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群眾文化視角的廣場舞發展研究

2018-01-02 16:35李曉敏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11期
關鍵詞:群眾文化建設廣場舞問題

李曉敏

摘 要:廣場舞既是一種文化現象,又是一種社會現象,作為一種大眾參與的全民性舞蹈,適合各年齡階段人群參與。但是,廣場舞在推廣和發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本闡述廣場舞對群眾文化建設的影響,并分析廣場舞存在的問題和提出解決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廣場舞;群眾文化建設;影響;問題

中圖分類號:J722.1;G2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3-0254-01

廣場舞是由群眾自娛性開始的,人們可以盡情抒發自己的情感。廣場舞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與重視,盡管群眾會存在支持或者反對的態度,但是廣場舞的存在具備一定的合理性,發展到當下已經是現代流行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城市文化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廣場舞的基本概念及特點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明建設越來越重視,由此產生了諸多有利于社會和諧發展、身心健康的群眾文化娛樂活動。人們利用生活工作之余開展各種廣場文化娛樂活動,廣場舞就是其中的代表。它由一群熱衷于文藝活動,以娛樂身心鍛煉身體為目的的人們自發組織而形成,融娛樂性和表演性為一體,以廣場等公共場所為舞臺,以集體為表演形式,以熱情歡快、積極向上的表演內容為主的非專業性群眾舞蹈藝術活動。廣場舞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一)特殊性

廣場舞是在城市廣場或是開闊地進行表演,其表演地點不同于劇院舞臺,劇院分舞臺區和觀眾席,把觀眾和演員隔離開來,他們之間存在一種距離感,而廣場舞則是在觀眾中表演,觀眾與演員融為一體,雙方能直接交流,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二)集體性

廣場舞由于門檻低容易學,沒有年齡、性別、職業等條件的限制,所以群眾參與度較廣,廣場舞少則幾十人,多則幾百人,甚至上千人,都是以集體舞形式進行表演,場面比較熱鬧壯觀。

(三)自娛性

民眾在表演廣場舞時都是自愿參與的,完全是自娛自樂,通過跳廣場舞鍛煉身心,抒發情感、愉悅心情。

二、群眾文化與群眾文化建設的基本概念

群眾文化是指人們在職業以外的自娛自樂,是自發的社會性文化娛樂活動。以群眾為主體,以各種文化娛樂活動為載體,以滿足自身的精神需求為目的,是社會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文化隨著社會文化的深入,逐漸成為當前文化發展的核心,在社會整體發展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群眾文化建設則是圍繞群眾文化所涉及的方面,開展的有利于群眾文化形成、發展、壯大的各類活動的總和。廣場舞對群眾文化建設的影響

三、廣場舞對群眾文化建設的影響

(一)廣場舞有利于繁榮群眾文化生活

廣場舞憑借著簡單易學、門檻較低的優勢,人人都可以參與進來,有效利用生活工作之余的時間參與鍛煉,有助于身心健康的發展。廣場舞由于舞種豐富,形式多樣,參與的人群較廣,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人群都可以聚集在一起表演,豐富繁榮了我國的群眾文化生活。

(二)廣場舞有利于人的全面發展,從而促進群眾文化建設

廣場舞不僅是一種鍛煉身體的方式,還是一種特殊的舞蹈形式、一種文化娛樂方式。通過跳廣場舞,首先可以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其次,廣場舞作為一種特殊的舞蹈形式,同樣具備舞蹈的功能,可以愉悅心情、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感。再次,可以學習舞蹈知識以及與舞蹈相關的一些文化知識,提高文化修養和素質。

單純的體育鍛煉不僅枯燥難于堅持,而且也不大適合中老年人,容易造成運動損傷。人們走出戶外,通過跳廣場舞,既鍛煉身體又娛樂身心,提高身體素質、舒緩精神壓力,提高了生活質量,從而促進了群眾文化建設。

