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韓對日發動“不持武器的戰爭”?

2018-01-10 05:10邢曉婧
環球時報 2018-01-10
關鍵詞:北海道沖繩環球時報

本報記者 邢曉婧

日本news-postseven新聞網9日發出警告稱,外國人正以收購土地的方式大規?!扒治g日本領土”,主角就是中國和韓國,購買目標甚至包括日本自衛隊設施及駐日美軍基地附近土地。文章分別以北海道、沖繩以及對馬等為例,描述當地被中韓資本“攻占”的情況,稱人口稀少、少子高齡化導致人口減少明顯的地方、離島等容易“被盯上”,這是外國對日本一場“不持武器的戰爭”。這一報道當天引起多家日媒關注和轉發。然而《環球時報》記者調查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日本news-postseven新聞網首先以北海道為例稱,以中國為首的外國資本在北海道轄區收購大量森林、農地、高爾夫球場等不動產,且還在進一步擴張。報道援引北海道廳的調查說,收購規模之大,僅森林面積就達2411公頃,約合515個東京巨蛋體育場。照此態勢,北海道恐怕要被啃成“蟲眼”。報道稱北海道白糠町的小學、中學和高中盛行教授中文和中國文化,就連大學也可能被“中國化”,暗指中國對北海道實行文化滲透。日本《產經新聞》編委成員宮本雅史警告說,世界多數國家基本不允許外國人持有土地,即便允許,也對購買地區等方面有嚴格限制,日本卻處于放任不管的狀態。土地一旦賣出去,就很難再買回來。

中國資本在北海道的投資規模到底有多大?重點領域是什么?北海道廳國際經濟室此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沒有系統的調查統計,因此不能判斷”。那么被日媒引用的北海道廳的調查是什么?“這是2017年4月發布的《關于海外資本購買森林情況》,里面提到截至2016年12月末,海外資本在北海道轄區共收購森林2411公頃”,北海道廳水產林務部林務局森林計劃科9日告訴記者,他們并沒有按照國別進行統計,且只有森林的購買情況,不掌握農地、不動產的相關數據。

《環球時報》記者隨后查閱日本水產林務部提供的資料發現,2016年1月至12月北海道共賣出509公頃森林,包括港臺地區的中國客戶共購買170.6公頃,用于資產保值或建造別墅。排名首位的是新加坡,購買222.7公頃,“利用目的”一欄里寫著“未定”,日媒卻沒有絲毫懷疑。

對于所謂的“中國文化滲透”,當地人如何看待?北海道白糠町市政府工作人員9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確有1名中國教師在轄區內的12所學校教授中文,每天一所學校輪換教學。該工作人員說,這項活動已開展約20年,除中文外還教授英語,只是為了文化交流而已。一名認識白糠町町長棚野孝夫的日本人對記者說,棚野非常懂中國文化,也希望當地孩子理解中國,新聞的這種寫法完全誤讀了他的意思。

沖繩自開放三年多次往返簽證以來,頗受中國游客歡迎。日本news-postseven新聞網9日稱,中國游客在沖繩肆意而為,收購土地的情況隨之激增。超過一成的沖繩美軍基地土地可能已被中國資本收購?!斑@不屬實”,沖繩縣廳基地對策科9日在聽到上述說法后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美軍基地屬于國有用地,是日美政府間達成的協議,不會有中國資本介入。

不僅是對中國,日媒對韓國也放心不下。日本news-postseven新聞網稱,長崎縣對馬市民抱怨“這里已成為韓國領地”。2017年到訪對馬的韓國游客數量達30萬人,是當地人口的10倍,韓國導游甚至說“對馬本來就是韓國的”。報道說,中國人也快來了。對馬的“玄關”嚴原港正在進行大規模修復,將來有望停泊大型客船,屆時恐怕一次就將迎來數千名中國游客。

9日,長崎縣政府和日本貿易振興機構長崎事務所均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沒有中國資本的相關數據。對馬市政府總務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地區確實有很多韓國資本,幾乎沒有中國資本。他說,當地住宿設施嚴重不足,憑借外國資本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未必不好?!?/p>

猜你喜歡
北海道沖繩環球時報
北海道 雪國豐盈
“熊出沒,注意”的由來
沖繩“復歸”45年后,日本民意仍撕裂
沖繩抗議
野田上任后首次赴沖繩
訂《環球時報》 看2010年的世界
訂《環球時報》 看2010年的世界
訂《環球時報》 看2010年的世界
本報五一期間休刊
北海道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