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十九大報告的28個理論新意

2017-12-23 19:47祝福恩
黨的生活(黑龍江) 2017年12期
關鍵詞:報告特色習近平

學懂弄通黨的十九大精神,必須對黨的十九大報告原文進行通讀,準確理解和深刻把握其中的思想內核。省社會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祝福恩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的內在邏輯,從中提煉出28個理論新意,本刊特予刊載,供廣大讀者學習時參考。

黨的十九大報告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集中闡釋,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其中的理論新意尤其需要深入領會。

1.新主題(報告序言部分第3段)。我們黨從十三大到十八大,主題都是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九大報告主題之新,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首次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與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融為一體;二是首次提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強調“新時代”,這是有別于以往黨代會報告的主題新意。

2.新時代(報告序言部分第3段)?!靶聲r代”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及最多的關鍵詞匯之一,共36次,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目前所處的歷史方位。新時代的標志是“五個時代”(報告第一部分第20段)的具體表述:“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戮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民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p>

3.新成就(報告第一部分第3~12段)。報告列舉了五年來10個方面令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強軍興軍開創新局面,港澳臺工作取得新進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開,全面從嚴治黨成效顯著。

4.新評價(報告第一部分第1段、第13段)。報告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極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戰略性地提出、出臺、推出、推進“四個一系列”,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5.新問題(報告第一部分第15段)。報告在肯定10個方面成就的同時,還指出當前面臨的“不足、困難和挑戰”等7個方面問題,并在報告第13部分指出黨的建設上存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3個方面問題。這些新問題是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而引發的,這些表述也是前所未有的,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鮮明的辯證思維和問題導向。

6.新方位(報告第一部分第18段)。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狈轿?,是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坐標位置??v向來看,從建立新中國到改革開放,再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由“站起來”“富起來”進入到“強起來”的歷史時段;橫向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以往的突出矛盾已基本解決,具有時代特征的新矛盾已成為需要著重解決的主要矛盾,執政黨又有了新使命、新目標、新任務。報告用三個“意味著”界定新時代,標志著中國近代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已由毛澤東時代、鄧小平時代進入到習近平時代。

7.新判斷(報告第一部分第21段)。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弊?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以來,中央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表述都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經過39年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要矛盾已發生根本性變化,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把以往“物質文化需要”改為“美好生活需要”,這是一個從來沒有過的表述。在作出這一判斷的同時,依然強調,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8.新特點(報告第二部分第10段)。報告指出:“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鄙鐣饕艿男伦兓?,必然帶來具有許多新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偉大斗爭,是指新時代無可回避的反腐斗爭、政治斗爭、意識形態斗爭、反恐斗爭、反貿易保護主義斗爭、禁毒斗爭等。黨的十九大召開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貴州省代表團討論時強調,全黨要把握偉大斗爭的“新特點”。為此,要求全黨做到“五個更加自覺”,以發揚長期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不斷奪取新時代偉大斗爭的新勝利。

9.新實踐(報告第二部分第13段)。報告指出:“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偉大工程?!蓖七M偉大工程,要結合偉大斗爭、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來進行。顯然,“四個偉大”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新實踐。

10.新思想(報告第三部分第3段)。報告提出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已寫入黨的十九大新修訂的黨章。新時代的形成和到來,以新思想為標志、為引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本土化,是我們黨歷史上的第三次偉大飛躍,是習近平成為劃時代領袖的理論支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容是“八個明確”(報告第三部分第3段),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世界一流軍隊;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endprint

11.新方略(報告第三部分第6~19段)。報告提出并概括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即“14個堅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新方略是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付諸實踐的橋梁,是對“新時代”“新矛盾”“新實踐”的落實措施,是“新思想”的實施路徑。

12.新進展(報告第三部分第13段)。報告首次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七個新進展,即“七個所”——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把黨的十七大報告第七部分提出的“五個所”提升為“七個所”,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本位思想和治國理政追求。

13.新征程(報告第四部分標題及第2段、第5段、第6段)。報告首次提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報告明確,從黨的十九大到黨的二十大是“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為實現新目標,中央作出兩個階段安排:即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與原來的提法相比提前了15年;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強國。報告為目標的定語加上“美麗”二字,并把現代化“國家”改為“強國”,使新征程的目標更加豐滿,并與新發展理念相呼應,與“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相對應。

