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肩挑四擔的“當家人”

2017-12-29 20:34張津津
中國扶貧 2017年24期
關鍵詞:當家人段家灣村

張津津

71歲的老父親干不動了,她挑起了村黨支部書記的重擔,為拔掉窮根,四處奔走,竭盡所能;村民缺醫少藥,她背起藥箱當起了赤腳醫生,走街串巷,治病救人;村里孩子沒人教,她拿起教材當起了代課教師,燃燒自己,照亮未來;村兩委換屆,她挑起了村委會主任的擔子,從此心中裝滿百姓,舍小家為大家。39年間她的身份經歷了四次轉變,但唯一不變的是她那顆為了群眾默默奉獻的心。她就是山西省代縣段家灣村一肩挑四擔的“當家人”劉桂珍。

今年54歲的劉桂珍,身高1米53,體重80多斤,看上去很是瘦弱。兩鬢斑白,皮膚黝黑。劉桂珍不善言辭,說話之前總是先露出靦腆的微笑,樸實無華這個詞用在她身上再合適不過。劉桂珍常說自己其實什么都沒做過,但是每個人都知道,她不但做了,還做了很多。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擔起了這四副沉甸甸的擔子,把每個村民都裝在自己的心里,撐起了這個小山村的一片天。

“桂珍心好,跟著她干我們心里踏實”

位于代縣南山深處、峪河上游的段家灣村,山大溝深,土地貧瘠,6個自然村零星分散在方圓10多公里的溝溝岔岔中,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全村69戶118人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9戶92人,是全縣出了名的貧困村,村里窮怕了的年輕人都夢想著能夠走出大山,劉桂珍也不例外。

1996年劉桂珍的父親劉白小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辭去村黨支部書記的職務,組織上推薦了劉桂珍,她第一時間就拒絕了,因為她走出大山的愿望太強烈了。之后鄉黨委領導多次找她談話,黨員們一致推舉,她全票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面對組織和村民們的信任,劉桂珍放棄了自己走出大山的夢想,從父親手中接過了這副沉甸甸的擔子,一干就是19年。

劉桂珍剛上任時的段家灣村,地下無資源、地上無企業、集體無收入,是十里八鄉有名的“三無”村,村民們世代種植玉米、谷子、紅薯等作物,辛辛苦苦種了幾年,村子還是那個村子,百姓的日子過得還是那么窮,劉桂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劉桂珍深知,要徹底改變現狀,首先要改變單一的種植結構。于是她遠赴內蒙古、太原等地考察,了解市場信息,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和黨員、村民代表多次開會,分析研究村里的地理條件、氣候特點和比較優勢,決定在村中的河灘地上搞油松育苗。然而,受多年生產習慣和封閉思想束縛,大家都怕搞不好賠錢,誰也不敢干。

劉桂珍決定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她認為只有自己干好了,村民們才有信心跟著一起干。她跟丈夫商量,丈夫一聽火了:“搞油松育苗是個技術活,咱們從來沒有搞過,不懂技術也不懂管理。育苗周期又長,忙活上兩三年,要是搞砸了,往后的日子怎么過?!笨墒莿⒐鹫洳凰佬?,多次與丈夫商量,終于做通了丈夫的工作。他們湊齊了培育油松苗的費用,在自家最好的3分河灘地上種了營養袋油松苗。經過兩年的精心管護,小樹苗長勢喜人,第三年春天一出圃就見到了成效,3分地樹苗竟然賣了7.5萬元,這可是種莊稼收入的近百倍。

劉桂珍種油松掙了“大錢”的消息很快就在村里傳開了,不少村民都想跟著她發展育苗產業。劉桂珍便挨家挨戶落實育苗面積,積極調購育苗種子、肥料,對準備育苗的村民進行技術培訓?!耙皇枪鹫?,我們家現在還欠著外債,過著苦日子?!睏铈i文激動地說。楊鎖文是村中的貧困戶,在劉桂珍的帶動下種了6畝樹苗??裳劭粗鴺涿珩R上就要出圃了,老楊卻始終高興不起來,樹苗是種成了,賣不出去可咋辦。劉桂珍了解情況后把到村委會洽談購苗業務的客戶直接帶到老楊家的地里,讓他先賣,這下老楊的心算是踏實了。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2015年,“那一年,有人看上了桂珍家的樹苗,但是她讓我先賣。那一年我賣了5000元,她卻一棵都沒賣出去?!贝迕襦嚌櫜偶拥卣f。

