳。在人物傳、人物簡介、人物表以外記述人物,以事系人、人隨事出。(3)記述資料。①資料真實、準確。②資料全面、系統,人、事、物、時間、地點、事件經過要素齊備。③資料具有代表性、權威性,注重使用原始資料。

2.志書章節體與條目體的篇目結構不同。從已出版的新編地方志書章節體與條目體的篇目結構相比較,不同之處主要有兩點:(1)結構形式不同。志書章節體設置有編(篇、卷)、章、節、目,視需要還設置有子目、孫子目。編(篇、卷)、章、節的標題前都冠以序號,如“第一編”“第二章”“第四節”,而多數章節體志書的目、子目、孫子目的標題前不冠以序號。志書條目體設置有門類(卷)、類目、條目,視需要在條目內設置有子目、細目。門類(卷)的標題前都冠以序號,如“卷一”“卷二”,而多數條目體志書的類目、條目的標題前都不冠以序號。(2)記述單元層次不同,條目體志書的層次數量比章節體志書相對要少。章節體志書多數以節、目為主要記述單元,視需要也設置有子目、孫子目為記述單元。條目體志書以條目為基本記述單元,視需要在條目內也設置有子目、細目。所以,條目體志書的記述單元層次數量比章節體志書相對要少。

3.設置篇目的難易程度不同,條目體志書設置篇目比章節體相對容易得多。章節體志書的編(篇、卷)、章、節、目幾個層次具有邏輯嚴密、層層相轄的特點,因此也增加了志書篇目設置的難度。如第二輪志上下限時間內,各地在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改善生態環境和提升國民文明素質等工作步伐中,出現的像“五水共治”(治汚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三改一拆”(舊住宅區、舊廠區、城中村改造,拆除違法建筑)和“三生文明”(生產文明、生活文明、生態文明)等的區域綜合性工作,如果采用章節體設置篇目,就難以歸屬于某個部門(門類);分散記述,又會使這些事物被分割。條目體就不同,靈活性是條目體最為突出的特性,主要表現于篇目設置的靈活性和分類調整的靈活性,即門類之間、類目之間、條目之間的橫向并列可不相互依存,門類與類目之間、類目與條目之間的縱向領屬界限也不是絕不可逾越;其每一個條目又都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條目體的框架要求志書記述的每一項事物的基本內容列為一個條目,每個條目記述的事物內容完整,避免事物被分割??衫闷潇`活性、獨立性的長處,將每一項區域綜合性工作單獨設卷并組織材料和編寫志稿。所以,條目體與章節體相比,條目體編修志書更容易設置篇目并組織資料、編寫志稿,更能達到事物記述“內容完整”,“資料全面、系統”等地方志書質量規定的要求。

收集全面、系統反映歷史的資料難的問題,也直接造成了章節體篇目設置的難度。第二輪志書上下限時間內,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與完善,政府管理經濟向間接管理轉變,國家統計部門統計的經濟指標又幾經調整,收集全面、系統反映歷史的資料難,需要記述的某些事物(如私營經濟等)已發展到收集不到完整資料的地步。第二輪修志收集全面、系統反映歷史的資料難的問題,直接影響了章節體篇目設置的難度,應另辟新途徑,改變章節體的修志方式,采用條目體修志。條目體可以從微處著眼,客觀地、全面系統地記述好每一個實體事物,由此使編修的地方志書更加實用,既可較好地解決第二輪修志所面臨收集全面、系統反映歷史的資料難的問題,又可保持我國地方志書特有的傳統結構形式,在繼承條目體的優點和長處的基礎上,力求創新發展。

(二)志書章節體與條目體的優缺點

上世紀80年代,首輪修志開始,發生了志書章節體與條目體之爭論,因此也出現了條目體在《鄭州市志》和《潞西縣志》等首輪志書中應用。進入20世紀,第二輪修志開始,志書章節體與條目體之爭論更為激烈,盡管當時主張采用章節體的為多數,但條目體在第二輪志書中已占有一定的比例,采用條目體編修志書有發展趨勢。通過兩輪志書的編修,業內對志書章節體與條目體的優點、缺點均已基本形成了共識,現歸總分述如下:

