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區主義受挫折射中東新秩序(焦點話題)

2018-01-10 06:16丁隆
環球時報 2018-01-10
關鍵詞:民族主義巴勒斯坦阿聯酋

丁隆

2017年是阿拉伯世界的地區主義嚴重受挫的一年。年中,沙特、阿聯酋和巴林等國與卡塔爾斷交。年末,海灣合作委員會年度峰會在科威特舉行,這三個國家的元首均未出席,阿聯酋還在峰會當日拋出了將與沙特結盟的消息。這次被外界視為海灣和解機遇的會議,卻好似敲響了海合會的喪鐘,危及海灣30多年的區域整合進程。耶路撒冷風波之后,土耳其牽頭召開伊斯蘭合作組織峰會,沙特、阿聯酋和巴林僅派內閣成員出席,說明沙特作為泛伊斯蘭主義的主要倡導者,不再全力支持巴勒斯坦問題這個泛伊斯蘭事業的首要議題。

不僅如此,最近沙特、阿聯酋等國與以色列的關系迅速升溫。它們對以色列態度的轉變,源于對自身面臨安全威脅的重新排序,以及“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的聯盟邏輯。近年來,伊朗強勢崛起,并通過黎巴嫩真主黨等什葉派代理人發揮影響,“什葉新月地帶”大有由預言成為現實之勢,這對沙特等國的利益構成直接威脅。伊朗取代以色列,成為部分阿拉伯國家的頭號敵人。

其實,對于大多數阿拉伯國家而言,巴勒斯坦問題早已不是官方表述中的“首要和中心議題”。一些國家將其工具化,作為拓展地區影響,增加軟實力的抓手。如今,它們重新定義國家利益,試圖放棄阿拉伯民族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語境下的“政治正確”,回歸正常民族國家。用基于國家認同的民族主義,取代逐漸沒落的阿拉伯和伊斯蘭共同事業。

可以看到,土耳其和伊朗仍熱心泛伊斯蘭事業。然而,與沙特的官方泛伊斯蘭主義不同,它們支持的是泛伊斯蘭主義的另一個版本—政治伊斯蘭,這也是它們與沙特和阿聯酋的主要分歧之一。土耳其和伊朗取代阿拉伯國家成為巴勒斯坦事業的主要贊助者,除了對政治伊斯蘭的認同,根本動因還是國內政治和提升在伊斯蘭世界的軟實力的考量。因此,它們的行為帶有功利色彩,屬于宗教民粹主義。

值得注意的是,沙特和阿聯酋正在經歷世俗化的轉向,這也是對泛伊斯蘭主義的打擊。這在沙特體現為以婦女賦權為代表的“去瓦哈比化”社會改革,沙特的政教關系正在被重新定義。阿聯酋則在本國甚至全球“圍剿”政治伊斯蘭,這更助推了泛伊斯蘭主義的衰落。政治伊斯蘭自身發展前景也不樂觀,作為阿拉伯民族主義衰落后出現的意識形態替代品,世俗民族主義政權的失敗賦予其負面合法性。然而,由于政治伊斯蘭不能提供建設性的解決方案,在阿拉伯劇變之后整體處于頹勢。

區域整合在海灣、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三個層面受挫,導致地區格局進一步碎片化,不利于巴勒斯坦等問題的解決。但是,這些問題的解決畢竟不能依靠某種“主義”。事實上,阿拉伯民族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并未給巴勒斯坦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從另一個角度看,沙特等阿拉伯國家的變化具有積極意義,意味著它們開始試圖擺脫泛阿拉伯和泛伊斯蘭主義的束縛,在新起點上開啟民族構建。

長期以來,阿拉伯世界是一個準民族國家體系,泛阿拉伯和泛伊斯蘭認同矮化了民族國家,給阿拉伯國家賦予了“利他”的義務,將不切實際的“阿拉伯統一”視為最高目標。對阿拉伯團結的追求不僅有悖國際政治的現實,也忽略了每個阿拉伯國家的核心利益和關切。對于作為個體的阿拉伯國家而言,過去持續的“阿拉伯統一”的語境,無疑阻礙了國家認同的強化和民族構建進程。

2017年阿拉伯世界地區主義的潰敗,未嘗不是阿拉伯國家撥亂反正,關注自身民族構建的機遇。同時也說明,決定中東政治的是以民族國家為主體,以利益博弈為主線的現實主義邏輯,而不是民族和宗教等觀念性因素決定的所謂“文明沖突”?!?/p>

(作者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海灣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猜你喜歡
民族主義巴勒斯坦阿聯酋
淺析民族主義研究現狀及發展方向
天下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義(觀察家)
巴勒斯坦 女孩
阿聯酋對中國游客開放落地簽
“民族主義”的老問題與新困惑
巴勒斯坦沖突再起
巨型太陽能飛機在阿聯酋上空飛行
巴勒斯坦發生校車事故
煽動民族主義情緒 被疑與政府演雙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