在劉桂珍的幫助下,短短兩三年時間,很多村民的收入就達到數十萬元,很多還在縣城買了新房,過上了小康生活。

今年,劉桂珍牽頭在村里成立了“代縣劉桂珍種植合作社”,帶動了相鄰的王家會、石家灣、殷家會等村發展育苗產業。但劉桂珍并不滿足于這些,她還要為鄉親們開辟更多的致富門路?!白罱鼛啄?,苗木市場不太景氣,村民們的樹苗不好賣了。我打算在村里發展中草藥種植?!眲⒐鹫湎蛴浾呓榻B道,段家灣周邊山坡上長著不少野生中草藥,且周邊林地以及當地氣候適宜中藥材種植,部分中藥材畝產可達100多斤,按照當前最低價格每公斤80元計算,生長期滿后全村每年可增收40萬元以上?!胺N,我們肯定種。跟著書記種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她人好,凈為我們想?!闭f起跟著劉桂珍一起種植中藥材,村中74歲的貧困戶侯換生沒有絲毫猶豫。

“村里就你一個高中生,你不干誰干”

干村黨支部書記之前,劉桂珍還有三次人生選擇,但她均選擇了為村民服務,而非走出大山。

1978年,劉桂珍高中畢業,一心想要考上大學走出大山的她滿心歡喜,沒想到父親卻堅決不同意。

原來,位于大山深處的段家灣村,多年以來一直缺醫少藥,鄉親們有病得不到及時醫治,經常是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當時縣里正在培養赤腳醫生,分配給段家灣村一個名額,父親想讓她去參加培訓,回來當赤腳醫生,解決村民看病難的問題。劉桂珍一百個不愿意。

“村里就你一個高中生,你不去學誰去學?你不干誰干?”因為這句話,從小深受父親為人民服務精神影響的劉桂珍放棄了自己的大學夢,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半年之后,劉桂珍學成歸來,從此問診開藥、扎針輸液,背著藥箱,風里來雨里去,盡心盡力照顧著方圓十幾里的鄉親們。

“有一年春節,下著大雪,離我們村十幾里的武強村的張忠虎生病了,請桂珍去輸液,她不放心,在他家守了一夜?!薄坝幸惶焱砩?2點,我發燒了,給桂珍打電話,沒一會兒她就過來了?!薄肮鹫浣o我們看病從來不收出診費,藥錢也是按進價?!薄拔壹胰兆舆^得不好,桂珍給我輸了7天液,一分錢也沒要?!眲⒐鹫浯蠓虻暮么蠹胰浽谛睦?。

而劉桂珍對大家的好遠不止這些。2006年初,國家實行新農合制度,有的村民認為自己身體好,一年幾十元的保險費也不愿意交,村民陳智良就是其中一個??商煊胁粶y風云,就在當年陳智良得了一場重病,光住院費就花了3萬元。在那個年代,3萬元可是一個農家辛辛苦苦幾年的收入。正當老陳為醫藥費發愁時,劉桂珍打來電話讓他去報銷醫藥費。老陳這才知道,原來劉桂珍早已悄悄地幫村里沒有參加合作醫療的戶都交了費,一下子幫老陳報銷了1萬多元。從此,村民們大多主動參加新農合,有些生活實在困難的戶一時拿不出錢來,她就主動幫他們墊上,有時墊著墊著就成了一筆“糊涂賬”,因為給誰墊了、墊了多少錢劉桂珍根本不在意,她總會說:“現在不給他們交上,等以后生病就晚了?!眲⒐鹫涞恼煞驐詈晟嬖V記者,這兩年劉桂珍為村民墊交的新農合保費有八九千元。

1998年段家灣村唯一的老師辭職不干了,村里生活條件差,工資水平低,沒有新老師愿意來,眼看著村里15個孩子面臨失學,又是父親的那句話讓她主動擔起了代課教師的職責,這個擔子一擔就是29年。

在段家灣村當代課教師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由于村子小、學生不多,段家灣小學一直采用復式教學,劉桂珍每天白天要按年級去上課,晚上還要備課到深夜,比單式班教學要辛苦得多,但劉桂珍沒有抱怨過一句。后來段家灣小學被撤并,劉桂珍又到王家會小學當代課教師?!巴跫視x我們村還挺遠的,劉桂珍每天都是帶著我家孩子去上學,晚上放學再給帶回來,從來沒有收過一分錢?!贝迕癫苡嬝斦f。

“辦好學校、教育好孩子是斬斷窮根、徹底改變段家灣村貧窮落后面貌的關鍵,只要孩子們需要我,我就會一直干下去?!边@是劉桂珍一直掛在嘴邊的話。在她的努力下,段家灣小學沒有一個學生輟學,不少她曾經教過的學生考上了高中、大學,改變了家庭貧困落后的狀況。

