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內障竟會影響睡眠質量

2017-12-27 09:12陳燕吳強
家庭用藥 2017年12期
關鍵詞:神經節光敏黃斑

陳燕 吳強

一個有趣的病例

受這件有趣病例的啟發,我們查閱相關資料,發現白內障真的可以影響睡眠質量,原因在于白內障可以影響到人的正常生物節律。

影響睡眠原因種種

隨著年齡的增長,失眠和抑郁的發病率逐漸增加,慢性睡眠障礙困擾著40%~70%的老年人。睡眠障礙可以表現為夜間睡眠時間縮短、夜間入睡困難、睡眠中發生覺醒的頻率增加以及白天精力下降和困倦等。這種情況與老年人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合并全身疾病,如男性前列腺肥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有關。除了上述導致老年人睡眠障礙的原因外,在研究視覺疾病時,發現老年人的睡眠節律紊亂與視覺系統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無視力有節律VS 無眼球無節律

在正常情況下,人類接受外界的信息90%來源于視覺系統,主要通過光感受器細胞接受光刺激后,由經典的視覺傳導通路形成視覺。但是,觀察發現一些光感受器細胞損傷的患者仍可以保留一定程度的光敏感性和瞳孔對光反應,同時可以保持正常的晝夜生活節律。

動物實驗研究發現,缺少光感受器細胞的小鼠仍然可以維持正常的晝夜活動節律,同時,隨著給予光照條件的改變而使其晝夜節律發生變化。然而,當小鼠的眼球被摘除后,它們喪失了晝夜節律。這些發現說明,眼球對于維持晝夜節律十分必要。傳統的光感受器和光傳導理論模型并不能解釋以上現象,提示眼底視網膜內可能存在光感受器細胞之外的另外一條光感受通路。

自1998年始,科學家在非洲爪蟾的表皮黑色素細胞中發現了一種新的視蛋白質,將其命名為黑視素。之后,在包括人類在內的脊椎動物的一小部分神經節細胞中也發現了這一蛋白質的存在。后來,又有科學家發現在缺少光感受器細胞的視覺傳入的情況下,表達黑視素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可以對光刺激表現出光感受反應,提示其具有獨立的光感受功能,被命名為“內在光敏視網膜神經節細胞”。人類視網膜覆蓋著大約3 000個散在分布的內在光敏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組成的光感受網絡,這些內在光敏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只占到視網膜神經節細胞0.3%左右,但是這為數不多的細胞在人體生理調節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藍光與睡眠質量有關

內在光敏視網膜神經節細胞能接受周圍環境中來自多方向的光線,并參與到機體調節生物節律以及神經內分泌功能的過程中。在光照的刺激下,內在光敏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將神經沖動傳至下丘腦,下丘腦立即發出信號,下調褪黑素的合成。當黑夜降臨時,下丘腦所控制的生物周期也到達相應的時相,這時黑暗就促進松果體合成褪黑素。機體內褪黑素水平的高低與時間的晝夜變化保持一致,而這種變化的感知來自于眼底視網膜的內在光敏視網膜神經節細胞,這種細胞對于光照最敏感的吸收波長約為480納米,這個波長屬于藍光。

白天天空中最主要的光線波長在477納米左右,與內在光敏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最敏感的藍光波長(480納米)接近。 這些作用包括抑制褪黑素的產生,調節核心體溫,提高夜間睡眠的質量,增加心率變化的范圍,緩解抑郁情緒,改善睡眠的質量,改善心情狀態、覺醒狀態、認知能力,提高反應能力等。環境的光照度則與失眠和抑郁的發病率呈負相關。白內障患者因藍光受阻,日常生物節律很可能受到影響。

藍光對眼底有傷害

適當的光照對于維持生物節律有著重要作用,然而我們也應該知道,強光可以導致眼底視網膜細胞損傷。營養、環境、健康習慣和年齡增長均可引起黃斑病變,而隨著暴露于藍光時間的延長,光線對于眼底視網膜的損傷不斷積累,可導致黃斑變性加重。

白內障患者對藍光敏感度降低

除了年齡的增長可以引起晶狀體的藍光透射率降低外,隨著白內障晶狀體核顏色的加深,核密度的增加,晶狀體對于藍光的通透性也隨之明顯降低。關于白內障摘除手術對老年人視功能影響的研究結果表明,老年性白內障患者對主要屬于藍光波長范圍(400~500納米)的光所對應的色調更加難以辨識,而白內障術后,這些患者對于上述波段的光所對應色調的辨識能力顯著提高。

如何對待藍光

由于藍光是參與調節生物節律的內在光敏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最為敏感的可見光波段,因此關于藍光在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中所發揮的作用以及藍光缺乏可能導致的不良影響,仍然是目前科學家和眼科醫師爭論的焦點。

而白內障會嚴重影響視力,同時由于其阻擋了藍光透入,也可影響睡眠質量;但同時,白內障擋住藍光的“功能”,也是在無意中保護了黃斑。那么作為患者該怎么辦呢?應該說,一旦發生了白內障,還是應該盡早就醫,根據病情確定是否進行白內障手術。另一方面,白內障手術后,在過強的陽光下盡可能戴墨鏡,擋住部分藍光,減少對黃斑的損傷。

(吳強教授每周二下午有專家門診,周二上午有特需門診)

什么是光感受細胞

人類的光感受細胞主要有兩種:視桿細菌和視錐細胞。其中,視桿細胞對光的敏感度較高,無色覺,對被視物細節的分辨能力較差;視錐細胞對光的敏感性較差,有顏色視覺,對被視物體的細節具有較高的分辨能力。

黃斑是視覺最敏銳的地方,因為這里匯聚了專門感受色彩和強光的視錐細胞,眼睛所注視的目標便投影于此處,形成中心視力,負責我們日常的精細視覺和色覺。黃斑區以外的視網膜則感受周邊的視野,那里分布著很多對光敏感度高的視桿細胞,負責在昏暗環境中產生暗視覺,只能辨別明暗,不能分辨物體的細節和顏色,所以離黃斑越遠,視網膜視力越低,黃斑是我們人眼與生俱來的最重要的光學中心。

● 都吃素了,為什么血脂還是高

● 鈣劑與鈣拮抗劑,是否“冤家對頭”

● 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是一場“持久戰”

● 為何眼前有飛蟲

● “小結節”風波

● 糖尿病性白內障可以藥物治療嗎

● 吃素食更易患癡呆嗎

● 藏在卵巢里的糖尿病

猜你喜歡
神經節光敏黃斑
電針“梨狀二穴”對腰椎間盤突出癥大鼠NPY、SP及神經節的影響
莫讓“黃斑病”迷了你的眼
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應用高壓氧與神經節苷脂聯合治療的效果研究
老年黃斑變性該怎么治療?
鳴律
神奇開關在哪里
玩手機會導致黃斑變性和失明?
鮮木耳真的有毒嗎
眼白的發黃區塊是“黃斑”嗎
絢麗的煙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