1.志書章節體與的條目體的優點。志書章節體的優點是結構嚴謹、綜合性強、層次清晰,便于反映事物的系統結構狀態;內容縱橫,交相聯系,能形成完整的地情資料,具有立體感。但是,如果章節體志書忽視“述”體的應用,也會成為松散結構,“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志書條目體具有靈活性、獨立性的長處,分類醒目、篇目清晰、主題鮮明、綱舉目張、容易操作,便于查閱的優點,能解決章節體志書中不得不硬分節的問題。比之辭書,在反映歷史規律、區域特點上更便捷;比之年鑒,所提供的資料更系統、更翔實、更權威,而且年鑒多年積累的大量現成資料可供編修條目體志書應用。

2.志書章節體與的條目體的缺點。志書章節體缺點很明顯,形式呆板,過于求全,過分強調橫分,甚至硬分節,給人有一種千篇一律的格式化、模式化印象,也明顯增加了篇目設置、組織資料和編寫志稿的難度,而且極易產生過多的交叉重復。志書條目體極易產生邏輯性差,結構松散,“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弊端。但是,如果能加強“述”體的應用,那么條目體志書也同樣能加強整體性和內在聯系,避免出現結構松散。

二、志書章節體、條目體的運用實效比較

隨機翻閱第二輪編修的章節體《杭州市志(1986—2005)》①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杭州市志(1986—2005)》,方志出版社2015年8月。和條目體《鄭州市志(1991—2000)》②鄭州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鄭州市志(1991—2000)》,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2009年、2010年,《鄭州市志(1991—2000)》分別被評為河南省第第二輪綜合志書優秀成果綜合一等獎和鄭州市2009—2010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兩部志書,將該兩部志書中的科學技術機構的篇目設置進行比較分析后,發現章節體的《杭州市志(1986—2005)》篇目結構繁雜而且松散,層次多,不便查閱;條目體的《鄭州市志(1991—2000)》篇目結構簡明而且形成有機的整體,層次又少,還便于查閱。由此認為,篇目設置,應注重突出時代特點和地方特色等設置要求;記述資料,應強調綜合性、系統性等編纂原則,這對提高地方志書編修質量十分重要。

(一)章節體的《杭州市志(1986—2005)》篇目結構繁雜、層次多、不便查閱,而條目體的《鄭州市志(1991—2000)》篇目結構簡明,層次少、便于查閱。章節體的《杭州市志(1986—2005)》第三十三篇科學技術,第六章機構與管理,第一節機構,第二節科技管理。第一節機構下設管理機構、高??蒲袡C構、國家科研機構、市屬科研機構、企業技術研發機構5個子目。其中高??蒲袡C構、國家科研機構和市屬科研機構都下設科研單位,如市屬科研機構的目下設有杭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子目20家;企業技術研發機構目下設企業技術中心、企業高新技術研發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華東基因技術研究所子目4個。章節體的《杭州市志(1986—2005)》為章下有節,而將與機構關系并不太密切的科技管理合并為一個章,設機構與管理章,章下再分設機構、科技管理兩節。這種為保持編章節層次的所謂規范,硬性將機構和管理兩者合并設置篇目,實為事物歸屬不當,而且使篇目結構層次增加,從篇到子目共設有5個層次,而且不便查閱。條目體的《鄭州市志(1991—2000)》第三十五卷科技,設置概述、科技機構等7個條目,科技機構條目內設河南省科學院、河南省機械研究所、電力部鄭州設計院、鄭州自動化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子目4個,篇目結構簡明而清晰,層次少而便于查閱。