“溫和而堅定,瘦弱而堅強”

2006年7月,一場大雨引發了山洪,很多老人被困在家里。這對依山而建的段家灣村來說,是最危險的事。劉桂珍冒著大雨沖出家門,挨家挨戶指揮村民撤離避險,又冒著生命危險搶救沒跑出門的老人娃娃,一直把大家都送到安全地帶她才松了一口氣。這時,她才猛地想起家中的老父親和小女兒還沒有撤出來。當她拼命地跑回家中,發現屋里的水已經快沒過膝蓋,父親和小女兒都蜷縮在桌子上,看到這些劉桂珍流淚了。當時年幼的小女兒不理解,沖她發脾氣:“你只管別人家不管自己家,你不是個好媽媽!”聽到這些劉桂珍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對不住自己的家人,但她覺得只要鄉親們好,一切都值得。

2012年段家灣村實施移民搬遷,不少群眾都不愿意搬。劉桂珍知道大家都在看她,只要她一搬,村民們就會跟著她一起搬。于是她咬牙拿出自己省吃儉用存下的8萬元積蓄,又借了4萬元,在縣城里的移民小區買了一套房,后來村里就有10戶村民跟著她一起搬到縣城。有鄉親勸她:“桂珍,花了這么多錢,費了這么大勁,好不容易在城里買了新房,別再住家里的土窯洞了,跟我們一起去城里住樓房吧?!钡珓⒐鹫鋮s說:“只要有一戶還沒搬走,我就不能走,我走了怕鄉親們沒了主心骨?!绷粝聛淼膭⒐鹫淅^續全心全意為鄉親們服務著。

在劉桂珍的抽屜里有一個錄音機,每次去鎮里開會回來,她都會把會議精神整理出來,錄成錄音,挨家挨戶地放給腿腳不便的老黨員聽。

劉桂珍還經常把自己的工資、補助用在村里的公共事業和村民的生產生活上,自己卻過著清貧的生活??床?、上課、處理村中事務……身兼數職的劉桂珍太忙了,忙到把家中的所有事都推給了丈夫,忙到連跟丈夫吵架的時間都沒有。有人問過她丈夫楊宏生有沒有怨言。楊宏生說:“心里沒想法不可能,但是兩口子,我不幫襯她誰幫襯?”

“劉桂珍有個本子,上面記錄著所有村民的全部信息,這個本子她時時刻刻帶在身上。她每次出門之前都會主動找我問最近有什么工作沒做,她是怕她不在,落下工作,鄉親們有好的政策享受不到,她是真的把每一位鄉親都放在自己心里?!狈止芊鲐毠ぷ鞯母编l長張麗生告訴記者。

真心換真心,劉桂珍對大家的好,換來了大家無條件的信任。2017年段家灣及周邊6個自然村被列入縣里的“十三五”搬遷計劃?!拔覀冞@個項目是2017年下半年才開始的,10月份就完成了全部46戶的房屋拆除和土地復墾。很多村民在沒有確定補償款的情況下就簽下了房屋拆除協議。鄉親們都表示,他們信劉桂珍,劉桂珍讓他們拆他們就拆?!闭f起這些,張麗生的眼中滿含淚水。

為群眾服務的劉桂珍從沒有說過自己對別人有多好,卻一直在訴說著鄉親們對她有多好。

劉桂珍說過這么一件事:“有一次我去外村看病,半路上自行車壞了,自己扛不動,又怕耽誤了病人,干脆把車子鎖好停放在路邊,徒步向病人家走去。一位鄰村的村民路過,認出是我的車子,怕被小偷偷走,就主動扛著給我送回家里?!泵棵空f起這件事,劉桂珍都會流下感動的淚水。

“溫和而堅定,瘦弱而堅強?!贝h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劉會平這樣評價劉桂珍,而這個溫和堅定、瘦弱堅強的女人打算讓自己學醫的大女兒在外積累兩年經驗之后,回到段家灣村繼續為鄉親們服務,將劉桂珍從父親劉白小那里繼承的作為一個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繼續延續下去……

猜你喜歡
當家人段家灣村
新編北路梆子現代戲《段家灣》成功首演
湖南省耒陽市用好“灣村明白人” 管好灣村那些事
保電有我 有我必勝
運橙
汗灑大涼山 援彝顯忠心——涼山彝族自治區金陽縣小銀木鄉簸箕灣村第一書記劉寧
收獲
笑話大王
縣委書記“二進宮”,那揮之不去的美麗魔影
云南教育·小學教師(2017年4期)2017-06-28
朱開偉: 做村民信得過的“當家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