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薩伊定律的應用—供給側改革的發展由來

2017-12-26 13:37吳少璠張美
中國經貿 2017年24期
關鍵詞:凱恩斯主義三駕馬車需求

吳少璠+張美

【摘 要】從2015年11月以后中央連續四次強調“供給側改革”,這一概念成為中國經濟領域最火熱的詞匯。通過分析我國目前經濟形勢了解“供給側改革”提出的背景,探尋其中暗含的經濟學原理。分析國外“供給側改革”實施的案例,給我國政府及企業為以后的發展提出意見。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需求;供給;“三駕馬車”;凱恩斯主義

一、“供給側改革”的發展歷史

說到“供給側改革”理論的發展由來,就必須提到經濟學中的供給學派。供給學派是于美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個經濟學流派。供給學派關注經濟系統中的供給端,認為需求隨著新的供給出現而改變。二戰后,凱恩斯主義在西方逐漸占據了經濟學的統治地位,西方各國往往根據凱恩斯主義制定經濟政策,對經濟的需求端進行管理,迅速扭轉了因世界大戰帶來的頹勢。因此凱恩斯主義盛極一時。但是,凱恩斯主義過分的強調增加需求,最終導致了上世紀70年代西方物價持續上漲的“滯脹”局面,工人失業經濟嚴重受挫。供給學派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興起的。供給理論最早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芒德爾教授提出。七十年代初他便提出了與凱恩斯主義截然相反的主張,并多次抨擊美國政府的經濟政策。芒德爾反對福特政府以增加稅收的方法來控制物價,他主張降低稅率、鼓勵生產。薩伊定律被供給學派重新奉為經典,進而確認生產的增長決定于勞動力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的供給和有效利用,在生產要素中資本至關緊要。

薩依定律作為供給學派重要理論支撐是一種自19世紀流行至今的經濟理論。薩依定律認為經濟一般不會發生任何生產過剩的危機,更不可能出現就業不足?!肮┙o創造自己的需求”是對薩伊定律最常見的表達形式。只有在供給側出現問題,產出了錯誤的產品才需要不斷的擴大需求,甚者會進入一個死循環。

二、我國當前經濟的主要問題

在我國高端制造業、服務業、落后地區基礎設施的供給依然嚴重不足,而落后傳統工業的產能過剩。宏觀經濟上 PPI已經連續負增長,鋼鐵、煤炭、水泥等企業僅僅通過低價競爭利潤極低不說,同時還帶來嚴重的生態污染。無數鋼鐵、水泥企業淪為僵尸企業。這些企業只能依靠銀行貸款和政府補貼得以維持,但也綁架了政府和銀行造成了嚴重的社會資源浪費,阻礙了其他行業的發展。

供需錯位嚴重阻礙了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供給不足和需求不足仍然是我國當下經濟最嚴重的問題。落后傳統工業過剩產能的實質仍然是供需需不匹配,而這種過剩也不可能僅僅通過供給端去解決。其他行業供給的短缺也不可能單純地依靠凱恩斯主義從需求端去解決。

凱恩斯主義認為,稅收是刺激需求的手段,不應把政府財政收支平衡作為經濟政策的基本原則。只要能夠促成經濟的平衡發展,改善就業,政府即便是財政赤字也可以發行大量債券以彌補個人投資的不足。同時,國家還可以通過對特定行業的增稅減稅,來引導社會大眾消費。

被我們所熟知的“三駕馬車”理論,也是從需求側分析解釋了經濟增長的原因。國民生產總值是投資、消費、凈出口這三種需求之和,因此經濟學上常把投資、消費、出口比喻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這是對經濟增長原理最生動形象的表述。

由上文分析可得,依靠凱恩斯主義、三駕馬車單純的從需求側看消費、從需求側看投資都不能構成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只有將供需聯系起來,在保持或者擴大需求的前提下,對供給側進行結構性改革才能使我國經濟適應新常態。這也與中央之前加快經濟轉型、促進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不謀而合。

三、總結

在供給側改革中我們應該主要抓好以下兩點:

1.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經濟轉型

加快經濟調整,促進經濟轉型是我國“供給側改革”亟待解決的問題。解決好落后產業過剩產能的問題就需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國家必須對那些嚴重消耗社會資源、破壞自然環境的企業,堅決予以關停。而再這個過程中國企又將是主要承擔者。淘汰大量落后的產能勢必會造成大量國企員工下崗,因而發展第三產業,增加第三產業的供給也是一種趨勢。

2.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大力促進第三產業發展

政府在“供給側改革”中主要起到改革行政體制、降低企業制度成本的作用。我國企業不僅面對來自原材料、財務、人力資源等領域的顯性成本,更面臨來自行政體制中的隱性成本。而完善金融體制,又為科技型小微企業解決資金難問題,化解燃眉之急。同時,落后產能的淘汰帶來的大批失業人員,他們雖然缺乏替他領域的專業技能,但是人數眾多。這些失業人員即會彌補第三產業的人力資源短缺,又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培訓市場。

參考文獻:

[1] 賈康,蘇京春.“三駕馬車”認知框架需對接供給側的結構性動力機制構建——關于宏觀經濟學的深化探討[J].全球化,2015,03:63-69.

[2] 譚浩俊.以供給側改革來優化資源配置[N].深圳商報,2015-11-17A02.

[3] 供給側改革應著眼于規范“有形之手”[N]. 21世紀經濟報道,2015-11-12001.

作者簡介:

吳少璠(1991—),男,漢族,籍貫:石家莊,現為石家莊鐵道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會計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凱恩斯主義三駕馬車需求
“以學習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塊教學實踐
從不同需求層面分析欠發達地區的發展與貧困
中國經濟新常態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分析
我國少兒圖書的供給與需求關系探究
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培訓的關聯性分析及闡述
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原因再探究
中國經濟新常態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分析
需求管理理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