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機網絡》課堂教學改革研究

2018-01-08 20:10余小軍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7年36期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改革課堂教學

余小軍

摘要:從當前來看,高等職業的全民教育,我國正在不斷地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能夠得以實現的主要途徑,就是加快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步伐。針對于高等職業院校而言,不但要將培養人才模式和教學的內容以及課程體系進行改革,還應該將教育觀念進行更新,才能夠使產、學、研的有機結合得以促進 ,從而使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更具特色。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課堂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7)36-0090-02

《計算機網絡》是一門新的學科,是由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有機結合而發展起來的,針對于計算機的網絡技術和建設以及開發應用和管理的人才,社會的需求量越大越大。若想將《計算機網絡》這門課程學好,只靠課堂講解是很難實現的,應該對學生進行引導,將課程的環境與教學資源進行充分地利用,盡量給學生提供參與創新活動和動手實踐的條件,從而使學生學習的質量和能力以及素質得以有效地提升[1]。

1 《計算機網絡》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課堂教學與實際應用脫節

《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活動,通常將參考模型OSI作為基礎,與網絡TCP/IP的協議族有機地結合,來對計算機網絡的原理和層次結構以及協議進行講述。學生在《計算機網絡》課程的學習中,學到的抽象理論知識很難與網絡的實際應用聯系到一起[2]。例如,分析和講解協議,從當前來看,只是給學生清楚地介紹協議設計的封裝格式和有關的原理,而網絡中實際的數據包到底是什么樣的,學生并不清楚。講解這部分的內容也比較枯燥,致使學很難理解。若從網絡上將數據包進行捕獲,不但教師教學會更加生動,對于學生的吸引力也會更大,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對這些枯燥的格式和理論進行理解。

1.2 實驗教學的效果不佳

其一,對計算機網絡的實驗沒有足夠的認識。很長時間以來,計算機網絡實驗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只是驗證性的實驗,實驗課主要依靠理論進行教學,實驗的內容不但形式松散和隨意性大,也沒有系統的實驗內容,導致學生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普遍存在。很多學生雖然得了高分,課程也修完了,但是,在認識《計算機網絡》的理論知識上并不深刻,特別是應用到實際中,達不到學以致用[3]。

其二,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計算機網絡》實驗的教學環境。從當前來看,針對于高等院校而言,網絡實驗已經將路由器和交換機等相關的網絡設備提供了。但是,不但開放實驗室的時間對學生有一定的限制,實驗平臺的硬件和軟件也有這一局限性,學生很難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地進行實驗。

其三,安排實驗的內容,沒有結合學生的愛好和能力,致使學生的主動性沒有被調動起來。從當前來看,大多數的實驗都是以驗證性的實驗為主,教師提供實驗指導書,書上詳細地描述了正常實驗的步驟和結果,學生照著指導書就能夠將實驗做完。如此這樣,雖然將實驗的效率提升了,但是,對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卻很不利。

2 《計算機網絡》課堂教學改革的方法

2.1 課堂改革

1) 提倡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授課時,應該將TPC/IP協議作為重點,參考模型OSI的內容應該簡化。在計算機網絡課上,應該保證學生必須有足夠的時間,將教學節奏有效地提升,就能夠將有限度的課時得以實現。所以,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鼓勵,課前最好能夠自主預習,將預習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來,學生之間先相互交流,教師再進行最后的解答。既能夠將教學的進程加快,還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得以提升。針對于書本上的內容而言,教師進行講解就可以,其余的學生可以自主進行理解。由于每個學生的素質不同,有些地方不能完全理解,可以對個別同學單獨進行解決,大多同學都不理解的問題,集中進行講解,將節省下來的時間,真正用到實踐中[4]。

2) 教學方式形象化

《計算機網絡課》課程的性質獨特,不但知識連貫比較差,內容也相對抽象和生澀,致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知識比較困難。教師應該想辦法將基本概念和理論盡可能變為學生能夠接受的知識和語句,使其通俗易懂。在這個環節上,將形象化事例適當地引入,將抽象的問題變為具體的問題,讓這種問題在學生的大腦中具有一定的印象。學生也可以將自己對內容的理解講述一下,既能夠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考查,又能夠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調動起來。

