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審美核心的音樂教育改革探究

2018-01-02 16:22趙芳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11期
關鍵詞:鑒賞能力審美音樂教育

趙芳

摘 要:在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形勢下,音樂教育雖然在以往的教學任務中不屬于主要教學內容,但是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機構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有所提升,音樂教育同樣面臨著教育改革。新課程標準中,對音樂教育的要求不再是對樂理知識的教學、樂器演奏的教學和唱歌技巧的教學,而是對音樂審美的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教學,倡導的是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這也是新的課程標準中對所有教學任務的要求。由于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對音樂教育的關注較少,致使在新的形勢下音樂教育存在很多問題,學校方面應該對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現在的教學標準要求,找出音樂審美教育的方法。

關鍵詞:音樂教育;改革;審美;鑒賞能力

中圖分類號:J6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3-0211-02

進入21世紀之后,國內對教學行業提出了新的教育標準,要求改變原有的應試教育模式,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為教學目標,這就意味著學校方面轉變教學理念,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式,向新的教學標準靠攏。與眾多學科不同音樂教育即需要培養學生的樂理能力、歌唱能力和樂器演奏能力,還需要培養學生鑒賞音樂的審美能力,對于音樂教育者來說是一項很大的挑戰。音樂不單是作為學習的一個科目而存在,還是作為一門藝術而存在,為此,審美能力與音樂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說音樂教學的過程就是培養審美能力的過程。為此,將審美教育作為音樂教育的核心內容是進行音樂教育改革的關鍵。

一、音樂與審美

音樂既可以看成是一種文化,又可以看成是一門藝術,但是最終都脫離不了審美和鑒賞的作用。在對一首音樂進行鑒賞時,僅通過樂理知識和演奏技術來判斷一個作品的好壞是不夠全面的,還需要從審美的角度來鑒賞音樂作品。對于音樂作品而言,審美能力與技術能力同樣重要,這也是音樂可以作為一門藝術的主要原因。在以往的音樂教育中,注重的是對樂理知識、樂器演奏和歌唱技巧的教育,這種教育方式僅是對音樂表層的教育,并沒有達到音樂教學的真正目的。音樂這門藝術發展至今已經有了多年的歷史,是在歷史和文化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為此,可以在根據不同的歷史和文化形態將音樂分類。

音樂在形態上可以分為自然文化形態和人工文化形態,這也是音樂的兩個種類,自然文化形態指的是自然界中水流和鳥叫聲等,而人工文化形態指的是人類為了表達某種情感,使用樂器進行的音樂創造。審美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行為活動,不帶有任何功利性,僅是對一件事物所表達的情感。音樂的種類較多,個人對審美的觀點不同,所喜歡的音樂類型也就不同,可以說音樂與審美是密不可分的。

二、音樂審美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教學標準對教學任務提出新的要求之后,我國的音樂教育在變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音樂審美教育也在逐漸步入正軌,但是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音樂審美教育還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音樂教育中所選擇的側重點與課程標準的要求不符,在教學工作中將理論知識與歌唱技巧作為教育的重點,忽視審美能力對音樂教學的重要意義,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教會學生歌唱能力,卻無法實現對學生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方式過于單一,還采用原有的老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沒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致使教學成果不佳,對審美能力也無法得到培養;審美教學受到多種因素的限制,無法落實,雖然音樂審美教學理念已經提出了一段時間,但是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審美能力的培養并沒有過多的體現,在課堂中仍然采用原有的教學方式,教師很難從傳統的教學觀念轉變成新的教學觀念,致使課堂教學的重點還是圍繞樂理知識展開。

三、審美音樂教育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音樂教育的重點是理論知識、樂器和歌唱技巧的學習,課堂教學的內容過于枯燥,長期使用單一的教學方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致使教學成果不佳的現象時有發生。在提出音樂審美教學之后,注重的是對學生音樂感知能力和鑒賞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與學生一起鑒賞某一音樂作品,引導學生感知音樂中的情感,學生對音樂作品最真實的情感就是審美能力的表現。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以審美為核心來開展音樂教學,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果,下面就對實行審美音樂教育的幾個要素進行分析。

(一)轉變理念

教學理念對教學活動的開展方向具有決定性意義,任何教學活動都是在教學理念的基礎之上展開的,可以說教學理念在教學工作中起到主導的作用。對于教育機構而言,必須根據現階段的形勢,確定正確的教學理念,這樣才能確定正確的人才培養計劃,為社會發展培養可用之才。要想實現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學,教師首先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在音樂教學中不能急功近利,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己任,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自身的音樂感知能力來帶動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正確感知。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自身觀念的轉變來帶動學生改變對音樂學習的認識,讓學生認識到音樂教育中除了理論知識和歌唱技巧之外,還有審美能力的教育,且審美能力對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發揮出明顯作用。

(二)改善環境

環境對人類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古時的孟母三千的典故正是對環境之于人的影響做出了正確的示范和說明。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直處于主導作用,提出教育改革之后,教師也應該發揮應有的引導作用,為教學改革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改變學習習慣和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審美音樂教學而言,更需要營造一個安靜,視聽效果絕佳的環境,使欣賞音樂時有更強的代入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對音樂作品的感知,了解音樂作品中的意境之美,這樣才能達到審美教學的目的。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必須努力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視聽氛圍和課堂環境,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審美音樂教學的順利開展。與課堂環境相比,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也尤為重要,教師需要制動合理的課堂教學辦法,引導學生積極發言,提高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的參與感,這樣才能提升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還需控制好音樂的音量,確保不影響其他課程教學的基礎上,盡可能的為學生帶去好的視聽體驗。

(三)改進方法

傳統的音樂教學方法只注重理論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對于音樂審美不重視,因而之前的音樂教學方法在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改革中是用不上的了,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改進原有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適應改革的需要。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在課堂上減少對于理論知識的講授,留出一部分時間關注學生對于音樂的體驗和感受。在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要注重教學的情感性,要把學生當成和自己地位相同的人,進行的交流也是平等的,兩者都是作為音樂的審美主體存在于課堂之上的。

其次,要注重音樂教學的體驗性。因為音樂教學中,聽是關鍵,聽是一種體驗,學生聽是一種對音樂的體驗,教師在這一過程則是要體驗學生的體驗。而學生音樂審美最重要的基礎就是對于音樂的體驗。

四、結語

教師在進行具體的音樂教學中,要結合實際情況而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將情感性和體驗性逐步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從而實現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改革。逐漸克服音樂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優化教學方式方法,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滿足人們對音樂審美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蔣文娟.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改革研究——評《音樂審美教育》[J].新聞愛好者,2017(06).

[2]石恙宏.音樂教育改革中的音樂審美價值導向[J].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2012(01).

[3]張娟.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之我見[J].戲劇之家,2017(02).

[4]郭聲健.藝術審美并不等同于藝術欣賞——由“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理念引發的思考[J].美育學刊,2012(05).endprint

猜你喜歡
鑒賞能力審美音樂教育
高中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
如何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提高學生鑒賞能力
發揚藝術之光,讓美術滌蕩靈魂
論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運用
古典詩歌鑒賞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