(二)章節體的《杭州市志(1986—2005)》的框架結構松散,而條目體的《鄭州市志(1991—2000)》的框架結構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由于章節體的《杭州市志(1986—2005)》忽視了“述”體的記述,在機構與管理章下、機構節下和每一類科研機構目下,都沒有記述該事物發生、發展、變化的歷史與現狀的全貌,只記述有科研單位的簡介,使編修的科學技術篇目框架結構松散,記述內容“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條目體的《鄭州市志(1991—2000)》,為防止條目體極易產生結構松散的弊端,重視“述”體的記述,設置了“科技機構”為專題性條目,條目以記述科技機構的綜合性內容為條目的主體部分;條目內又設置各個科研機構的子目記述科研機構簡介,作為條目的輔助部分,由主體部分和輔助部分組成整個科技機構的條目,不但反映了鄭州市科技機構發生、發展的歷史與現狀,而且形成了面與點、整體與局部相結合的科研機構全貌,突出了鄭州市科技機構的特色,使科技機構記述內容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三)章節體的《杭州市志(1986—2005)》記述事物過分強調“全”,條目體的《鄭州市志(1991—2000)》記述事物則強調的是“特”。杭州市和鄭州市都是省會城市,在省會城市行政區域內,都會有高??蒲袡C構、國家科研機構、市屬科研機構和企業技術研發機構等。章節體的《杭州市志(1986—2005)》為將科學技術機構記述“全”,將科研機構分為高??蒲袡C構、國家科研機構、市屬科研機構和企業技術研發機構4類,其中記述高??蒲袡C構、國家科研機構和市屬科研機構的科技機構就有33家。條目體的《鄭州市志(1991—2000)》只記述主要的、有代表性的科研機構4家,記述科研機構明顯少于《杭州市志(1986—2005)》記述的科研機構家數,但突出了時代特點、地方特色,符合志書篇目設置的要求。

三、志書條目體的編修

《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關于第二輪志書編纂的若干意見》①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關于第二輪志書編纂的若干意見》(中指組字〔2007〕1號),2007年11月28日。中,就志書的“篇目體例”指出,“注意融合章節體、條目體的長處”。這為編修地方志書篇目體例的創新指明了方向。為此,對條目體的《鄭州市志(1991—2000)》《湖州市志》《安慶市志(1978—2000)》和《潞西縣志》4部志書進行對比分析后認為,志書條目體的編修應充分發揮條目體自身的長處,并將章節體的長處融合于志書中,志書章節體與條目體的結合體不能簡單的結合,而應注重志書條目體“述”體的應用、合理設置條目體志書的條目。

(一)章節體與條目體的結合體不是簡單的結合?!逗菔兄尽返目蚣芙Y構是采用章節體與條目體的結合體?!逗菔兄尽し怖芬幎ǎ捍缶幏诸?,章、節、目框架,條目為記述單元。目之下,以歸屬分解為條目。條目分到不可分為止,使用“條目”不占行黑體標題,記述單個事物。全志分為《方域》《經濟》《政治》《人文》《社會》五大編和《叢錄》?!妒星樘峋V》《大事記》置編前,《補遺》《辯正》《雜記》《文存》《叢錄》殿后。

翻閱《湖州市志》后,認為志書章節體與條目體的結合體不能這樣簡單的結合。如該志的經濟編,直接設章,第一章經濟總情,第一節經濟體制改革,節下設股份制改革試行、鄉鎮企業改革等目,股份制改革試行目下設首家股份制改革企業、組建有限責任公司兩個條目。在《經濟總情》章的標題下記述有:“前志設《經濟綜述》卷,記生產關系、……七個方面?!痹凇督洕w制改革》節的標題下記述有:“前志載,1990年,國有、集體經濟占國民經濟主體地位,……1992年起,逐步對國有、集體經濟實施改革?!睆摹督洕偳椤氛碌臉祟}下和在《經濟體制改革》節的標題下記述的內容看,只是對前志有簡要內容的說明外,沒有記述與本章節其他相關的內容。該志書的其他編、章、節也大致雷同。由此可見,《湖州市志》的框架結構采用章節體與條目體的結合體,并沒有做到章節體、條目體長處的融合,正像《湖州市志》主編嵇發根自己所說的那樣“‘章節框架’不過是個形式”,還需要在修志實踐中進一步探索,使之完善。

(二)志書條目體應注重“述”體的應用。條目體結構形式的靈活性、條目的獨立性的特性,極容易產生條目體志書的結構松散,各門類、各條目之間缺乏必要的有機聯系,“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弊病。我閱讀的4部條目體志書,除《鄭州市志(1991—2000)》外,其余3部志書都存在這種弊病。

