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獨立精神率性成長

2018-01-05 00:30陳想
語文教學與研究(讀寫天地) 2017年12期
關鍵詞:衣來伸手陽陽天性

陳想

陳寅恪先生曾經提出:教育之本,在于培養“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唯有做個人格獨立、思想自由之人,方有可能成就一顆強大的內心,塑造一個豐滿的自我。

陽陽是個六歲的孩子,她的媽媽從小培養她的獨立意識,要求她獨自睡覺、上學、回家,態度堅決以至無視陽陽的哭泣。漸漸地,陽陽擦干眼淚接受現實,顯現出與同齡人迥異的“強大”。陽陽的父母著意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實屬難能可貴、用心良苦。

中國曾經長期施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一對夫妻一般只有一個孩子,這個唯一的孩子怎能不成為全家上下捧在手心的寶貝?他們身上傾注著長輩無微不至、毫無保留的愛,往往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嬌慣毛病。加之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生活日益富足,父母對于孩子往往毫無原則地有求必應,此種大環境下溺愛現象的泛濫,不能不說是一種必然。作為父母,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固然重要,但這終歸是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理應遵循成長的規律,講究恰到時機的瓜熟蒂落。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成功的家庭教育,不是將優秀的品格生搬硬套地強加在孩子身上,而是培育和引導孩子回溯本真的天性,使得孩子能夠順應天性,率性成長。這應該是培養獨立人格、自由思想的第一步。

媒體報道,成都地鐵里,一位小男孩先給陌生阿姨讓座,后來媽媽說困了,他就給媽媽提包,用手為媽媽當墊,讓媽媽的頭靠得舒服一點。這小小的暖心一幕,被有心人傳播到網上后,迅速發酵。這個孩子的行為之所以受到多方關注和點贊,不正是因為他表現出了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應有的天真的擔當,懂得將傾注在自己身上的愛與關懷傳遞給其他人么?

每個孩子在獨立之前,必然會有對于父母的依賴感,這源于生命情感的本真聯結。這一時期,來自父母的愛與陪伴,不可或缺。這種陪伴,將教會孩子如何自尊,如何自愛,并帶著這種對愛的真切體悟去愛他人。當一個孩子與世界以善的方式本然聯結,逐漸形成愛的意愿和能力,他的其他潛能,也會在恰當的時間點,自然成長。

子不教,父之過。幼兒成長的路途上。請以耐心慢慢滋養每一顆幼小的心靈,待到孩子身心成熟、羽翼豐滿之時,再放手,目送他們帶著你愛的印記,以獨立自強的姿態,去愛每一個人。

學校: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導師:陳君良endprint

猜你喜歡
衣來伸手陽陽天性
尊重天性 順勢而為——讀《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有感
淺談公開不充分的判斷與審查實踐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YOU’VE GOT QUESTIONS?SHE’S GOT ANSWERS(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交換秘密
鼓勵孩子愛玩天性的家具設計
需求、天性與產業發展——來自亞當·斯密的啟示
水上樂園迷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