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傳承的中華文化

2018-01-02 01:35劉慈一
現代語文(教學研究) 2017年13期
關鍵詞:詩文中華文化中華

劉慈一

千年前,倉頡用美麗的字符拉開了文化的序幕;前年后,矯若驚龍的《蘭亭集序》搏得世界稱贊;千年前,屈平吟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千年后,潤之歌頌“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千年前,私塾中舞文弄墨;千年后,校園里書聲瑯瑯……

五千年,中華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翩躚,跨過崎嶇坎坷,源遠流長。從黃河流域的炎黃,到傲立于世界的中華,傳承了五千年的文化,是一條紐帶,連接古今;是滿天繁星,閃耀中華!

中華文化,在字詞詩文中涓涓流動,在師輩的教誨中熠熠生輝,中華兒女堅定的傳承之心,更彌足珍貴。文化傳承,是古人的使命,更是今人的責任。

漢字,世間最美麗的字符之一,是上天對中華民族的饋贈,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是文化傳承的不竭動力?;蛳夘^小楷,或狂草行云,字里行間都流露出中華文化的繁華。正是因為有了漢字,中國的歷史才得已回放,先賢的言論才得以回響,后人才能夠將中華文化繼承和發揚。

漢字相互結合,織就了一篇篇美麗的詩文,正如珍珠互映襯構成了耀眼的項鏈。詩文或如“亂石穿空,驚濤拍岸”般豪放,或如“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般婉約,或如“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記錄禮節風俗……古人的情感在詩文中流露,文化的韻味在一詞一句間散發。當你真正用心感悟文章時,就仿佛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恍然間身臨其境,于作者感悟文化傳承的曲折,感悟中華文化賦予作者的智慧。中華文化正是在詩文中一個細節、一處景物、一句哲思里悄無聲息地傳承下來。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比绻f字詞詩賦是文化的載體,是無窮無盡的知識寶藏,那么老師,則是真正傳播文化與思想的人,將中華文化的精髓不斷傳遞給下一代。在教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同時,教會了子孫知行合一;在教授“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同時,教導后代實事求是;在教授“敏于事而慎于言”的同時,勸勉傳承者慎言謹行……老師在文化傳承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僅因為他們教授知識、技藝,讓后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將中華文化進一步發揚,更是因為他們將中華文化中優秀的思想品質深種在人們心中,隨著這些思想的萌芽,中華大地成為受人敬仰的禮儀之邦。

中華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從千年前的上古傳承至今,文字詩賦固然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最為重要的則是華夏子孫對民族文化永不褪卻、上下求索的決心。文化的研讀是枯燥的,記憶的學習是艱苦的。正是由于無盡的先民、今人用一顆顆赤誠之心傳承文化,它才得以經受住千磨萬擊,將杳無邊際的五千年踏于足下。

社會已在蓬勃發展,中華民族正在偉大復興,文化傳承仍要繼續。六千年已在向我們揮手,古圣先賢留下的基業落在了吾輩肩上。面對壓力,我們要懷著一份對文化的信心、一股愚公移山的干勁、一腔“欲與天公試比高”的熱血,堅定不移、矢志不渝地發揚傳承,讓中國傳統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惫攀ハ荣t傳承下來的優秀文化,就讓我們繼續發揚,只要有頑強的毅力,千年即是一瞬!或許千年后,我們的后代又會再次聚首,于元夕“眾里尋他千百度”,于中秋“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于重陽“東籬把酒黃昏后”,一起吟詩作賦,品位中華文化的芬芳。

耳邊仿佛又響起了熟悉的旋律,“猜不透的伏羲八卦,再去看秦俑威武瀟灑……”每每令我感動。這是用千年傳承的文化,是天空不落的紅日,是千年開不敗的鮮花,是華夏兒女的驕傲,更是中華民族的生息。

千年傳承的中華文化,你的芬芳,歷久彌香!你的精彩,永世傳承。

(指導教師:呂衛東)

猜你喜歡
詩文中華文化中華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詩文里的元旦韻味
漢字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天下詩文第一樓 綿州越王樓
景徐周麟詩文中的他鄉與故鄉
曹操詩文中的飲食文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