通過對《鄭州市志(1991—2000)》與《湖州市志》《安慶市志(1978—2000)》和《潞西縣志》框架結構的比較,主要區別是:《鄭州市志(1991—2000)》在志書的總體設計中,注意了志書的整體性和各門類、各條目之間必然的邏輯關系,將章節體、條目體的長處融合,注重“述”體的應用。該志的《凡例》規定:卷下設類目、條目、子目、細條目4個層次,其中條目為記述的基本單位,子目、細目視必要而設置;卷的“綜述”和類目下的“概述”根據需要設定。經統計,該志除總述、大事記、人物和附錄外的40卷,共計設有綜述19個、概述171個(包括無題小序58個),分別占該書卷數量的47.50%、類目數量的80.66%。綜述、概述(包括無題小序)從不同層次記述了鄭州市整個區域及各行業、各事業的發生、發展、變化和曲折的歷史與現狀的總體面貌,將全志的各門類、各事物貫串起來,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同時反映了主要事物間的內在聯系,也展示了各行業、各事業的發展規律及優勢、劣勢與特點。如該書的卷十二城鄉建設,下設有綜述和城市規劃等類目6個,城市規劃類目下設概述和總體規劃等條目5個。通過綜述、概述和條目的記述,全方位反映了鄭州市城市建設中的各事物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彰明因果的城市建設整體面貌。而《湖州市志》《安慶市志(1978—2000)》和《潞西縣志》3部志書,除設置有總述外,卻沒有應用“述”體,各卷(門類)和各類目都沒有綜述、概述,都是虛設的層次,這是3部志書產生邏輯性不強,結構松散,“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主要原因。

(三)合理設置條目體志書的條目。條目體志書的條目為志書的基本內容單位和記述的基本單位,視必要在條目內設置子目、細目。子目和細目是條目的有機組成部分,即條目包含條目本身和子目、細目的全部內容。所以,合理設置條目體志書的條目至關重要,直接關乎志稿的質量。條目體志書的條目類型,大致可分三種①《鄭州市志(1991—2000)》設置條目997個,其中綜合性條目482個、主體性條目314個、典型性條目201個,分別占條目數量的48.35%、31.49%、20.16%。:

1.綜合性條目。綜合性條目內不設子目,直接記述事物的發生、發展、曲折和變化的歷史與現狀。綜合性條目適用于已橫分到最后一個層次又便于縱述史實的事物記述,如建置沿革、各種歷史地名、各種工業行業、各種商品經營、各種會議和各種企事業單位簡介等方面事物的記述。

2.專題性條目。專題性條目是由條目內綜合性文字和若干子目組成,即綜合性文字是條目的主體部分,概述事物的發生、發展規律、特點的歷史和現狀的總體面貌;若干子目是條目的輔助部分,突出反映該事物的特色、典型,子目各自相對獨。主體部分與輔助部分內容組成整個條目,主體部分與輔助部分內容反映的是面與點、整體與局部相結合的事物全貌。專題性條目適用于需要反映時代特點和地方特色的事物記述,如自然環境、民間習俗、鎮鄉街道(社區)、城鄉建設、環境保護、經濟結構、體制改革、工業、農業、金融、財政、稅務、交通、郵政、電信、水利等方面事物的記述。

3.典型性條目。典型性條目是在條目內直接設置若干子目。對該事物進行橫分,并直接在條目內設置若干子目或細目,子目和細目雖各自相對獨立,但都分屬于同一事物,共同組成該事物的整體全貌。典型性條目適用于因資料內容限制和資料收集難度大而難以綜合反映的事物記述,如建置區劃、地名、人物、文物等方面事物的記述。

K29

金雄波,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地方志辦公室,《蕭山市志》副主編(浙江 杭州 311202)

劉雪芹)

猜你喜歡
子目修志篇目
淺談陜西省2004 年消耗量定額中的換算
經我校教師為主體的修志團隊六年努力“上海共青團志”項目成果順利出版
通風空調工程造價控制實務分析
本刊近五年被四大文摘轉載篇目匯總
本刊2013-2017年被四大文摘轉載篇目匯總
河北省第二十五屆人大新聞獎獲獎篇目
編印發行《山西省第二輪修志指導手冊》
2013年河北區二輪修志工作扎實推進實現良好開局
淺談歷史教學中子目的過渡
于無聲處聞驚雷 鐵心修志譜新篇——憶陜西省軍事志副主編侯景文的修志情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