3) 運用實例來強化能力

在學習的過程中,通常記憶會更加深刻?;A相對比較薄弱的學生,應該將IPconfig學會,用此來對配置IP地址信息進行了解。將Traceroute有效地使用,學生能夠將數據包從起點到終點路由器的信息過程進行體會。將IP包和MAC幀以及TCP報文等的有關內容讓學生了解。對Foxmail進行配置,對于收發郵件的原理就能夠了解,通過ServrU配置的服務器,對于FTP 協議相關的知識就可以了解。教學的課余時間,教師可以將一些比較有實際意義的例題找出來,讓學們親自動手去做。學生們在實踐中,不但會發現問題,還能夠解決問題,從而對知識進行鞏固,無論是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動手操作的能力都能夠得以強化[5]。

2.2 改革教學制度

1) 改革教學制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受傳統考試模式和教學手段的影響,機械記憶概念的習慣已經養成了,上機操作發現問題時,只是依賴教師,而不是主動地解決問題。將傳統課程的考核方式進行改變,綜合評估對學生具有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既能夠對學生掌握知識和能力的程度進行評測,對于學生學習向最佳的方向發展也會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對于考核學生對知識綜合應用能力的方案進行考察,主要是學生理論課程和實踐環節以及平時作業的成績,分別在期末總成績中所占的不同比例。對于校園的各項實踐性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實用性在實踐中就會感受到,從而使學生學習的興趣得以有效地激發。

2) 實用性和實踐性應該加強

有效運用開放式的教學。為了方便學生課余時間的自主學習和實踐以及創新,學校應該專門設置幾個實驗室。如此這樣,才能夠對學生自身的想法進行更好地驗證,有利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鍛煉。

2.3 改革考核制度

1) 重視培養應用能力

考核計算機網絡課程,應該結合該課程的特點,采用的各種考核方式應該具有針對性。盡量采用機考系統,測試在實際操作計算機中進行,結合學生對問題解決的實際能力,去進行評價。

2) 根據知識掌握的程度,細化評分

期末考試總成績不但要具有試卷成績,平時的作業和實驗以及階段性的測試,也應該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到期末的總成績當中。在整個的學期中,還應該將考核進行分解,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察。對于學生動手操作的實際能力進行綜合性地考察。運用上機操作模式來考察學生的理論知識,在期末考試中,應該對學生的能力進行綜合性的考察,也就是作業+平時的成績+答辯+解決方案。答辯可以結合教學的特點,學生可以自選課題,自行講解。教師將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行提問,然后根據完成的程度,給出應得的分數[6]。

3) 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對于與本學科有關的競賽活動,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積極地參加,從而使學生創新的能力得以有效地培養。例如,參加多媒體作品的競賽,對于《計算機網絡》而言,可謂是第二課堂的實踐教學活動。學生創新能力實踐的完整過程,就是先進行自選題,再進行創新設計,然后動手進行操作,一直到完成制作。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綜合進行運用,自主創新構思,將問題進行精確地解決,在整個過程中各方面的知識都會涉及,從而提高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學生自主進行選題和組隊,再將任務完成,教師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們討論的方式進行指導,輔助學生答疑。能夠使學生創新和積極性以及意識得到鼓勵,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

3 總結

綜上所述,對《計算機網絡》課程進行改革和實踐以后,該課程與網絡前沿更加貼近,對于滿足市場需要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了解和掌握,使學生的就業得以有效地促進,將更多的計算機網絡人才進行培養,輸送給社會和市場。

參考文獻:

[1] 劉付勇, 吳剛. “互聯網+”背景下南疆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2016(19).

[2] 白宇杰. 基于MO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 渤海大學, 2016.

[3] 陳慧. 翻轉課堂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湖南師范大學, 2016.

[4] 賈竑. 計算機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生態化教學模式之構建研究[D]. 齊齊哈爾大學, 2014.

[5] 李愛軍. CSCL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山東師范大學, 2014.

[6] 隋曉冰. 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優化研究[D]. 上海外國語大學, 2013.

猜你喜歡
計算機網絡改革課堂教學
改革之路
計算機網絡環境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與探索
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及防護策略
改革備忘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改革創新(二)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探討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瞧,那些改革推手
計算機網絡維護工作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