(三)廣場舞對舞蹈文化的傳承與交流有重要作用,從而促進群眾文化建設

廣場舞的內容和形式多樣繁多,有民族舞、古典舞、現當代舞、流行舞、拉丁舞、交誼舞、體育舞蹈等,國內外的各種舞蹈大多都可以在廣場上表演。廣場上,來自不同層次、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聚集在一起,帶來各種舞蹈文化,相互交流學習,廣場舞變成了一個舞蹈文化聚集交流的平臺,從參與的人數和群眾喜愛的程度來說,是其他文化娛樂活動無法相比的,在全國各地的規模和影響力極大,對舞蹈文化的傳承與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廣場舞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地域性,特別是民族地區,當地的民族歌舞深受當地群眾的喜愛,人們在廣場上載歌載舞,邊唱邊跳,有的用本民族的樂器伴奏而舞,這樣的表演形式成規模地在廣場上聚集表演。有些民族地區政府比較重視當地的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組織專業人員把當地民族民間歌舞收集整理創編成廣場舞教材,在當地廣泛推廣學習并組織比賽,這對于當地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重要作用,從而促進了群眾文化建設。

(四)廣場舞有利于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社會和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和良好社會精神風貌。舞蹈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促進人際關系的發展,廣場舞更是如此,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人們因廣場舞聚集在一起,通過跳舞相互交流感情,增進了人們之間的友誼,建立了一種團隊精神,培養了人們的集體觀念和凝聚力,促進了社會人際關系的和諧發展。

廣場舞能夠幫助提升人的整體素質,在群眾文化建設中已成為一種積極向上的象征,廣場舞的發展,對提高社會文化氛圍和積極向上的社會精神風貌有極大的幫助,對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有積極的作用。

四、廣場舞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建議

廣場舞發展至今,在我國各地區興起,已成為一種社會現象。但是,廣場舞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何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已成為廣場舞能否健康發展的重要一環。

(一)存在的問題

1.組織渙散,缺乏專業教師指導?,F在的廣場舞都是以個別倡導、多人響應的自發形式出現,存在組織渙散問題,因缺乏有效組織和相關專業教師的指導,導致成員不能掌握舞蹈的正確練習方法和動作的規范性,使鍛煉效果大打折扣,缺乏應有美感或是出現運動損傷,不能充分發揮廣場舞應有的積極作用。

2.違法問題。廣場舞以中老年群體為主, 這個年齡段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健康問題存在,為了鍛煉身體、娛樂身心而來到廣場上鍛煉。

3.噪音污染問題。噪音污染是廣場舞發展以來一直存在的一個難于有效解決的問題,備受輿論的關注,在某些大中型城市的居住密集區較為嚴重。

(二)解決建議

解決廣場舞的相關問題應以服務于群眾為宗旨,以創建文明和諧社會為目的。采取先服務后管理的方法,深入群眾、深入人心,這樣有利于及時協調解決相關問題,特別是噪音擾民問題,放任不管和嚴令禁止都不可取,必須結合實際,因地制宜,人性化處理。

1.由政府部門牽頭組織文化、衛生、城管、公安、社區、居委會等多個部門,形成綜合服務管理辦公室,明確工作的宗旨和目的是“服務于群眾”,為創建“文明和諧社會”而服務,這樣有利于全面協調解決問題。

2.相關部門應組織專業的舞蹈教師,針對廣場舞群體進行定期輔導,并組織廣場舞比賽,以提高廣大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服務于廣大群眾,與之建立起良好的關系,有利于正確引導廣場舞的發展和管理。

3.加大對中老年群體的關注,定期到廣場給予他們醫療健康服務,對以健康為誘餌的各類違法行為進行宣傳教育,避免其權益受到侵害。

4.除以上服務外,還需出臺相關嚴令及規定,如什么地點、什么時段允許或不允許跳廣場舞,嚴格監管廣場舞播放音量的大小,特別是在居民住宅密集區,需要加大服務與監管的雙重力度,杜絕噪音擾民問題激化,引起相關社會矛盾。

五、結語

綜上所述,廣場舞因其自由獨特的文化魅力深受人民群眾喜愛,是人民群眾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但是,廣場舞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要解決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尤其是各級文化部門的重視和正確引導,心系群眾。此外還需要廣大群眾的自覺性,嚴格遵守社會秩序。這樣才能有效的解決廣場舞活動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更好地推動群眾廣場舞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董雪,吳楊.淺析社區文化活動中的廣場舞蹈[J].現代交際:學術版,2016(23).

[2]李燦.廣場舞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大舞臺,2015(09).endprint

猜你喜歡
群眾文化建設廣場舞問題
新媒體背景下群眾文化建設研究
分析廣場舞的社會影響
新時期群眾文化建設的現狀與建議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