14.新體系(報告第五部分第2~3段)。報告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首次提出“建設現代經濟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現代經濟體系”的任務,要求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的經濟質量優勢,從而加快建設創新國家,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增強我國經濟的創新力和競爭力。

15.新戰略(報告第五部分第5段)。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個新戰略包括九個方面內容。這表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地位,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大戰略。這一新戰略的內涵,最終由五個目標來體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此外,報告首次提出的農村現代化、“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等,都是新戰略的重要內容。

16.新保證(報告第六部分第1段)。報告提出:“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边@是對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性安排。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主席在首次出訪俄羅斯時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出“鞋子論”——“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對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從特定社會政治條件和歷史文化角度作出科學闡釋,論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發展道路具有合理合法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黨的十九大報告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提出一系列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新設計(報告第六部分第8段)。如“賦予省級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權。市縣對職能相近的黨政機關探索合并設立或合署辦公。深化事業單位改革,強化公益屬性,推進政事公開、事企公開、管辦分離”。

17.新文化(報告第七部分第2段)。報告首次提出“堅定文化自信”,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涵、外延做出界定。從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到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文化強國”,再到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定文化自信”,表明文化發展已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成熟和定型,“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

18.新需要(報告第八部分第2段)。報告首次提出“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并堅持“人人盡責、人人享有,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的24字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原則。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人民”一詞共203次,體現了人民至上的執政觀。

19.新戰役(報告第八部分第6段)。報告首次提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熬珳拭撠殹笔橇暯娇倳?013年11月3日在湖南湘西花垣縣排碧鄉十八洞村調研期間提出的。即到2020年,在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突破口。

20.新格局(報告第九部分第7段)。報告首次提出“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并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發展理念,把“美麗”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一個重要標志,要求全黨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

21.新目標(報告第十部分第2段)。報告首次提出國防和軍隊建設“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一致,全面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新目標是在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22.新構想(報告第十一部分第9段)。報告首次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提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這個新構想超越了以往在“九二共識”基礎上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的構想。把實現祖國統一與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結合起來,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血濃于水的民族情懷和高屋建瓴的戰略視野。endprint

23.新使命(報告第十二部分第1段)。報告首次提出“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這一表述超越了以往韜光養晦的理念,彰顯了勇于擔當的大國風采?;诖?,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清潔美麗世界”“一帶一路”等寫入報告,表明中國共產黨“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的一大亮點。

24.新作為(報告第十三部分第1~2段)。報告首次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黨的建設”這一概念出現13次,“全面從嚴治黨”這一概念出現7次。并且提出,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做到“打鐵必須自身硬”,解決“三個不純”突出問題,應對“四個考驗”,化解“四個危險”,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25.新要求(報告第十三部分第3段)。報告首次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具體表述是“四個以”——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新要求中,“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四個以”“提高黨的建設質量”,都是第一次提出的新表述。

26.新任務(報告第十三部分第4~5段、第10段)。講政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報告首次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政治建設的內容包括政治路線、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政治生態、政治覺悟、政治能力、政治擔當、政治本色以及黨內政治生活,等等?!八枷虢ㄔO是黨的基礎性建設”,針對黨內存在的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問題,中央還要以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為重點,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解決“三觀”這個“總開關”的新任務。為鞏固五年來的反腐敗斗爭成果,報告首次提出“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的新任務,做到“三個堅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防止黨內形成利益集團?!?/p>

27.新體制(報告第十三部分第11段)。報告首次提出“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以制度形成黨內監督同國家機關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的“六個監督”的合力。其中,諸如強化政治巡視,制定國家監察法,組建國家、省、市、縣監察委員會,用留置取代“兩規”等措施,都是健全黨和國家監察體系的新思路。

28.新本領(報告第十三部分第12段)。報告首次提出“全面增強執政本領”。具體是“八個本領”,即“增強學習本領,增強政治領導本領,增強改革創新本領,增強科學發展本領,增強依法執政本領,增強群眾工作本領,增強狠抓落實本領,增強駕馭風險本領”,目的是要求執政的共產黨在政治過硬的同時,還要本領高強,以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endprint

猜你喜歡
報告特色習近平
習近平的外交足跡
報告
特色睡床滿足孩子們的童年夢
標題黨
報告
報告
2009年熱門特色風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創特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